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杰的離開對徐克版黃飛鴻系列有何影響?這四部電影或給你答案

2020-12-03 電影大霹靂

華語影史有許多讓人嘖嘖稱奇的系列電影,而說到動作片這一分類,相信沒有多少人會避開黃飛鴻,畢竟,早在1949年,這個改編自歷史真實人物的角色就登上了銀幕,而扮演者關德興也因此在觀眾心目中樹立了宗師形象,並在後來的二十多年間產出了大量的相關作品,不但讓許多人一提到黃飛鴻就想到關德興,還幫助這位演員拿下了金氏世界紀錄。

可惜,由於該系列劇情較為單一且表演過於樣板化,外加關德興年齡已長,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該系列基本上已沒有什麼市場,後來關德興雖然偶有機會再次扮演黃飛鴻, 但也更多的是次要角色,不過,縱然演員漸漸淡出,但後輩電影人從未放棄「黃飛鴻」這一影壇瑰寶,以多元化的創作方式繼續將這一形象投放到銀幕之上,也收穫了不少擁躉,有些遺憾的是未能將其形成自成一派的體系。

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香港電影新浪潮代表人物徐克將構思良久的「黃飛鴻」正式擺上檯面,未曾想招來武術行家的埋怨,畢竟,原型人物是洪拳高手,何來佛山無影腳,但徐克卻不以為然,始終堅持自己的想法,導致換了武指,而另一個大膽的決定便是選擇李連杰,因為那個時候的他陷入了事業的低谷,能否扛起大旗是一個未知數,結果,《黃飛鴻》憑藉紮實的劇本,融入武俠片特質的動作設計配合李連杰多年的武術功底、不凡的身手以及鮮明的形象讓影片一炮打響,獲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打進年度前十,而這部電影無論是對於徐克還是對於李連杰來說都是演藝生涯的一個高峰,特別是後者,更是具有翻身的意味。

順理成章的,第二部、第三部接連開拍,都迎來大豐收,徐克繼續在這個系列上深耕創作,李連杰一線影星的地位則更加穩固,正當大家期待第四部之時,卻等到了李連杰轉投他作的消息,而作為最核心的演員,他的離開勢必對黃飛鴻系列產生了影響,至於有何種影響,倒不如把時間向回撥,一起追憶幾部電影,或許會找到答案。

1. 《方世玉》

其實,在徐克版黃飛鴻系列前三部拍攝過程中,李連杰便與片方產生了不愉快,在他人調解之下各退一步,最終比較順利的拍攝完畢,但新的打算已經在心頭萌發,之後自組正東電影公司,頭炮便是《方世玉》,說起來有些微妙的是,方世玉與黃飛鴻都是歷史上同一朝代的人物,時代背景相差不遠,又都是武術家,如此一來,倒有些「借力打力」的意味,不過,由於本片編劇是天馬行空著稱的劉鎮偉,導演是在業界享有聲譽的元奎,二人非常擅長將喜劇元素融入影片之中,所以,在成片中,我們看到了李連杰扮演的方世玉明顯不同黃飛鴻,盡現俏皮的一面,而整體觀感《方世玉》雖在整體上不如黃飛鴻系列大氣,卻在節奏上顯得明快、利落,演員的表演風格更趨多元化,在各方面也實屬一種突破,該片最終在香港本土票房超過3000萬,打進了年度前十,也因為這部影片的成功,盤活了正東電影公司,而對於廣大觀眾而言,看到了李連杰不是只能演黃飛鴻那樣的角色,也實屬幸事。

2. 《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

李連杰再次扮演黃飛鴻,但這次的合作對象並不是徐克,而是香港最厲害的商業片導演之一王晶,其中的緣由大概是李連杰自組公司成為老闆後需要拓寬市場,便找到了當時的另一大公司永盛,而王晶作為永盛旗下的導演,合作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只可惜這部黃飛鴻電影有著濃濃的王晶風格,搞笑橋段雖然眾多但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另外合作演員中大多屬於王晶的舊將,間接削弱了李連杰的存在感,而影片主題方面雖仍有國讎家恨,但格局也確實小了些,當然,值得稱道的地方也有,比如醉拳雖然已在其他人的電影中看到過不少次,但看李連杰打一套,自然是別有一番風味,本片最終票房也只有1800多萬,對於正當紅的李連杰來說也算是一種打擊,更重要的是風格突變在降低了黃飛鴻在觀眾心目中的形象,筆者相信這才是更為致命的。

3. 《黃飛鴻之四:王者之風》

徐克版黃飛鴻系列並沒有因為李連杰的離開而停滯,在1993年推出了系列第四部,也就是《黃飛鴻之四:王者之風》,說來有趣的是,雖然徐克仍舊是該系列主導人,但將導筒交給了同樣是武師出身的元彬,自己則專心當編劇和製片人,更加耐人尋味的是,因為最初挑選的演員不合適,徐克又找到了在《方世玉》中扮演大反派的趙文卓來接替這個最核心的角色,而因為兩部影片的拍攝地都在北京,當時只是北京體育大學學生的趙文卓就這樣進入了演藝圈,還獲得常人難以企及的機遇,結果,更早上映的《方世玉》不但讓觀眾看到了力求突破的李連杰,也讓觀眾記住了帶著狠勁的趙文卓,這對於該片來說是好事,可過了幾個月之後,再看到那個印象深刻的反派變成了黃飛鴻,卻著實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坦白說,筆者覺得《黃飛鴻之四:王者之風》的整體質量並不差,依然承繼了以往的大氣格局,道具方面也著實捨得,設計也顯得出天分,但劇情的故事線顯得散,總讓人有一種找不到焦點的感覺,連場的動作戲不能不說過癮,不過關聯性以及邏輯性顯得差一些。

再說回演員方面,趙文卓表演經驗淺是不爭的事實,但看得出來他非常賣力地將自己的武術基礎發揮到極致,大開大合、力道十足,所謂拳怕少壯,不外如是,而在非動作戲方面,則將更多的重心轉移到梁寬身上,務求讓影片增加些不同的看點,至於沒了十三姨,多了十四姨,雖有新鮮感,但氣質上的確略遜一籌,不過,說來有意思的是,這部影片除了十四姨之外,女性演員不在少數,動作設計多了幾分美感,也算是一種創新,本片最終票房1100多萬,對於初扛大旗的趙文卓來說,自然還不錯,可對於徐克精心打造的黃飛鴻系列卻成了斷崖式下降,只能用遺憾來形容了。

4. 《黃飛鴻之五:龍城殲霸》

雖然《黃飛鴻之四:王者之風》在票房上不夠理想,但是徐克對於黃飛鴻這一系列的追求仍沒有結束,他又做回了導演,本片編寫了一個頗有想法的故事,回到南方的黃飛鴻一行人開啟了打海盜行動,情節頗有特種小隊的意味,坦白說,筆者覺得該片的場面雖然不如以往的大,但劇情折射出的思想深度還是挺高的,故事也比較完整,但有些情節顯得比較刻意,比如對於張保仔的段落,有些玄幻了,但實話實說的講,也得虧有這一段,要不然本片槍戰戲實在是太多了,至於十三姨與十四姨和黃飛鴻之間的情愫,縱然在劇情上有承繼的關係,但放到本片中讓人有些尷尬,尤其是趙文卓與關之琳的感情戲,稱得上郎才女貌,但終究有一種打破默契的感覺。

值得欣慰的是,這部電影匯聚了不少之前幾部中的演員,比如鄭則仕、張鐵林等,牙擦蘇雖然換成了郭晉安但終究角色回來了,而莫少聰扮演的梁寬戲份繼續吃重,單論表演,還是駕輕就熟的。

本片最終票房490萬,已經可以用慘澹來形容了,而彼時李連杰主演的電影要比這個成績高很多,但如今回過頭來再看,筆者覺得《黃飛鴻之五:龍城殲霸》並沒有那麼差,只是徐克想要做到不破不立,可惜觀眾的接受需要時間,但當時的市場等不起啊!

嚴格來說,延續徐克版黃飛鴻系列的還有一部《黃飛鴻之西域雄獅》,但這部電影的主導權並不在徐克身上,只是為了幫助李連杰打入好萊塢市場保證「黃飛鴻」的血統純正。

回望前塵舊事,不知道有沒人跟筆者一樣曾經希望當年李連杰沒有中途離開,繼續出演黃飛鴻,但仔細想想,這件事情上沒有所謂的對於錯,電影人有自己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至於趙文卓,筆者覺得他接下邀約出演黃飛鴻也是非常正確的決定,畢竟,這樣好的機會有太多人一輩子都遇不上,只要盡人事,剩下的就是聽天命了。

如今,無論是徐克,還是李連杰年歲都已不小,產量也早已不復當年,或許二十多年前的黃飛鴻系列是一個遺憾,但終究要感謝電影人留給觀眾的無限回憶,祝他們安好。

圖源:網絡

相關焦點

  • 1993年《黃飛鴻4》,李連杰拒絕出演,徐克從隔壁劇組拉來趙文卓
    1986年李連杰自導自演首部電影《中華英雄》票房口碑低迷,這極大打擊了李連杰對電影的信心。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拍電影,之後李連杰和師姐黃秋燕結婚,並且跑到美國準備沉寂一段時間。徐克面臨一個棘手的大問題,沒了李連杰《黃飛鴻4王者之風》怎麼拍徐克版黃飛鴻系列,徐克和李連杰都是靈魂人物。徐克對家國的思考,動作的天馬行空。
  • 1997年香港票房第三名,李連杰最後一部《黃飛鴻》電影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李連杰最後一部《黃飛鴻》】1997年,對香港來說是很特殊也很重要的一年,而對香港電影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轉折之年。這一年,李連杰的最後一部黃飛鴻電影《黃飛鴻之西域雄獅》在2月1日上映,當年票房3026萬港元,排名年度第三。
  • 李連杰黃飛鴻電影的成功,離不開下面7位反派高手的助力
    黃飛鴻應該是香港電影最喜歡的一個武術家了,關於黃飛鴻的香港電影就高達百部,單單關德興一人就演了87部。除了關德興老爺子之外,李連杰、成龍、趙文卓、譚詠麟、釋小龍、王群等也都詮釋過黃飛鴻,其中最知名的自然是李連杰了,在某種情況下,他就是黃飛鴻,黃飛鴻就是他。
  • 李連杰五部黃飛鴻電影,最好的一定是《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
    但凡說到武俠電影,經常會說到黃飛鴻;一說到黃飛鴻,就不得不說李連杰;很多人一直就認為「黃飛鴻,我只認李連杰!」。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絕對是最經典的,而他主演的五部黃飛鴻電影,哪部是最好的意義最深刻的呢?那必須是《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
  • 1993年的元彪、甄子丹、李連杰,展開了一場「黃飛鴻電影」對決
    「黃飛鴻」的系列IP,在1993年迎來了一次市場高峰。這一年,「黃飛鴻」題材的電影作品層出不窮,徐克、李連杰攜手推出了《黃飛鴻3之獅王爭霸》,而在前兩部中與李連杰進行合作的元彪、甄子丹,也在此時紛紛上演了自己的「黃飛鴻電影」。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元彪、甄子丹、李連杰在1993年的「黃飛鴻電影」對決。
  • 最經典動作片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系列》共5部,你都看過嗎?
    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系列》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之作,很精彩又不失真實、有趣,且武打動作流暢。李連杰塑造的黃飛鴻這個人物可以說是「空前絕後」——之前沒有過、之後也再無人超越,把鐵血錚錚的漢子黃飛鴻詮釋得入木三分。在《黃飛鴻系列》電影裡面,他一共飾演了5部。我們來看看是哪5部吧!
  • 1991年,李連杰「黃飛鴻」的輝煌下,五位知名導演跟風,部部慘敗
    其後的兩部續集,《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票房4040萬港元;《黃飛鴻3:獅王爭霸》票房2746萬港元,成績皆不俗。隨著這三部曲的成功,香港影壇紛紛跟風效仿。於是從1991年到1993年,香港電影圈颳起了一陣黃飛鴻旋風,其中就有五位知名導演……1、說跟風,這其中最早搶佔先機的,便是「天下第一指」袁和平(袁八爺)。
  • 為什麼李連杰版的黃飛鴻能超越經典?也成了別人無法超越的經典?
    看過武俠電影的人應該都熟悉黃飛鴻系列電影吧?據傳說至今有關人物電影翻拍最多的就是黃飛鴻系列了!現在我們統計有關黃飛鴻系列電影究竟拍了多少部可能有點困難,但可以肯定的是,有關黃飛鴻的電影一定超過100部了!
  • 成龍錯過這部電影後,李連杰接手,居然拍成了黃飛鴻
    但是還有一位在國內可謂是婦孺皆知的一代宗師級的銀幕角色,說到他的名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他就是:黃飛鴻。據史料記載黃飛鴻是清朝末年嶺南的一代洪拳大師,武藝高強,同時也是一位仁愛天下的著名中醫,並創辦有寶芝林藥館,所以影視劇中所出現的寶芝林和黃飛鴻的高強武藝,也都是有史可依的。
  • 李連杰的《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模仿了20年前這部邵氏電影
    「鐵公雞」這三個字立馬讓人聯想到,一毛不拔的小氣鬼。然而在1993年電影《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中,鐵公雞是作為武器裝備出現的。持有這怪異裝備的主人公是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黃飛鴻通過對蜈蚣的剋星——公雞的觀察,得到啟發悟出一套拳法。黃飛鴻用此套拳法打敗了雷一笑和他的蜈蚣陣。這兩組造型奇特的舞獅隊給小編留下深刻的印象,並由衷嘆服導演王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未想這個經典的橋段竟是抄襲於20年前香港邵氏電影——《廣東靚仔玉》。
  • 解讀李連杰的《男兒當自強》,眾多黃飛鴻電影中最深入人心的
    黃飛鴻有很多版本,但是唯獨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形象是非常深入人心,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男兒當自強》,為什麼它那麼深入人心?在徐克之前香港就有很多人拍攝了黃飛鴻系列的電影,而徐克與李連杰版本的黃飛鴻基本奠定了黃飛鴻民族英雄的形象特徵。黃飛鴻在徐克電影中不僅是一個除暴安良的武功高手,更加變成了一位深知民族大義,懷有仁義之心的民族英雄。作為功夫片,本片最精彩的就是兩處較長的武打場面。就是黃飛鴻前搗白蓮教,後退滿清納蘭元述。
  • 《黃飛鴻之獅王爭霸》:為什麼廣東會館在德勝門?有何深意?
    等到他們有結果的時候,可能什麼結果都沒了。《黃飛鴻之獅王爭霸》【《黃飛鴻之獅王爭霸》:為什麼廣東會館在德勝門?有何深意?】 1993年2月11日香港上映的武俠電影《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是李連杰《黃飛鴻》系列的第三部,也是李連杰和嘉禾合作的最後一部《黃飛鴻》,還是鬼腳七熊欣欣的成名作。
  • 8年構思成就「男兒當自強」,李連杰、徐克、黃飛鴻的不解之緣
    徐克的《黃飛鴻》系列電影在上世紀90年代一經推出就受到人們的追捧,也憑藉著《黃飛鴻》系列和《笑傲江湖》系列的成功,徐克毫無爭議的接棒胡金銓成為新一代的武俠宗師。其實徐克很早就有把黃飛鴻這個廣東民間英雄搬上大熒幕的想法,從1983年就開始構思,只是苦於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演員。
  • 《黃飛鴻》系列電影:民族精神的寄託,理想的仁俠代表
    黃飛鴻、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等人幾乎成了武俠電影的符號,其中洪拳大師黃飛鴻的傳奇故事流傳非常廣。 《黃飛鴻》系列電影始於1949年,到現在為止已經超過了100多部,這在電影史上也是一個奇蹟。
  • 男兒當自強——民間英雄,《黃飛鴻》系列
    主角的扮演者是憑藉《少林寺》轟動世界的武術明星李連杰。他迎來的是繼小和尚覺遠之後,職業版圖中具有地標意義的角色。近代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民間英雄黃飛鴻。導演徐克也將借著這部系列電影以娛樂為包裝,繼續探索武俠片的可能性,甚至嘗試用電影,重新書寫中國近代史。
  • 洪金寶、李連杰合作的兩部電影,一部生不逢時,一部打破世界紀錄
    提起李連杰的名字,相信喜歡港產武俠片的觀眾都不陌生。而對於洪金寶,動作喜劇影迷也都分外熟悉。在曾經的銀幕之上,洪金寶與李連杰也曾進行過幾次合作,其中更是不乏經典。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一聊,洪金寶、李連杰合作的兩部電影,在這兩部作品中,一部生不逢時,一部還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紀錄。
  • 電影《黃飛鴻之南北英雄》,很經典,你有看過嗎?
    由於電影《黃飛鴻之南北英雄》是黃飛鴻系列,很難避免與年輕版的黃飛鴻和趙文卓進行比較。只能說"廉頗老矣",趙文卓還是趙婉卓,神似。有人說之前叫"黃飛鴻生化俠",不知道是真的還是開玩笑,總之,一部電影的名字和命題作文一樣,至少,你要讓觀眾知道自己在看什麼。
  • 武俠片裡「黃飛鴻」被拍了無數遍,能演活了得,只有他們倆
    霍元甲與陳真總是「捆綁打包」,這兩位的作品以電視劇居多;甄子丹的《葉問》如今已劃上句號。只有黃飛鴻從1949年開始,電影作品超過100部,電視劇也層出不窮,至今71年,依然具備旺盛生命力。在1981年出演《勇者無懼》之後,關德興宣稱湊夠了77之數,以後不再出演這一經典角色。此後十年,香港電影圈沒有人敢動「黃飛鴻」。徐克不信這個邪,拍黃飛鴻電影一直是他的心願,如何講述與之前不一樣的故事,他的心中早有主意。在遇到李連杰之後,徐克知道他醞釀多年的計劃可以開始了。
  • 李連杰錯過《新龍門客棧》、《重案組》等六部經典電影背後的故事
    李連杰,被譽為功夫皇帝。主演太多了經典電影,比如《少林寺》、《黃飛鴻系列》、《精武英雄》、《霍元甲》、《英雄》等等,也成功詮釋了陳真、霍元甲、黃飛鴻、令狐衝等經典人物形象,深受廣大功夫影迷的喜愛。但你知道嗎?他曾經陰差陽錯錯過了六部經典電影。
  • 豆瓣排名前十的武俠片,其中李連杰三部在列,周星馳一部在列
    豆瓣上還有一個綜合排名最高武俠片榜單,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其中排名前10位的,都有哪些我們熟悉的電影。>徐克的《黃飛鴻》系列前3部作品以其厚重的時代感與獨特的歷史觀向來受到影迷的喜愛。自從徒孫劉家良將他的傳奇故事拍成電影以來,《黃飛鴻》系列便是功夫片的一個大IP。徐克版《黃飛鴻》的出現為這個IP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黃飛鴻不再只是仁義為本的鄰家好師傅,而是身處時代洪流中一心發奮圖強的有志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