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3月27日,教育系統首場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90後」黨員回信精神聯學會在北京大學召開。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按照「廣學、深悟、精推、力行」的思路,迅速掀起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的熱潮,切實把習總書記的重要回信精神轉化為紮實行動,實現全國高校青年師生的全覆蓋。
廈門大學
疫情爆發以來,十四億中華兒女「風雨同舟,安危與共」,書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集全民族之力形成了磅礴的規模效應。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國向其他國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為世界經濟穩定作出貢獻」,向全世界展示了加強合作共同應對疫情挑戰和「同擔風雨」的決心。
作為這場疫情的親歷者、參與者和奮進者,廈大青年學子更加深刻理解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自覺將「青春夢」與「中國夢」「世界夢」緊密相連,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前途、人類命運,抗擊疫情成為了他們最好的成長禮。
華僑大學
學習回信精神,我們華大人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砥礪前行,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的初心和使命。參與這場抗擊疫情的重大戰役,無疑是一次特別的人生經歷,「90後」「00後」展現出了勇敢與堅強、擔當與責任令人動容,也令人振奮。
統計學院2017級吳易達說,「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裡,我們看到了疫情肆虐下的人間悲歡,亦看到了無數堅守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和志願者,這其中,許許多多的黨員同志身先士卒,主動請戰。在關鍵時期為這場戰「疫」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作為當代大學生,雖然沒能奮鬥在抗疫一線,但我們也用實際行動努力保護身邊的人。為減少恐慌和科學防疫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在這次疫情中,我也看到了許許多多的老師、前輩,用數據和文字為國家建言獻策,展現了應有的擔當和責任。」
旅遊學園2017級劉璟萱說,「突如其來的疫情使這個庚子春節變得特殊,一場全民參與的防疫阻擊戰選速打響,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也許不能在抗疫一線,但我們儘量都在做著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作為一名學生幹部,我們更應該擔起同學們和老師們的期望,號召同學們努力學習,共同堅守。相信冬天終將過去,春天也終將會到來!」
經濟與金融學院2017級鄭進龍說,「作為95後的我們,同時也是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學生會是我們這些大學生在現階段所能夠發揮所長,砥礪意志的平臺之一。從事學生工作必須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像抗疫人員學習,盡心盡力為同學們服務!」
福州大學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福大青年們用自己的方式守護家國,以決心書寫使命擔當,以行動彰顯青春信仰。戮力同心,共克時艱。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福建師範大學
「青年的模樣就是中國的模樣。」有人在風雪裡奔赴前線,挺直了中國青年的脊梁;有人在花開春暖時回來,展露青春的笑顏。讓青春的花朵綻放在陽光之下,讓青春的歌曲飄揚在四海,青年一代在這場萬人燃燈的戰役裡全力以赴,共克時艱。相信終將春暖花開,長夜曦明!
閩江學院
閩院學子用不同的方式,展現了自己的抗疫努力:
1、服務。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疫情當前,散落全國各地的閩院人紛紛走上志願崗位,在基層一線積極當好「戰鬥員」「宣傳員」「保障員」,在疫情戰鬥的最前線接受考驗。檢疫卡口、物資運送、秩序維護、捐款捐物……閩院人們活躍在不同的崗位上,盡己所能發光發熱。
2、科普。在家未敢忘憂國。新冠疫情期間,閩院學生自發組織一批防疫小分隊自製了一份《閩江學院復學後學生管理抗疫方案》,從學生日常生活出發,定製了復學後學校防疫各個方面的細則,為學校復學防疫預案提供了寶貴的學生視角。不僅如此,他們「分學校之憂,盡綿薄之力」,各展所長,群策群力為方案提供了序言、漫畫、抗疫的順口溜等,將科普與趣味性結合,用思想點亮前路。
3、奉獻。疫情重壓下,有奉獻的閃光溫暖人心。在散落的閩院人中,我們能看見有父母援鄂的留守家屬活躍在社區檢疫線上,也能看見有人「全家上陣」投入抗疫一線攜小家、衛大家;更能看見許許多多挺身而出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無論是走遍村鎮手繪地圖,還是撥打電話一一排查;無論是堅守一線卡口測溫檢疫,還是運送物資維持秩序……閩院人用團結之心與奉獻之志,留下自己的防疫足跡。
4、書寫。讓我們把最美好的文字獻給最可愛的人。閩江學院晨笛文學社的同學積極響應福州市文聯的號召,創作了激勵人心、充滿正能量的文藝作品,體現了新時代福州青年新文藝群體凝聚黨旗下,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精神面貌,彰顯了責任與擔當。三行情書,寫戰「疫」心事;寥寥數語,傳心中熱血。外院學子也舉辦雙語「三行情書」致敬「逆行者」特輯活動,用筆尖書寫他們對英雄的敬意。從「櫻花爛漫,四海歸春」的美好期盼,到「千裡馳援,同舟共濟」的真摯敬意,他們用雙語「情書」,寄出自己的抗疫決心。
5、歌唱。用歌聲將我們的敬意獻給最可愛的人。閩院自製抗疫主題原創MV《逆行天使》,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多個平臺全面上線,唱出了我們的對「逆行天使」的暖暖關懷,也唱出了我們對「春回華夏」的殷殷盼望。
6、吟詠。詩詞傳心,閩院人以詩致敬疫情前線醫護人員。一句句朗朗上口的短詩配上飽含深情的吟詠,將閩院人的心意化作真切的表達,向戰鬥在一線救死扶傷、迎難而上的醫護工作者們,向這些偉大的「無名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7、繪畫。疫情無情,人間有情,設計與社會共情。閩院美院學子以「藝」戰「疫」,以抗疫為主題,發揮所長,創作了大量海報、繪畫、書法等藝術品,以大美之藝和大愛之心溫暖社會,鼓舞全國人民共同戰勝困難!
福建農林大學
成長始於責任,擔當成就進步。愛國奮鬥是青春鮮亮的底色,家國大義是青年絢麗的光彩,眾志成城,讓愛與溫暖同行;同心戰「疫」,共攜手耕耘希翼,只要黨和人民需要,我們就在這裡。踐行回信精神,農林大青年用行動書寫擔當,願點點光熱閃亮青春,盛放在明媚盎然的又一個美麗春天。
福建醫科大學
疫情當前,福醫人披荊斬棘,握指成拳,吹響成功的號角、磨鍊青春的模樣。我們以「促全民健康於無疆」的理念,去鑄造「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信仰。我們在這場大戰大考中經受住考驗,證明了我們是爭做堪當大任的時代青年。百轉千回,才有百鍊成鋼; 奉獻祖國,才能煥發容光 !
攜手戰「疫」,我們一同前行,將青春能量獻給最美的祖國!
集美大學
集大青年這樣「說」。「全民戰『疫』期間,我對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同時也不斷反思作為青年的責任。」在集美大學團委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打造的思政青課上,名師學者、青年教師及青春榜樣用嘉庚精神的思想內涵詮釋愛國情懷,用誠毅校訓的文化視角解讀時代熱點,用紮根大地的生動實踐引領學生成長。
集大青年這樣「幹」。「穿上紅馬甲,站上工作崗位,努力做好服務,彰顯青年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輪機工程學院防「疫」志願者畢永勝、佟宗澤說:「不管是疫情防控,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青年一代一定是闖關奪隘、攻城拔寨的先鋒力量,也必將扛起重任。」
「參加社區志願服務讓我感受到了青年群體的力量,青年人已經成為戰『疫』防控一線的主力軍。」來自江西省贛州市的曾珊同學是集美大學與美國庫克大學合作辦學項目的學子之一,這個假期,他們積極投身於家鄉的青年志願活動,傾心服務社區,盡力守護居民,以「誠毅」之心踐行青年使命。
福建中醫藥大學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高晶這樣「說」。「在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爭中,全國人民遭受著嚴峻的考驗,但在這場考驗中每個人都為了保衛健康,保衛家人,保衛家鄉,保衛祖國而盡著力所能及的力量!作為90後一員的我們也用實際行動向社會證明我們有責任、有擔當,在疫情面前綻放別樣的芳華。疫情雖無情,但我卻被身邊的許多人和事震撼到、感動到,通過這次支援武漢的經歷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成長了不少,我為我是中華兒女而驕傲,而自豪!我們會銘記這個春天是用大家的汗水和淚水甚至是生命換來的。相信在黨的帶領下陰霾終究會過去,疫情最終會消散,光明一定會重新照亮我們,讓我們擁抱一個潔淨健康的世界!」
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險灘,有直道也有彎路。相信我們能跨過這次陡坡,在戰「疫」中學習進步,做好青年一代該做的事,為祖國奉獻綿薄之力!讓我們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待疫情結束,相聚校園!
在全國聯學活動中,各地各高校充分發揮網際網路新媒體的重要作用,結合開展「共抗疫情、愛國力行」主題宣傳教育、學校優秀師生代表「校園巡講、網絡巡禮」,通過「微黨課」「雲班會」等形式,以及「學習強國」公眾號、中國大學生在線、易班網等平臺,積極參與網上接龍,互動傳遞,生動演繹、深刻表達所學所悟。通過聯學,全國大學生深刻領悟國的意義,學會愛的方式,用自己的行動彰顯了民族大義和家國情懷,進一步增強了家國情懷和制度自信。
(責編:林東曉、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