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報告稱2016年全世界都要漲工資,尤其是中國的平均漲幅將達到8%。這手裡的錢越來越多了,該往哪投呢?股市翻臉比翻書都快,讓你不敢往裡跑;房價比火箭上天躥得都高都猛,讓你買不下手。股票、房子都買不了,人民幣又在貶值,怎麼讓錢保值增值?中國大媽首先想到的只有買
黃金了!
年初至今國際金價已經飆漲了16%,看到這種勢頭,中國的大媽們、土豪們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再次狂買黃金。但是這次他們變得更聰明了,因為他們這次買的更多的是金條和金幣。對於其中的原因,金條、金首飾如何賣出去,以及如何辨別黃金的純度,小M就來給各位一一解答。
買金首飾保值?誤區!大家一定都還記得前些年中國大媽買空香港黃金櫃檯的新聞。這買金首飾,真的能保值嗎?小M對此持保留態度。首先,有一點需要明確的是,黃金飾品和普通金條不同,它對外觀、款式的要求比較高,從金塊到金飾,要經過製造商、批發商、零售商等多個利潤環節,東西到你手裡的時候,這些費用又都得你來承擔。是不是覺得虧大發了?
因此,你買一條金項鍊,買的可不僅僅是金子,還有設計、製作工藝費用等等各路附加費。無論你的金首飾花紋多複雜美觀,當你把它賣出去的時候,值錢的還是那幾克重量,這些錢你就甭想再賺回來了。其次,黃金首飾長期佩戴一定會有磨損,金子是怎麼算價格的?按克數啊!越磨越不值錢。
黃金首飾買進來容易 賣出去就難了!想賣出自己手上的黃金飾品,不外乎以下幾種渠道:大型金店、回購機構、典當行、拍賣行。前面說的一系列附加費,在回收的時候都要減掉,每克幾十到幾百不等,交易時還要加上手續費、鑑定費、折舊費等等一系列費用。而且,並不是所有的黃金首飾都可以在品牌金店回收,有的門店只對自有產品進行以舊換新,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該怎麼辦呢?
這時你可以選擇一些大型的黃金回購機構,它們會先熔金,後根據當天金價計算回購金額。不同機構報價方式雖有所出入,但是跟當天上海黃金交易所掛出的金價不會差得太離譜。不過折算費和手續費都是免不了的。
如果這些都不行,你就只能試試典當行了。典當行倒是對首飾的品牌、成色沒有要求,也不需要把首飾熔掉,但是回購價絕對是大大低於當天金價的,而且它說你首飾是啥成色就是啥成色,不像之前說的幾家機構有一套正規的衡量標準。同一款項鍊,給你少算出大幾千的差價,也實屬正常。不過,如果你的金飾是具有紀念意義的古董,可以拿去拍賣行,價格會很可觀。
變聰明了:大媽知道買金條了!那麼現在問題來了,既然從投資的角度看買金首飾那麼不合算,那到底買什麼好呢?投資性金條啊!一般金店、銀行和相關機構都可以買到。那跟金飾比,投資金條的優勢在哪裡呢:1)附加費低——金飾上的藝術加工費等等,到這裡基本可以省略;2)磨損少——不用日夜佩戴,金條不然就讓銀行幫你鎖進
保險箱保管,不然就自己買回家藏好,自然保存的好;3)回購方便,相對金飾而言,金條的回購渠道比較明確,一般在金店、銀行和相關機構都可以變現。不過,有的只回收自家產品,有的可回收所有符合要求的黃金產品,在購買前一定要問清楚。最後,無論你是從哪裡買的金條,發票都一定要留好,因為在變現時,這是不可或缺的憑證。
不過,金條產品種類繁多,除了投資性金條以外,還有一些紀念性的,這種金條的購買價格除了實打實的金價外,還有一定程度的附加費,大家要注意區分。除了金條外,各家金店和銀行還相繼推出了金幣、金元寶等等形態各異的黃金,有的是投資性的,有的是紀念性的,大家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
如果你覺得實物黃金交易麻煩又有風險,那麼紙黃金也是不錯的投資選擇,跟金條一樣,跟隨國際國內黃金市場波動情況進行報價。具體怎麼操作呢?去銀行開個戶,把錢存進去就可以了,不用提取、保管、交割實體金,買入賣出跟存款取款一樣方便,手續費又低,帳戶裡的錢還可以按照活期儲蓄利息計息,so easy(很容易)!
這時候你可能要想,什麼情況應該買金條,什麼情況應該買紙黃金呢?如果你在乎的是短期收益,希望在一到兩年、甚至幾個月的時間投資黃金獲利,那麼選擇紙黃金應該更為合適,因為紙黃金靈活性高,當天賣出當天就可以提現。
而金條雖說附加費用少,但並不是完全沒有,而且交易程序也不像紙黃金那樣簡單、有效率。不過,如果你想做的是5-10年的長期投資,是想將黃金作為避險資產,防止它貶值,還是選金條更合適。
黃金所謂的「保值」屬性有時也是經不起推敲的:舉個例子,從1980到2000年,黃金有足足20年都沒有漲過。考慮到通脹,考慮到90年代美國股市的繁榮,在很長一段時間,黃金相對而言其實是在貶值,因為你花10萬買的黃金,過了20年還是只值10萬,而如果那時你拿10萬買了房子,20年後早就不知翻了幾番。所以要想投資黃金保值,各位還是要慎重啊!
(責任編輯:方鳳嬌 HF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