「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原創作者是誰?答案來了

2020-12-19 人民日報

熱門電影《流浪地球》裡的「硬核」臺詞「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其實是真實存在的交通安全宣傳口號。

作者是一位警嫂

《流浪地球》火了,尤其是電影裡的臺詞「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更是掀起了全社會造句的熱潮。

2月21日,記者從江蘇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獲悉,「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其實是真實存在的交通安全宣傳口號。據悉,1999年國家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曾舉辦「交通安全口號徵集活動」,當時的一等獎獲得者,是一位來自江蘇張家港的警嫂朱國芬,她就是這句口號的提出者。

據了解,今年70歲的朱國芬,出生於上海一個普通職工家庭,經人介紹認識了當時在上海當兵的丈夫陳士寶。兩人婚後因工作原因分居兩地,1987年一同來到了張家港。到張家港後,陳士寶成為了一位交通警察。

上個世紀90年代的張家港,正處於一個經濟蓬勃發展的時期,公路和車流量都在快速增長。作為一名警嫂,朱國芬感受著丈夫每天風裡來雨裡去,上路執勤維持交通秩序,保障一方交通安全的責任。

1999 年,朱國芬偶然看到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舉辦的「交通安全口號徵集活動」,平時她就愛閱讀愛猜謎愛動腦,看到這個活動,也想著能為交通管理做些小貢獻,便抱著試試的想法去投稿。她和丈夫幾經斟酌,認為行車上路安全第一,決定把參選口號定為「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簡簡單單十個字,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少年老人都能記住。

沒想到「同款」口號火遍全國

一個多月後,朱國芬接到了活動舉辦方從北京打來的領獎電話。得知自己獲得了一等獎,朱國芬很激動,一方面是自己的口號得到了肯定。另一方面,為自己和丈夫所熱愛的交通管理做出小小的貢獻而自豪。當年這個獲獎消息,在張家港交通警察圈裡還引起了小小的轟動。

眼下,夫妻倆早已退休。今年大年初一《流浪地球》上映後,朱國芬怎麼也沒想到,電影裡竟然出現了自己曾經提出的「同款」口號,而且還火遍了全國。為何20年前的標語現在還能這麼「火」?

江蘇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是隨著交通宣傳的不斷深入,安全出行早已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在科幻大片中出現這麼「親切」的標語,既朗朗上口又貼近真實生活,非常「接地氣」。

口號提出者:希望大家時刻把安全放在首位

電影中「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這句臺詞究竟是怎麼來的呢?對此,郭帆導演介紹交規創意來源:「這個點是自己很早之前在路邊看到的,但是前面的話記不清了,只記得最後是兩行淚,就放到了交通規章的提示上。」

對此,朱國芬表示,不管這句話出自哪裡,她希望每一位交通參與者都能記住,時時刻刻把安全放在首位,這是她想口號的初衷,也是她現在對每一位交通參與者的期許。「『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需要烙印在每個人的頭腦中。」朱國芬如是說。

(來源:現代快報)

相關焦點

  • 法報小廚|道路千萬條 安全第一條
    道路千萬條 安全第一條首席馬:我來說幾句電影《流浪地球》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臺詞:「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為進一步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識、法治意識、文明意識,持續提升廣大交通參與者「知危險、會避險」能力,近日,公安部梳理出十大危險駕駛行為,其中:未按規定讓行導致的傷亡事故、酒後醉酒駕駛、無證駕駛排在前三。
  • 《流浪地球》臺詞「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火了 系江蘇一警嫂20...
    《流浪地球》臺詞「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火了 系江蘇一警嫂20年前創作新京報  作者:李一凡  2019-02-27 受訪者供圖「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賀歲電影《流浪地球》中這句臺詞引發笑點,也被網友怒贊「太魔性」,更掀起了全社會造句的熱潮,一時間,刷爆各大平臺。這句臺詞究竟是怎麼來的?導演郭帆表示是自己早前在路邊看到的,就放到了電影中的交通規章提示上。
  • [陝西寶雞]「道路千萬條 安全第一條」宣傳標語現鳳翔槐原排燈
    陝西省寶雞交警支隊和鳳翔交警大隊緊抓槐原排燈文化藝術節人群聚集巡遊的有利時機,組織槐嶺村群眾在排燈燈架上粘貼「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文明交通、安全出行」等交通安全溫馨提示語,寄託美好寓意。3月1日晚交通安全宣傳排燈亮相藝術節,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巡遊,讓廣大農村群眾在休閒娛樂的同時感受到交通安全時刻在身邊,進一步增強廣大交通參與者的安全意識、文明意識,大力倡導文明交通,自覺摒棄交通陋習,遠離交通事故,做到珍愛生命,文明出行。
  • 安全第一條 出行就選華晨鑫源金杯T30
    隨著最新一股冷空氣的襲來,全國各地的氣溫紛紛降到了零下,雨雪冰霧等惡劣天氣開始逐漸增多,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也進入了高發期。俗話說得好,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尤其是對於「超載」現象十分普遍的物流運輸業來說,不規範的駕駛行為往往存在更多的安全隱患,因此在外工作一定要格外當心。
  •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十一出行須知!必看!
    還有安全真的很重要! 所以外出的時候一定時刻注意安全 不論是健康還是人身安全都需要注意!遊泳時,一旦出現抽筋,如旁邊有同伴馬上尋求幫助;如單身一人也千萬不要慌亂,先調整情緒和呼吸,保持頭部露出水面。小腿或腳趾抽筋時,將下肢蜷曲,用力將足趾拉開、扳直;手指抽筋時,手指握拳及用力張開,交替反覆數次,即可緩解抽筋症狀。
  • 你讀我聽|腳下道路千萬條每一條都通向美好未來
    腳下道路千萬條,每一條都通向美好未來——讀《路就在腳下》有感高考結束,馬上又迎來了「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放榜日子。文章很短,僅三百來字,言簡意賅地指出上大學並非一個人成才與否的決定因素,勉勵青年朋友們走好人生的道路。文章上來便開門見山地指出,「考上大學固然可喜,但沒考上大學也不用悲觀,更不能絕望。」的確,高考成功,並不代表前途就一片光明,相反,失敗了也不意味著人生從此就永無出頭之日。
  • 寧遠中和完小:道路千萬條 安全衛生第一條
    8月29日,開學前夕,為能夠創設一個乾淨整潔安全的校園環境,以更新的校容校貌去迎接暑期歸來的全體學生和教職工,寧遠縣中和完小開展了以黨員為首的校園衛生大掃除主題活動。黨員同志們帶領學校教師,拿起掃把走遍校園,認真清理了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並把收集起來的樹葉廢舊物品全部進行安全堆燒,大掃除過後,老師們分工合作,統計好學校每個教室的門窗桌椅的使用情況,有損壞的做好記錄,並及時請專人進行維修,力爭為學生提供一個舒心,安全的學習環境。
  • 預防口訣千萬條,戴好口罩第一條
    廣州人別鬆勁要牢記▼▼▼預防口訣千萬條,戴好口罩第一條。老人小孩別大意,健康永遠罩著你。噴嚏咳嗽有講究,紙巾手肘擋住口。環境衛生齊呵護,垃圾千萬別亂扔。出現發熱不要等,火速就診找醫生。文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道嵐、張姝泓、夏振彬、何超【來源:大洋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紹興三條重要道路,開工!
    紹興三條重要道路,開工!其中隧道長4.6公裡,佔項目總裡程的85%,將成為全市城市道路最長隧道。希望市交投集團、柯橋區、諸暨市本著對歷史、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嚴守安全底線、狠抓工程質量、加快項目建設,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和陽光工程。希望全市上下以此為新起點,搶抓亞運前的建設黃金期,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構建互聯互通、內聯外暢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為建設「重要窗口」增添更加靚麗的「紹興風景」。
  • 定州這條剛剛通車的道路將有新變化&疫情防控期間食堂食品安全如何...
    定州這條剛剛通車的道路將有新變化&疫情防控期間食堂食品安全如何保障?市場監督管理局「支招」!>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定州這條剛剛通車的道路
  • 擂鼓石大街東段等6條道路主車道通車
    11月24日,承載市民熱切期盼的擂鼓石大街東段、靈山大街東段、北上高大街、省莊互通立交、黃前西乾渠路和青年路南段6條道路主車道正式通車,開啟了我市城市道路基礎設施的又一全新裡程。市委書記崔洪剛看望慰問道路工程建設者,並出席通車儀式。
  • 火樹銀花不夜天,鄭州126條道路夜景燈全部放亮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夏萍/文 沈翔/圖記者剛剛從鄭州市城管局了解到,春節前,鄭州市126條實施夜景亮化提升的道路,各類夜景燈將在元宵節期間全部放亮,營造出火樹銀花不夜城的美麗夜景,讓濃濃的傳統年味兒重回市民身邊。
  • 這三條道路留住落葉景觀
    記者了解到,為了挽留更多充滿意境的落葉,蘇州的三條道路將保留落葉景觀,這些落葉主要以銀杏葉為主。三條道路分別是道前街、桐涇北路和林泉街,這些道路快車道上的落葉將及時清除,而人行道和綠化帶上的落葉將保留,讓市民感受更自然的落葉街景。昨天下午,市民周小姐與朋友一起來到道前街的人行道上,大家拍照留影,融入這難得一見的漂亮的景色中。
  • 西安市60條道路新命名,1條道路名註銷,哪個在你家門口?
    上述三條道路周邊建有多個居民小區,其主要功能為周邊居民日常通行道路。專名「德鄰」採詞自《論語·裡仁》中:「德不孤,必有鄰」句,為凸顯鄰裡友好、團結和睦之意,東西向主要道路命名為德鄰路,南北兩條小路分別命名為德鄰一巷、德鄰二巷,形成序列化道路名稱,方便市民往來查找。
  • 高新區13條道路將添慢行道
    今年,合肥高新區啟動人慢完善工程,計劃兩年內逐步完善天通路、天元路、創新大道等13條道路人慢,新增及完善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約14公裡。9月1日上午,合肥高新區天通路人慢工程施工現場,一排整齊的綠色圍擋將道路東側施工區域與機動車道分隔開來,施工作業與車輛通行互不影響。施工區域內,10多名工人分散各處作業。天通路是該批道路中首個進場施工的項目,實施長度1117米,計劃於年底完工。
  • 條條道路通太陽門廣場,你知道西班牙跨年吃十二顆的傳統嗎?
    在馬德裡,完全可以這樣說:條條大路通向太陽門!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馬德裡的節日聚集聖地:太陽門廣場。你有了解過這個地方嗎?一起跟小編來看看吧。大家應該很好奇為什麼這裡叫做太陽門廣場吧,是不是這裡有一個太陽門呢?小編聽說時因為在廣場旁最初有一個古老朝東的城門叫太陽門,雖然在1570年就被拆除了,但馬德裡人一直把這個遺址叫太陽門。
  • 泉州市區這條路白天帶刺枝葉拂面,晚上 「暗摸摸」,誰來管?
    若只有少量行人或電動車同行,影響較小;但不時有轎車從此路經過,使得原本並不寬的道路變得更加擁擠,給行人及電動車使用者帶來了安全隱患。市民路人:白天帶刺枝條拂人真煩 晚上一片漆黑很不安全「路上有交匯車時,只能往邊上靠,三角梅帶刺枝條往臉上亂撩,實在擾人。」
  • 雙流這條道路將封閉施工!
    隨著復工復業模式開啟城市建設工程也加快了速度為有效加快雙流區環港路東段北段工程建設進度切實保障該路段道路交通有序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條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將對雙流區環港路東段北段建設工程施工區域及周邊道路的交通組織進行調整
  • 中國出土的3條龍,第一條壽命有2億歲,第三條被日本人「拿走」
    中國出土的3條龍,第一條壽命有2億歲,第三條被日本人「拿走」龍的傳說,在我們中國人心中傳說了幾千年。從我華夏文明開始之初,便存在著關於龍的故事。龍作為神話故事中的神獸,也是古代皇室的象徵。那麼,它們是否真的存在?
  • 養蝦千萬條,佔比第一條。挖溝不注意,超標兩行淚!
    真是:「養蝦千萬條,佔比第一條。挖溝不注意,超標兩行淚!」這種兩難困境該如何解決呢?其實很好解決。小編在這裡,教養殖戶盆友們一招:那就是增大單塊養蝦稻田的面積!我們再來測算一下,單塊50畝的養殖蝦塘折算面積為33300平米,大致相當於長333米,寬100米的長方形田塊,在此田塊四周,按技術規範,挖寬徑3米的溝坑,經測算溝坑面積為2562平米,溝坑佔比為7.69%,小於10%的國家規定。而如果再加上養蝦稻田中間必不可少、適宜面積的中溝,總體溝坑佔比勉強守住了10%的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