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喝湯是個很好的習慣,俗話說「湯水養人」,吃飯時若經常喝點湯,幫助身體補充水分的同時,又可以補充營養,對健康是有利的。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吃飯喝湯的習慣,雖然是都喝湯,但不同地區喝湯的習慣卻有很大的差異,有些地方習慣飯前喝湯,有些地方喜歡飯後喝湯,湯應該飯前還是飯後喝,一直都是比較有爭議的問題,有的人認為飯前喝湯好,有些人認為飯後喝湯好,那麼,從健康的角度來看,到底是應該飯前喝湯,還是飯後喝湯呢?
飯前喝湯和飯後喝湯,有何區別?應該飯前喝還是飯後喝?
大部分人喝湯都是飯後喝,但其實應該飯前喝湯,飯後喝湯對於身體,好處不明顯,可能還會產生壞處。
湯其實也是一種食物,也是有熱量的,甚至有些湯,比如肉湯等,熱量還比較好。飯前喝湯,湯在肚子裡面會佔據一些位置,這樣你吃飯的時候不至於太餓,這樣你就會不知不覺得少吃兩口,可以起到減肥的作用。飯後喝湯,很多人往往都是吃得飽飽的了,然後再喝湯。吃飽了意味著你已經攝入了不少的能量,已經足夠了,這時候你再喝湯,就是多吃的部分,這意味著你就多攝入了能量,你會容易發胖。想要減肥的人,一定要在飯前喝湯。
為了保持身材,湯還是應該在飯前喝,但有種人例外,對於容易消化不良的人來說,飯前喝湯不好,該在飯後喝。
有些人吃飯時會發現自己隨意吃幾口就飽,容易餓,但多吃一點就會感覺胃脹,不舒服。出現這種情況,說明你的胃酸分泌不太足,胃酸可以幫助消化食物,它分泌不足,食物就無法很好地被分解和消化。
湯中的水分比較多,吃飯之前若先把湯喝下去了,水進入到胃中,會稀釋胃酸,這種素質就會變少,當你在吃食物,就已經沒有很多酸可以消化食物了,消化不良的問題會加重,對胃部健康不利。
其實除了飯前喝湯和飯後喝湯,還有飯中喝湯,飯中喝湯或比飯前喝和飯後喝都好,它一方面避免了胃酸分泌不足的情況,另一方面,它也可以避免發胖。因此若你實在不喜歡飯前喝湯,可以邊吃飯邊喝湯,也是很好的選擇。
喝湯雖然養生,但是要注意喝湯的時候要等湯的溫度適宜了才能喝,不能趁熱喝。很多人喝湯喜歡趁熱喝,還燙嘴呢就往嘴巴裡面咽,感覺喝得身體暖暖的,會很舒服,但其實這樣趁熱喝湯的行為是很傷身的。湯的溫度若超過60度,這個時候若喝下去,是會燙傷食道的,總是趁熱喝湯,總是去燙它,時間長了,食道就有可能發生不好的變化,可能會長出異物,影響身體健康。
另外喝湯最好多喝清淡些的湯,少喝肉湯等油脂含量高的湯。喝湯最好可以喝些西紅柿蛋湯、米湯等清淡的湯,有些人喝湯喜歡喝肉湯,比如排骨湯,這種湯油脂高、熱量高、嘌呤也不低,經常喝對健康是不利的。
喝湯是件比較養生的事情,但是喝湯的時機、喝湯時湯的溫度、湯的種類等,有一項沒注意,就會浪費湯的養生價值,不僅不養生,喝了還容易傷身,喝湯時要注意下這些細節,喝得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