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醫學指導/內分泌代謝科副主任李晨鐘教授、陳志博士
很多人都知道高發的甲狀腺病跟碘攝入相關,但你知道嗎?自身免疫力變化、吸菸、精神壓力等都會成為甲狀腺結節的發病誘因。而且在很多甲狀腺結節患者中,「有甲狀腺結節不能吃白菜、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傳言,對於長期吸菸的人來說,還真的是要注意的!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副主任李晨鐘教授、陳志博士為街坊詳解甲狀腺疾病的防病和飲食知識。含碘的食物到底該怎麼吃?碘鹽還要吃嗎?來聽一聽專家怎麼說。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遊華玲
吸菸、精神壓力大也會誘發甲狀腺結節
陳志介紹說,甲狀腺作為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合成並分泌人體必需的甲狀腺激素,會影響人一生的生長、發育、生殖、衰老等。而甲狀腺內的腫塊(統稱為甲狀腺結節),也稱為甲狀腺瘤,是最常見的一種甲狀腺病症。
甲狀腺為什麼會出現結節?最為人熟知的一個患病影響因素是碘攝入量。但值得注意的是,自身免疫力、吸菸、精神壓力等都會成為甲狀腺結節的發病誘因。說起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則是很多人都有的。
幸運的是,臨床上絕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惡性的僅佔10%左右;良性結節僅會引起某些不適症狀,預後良好,一般都可以與患者和平共處。李晨鐘介紹,大部分的良性甲狀腺結節是不會演變成惡性的。但容易疏忽的是,人體如果發現甲狀腺結節,很可能不只是一處,而且還會有新發的情況。
所以,一旦發現了甲狀腺結節,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檢測甲狀腺功能是否有亢進或減退的異常,以及排查橋本氏甲狀腺炎;醫生會結合病史、體檢、化驗檢查,甚至病理檢查來綜合判斷。定期檢查、增加檢查頻率也是必要的。
如何正確食用加碘鹽和含碘食物?
陳志說,從甲狀腺疾病的誘因來看,調節情緒,改善生活習慣和注意飲食對於防病來說是很重要的。
大家都知道碘攝入過量對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存在明顯影響,但碘攝入不足同樣會增加甲狀腺結節的患病風險;原則上食用加碘鹽可滿足人體碘的需要,如果吃碘鹽的同時攝入含碘高的食物則可能造成碘過量。
李晨鐘提醒,如果明確是存在碘攝入過量的患者,是可以適量使用無碘鹽的。以前一些地區存在碘攝入不足的情況,於是推廣碘鹽。不過在沿海地區一般不會出現碘攝入不足的情況,因此現在南方部分地方也是有無碘鹽銷售的。
到底每天應該攝入多少碘呢?專家介紹,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碘攝入劑量的推薦,12歲以上為150ug/天;6~12歲兒童為120ug/天;孕婦哺乳期婦女為250ug/天。同時,人體對碘的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1000ug/天。目前,廣州市場的鹽一般每克約含18微克碘,如每天攝入5~6克加碘鹽(相當於攝入約90~108微克碘),再加上含碘食物,每日的碘攝入量即可滿足人體需要。
如果患有甲狀腺結節,如何正確食用加碘鹽?
由於碘攝入量增加是甲狀腺結節、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甲減的危險因素,建議大家不要長期保持高碘飲食習慣,要注意均衡適度攝碘。
如果有甲狀腺結節但沒有合併甲亢,推薦低碘飲食,可食加碘鹽,限制海帶、紫菜等高碘食物;如果甲狀腺結節合併甲亢,則需要忌碘飲食,吃無碘鹽。
有結節不能吃十字花科蔬菜?
對於「有甲狀腺結節不能吃蘿蔔青菜等十字花科食物」的傳言,陳志澄清說,其實攝入正常數量的十字花科蔬菜並沒有特殊危害;但假如你有抽菸的習慣,尤其是特別嗜煙的人,哪怕還沒有檢出甲狀腺結節,也最好少吃十字花科蔬菜,因為吸菸可升高體內硫氰酸鹽濃度,競爭性抑制鈉碘轉運體活性,影響甲狀腺激素合成,從而導致甲狀腺腫大。如果已經檢出甲狀腺結節,那就更建議戒菸了。
十字花科蔬菜包括哪一些?
人們常吃的十字花科蔬菜有各種大白菜、小白菜、圓白菜、白色菜花、綠色菜花(西蘭花)、各種油菜(包括雞毛菜、油菜苔、紫菜苔等)、芥藍、芥菜、雪裡蕻、榨菜頭、苤藍、各種綠葉野菜、各種蘿蔔。
不過,很多人鍾愛的、營養豐富的胡蘿蔔並不屬於十字花科,它是傘形科植物。
體積較大但良性的結節要手術嗎?
有患者提問,自己多年前就體檢查出甲狀腺長有幾個結節,最大的一處結節直徑達到3釐米,醫生認為從大小上來說已經達到了手術指徵,但做了穿刺檢查卻明確為良性結節,基本不影響吞咽和呼吸,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這種情況下要做手術嗎?
李晨鐘表示,沒有不適症狀可以繼續觀察,不用手術,但如果患者心理上有強烈的手術需要也是可以手術的。一般來說良性結節不會惡變,但結節的良性惡性並不是單純由大小決定的,要警惕旁邊新長出來的惡性病灶,因為良性結節太大的有可能阻擋超聲檢查附近的其他變化,影響病情的監控,所以建議三個月到半年左右定期接受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