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催產,你們都做過什麼樣的努力?
每天爬樓,爬上來走下去,每天一次,一次2個上下,結果......沒用。
喝覆盆子茶,喝了一個月,喝到想吐。
蓖麻油炒雞蛋,我感覺我自己都成炒雞蛋了~
什麼爬樓、覆盆子茶都弱爆了,我老公竟然告訴我啪啪啪!真的想錘爆他的狗頭。
房事催產可還行?
咳咳,我們來總結一下,目前還流傳的催產偏方大致分為這三個類別:
■ 食物療法:喝覆盆子茶與食用蓖麻油炒雞蛋
據說,覆盆子茶可以軟化宮頸,從而產生宮縮,一般在足月的時候飲用最有效。
足月以後即使不喝,也可能隨時會出現宮縮,為什麼要說是因為喝茶?
我們查閱了各種資料文獻,發現覆盆子茶中,並沒有可以直接軟化宮頸或者促進宮縮的成分。
蓖麻油炒雞蛋催產,以前有的產科醫生也會推薦。
這是因為蓖麻油與加單的卵磷脂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在酶的作用下會產生前列腺素,而前列素會引起宮縮,達到催產的效果。
但我們自己操作時,蓖麻油的量是很難控制的,並且每個人在烹調時有很大的差異。
所以這一頓炒雞蛋最終會產生多少前列腺素也是難以掌控的,即使它可能有效,但是風險太不可控了。
目前臨床上也不再推薦此方法了。
■ 「運動療法」:爬樓梯
到了孕晚期,孕媽身體負重增加本就對腰椎、膝蓋等關節有一定的壓迫,爬樓梯更是增加膝蓋損傷的風險。
再說挺著大肚子爬上爬下真的很危險,萬一摔倒了?真是不敢想。
■ 「開車療法」:同房、刺激乳頭
同房時會促進催產素的分泌,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要面臨胎膜早破、宮內感染、胎盤早剝等風險,最後催產不成反倒發生危險,也不建議嘗試!
刺激乳頭的原理也是如此,促進催產素的分泌從而產生催產的效果。但個體差異大,不一定會有效。
目前因為缺乏蓖麻油、刺激乳房、同房、喝覆盆子茶等非標準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相關數據,所以它們都不作為催產的循證方法,並且有的方法存在一定的風險。
所以孕媽們一定要謹慎,不要輕易嘗試。
預產期≠一定生
十月懷胎,臨到分娩的關頭怎能不急?
但再急,我們也不能盲目使用偏方,況且到了預產期可不代表一定會生。
現在計算預產期的方法,最常用的是Naegele法則,這種方法的前提是月經周期為28天。
想想有多少人月經周期是規律的28天?
經常聽媽媽們說自己的預產期是幾月幾日,其實並沒有那麼精確,只要寶寶與媽媽一切正常,在37周~42周分娩都是正常的。
過了預產期還沒生該咋辦?
不要盲目催產,也不要過度緊張。
過了預產期,此時孕媽們要做的就是:每天認真數胎動、按時做產檢、做胎心監護與超聲檢查。
如果超過預產期1周還沒動靜的話,為了保證胎兒與母親的安全,醫生在進行評估後,會採取相對應的措施。
因為如果時間太長,達到或超過42周,這就是過期妊娠了,對胎兒和母親的健康都不利:
● 對胎兒來說:可能會增加胎盤老化,增加胎兒缺氧、吸入胎糞發生肺炎的風險;
● 對母親來說:胎兒發育時間長,發生巨大兒的可能性就大,會增加母親產傷、剖宮產的機率、可能會導致出現新生兒產傷、產後出血以及新生兒代謝問題。
一般為了防止過期妊娠的出現,醫生會根據孕媽和胎兒的具體情況採取措施,促進分娩。
正經的催產方法
一般到妊娠41周時,醫生在進行評估後,會進行引產或者期待治療。
期待治療是指持續胎兒評估,如果到了預定孕齡仍未自發臨產或者胎兒評估結果異常,則進行幹預。
通常情況下,如果臨床醫生認為繼續妊娠的母體/胎兒風險高於分娩的母體/胎兒風險時,就需要進行引產。
像過期妊娠、胎膜早破、子癇前期、子癇、HELLP症候群、妊娠期高血壓和慢性高血壓、胎兒死亡、胎兒生長受限、胎盤早剝、羊水過少,都屬於引產的相關指徵。
引產前,為保證引引產成功,醫生需要評估:宮頸狀態、非宮頸因素(經產女性、妊娠足月、胎膜破裂等)。
01宮頸不成熟的女性
引產前需要促宮頸成熟
宮頸不成熟直接引產的話,陰道分娩失敗率較高,反而會增加剖宮產率,所以產前醫生一般都會評估宮頸成熟度(主要方法是Bishop評分):
● 一般認為評分≥7分的,直接引產;
● 如果評分<7分,就要先促宮頸成熟。目前臨床上常用的促宮頸成熟方法有:前列素E2陰道製劑和宮頸擴張球囊。
02 宮頸成熟可直接進行引產術
宮頸已成熟的可以直接引產,常用的是靜滴縮宮素,一般不建議口服給藥,因為多肽會被腸道中的酶分解為無活性形式。
圖源:網絡
而胎頭已銜接的可以先人工破膜,1-2小時後開始滴注縮宮素引產。人工破膜既可以誘發內源性前列素的釋放增加引產效果,也可以觀察羊水性狀,排除胎兒窘迫。
03 嚴密監測子宮和胎心率檢測
在給予前列腺素或者縮宮素時,需要持續監測子宮活動度,以此來調整劑量。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醫生嚴格把關與評估。
圖源:網絡
所以媽媽們千萬不要聽信偏方盲目催產。
等待寶寶降生的心理很像我們每個月等待大姨媽,明知道遲早會來,但就是不由得焦慮,有時候太心急,還會採取點「催大姨媽」的小措施。
但對於分娩這件事,盲目使用偏方催產,如果最後得到的收益<預期功效時,它就不是好方法。
中途如果再發生了什麼意外,更是划不來,況且預期難以達到時,心理負擔也不小。
生孩子就是我們常說的瓜熟蒂落,順其自然的一個過程,果子熟了自然就掉了,果子還沒熟,使勁催也沒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