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鮮肉"接棒"潘金蓮" 五大類型片能否燒燙國慶檔

2021-01-09 人民網

原標題:五大類型片能否燒燙國慶檔?

  撤了潘金蓮 來了小鮮肉

  今年以來,電影市場一直低迷,暑期檔、中秋檔都冷冷清清,回天乏力。一向被認為是「大蛋糕」的電影國慶檔,今年還沒有正式開打就先遭遇了撤片——馮小剛的新作《我不是潘金蓮》從9月30日撤到了11月18日。雖然馮小剛說,撤檔是因為對自己電影有信心,哪個檔期冷,就去燒燙哪個檔期,但「潘金蓮」的撤檔客觀上讓國慶檔觀眾的選擇少了一個。好在國慶檔沒有了「潘金蓮」,還有小鮮肉——《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爵跡》、《湄公河行動》等五大類型片要麼大牌駐場,要麼小鮮肉挑大梁,依然不乏看點。只不過,這五大類型片能否燒燙國慶檔,讓影市回暖,還有待檢驗。

  潘金蓮撤走,小鮮肉接棒

  之前試映過後評價頗高的《我不是潘金蓮》在臨上映前一周突然宣布撤檔,將檔期從原定的9月30日挪後到11月18日,引發了網友對於撤檔原因的種種猜測。馮小剛發朋友圈澄清說,是因為在海外影展上獲得的高評價助長了「潘金蓮」的野心,一心想要燒燙11月的冷檔期。「哪個檔期冷就去哪個檔期,國慶檔賀歲檔熱,我們就不去了,11月冷,我們就讓潘金蓮把11月給燒燙了!」

  國慶檔的大銀幕上少了《我不是潘金蓮》的確是一大損失,好在其他國慶檔上映的影片也都各有「法寶」,有的主打明星大牌,有的主打顏值小鮮肉。像郭敬明執導,將於9月30日上映的CG特效電影《爵跡》,明星陣容就包括了範冰冰、吳亦凡、陳學冬、陳偉霆、郭採潔、林允、嚴屹寬、楊冪、李治廷、王源、汪鐸等多位明星,其中的吳亦凡、陳學冬、陳偉霆、李治廷、王源都是人氣與顏值兼具的「流量小鮮肉」演員。這些演員的粉絲群體普遍比較年輕,跟中國電影觀眾的平均年齡層吻合,並且由於他們在網絡上自帶話題度,也使得其主演的《爵跡》一直佔據網絡話題榜的好位置。另一部9月29日上映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片中扮演茅十八的楊洋是網絡上正當紅的人氣「小鮮肉」;「么雞」的扮演者張天愛是去年大紅的網劇《太子妃升職記》裡的「太子妃」。9月30日上映的《湄公河行動》和10月1日上映的《王牌逗王牌》走的都是大牌路線,主演搭配分別是金馬影帝張涵予和彭于晏,金馬金像雙料影帝劉德華和黃曉明。

  五大類型片,鏖戰國慶檔

  沒有了「潘金蓮」,今年國慶檔的電影市場依然多姿多彩、類型多元。9月27日上映的《地球四季》、9月29日上映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9月30日上映的《爵跡》和《湄公河行動》,以及10月1日上映的《王牌逗王牌》,代表了完全不同的五種類型電影。《地球四季》是由《海洋》的導演雅克·貝漢執導的自然紀錄片,通過雪狼、狐狸、雪梟、犛牛、麋鹿五種經常被驅逐和獵殺的森林動物,與人類一次文明的對話,用擬人化的表現手法把動物的內心世界生動準確地描繪了出來,不那麼商業,卻很感人;《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改編自作家張嘉佳的同名暢銷書,由張一白執導,鄧超、嶽雲鵬、楊洋等共同主演。電影和小說的氣質一脈相承,張一白和編劇兼小說原作者張嘉佳以陳末和么雞為首的幾對城市裡的情侶分分合合的故事,熬製成了一碗濃濃的情感雞湯。編劇張嘉佳形容這部電影是——一部電影、七種人生、所有的愛情、萬家燈火……足見主創團隊的野心;《爵跡》是一部主打特效的真人CG電影。該片根據郭敬明2010年發表的長篇小說改編,故事的背景設定在虛構的奧汀大陸,講述了在神秘而廣袤的奧汀大陸之上,精通魂術的「王爵」與「使徒」在白銀祭司的統領之下,為捍衛榮譽、爭奪權力而發生的故事;林超賢執導的《湄公河行動》,是一部根據「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改編的警匪動作片。該片講述了一支行動小組為解開中國商船船員遇難所隱藏的陰謀,企圖揪出運毒案件幕後黑手的驚險歷程;王晶執導,劉德華、黃曉明、歐陽娜娜主演的《王牌逗王牌》是典型的港式喜劇,片中,囧探寶爺(劉德華飾)跟俠盜洛家豪(黃曉明飾)強強聯手,在A夢(王祖藍飾)、洛家欣(歐陽娜娜飾)等人的幫助下,與世界恐怖組織搶奪「上帝種子」,冒險奪寶拯救世界。

  能否燒得熱?還是有點懸

  去年國慶檔共有10餘部影片上映,總票房高達18.5億元,被稱為「史上最強國慶檔」。其中,《港囧》、《九層妖塔》、《解救吾先生》等影片,都取得了票房佳績。今年以來的票房市場持續低迷,暑期檔、中秋檔接連失手。國慶檔五大類型電影齊聚,能否把檔期「燙熱」,讓整個電影市場來個「翻身」?院線人士分析指出,這個「小目標」想要實現有點懸。首先,今年電影市場整體表現不佳,想要在比較弱的大勢下有好的發揮,就更需要口碑好人氣高的電影作品。其次,去年國慶檔有《港囧》和《夏洛特煩惱》,前者是期待已久的《泰囧》續集,後者是逆襲的黑馬。然而,縱觀今年國慶檔上映的電影,既沒有備受期待的續集,也沒有在前期點映時候就收穫了超強口碑、展現了黑馬潛質的影片。而唯一一部試映過後就有上佳口碑的《我不是潘金蓮》還改檔了。(楊蓮潔)

(責編:宋心蕊、燕帥)

推薦閱讀

粗製濫造情懷耗盡 國產青春片何去何從?   經歷了近三年的井噴,題材泛濫、故事狗血、製作粗糙的青春片,終於在一片吐槽聲中逐漸失去了關注熱度,甚至被業內認定為一個註定失敗的類型。國產青春片未來出路何在?【詳細】

自媒體智能分發平臺蜂起 內容爭奪激烈   如果說2015年是新聞客戶端的高峰年,那麼2016年各大網站掀起了自媒體智能分發平臺的熱潮。進入2016年以來,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各大網站、平臺等對內容的爭奪越來越激烈,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對內容創業者的影響如何?【詳細】

相關焦點

  • 「潘金蓮」沒來 國慶電影扎堆上映是一鍋亂燉?
    《潘金蓮》撤離馮小剛想「燒燙」11月  《我不是潘金蓮》原定於9月30日上映,9月19日片方發布消息宣布改檔11月18日。導演馮小剛在朋友圈發文,解釋了改檔的原因,「國際影評人協會獎給出的評語是『李雪蓮是一個卡夫卡式的掙扎,導演把形式和內容玩得很高級。』
  • 國慶檔即將來襲 這十三部電影哪個才是你的菜?
    《潘金蓮》撤離馮小剛想「燒燙」11月《我不是潘金蓮》原定於9月30日上映,9月19日片方發布消息宣布改檔11月18日。導演馮小剛在朋友圈發文,解釋了改檔的原因,「國際影評人協會獎給出的評語是『李雪蓮是一個卡夫卡式的掙扎,導演把形式和內容玩得很高級。』
  • 國慶破48.3億:堪稱「小春節檔」的它,背後藏著什麼樣的制勝法寶
    而貓眼專業版數據則顯示,10月1日至7日共創造43.8億票房,且以3天超去年同期總票房、6天超去年10月全月總票房的速度成為史上堪稱「小春節檔」的最強國慶檔。隨著主旋律電影不斷地深入探索與商業類型片結合,衍生出了「新主流電影」。在力求既能唱響時代主旋律的同時,又能貼近主流觀眾審美,還能將主流精神、藝術理念和市場意識充分結合。今年國慶檔的新主流大片叫好又叫座無疑成功實踐了這一商業化的新探索,可以說無論是創作經驗,還是運作模式,對中國電影發展皆有多方面的啟示意義。
  • 《偉大的願望》定檔,集結眾多小鮮肉,能否超越韓國版
    近些年來國產電影的質量有著明顯的進步,各個類型片都有其代表作,題材也各不相同,有原創製作也有小說改編,還有翻拍經典。其中翻拍電影在國產片中是最常見的,這不馬上又有一部翻拍電影即將來襲,《偉大的願望》定檔,集結眾多小鮮肉,能否超越韓國版。
  • 國慶檔滿意度調查:《港囧》第三 觀眾呼喚創新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昨天在「中國電影新力量」論壇聯合發布國慶檔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結果:2015年國慶檔(10.1-10.7)觀眾總體滿意度79.6分(滿分為100),較暑期檔有所回落,位於「較為滿意」區間。其中,票房表現平穩的《解救吾先生》獲檔期內觀眾滿意度第一,《夏洛特煩惱》、《港囧》, 分別排名第二、第三位。
  • 「潘金蓮」出徵多倫多之前,到底過審拿龍標了嗎?-虎嗅網
    該片最早3月中旬宣布的是定檔今年中秋節,之後7月末宣布改檔國慶檔——任何一個有著相當電影市場經驗的導演、製片人、發行人都知道,檔期調整一次或許是審時度勢的主動選擇,但再次改檔會給市場的明確信號就是該片逃檔了。
  • 馮小剛解讀《我不是潘金蓮》圓形構圖 "不拍怕老了後悔"
    主辦方供圖    改編自劉震雲同名小說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自開拍以來一直備受關注。27日,導演馮小剛、編劇劉震雲、主演範冰冰等主創團隊一起出席在北京舉行的定檔發布會,宣布定檔9月30日。    《我不是潘金蓮》是馮小剛首次拍圍繞女性角色展開故事的電影。據他介紹,影片將要呈現的不僅是語言和事件上的幽默,更在於「道理背後的幽默」。
  • 國慶檔「25億+」蛋糕爭霸賽
    國慶70周年,電影市場迎來了一個史上旗幟最為鮮明、大片題材最為統一的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三部主旋律獻禮大片同期開畫,大戰未到,烽火已燃,所有的熱度與造勢都轉化成了一個現實問題:2019年國慶檔票房將有多少億?
  • 《活寶》改檔11.18 回應:好飯不怕晚
    《活寶》我不是卓別林主題海報  搜狐娛樂訊 今年暑期電影市場持續低迷,還未能有一部廣受好評的喜劇電影霸佔熱度,於是,當《活寶》這部歡樂無限的電影在面對種種客觀因素做出了改檔11月份的決定後,很多人懷疑這是為了躲避競爭激烈的國慶檔,然而《活寶》製作方表示並無此意,雖然國慶檔群戲紛爭,但是卻並沒有與多少與《活寶》同類型的喜劇電影,他們表示,《活寶》有許多精心設計的笑點,對觀眾來說有足夠的吸引力,改檔11月此舉,也正表達了他們對電影的自信。
  • 光線傳媒押寶《姜子牙》角逐國慶檔 能否成為《八佰》後的下一個...
    >光線傳媒,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該公司業績出現大幅下滑,下半年能否收復業績的其業績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原定於春節檔、情人節檔上映的《姜子牙》《蕎麥瘋長》等影片均已撤檔,導致公司電影票房收入受到較大影響。
  • 最強國慶檔來襲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加上定於9月30日上映的《急先鋒》,10月1日上映的《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姜子牙》《奇妙王國之魔法奇緣》,10月3日上映的《木蘭:橫空出世》以及有望在國慶檔上映的《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預計至少有八部影片組成了今年國慶黃金周的「電影方陣」。 作為影院復工後的第一個大型檔期,今年的國慶檔更帶有一種「強心針」式的意義。
  • 國慶檔徹底火了,《姜子牙》破紀錄,《我...
    >國慶檔兩部電影先後破10億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10月4日五點半左右,2020年國慶檔的兩部熱門影片《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累計票房雙雙突破了從10月1日到10月3日,國慶檔的票房前三天分別為7.42億、6.75億、5.84億,10月4日實時最新的票房為3.79億,總計23.8億。東方證券預測,今年國慶檔票房應該在40.6億元~51.1億元之間,同比恢復去年國慶檔票房92.3%~116.1%。
  • 西門府的燒豬頭貌似是道菜,其實是潘金蓮和宋蕙蓮之間的一場戲
    3、西門慶除了給宋蕙蓮一些錢物外,還給她換了工作:從孫雪娥主管的大廚房調到了吳月娘的小廚房,工作內容也非常具體:茶水、菜蔬、針線——這無疑是個清閒、體面的美差,宋蕙蓮不再是大廚房裡的粗使丫頭。金蓮道:「咱們賭五錢銀子東道,三錢銀子買金華酒兒,那二錢買個豬頭來,教來旺媳婦子燒豬頭咱們吃。說他會燒的好豬頭,只用一根柴禾兒,燒的稀爛。」孟玉樓和潘金蓮要搞什麼活動,一般是孟玉樓提議、主導,這次卻換成了潘金蓮,此中大有深意。
  • 最強國慶檔來襲!《姜子牙》《奪冠》等集中上映 這些公司股票「有...
    《姜子牙》《奪冠》等集中上映 這些公司股票「有戲」】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最新《指南》的發布,整個行業對於國慶檔高預期值的達成,有了更多底氣。最高上座率提升至75%,成為信心來源關鍵。(e公司官微)   好電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2020國慶檔攜多部巨製「滿血歸來」,今年這個國慶、中秋雙節假期,幾乎積累了全年的電影能量。
  • 潘金蓮的貓,一樣伸懶腰,貓的柔情,你永遠不懂
    特別是把貓叫春那種悽厲的聲音與歷史人物潘金蓮連在一起後,貓的形象在人們心中就更加扭曲。在《金梅瓶》第五十九回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卻說潘金蓮房中養活的一隻白獅子貓兒,渾身純白,只額兒上帶龜背一道黑。名喚雪裡送炭,又名雪獅子。又善會口銜漢巾兒、拾扇兒,西門慶不在房中,婦人晚夕常抱著它在被窩裡睡。又不撒尿屎在衣服上,婦人吃飯,常蹲在肩上餵它飯。
  • 國慶限定!巨巨特製「月餅禮盒」大放送
    作為最受觀眾喜愛的電影類型之一,每年的國慶檔喜劇都不會缺席。:鮮肉餡兒,卡路裡爆炸。真實的「鮮肉」月餅:小鮮肉扎堆,「鮮」氣十足!這塊真• 鮮肉月餅裡的「小鮮肉」可是質優量足,在CGS中國巨幕細節滿分的超大銀幕上,你想怎麼看就怎麼看!
  • 6位扮演過潘金蓮的演員,第一是堪稱最美,最後一位被罵慘
    6位扮演過潘金蓮的演員,第一是堪稱最美,最後一位被罵慘,潘金蓮,一個被大家熟知的角色,這一角色也是出自《水滸傳》中,用來形容那些不正經不守婦道的女子。如今也是被演員們翻來覆去演了好幾次,很多的女明星挑戰過此角色。那小編就幫大家盤點一下,誰演的最好!
  • 著名評論人曝某小鮮肉接戲標準,猛批小鮮肉嬌氣,現實令人震驚
    著名評論人宋方金、史航、譚飛、李文星曝某小鮮肉接戲標準:除了錢,1公裡內要有五星級酒店。他們還猛批小鮮肉嬌氣:「以前明星耍大牌是為了加戲改詞,現在小鮮肉要求減少拍攝周趕通告」!而小鮮肉們得以如此,是因為收視率造假,「行業裡接近家家下水」!
  • 《新烏龍院》殺入國慶檔 宋小寶、曾志偉特別出演
    《新烏龍院》殺入國慶檔 宋小寶、曾志偉特別出演 電影《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喚醒版海報由朱延平執導,王寧、孔連順、王智、吳孟達、梁超領銜主演,郝劭文、張子棟、李欣蕊、張峻豪、今井龍星主演,宋小寶、曾志偉、葉全真特別出演的合家歡喜劇《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近日宣布進軍國慶檔
  • 《雪人奇緣》點映,口碑領跑檔期,「國慶檔」迎來動畫強棒?
    9月28日,「國慶檔」開鑼前多部熱門影片密集展開點映行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雙雙突破4千萬元,助推周六大盤躍上1.6億元的高位,為即將到來的長假影市吹響「衝鋒號」。當然,正是由於《雪人奇緣》的「混血」特性才能擠進寸土寸金的「國慶檔」,接力《羅小黑戰記》和《名偵探柯南:紺青之拳》等動畫佳作,為假期中的家庭觀眾提供優質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