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大類型片能否燒燙國慶檔?
撤了潘金蓮 來了小鮮肉
今年以來,電影市場一直低迷,暑期檔、中秋檔都冷冷清清,回天乏力。一向被認為是「大蛋糕」的電影國慶檔,今年還沒有正式開打就先遭遇了撤片——馮小剛的新作《我不是潘金蓮》從9月30日撤到了11月18日。雖然馮小剛說,撤檔是因為對自己電影有信心,哪個檔期冷,就去燒燙哪個檔期,但「潘金蓮」的撤檔客觀上讓國慶檔觀眾的選擇少了一個。好在國慶檔沒有了「潘金蓮」,還有小鮮肉——《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爵跡》、《湄公河行動》等五大類型片要麼大牌駐場,要麼小鮮肉挑大梁,依然不乏看點。只不過,這五大類型片能否燒燙國慶檔,讓影市回暖,還有待檢驗。
潘金蓮撤走,小鮮肉接棒
之前試映過後評價頗高的《我不是潘金蓮》在臨上映前一周突然宣布撤檔,將檔期從原定的9月30日挪後到11月18日,引發了網友對於撤檔原因的種種猜測。馮小剛發朋友圈澄清說,是因為在海外影展上獲得的高評價助長了「潘金蓮」的野心,一心想要燒燙11月的冷檔期。「哪個檔期冷就去哪個檔期,國慶檔賀歲檔熱,我們就不去了,11月冷,我們就讓潘金蓮把11月給燒燙了!」
國慶檔的大銀幕上少了《我不是潘金蓮》的確是一大損失,好在其他國慶檔上映的影片也都各有「法寶」,有的主打明星大牌,有的主打顏值小鮮肉。像郭敬明執導,將於9月30日上映的CG特效電影《爵跡》,明星陣容就包括了範冰冰、吳亦凡、陳學冬、陳偉霆、郭採潔、林允、嚴屹寬、楊冪、李治廷、王源、汪鐸等多位明星,其中的吳亦凡、陳學冬、陳偉霆、李治廷、王源都是人氣與顏值兼具的「流量小鮮肉」演員。這些演員的粉絲群體普遍比較年輕,跟中國電影觀眾的平均年齡層吻合,並且由於他們在網絡上自帶話題度,也使得其主演的《爵跡》一直佔據網絡話題榜的好位置。另一部9月29日上映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片中扮演茅十八的楊洋是網絡上正當紅的人氣「小鮮肉」;「么雞」的扮演者張天愛是去年大紅的網劇《太子妃升職記》裡的「太子妃」。9月30日上映的《湄公河行動》和10月1日上映的《王牌逗王牌》走的都是大牌路線,主演搭配分別是金馬影帝張涵予和彭于晏,金馬金像雙料影帝劉德華和黃曉明。
五大類型片,鏖戰國慶檔
沒有了「潘金蓮」,今年國慶檔的電影市場依然多姿多彩、類型多元。9月27日上映的《地球四季》、9月29日上映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9月30日上映的《爵跡》和《湄公河行動》,以及10月1日上映的《王牌逗王牌》,代表了完全不同的五種類型電影。《地球四季》是由《海洋》的導演雅克·貝漢執導的自然紀錄片,通過雪狼、狐狸、雪梟、犛牛、麋鹿五種經常被驅逐和獵殺的森林動物,與人類一次文明的對話,用擬人化的表現手法把動物的內心世界生動準確地描繪了出來,不那麼商業,卻很感人;《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改編自作家張嘉佳的同名暢銷書,由張一白執導,鄧超、嶽雲鵬、楊洋等共同主演。電影和小說的氣質一脈相承,張一白和編劇兼小說原作者張嘉佳以陳末和么雞為首的幾對城市裡的情侶分分合合的故事,熬製成了一碗濃濃的情感雞湯。編劇張嘉佳形容這部電影是——一部電影、七種人生、所有的愛情、萬家燈火……足見主創團隊的野心;《爵跡》是一部主打特效的真人CG電影。該片根據郭敬明2010年發表的長篇小說改編,故事的背景設定在虛構的奧汀大陸,講述了在神秘而廣袤的奧汀大陸之上,精通魂術的「王爵」與「使徒」在白銀祭司的統領之下,為捍衛榮譽、爭奪權力而發生的故事;林超賢執導的《湄公河行動》,是一部根據「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改編的警匪動作片。該片講述了一支行動小組為解開中國商船船員遇難所隱藏的陰謀,企圖揪出運毒案件幕後黑手的驚險歷程;王晶執導,劉德華、黃曉明、歐陽娜娜主演的《王牌逗王牌》是典型的港式喜劇,片中,囧探寶爺(劉德華飾)跟俠盜洛家豪(黃曉明飾)強強聯手,在A夢(王祖藍飾)、洛家欣(歐陽娜娜飾)等人的幫助下,與世界恐怖組織搶奪「上帝種子」,冒險奪寶拯救世界。
能否燒得熱?還是有點懸
去年國慶檔共有10餘部影片上映,總票房高達18.5億元,被稱為「史上最強國慶檔」。其中,《港囧》、《九層妖塔》、《解救吾先生》等影片,都取得了票房佳績。今年以來的票房市場持續低迷,暑期檔、中秋檔接連失手。國慶檔五大類型電影齊聚,能否把檔期「燙熱」,讓整個電影市場來個「翻身」?院線人士分析指出,這個「小目標」想要實現有點懸。首先,今年電影市場整體表現不佳,想要在比較弱的大勢下有好的發揮,就更需要口碑好人氣高的電影作品。其次,去年國慶檔有《港囧》和《夏洛特煩惱》,前者是期待已久的《泰囧》續集,後者是逆襲的黑馬。然而,縱觀今年國慶檔上映的電影,既沒有備受期待的續集,也沒有在前期點映時候就收穫了超強口碑、展現了黑馬潛質的影片。而唯一一部試映過後就有上佳口碑的《我不是潘金蓮》還改檔了。(楊蓮潔)
(責編:宋心蕊、燕帥)
粗製濫造情懷耗盡 國產青春片何去何從? 經歷了近三年的井噴,題材泛濫、故事狗血、製作粗糙的青春片,終於在一片吐槽聲中逐漸失去了關注熱度,甚至被業內認定為一個註定失敗的類型。國產青春片未來出路何在?【詳細】
自媒體智能分發平臺蜂起 內容爭奪激烈 如果說2015年是新聞客戶端的高峰年,那麼2016年各大網站掀起了自媒體智能分發平臺的熱潮。進入2016年以來,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各大網站、平臺等對內容的爭奪越來越激烈,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對內容創業者的影響如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