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秦雪麗通訊員旅宣
文化建設是民生幸福的顯著標誌,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嚮往。煙臺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近年來公共文化服務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12月4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今年,立足疫情防控常態化新態勢,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積極轉變思路,強化設施、機制、活動、隊伍建設,全力滿足群眾文化新需求,啟動投資16.5億元的煙臺新文化中心建設,深入實施文旅需求徵集和評價反饋機制,推出第二屆煙臺市民文化節8000多場主題活動,發放3400多萬元惠民消費券,打造煙臺文化大講堂、文化星期五、煙臺文旅雲等創新服務品牌,全力提升群眾文旅獲得感和幸福感。
文旅服務精準高效
市縣鄉村四級設施體系均衡覆蓋、運行有效。全市建設14家文化館、159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6356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4家公共圖書館、31家城市書房,37個博物館(紀念館),投資16.5億元的煙臺新文化中心啟動規劃,制定《煙臺市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與管理辦法》,開展新時代農民文化樂園和鄉村儒學講堂示範點評選,已推出首批30個,引領全市和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新升級。
「詩與遠方」盡在「掌」握。立足疫情防控新態勢,順應信息化建設新潮流,今年3月底全省率先上線市級公共文旅服務平臺「煙臺文旅雲」,覆蓋網站、手機網、小程序、APP等4大終端,讓文旅服務「一分鐘」隨心享。目前,已上線藝術欣賞、非遺體驗、主題展覽、美育培訓、玩轉煙臺等主題產品4322項,開展「雲上服務日」、「景區、飯店、旅遊商品雲推廣」等直播活動170多場。
精心打造文旅服務「煙臺品牌」
堅持「開門辦文旅」,深入實施群眾文旅需求徵集和評價反饋機制,搭建電話、網絡、座談會、問卷調查、走訪調研五個問需渠道,開展文旅服務百日「大問需」、文旅開放日等活動,精準了解群眾文旅需求,分類施策培育打造文旅服務特色品牌、提升品質。
煙臺文化大講堂引領文化風尚。針對文化高需求人群,「煙臺文化大講堂」7月起每月開講,樹立文化制高點,目前已推出《膠東革命老區的突出貢獻》《富博洋講京劇》《博物館之美》《朗誦藝術的審美品鑑》四期講座,線上線下近20萬人次觀看。
文化星期五讓周末休閒更有「品」。針對周末休閒節點,舉辦「星期五劇場」「星期五藝術沙龍」「星期五文博學堂」「星期五畫家導覽」「星期五紅色影院」「周末群星藝術課堂」「燈塔故事會」7大品牌活動100餘場,成為引領煙臺市民城市休閒生活新方式,周末文化生活新選擇。
此外,持續實施單年選拔、雙年惠民巡演的「雙演」機制和元宵、五一、國慶等重要節點的「我們的節日·4+N」機制,藝術創演呈現勃勃生機。今年以來,京劇《地雷戰》、呂劇《玉皇頂起義》《驚蟄》等新劇加緊創排,京劇《戚繼光》、呂劇《社區書記》持續打磨提升,《社區書記》入選全省舞臺藝術創作重點項目,《西海地下醫院》等4部劇目登陸保利雲劇院、在全國66個城市同步播出,京劇《煙臺解放》進入保利院線、將在全國15城市展開巡演,實現歷史性突破。
煙臺文華愛樂樂團、煙臺華韻民族樂團、煙臺文華現代樂團、煙臺市文化館聞笛話劇團、文華少兒弦樂團「一館五團」公益演出近百場,讓廣大市民在家門口欣賞到高雅藝術。線上、線下開展公益美育培訓,惠及市民8.7萬人次,「走進大師的藝術世界」公益課堂項目榮獲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優秀公共教育項目提名獎。
擦亮「書香菸臺」名片。舉辦2020「書香菸臺」全民閱讀季,推出「相約春天同閱共讀」「十個一」活動,參與達8萬餘人次。推出「你讀書、我買單」「一路書香流動車」「信易閱」「書香驛站」等創新服務模式,惠及讀者20多萬人次,。「煙臺書房」入駐杭州「世界城市博物館」,「一路書香」流動服務等3個項目入選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優秀項目」。
「五送六進」「三關四愛」服務到家。依託市民文化節平臺,打破部門分工和行政區劃限制,最大程度地統籌部門、行業和社會資源,搭建起市民自我展示、自我實現和全社會共建共享的開放大格局。年內,常態開展送演出、送電影、送圖書、送展覽、送講座進鄉村(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廣場、進景區、進機關(部隊)「五送六進」活動3000餘場,實現惠民利民到一線。同時,針對老人、兒童、農民工等群體,建立「三關四愛」機制,開設「膠東孩子劇場」,送演出進養老院、建築工地等,「特別的服務給特別的人群」。
萬場文旅主題活動四季相伴
萬場市民文化節活動貫穿全年、國際海岸生活節叫響「海岸生活」城市新名片、發放3400萬文旅惠民消費券……精彩活動,四季相伴,打造群眾身邊的「詩與遠方」。
市民節日——煙臺市民文化節。今年第二屆市民文化節已舉辦8000餘項文化活動,「與愛同行」市民讀書朗誦大賽、「紙藝傳情」煙臺剪紙大賽、「動感青春舞動港城」山東省青少年街舞大賽、「我愛我家」市民曲藝大賽、「國粹金聲」京劇票友等六大賽事精彩紛呈,「聽鄉音,敘鄉情,寫鄉韻,展鄉藝,憶鄉物,品鄉味」鄉村文化系列、「煙臺人遊煙臺」等10大特色活動惠民樂民,持續拓寬市民自我實現、自我展示「大舞臺」,線上線下覆蓋100萬餘名市民,打造「市民節日」「文化盛宴」。
擦亮「海岸生活」新名片。2020煙臺國際海岸生活節立足疫情防控常態化新形勢,推出藝術、休閒、運動、美食四個主題海岸市集170餘項活動,24小時直播秀、「海岸之路」萬人自駕遊、「煙臺之夏」海岸音樂匯、等主打活動引爆夏日,打造煙臺文旅休閒新熱點和消費新引擎。
3400萬元消費券助力「消費狂歡」。2020年,全市共發放文旅惠民消費券3400餘萬元,舉辦文旅消費主題活動1萬多項,3000餘家文旅企業參與,累計參與人數2000多萬人次,直接拉動文旅消費2億元,間接帶動消費21億元。11月8日,啟動「冬遊齊魯·仙境煙臺惠民消費季」,推出「冬賞、冬養、冬學、冬閒、冬饗、冬樂、冬惠」7大系列100餘項秋冬文旅活動,統籌景區、飯店、旅行社、餐飲、演藝、航空等多要素廣優惠,著力激活冬季文旅消費。
從「送文化」到「種文化、創文化」
文化服務,以人為本。堅持「送文化、種文化」相結合,點燃基層「創文化」星火。
「全市文化館、圖書館專業人員、文化志願者與基層結成幫扶對子5000餘支,培訓基層文藝骨幹1萬餘人次,達到「培訓一個人,帶動一支隊伍,紅火一片園地」的良好效果。目前,全市發展各類基層舞蹈隊、戲曲隊、表演隊、模特隊、秧歌隊、鑼鼓隊、歌唱隊等民間文藝團隊2735個,點燃基層文化「自生」火種,為城鄉居民帶去豐富精彩的文化生活。今年,牟平區莊戶劇團「四位一體」培育模式榮獲省政府文化創新獎,舞蹈《貨郎與翠花》、音樂《盛世膠東》、曲藝《喜鵲橋》、戲曲《小事也是事》4件群文作品入選全省群眾藝術優秀作品。
組織德高望重、綜合協調能力強、辦事公道正派的老幹部、老黨員、老教師、老軍人、老模範,以及熱心公益的企業家,組成新鄉賢隊伍,參與鄉村治理,實現政府治理與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動。目前,全市發展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8名、省級43名、市級202名,「優秀文化星火傳播人」50名,鄉村致富帶頭人18名,引領壯大公共文化服務力量。海陽市琵琶島旅遊度假村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新旭和招遠市金嶺鎮大戶陳家村黨委書記陳松海,入選國家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度鄉村文化和旅遊能人支持項目名單。
建立起全市文化人才信息資源庫,啟動文化人才隊伍發展三年提升規劃,以縣域文化館業務骨幹、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站長、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文化服務管理員為重點,分批次進行培訓,目前已開展線上線下各類培訓46批次、培訓人員30餘萬人次,提升服務理念、服務水平。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