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釣中有個必學的技巧就是蘸餌與沾餌,雖然字不相同,其實原理相同,都是一個餌外面再包一層,統稱為有皮有芯兒的釣法。優勢很多,第一是外層誘魚,芯兒負責上魚,可以葷素搭配也可以使用2種不同味型和材質的餌料。這樣釣友可能就明白了,包食絕對跟搓大餌不一樣,這要是蘸餌或者沾餌可以釣到大魚的原因。下面簡單普及下,2個有啥區別。
一、啥叫蘸餌和應用技巧
1、蘸餌,蘸的對象是黏糊狀或細粉末狀的添加劑。糊狀蘸餌由於在水中擴散面積小,因此相比較於粉末狀蘸餌較為遜色,但也有其特定的作用。比如滑口魚非常多的時候,我們為了使其吞餌迅速,用糊狀蘸餌可以起到這樣的效果,雖然不如拉拉糊效果那麼明顯,但一般也可以用。粉末狀蘸餌原料,進入水中後,細小的顆粒四處隨水擴散,在連續抽竿的狀態下,很快在窩點水域形成立體餌料和味道擴散的模式,對於誘魚有非常好的效果。蘸餌的粉末狀材料有很多,比如黃豆粉、奶粉、蝦粉、魚粉等等。
2、具體操作是,我們先用掛鈎餌蘸一次粉末,然後蘸一次水,接著再蘸一次粉末。由於釣餌的粉末蘸的越多,越是有助於粉末在水中的擴散,所以反覆兩次以後,連續抽竿很快就能起到誘魚的作用。對於黏糊狀的蘸餌材料,我們只需要蘸一次就夠了,因為反覆蘸餌容易是黏糊脫落,反而不利於誘魚。
二、啥叫沾餌和應用技巧
1、沾餌,有的釣友認為沾餌是粘稀糨糊,小編覺得還是將沾餌歸類為沾顆粒比較妥當。沾顆粒顧名思義就是在掛鈎餌料上沾顆粒狀態的其它餌料。在拋竿入水後,顆粒隨水灑落,在鉤子下落的過程中顆粒開始逐步從掛餌上脫離,形成立體的餌料窩點狀態,有助於誘魚、留魚。很多人針對麻團的使用也就是用沾顆粒的方式,形成窩點進行垂釣。沾餌在有些時候具有奇效,是釣友們必須掌握的一種垂釣方法。
2、具體做法是,餌料中添加粘粉,攪拌均勻。將掛鈎後的釣餌放進有顆粒的餌料盆中,用顆粒覆蓋釣餌,另一隻手輕輕的下壓,以求沾更多的顆粒,然後拋竿垂釣。沾餌需要快速抽竿以形成魚窩,因此和蘸餌類似也是比較忙的一種釣法。
三、蘸餌和沾餌的釣具選擇
傳統釣有很多優秀的技巧,比如正在說的蘸餌與沾餌,之所以寫今天這個文章,原因在於實在不知道有啥區別,找了點資料才認識了個大概。其實這些釣法都可以匯總下的,不管蘸餌與沾餌還是包食釣,都是魚鉤上餌,比如蚯蚓或者麵糊糊甚至麥粒,或者搓個小餌,或者沾水沾粉,外面再加上一層霧化好的餌料,總之都是傳統釣中比較好的誘釣一體的優秀釣法。
有很多餌料價格非常貴,比如蝦粉之類的,冬季可以試試紅蟲或者蚯蚓,外面粘一層蝦粉,節約成本而且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