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羅生門》|神秘的西藏會孕育出哪些類別的文學作品

2020-12-16 玩轉西藏網

著名作家程永新曾斷言:「西藏這個地方,去過以後會出好的小說,它給人一種宏大的宇宙觀,它是離天空最近的地方,離天堂最近的地方,讓人考慮生死、時間。」

一說起西藏

你的腦海裡會蹦出什麼詞?

「遠古」「信仰」「夢幻」...

你能想到一切美好的詞語

都能用來形容它

而在這片神奇而美麗的大地

也給不少作家提供了靈感火花

激發著他們的創作欲望

一部部文學傑作應運而生...

關於西藏,這些情感一定會油然而生!

浪漫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為什麼世間最美的情詩誕生在西藏文學史上?

西藏讓無數人一見傾心。這裡的天空是純淨的藍色,這裡的草是喜人的綠色,這裡的山都被雲霧蒙上了一層朦朧的面紗,猶如一個嬌羞的少女半遮面,這裡的浪漫是無處可尋的溫柔。

在西藏,你可以看到如梵谷畫一樣美麗的星空,守護你心中的思念;你可以在瑪吉阿米喝著酥油茶,聽著如湖水般清澈的藏族音樂,邂逅一個心儀的人......在西藏,你可以在如蝸牛爬行一樣的時間裡,與出其不意的浪漫心境相遇。

嚮往「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西藏的嚮往。」一千個行者,對西藏有一千個嚮往的理由。這些年,多少人為了這方神性的土地,一路風塵踏上漫漫徵程。曾幾何時,西藏這個離天很近,離夢很遠的地方,成了無數遊子魂思神往的故鄉。

陳坤在《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中說過:西藏的山水,神奇之處在於,遠遠望去美得令人窒息,走到近處卻能感受到強大的力量。那沉穩堅毅的「身姿」只在傳述一句話:不是你徵服我,就是我徵服你。

神秘

只要踏進這座雪域高原,就會不由然地被這裡神秘的色彩世界給迷惑。不可思議的古格地下倒懸空寺、西藏極樂之地香格裡拉,以及西藏歷史上突然消失的無盡佛教珍寶去向之謎……一切都如此神秘、神奇、神聖。

如果你想撥開西藏有著深不可測的千年歷史迷霧,那麼《藏地密碼》《塵埃落定》《水乳大地》《喇嘛王國的覆滅》可以成為你品讀的選擇,那綿延萬裡的雪域高原風光,藏著每一個傳說中永不可抵達的神奇秘境。

西藏是美麗富饒、多姿多彩的,同時又是富於神秘色彩的:由於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處於高寒極地,加之天遙地遠,交通極其不便,向來鮮為人知,缺乏與外界的交流與溝通,獨特而嚴酷的自然環境便造就了獨特的藏域文化。

那麼你是否又能把「魔幻」這個詞和西藏聯繫起來?

西藏第一部長篇現實主義玄幻小說誕生了!

《藏地羅生門》不僅有「浪漫、嚮往、神秘」

還有「魔幻」般的劇情!

一場突如其來的西藏尋親之旅

開啟了兩個世界的時空大門

最危機四伏的世界!

人們靠唐卡開啟的時空之門連接

在唐卡裡藏著一個空間

那是一個上天賜福了羅剎的世界

所有的羅剎(佛經裡以人為食的鬼)

都理所應當認為人是他們最美妙的食物

他們所有的財產就是圈養的人類

羅剎們給男人餵草,女人餵花

這是一番怎樣的奇妙的場景?

好了...就給大家劇透到這裡

迫不及待想知道更多?

那就關注《藏地羅生門》吧!

【《藏地羅生門》作者簡介】

張羽芊又名多吉卓嘎,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定居拉薩已有十年,當過雜誌編輯,做過自由撰稿人和攝影師,拍過紀錄片。著有《藏婚》《瑪尼石上》《不遲》《金城公主》《西藏生死戀》等,其中《西藏生死戀》入圍英國愛德華·斯坦福旅行創作獎「最佳地域小說」。

妙蓮,男,漢族,湖南人。一九六九年十月生於湖南瀏陽,一九八四年隨家人進藏定居。業餘時間痴迷於西藏文化的研究與弘揚。曾在《西藏文學》林芝專刊發表短篇小說《百羊刀》。

▌文字:Bell

▌圖片:西藏旅遊雜誌社

▌編輯:玩轉西藏【主編:肖楓 編輯:Bell】

相關焦點

  • 《藏地羅生門》|貨車司機與高原小店女人的愛情
    這個問題我想會是這個世界最永恆的話題。有人說愛情是夕夕相伴、白頭偕老,有人說愛情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有人說愛情是一見鍾情…今天我們來聊聊貨車司機的愛情。…小說《藏地羅生門》中的貨車司機張次仁也有自己的盼頭。張次仁常年奔波在內地與西藏之間,他的長途要面對高海拔的高低、面對實時變化的惡劣天氣。而他的盼頭就是在看似沒有盡頭的路途間,有阿秀姑娘等他。
  • 西藏的故事遠未結束——讀凌仕江散文集《藏地羊皮書》
    但是,這類作品往往側重於展示西藏的自然風光,所關注的基本都是色彩斑斕的經幡、明媚耀眼的陽光、牛羊成群的草原這類意象,不但文字濃豔得讓人恍惚生疑,情感上往往處於一種漂浮、疏離的狀態,甚少基於獨特個人感受的深層思考,很容易讓讀者產生千篇一律的感覺。幸好,從青年作家凌仕江的最新一部散文集《藏地羊皮書》裡,我看到了一個完整得多的西藏。
  • 20部紀錄片把西藏帶到眼前!疫情後你確定不去趟藏地嗎?
    5 《西藏發現》 藏地民俗寶典 以一幅古老的唐卡地圖貫穿全片,以人物說民俗,用民俗講故事,從故事看風景的敘事風格,構成了一部真實、平實、自然而又神秘的西藏民俗寶典
  • 經典好書推薦《走過西藏》作者馬麗華,西藏紀實文學大師
    馬麗華自一九七六年進藏,多年間遍訪西藏各地,寫作出版了詩歌、散文、論著和長篇小說等多部作品,其中《藏北遊歷》《西行阿里》《靈魂像風(2007修訂版)》《藏東紅山脈》的採寫,時間跨度為二三十年,是對這片世界高地有代表性的幾個地區自然和文化風光既廣且深的展示。
  • [隨意翻讀]讀王宗仁《藏地兵書》:這個西藏有血有肉
    很難說清王宗仁的《藏地兵書》嚴格意義上的文體歸屬。說它一是紀實作品也不為過。他的「兵書」沒有花哨的文字,沒牽強的贅句,樸實得就如同他筆下的雪山冰峰那般坦誠和冷靜。  誠如莫裡斯·布朗肖在《文學空間》一書所說:「死亡是文學的一種情結」。在王宗仁的《藏地兵書》裡,這種情結市場閃現。書中描寫了許多生與勇敢、冒險與拯救、死亡與墳塋的故事。這些葬在川藏高原上,以及公路旁的墳墓,或許只有到過西藏的人才能體會到它們的鮮活和冰冷。
  • 自駕西藏阿里,「生命之禁區」太震撼了:29張圖帶你了解藏地密碼
    阿里,擁有極致、罕見的自然風光,也孕育了神秘、古老的歷史文化。秋天的阿里,在我看來是西藏最美的風光。藏地的古老頓時從自然景象中抽離出來,令人一眼就能分辨這個地方的與眾不同。在這震撼人心的風光之下,阿里文明的古老與燦爛深深吸引了中外無數探險家。今日西藏文化、宗教中的重要儀軌,往往與這些古文明密切相關,它們的消亡引發眾多考古學家、宗教學者孜孜探索,堪稱另一個敦煌。
  • 日本文化孵出的《羅生門》——精析電影《羅生門》
    黑澤明有一部電影,即《羅生門》,眾所周知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獎的亞洲電影,其影響力和貢獻在世界電影中也是不可小視的。那麼今天,小編用自己的一篇文章,為大家解讀一下,這部作品極其深刻尖銳、讓人無語讓人沉思的電影主題吧。
  • 重磅新書丨《塵埃落定》背後真實的藏地,阿來唯一一部非虛構歷史作品
    《瞻對》是阿來繼《塵埃落定》等作品之後最獨特的一部藏地史詩,「這部地方史正是整個川屬藏族地區,幾百上千年歷史的一個縮影。」阿來十幾次深入藏地,查閱大量漢藏史料,鉤沉瞻對一地兩百餘年的戰亂浮沉,輻射他所有藏地傳奇背後的大歷史。
  • 文學作品的「共鳴」
    文學作品的「共鳴」,肯定不是只有少數人才能產生的,不是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有共鳴。優秀的文學作品,是讓多數人產生共鳴,體會文學作品「當事人」的情感。如果只有少數人才能產生共鳴,證明文學作品很失敗。不過我不是要列舉文學作品中的種種讓人感動的描寫,而是提出自己的一點個人偏見。苦難文學,從相對角度上來說,「比較」好寫——加了引號的意思是,是想從另外角度來闡述,而不是說苦難文學真的好寫。像《平凡的世界》雖然技巧和文筆都談不上優秀,但之所以能獲得多數人的認可,我覺得主要的還是在於對「苦難」的「崇拜」。
  • 神秘的藏地精靈,米拉子子與米拉的故事
    他會變化出小孩喜歡的任何東西。據說只有心地純潔的小孩才能看見他。所以他有點孤獨。我對自然原始和神秘的事物比較感興趣。藏地精靈米拉子子片子是2006年我本科時的畢業創作。還有人說米拉子子會跳一種神秘的舞蹈,看見的人就會忘記吃飯,忘記睡覺,也會忘了回家。給片子做音樂的藏族朋友德格才讓,他說小的時候媽媽在他身上一直帶著個鈴鐺,這樣就不會被米拉子子帶走了。我在不同的人那裡聽到關於米拉子子的片段,但他們講的時侯都是即沒講善惡,也不認為是個神話故事,它就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
  • 「吐蕃」——「烏斯藏」——「西藏」,藏地歷史稱謂的演變
    原創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2020-02-19 10:42:37在西藏歷史上,曾有「藏」、「蕃」、「吐蕃」、「藏茹」、「衛藏」、「烏思藏」、「西藏」等各種不同的稱謂。這些不同歷史時期的稱謂,讓很多喜歡西藏文化朋友一頭霧水。
  • 細數藏地動物,而它為什麼會遭到如此非人的遭遇
    嗨嘍,大家好,小編又來啦,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動物不再是我們日常看到的小動物,而是要帶領大家深入藏地,了解藏地文化,當然要了解的還有這些動物,神秘的藏地到底會給大家帶來怎樣的感受,藏地的動物是否跟我們平常見到的小動物有何區別,今天,小編將帶領大家走進這片神秘的地方。
  • 西藏平均海拔只有2000米的小城,一城連三國,被譽「藏地小江南」
    第二次來到西藏,再一次挑戰自己來到了日喀則,這裡有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瑪峰,從下了飛機開始,4000米海拔讓我第一天就高反了,身體的不適,給這次行程帶來了很多未知,直到第二天的下午,身體再漸漸好轉,在日喀則的8天時間裡,從4000海拔到5000海拔,又到2000海拔,這座低海拔的小縣城
  • 《風馬藏地》故事梗概之藏漢愛情故事
    文/駱誌慶這是一篇藏地歷險的行軍筆記,記錄了保衛邊疆的家國情懷。這是一段藏漢奇緣的愛情故事,譜寫了詠嘆百年的經典傳奇。這是一條喋血歸途的青藏天路,見證了身處絕境的人性善惡這是一個藏地戰爭秘史,民國初年在荒原歷險裡再現辛亥風雲和藏漢愛情奇緣。譁變後的清軍士兵,欲擁戴凌子珍為首領率部起義,積極響應辛亥革命。凌子珍看到哥老會勢力和鍾穎的清軍殘部,在拉薩和藏軍發生衝突,怕引起新的混亂殃及百姓。
  • 除了血腥的天葬 西藏這些神秘事件 至今無法用科學來解答
    西藏,這片既神秘又迷人的淨土,隱藏著許多的神秘事件,至今無法用科學來解,讓人心生嚮往。巫師之謎巫師在藏族先民的心目中,享有十分崇高的威望。虹化之謎虹化是得道高僧在圓寂時出現的一種神秘現象。在西藏歷史上,虹身成就的事例非常之多,而即使到現代,西藏本土上虹化的事例,仍屢次出現。足可以證明虹化成就確實存在,絕非虛妄之言。而高僧虹化的物理學原理,至今科學也無法解釋。
  • 解讀:西藏分為衛藏、康藏、前藏、後藏,它們是怎樣劃分的?
    導語:解讀:西藏分為衛藏、康藏、前藏、後藏,它們是怎樣劃分的? 而在藏族曾經最興盛時期,西藏周邊的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等地都歸屬於藏族所有,當時的面積可達到460萬平方公裡左右。
  • 丁真與《氣球》,誰滿足了我們的「藏地想像」?
    是西藏的『神秘』誘惑了多少個世紀以來西方探險家的腳步紛至沓來,但對生活其間的我來說,最經不起推敲的是神秘感,成為視野中司空見慣的常態,連帶對世界一應美景都失去了觀賞的興致。我探求未知,未知就不存在了;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理解和解釋的。
  • 西藏阿里,西藏的西藏,不得不去的理由
    阿里,西藏的西藏,遙遠的遙遠。阿里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稱為「世界屋脊之屋脊」「世界第三極」「生命之禁區」。當地的諺語說道「這裡的土地如此荒蕪,通往它的門徑如此之高,只有最親密的朋友和最深刻的敵人,才會前來探望我們。」
  • 除了拉薩,西藏還有哪些地方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高到極致,美到極致,神聖到極致,這就是西藏,讓無數人神往的的地方。西藏是高原上的童話,坐擁世界屋脊的美稱,也被稱為世界的第三極,來這裡不僅能欣賞到別處無法欣賞到的美景,還能洗滌心靈,來西藏不管你會不會攝影,只要隨手一拍就是一張唯美的圖片,世代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族人也會給你驚喜。
  • 藏地之勺:在西藏,每一件舊物都在訴說著它的故事!
    寺廟做法事可以用到這些勺子,在一些佛像面前,如果擺了佛教用品,也會擺上這樣的勺子。藏族朋友們在平時吃甘露丸的時候,也可以用到。有鑲嵌著天珠、珊瑚、雪巴、綠松的雙頭勺;也有變異的雙頭勺,另一端應該插在袋子或是刀鞘部分;也有雙頭勺的「平民版」——黃銅雙頭勺;還有西藏勺子的草原親戚——內蒙的雙頭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