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有人在出售一款Canon EOS IXE相機。之前從來沒見過這款相機,所以就隨便搜索了一下該機的相關資料。沒想到,這款相機還真不簡單,竟然是Canon公司使用APS膠捲的旗艦機型,甚至被稱為「非全幅數碼單眼相機的原型機」!
那還等什麼,拿下!當然促使我將這款相機收入囊中的原因,除了該機本身很牛之外,最關鍵的原因是,這款相機的價格非常便宜(我到手的價格在文末,不過各位可以先自己做個無獎競猜)。
根據日本佳能公司自己網站上「佳能相機博物館(Canon Camera Museum)」的介紹,這款Canon EOS IXE單反是1996年10月上市的。IXE是該機在日本本土銷售時使用的型號, 在美洲和歐洲/亞洲/大洋洲銷售時使用的型號則是EOS IX。
這款Canon EOS IXE上市時的單機身價格為9.2萬日元,包括一款和機身同顏色的EF 24-85mm f/3.5-4.5 USM MS鏡頭的套機價格則是15萬日元。我手裡這套機器的包裝盒裡有個15萬的價格標籤,應該就是套機的價格。不過,我買到的這套並不包括鏡頭。
按照佳能相機博物館網站的介紹,這款Canon EOS IXE「兼容EF鏡頭。具有「眼控」功能,可以眼控選擇所需的對焦點。使用多重BASIS(|+|)自動對焦感應器。也可手動選擇對焦點。外殼採用不鏽鋼合金,機身圍繞鏡頭卡口呈圓形,外觀新穎。這款相機具有滑入式裝片功能,所有IX信息採用磁性記錄並可中途換卷,是一款高端的IX 240相機」。
佳能官網還是比較謙虛的,只是用了「高端」來描述這款Canon EOS IXE,我看到資料則是用了「旗艦(flagship)」來形容其高端。不過這裡的「240相機」我沒有弄明白是什麼意思。
這裡,我向各位推薦一下佳能相機博物館(Canon Camera Museum)的網站,該網站應該是由日本佳能公司開辦的,可以查找到佳能公司有史以來生產的絕大多數相機和鏡頭的基本資料。關鍵是該網站有簡體中文的頁面,非常方便那些對佳能產品有興趣、但有不大熟悉英文的愛好者。
在本文開始的時候,我就說了我購買這款相機的價格很便宜,之所以能買得便宜,是因為這款Canon EOS IXE使用的是APS膠捲。
所謂的APS,是Advance Photo System(先進攝影系統)的縮寫,由富士、柯達、佳能、美能達和尼康五大公司聯合開發,於1996年4月正式推出。經過改進,APS膠捲可以比普通的135膠捲更為小巧。因此,使用APS膠捲的相機,也能夠做得更加輕巧。
APS可以提供三種尺寸的底片規格供使用者選擇,分別是APS-H(高清)型,畫幅尺寸30.3×16.6 毫米,長寬比為16:9;APS-C(經典)型,是在APS-H畫幅的左右兩頭各擋去一端,長寬比為3:2畫幅尺寸24.9×16.6毫米,與135底片同比例;APS-P(全景)型,是在APS-H畫幅的上下兩邊各擋去一條,使畫面長寬比例為3:1,畫幅尺寸30.3×10.1毫米,長寬比11:4。
換用一種更為簡單的說法,就是APS類似於數碼時代的非全畫幅相機,而使用135(35毫米)膠捲的相機就是全畫幅相機。因此,有資料就將這款Canon EOS IXE稱為後來佳能非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的原型機。
下面兩張圖片,就是普通135膠捲(左)和APS膠捲(右)的對比圖。各位注意看一下,那個藍圈中三角形加一個圓點的標誌,這個標誌就是APS的標誌。只要在相機上看到這個標誌,就表明該機使用的是APS膠捲。
這款Canon EOS IXE的膠捲倉位置比較奇怪,在相機的左肩上(鏡頭向前時)。
除了自帶內置閃光燈之外,這款Canon EOS IXE還可以外接閃光燈進行閃光攝影。
不過令我詫異的是,這款Canon EOS IXE相機居然使用的是CR123A鋰電池,而且是兩節!看來是個小電老虎啊。
我買到手的這套Canon EOS IXE相機,除了沒有配套的鏡頭之外,可以說是大全套了:包括了相機機身、原裝的日產機身蓋、日文說明書(因為是日本本土銷售的機型)、質保單等等,當然外包裝紙盒是必須有的。下圖中紅框處,就是原配包裝中原本放置配套鏡頭的地方。
其中質保單上的機身號碼和我手裡的機身上號碼是一致的。從質保單的日期來看,我買的這套Canon EOS IXE的購買日期是1998年2月份。
其他的,還是看圖吧。
作者:張一
我這套Canon EOS IXE到手的價格是1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