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舌尖上的河北高速」:服務區美食彰顯服務情懷
青縣服務區的毛氏紅燒肉。 周紅格 攝
香河服務區的香河肉餅。 周紅格 攝
長城網6月19日訊(周紅格 記者 張欣 通訊員 鄭曉飛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創造的收視奇蹟,讓人們重新思考了人與食物的關係。在河北省高管局所轄服務區,「食」成為廣大司乘停留的主要目的,也是服務區職工最重要的工作內容。如何把食物做好、做精、做細,讓司乘享受到美食之外的超值服務,成為一線管理者和職工思索的主要問題。
為此,記者走訪了省高管局所轄服務區,甄選其中三道美食,以它們為代表,為您揭秘食物與人、食物與服務背後的關係。
毛氏紅燒肉:重溫紅色人文經典
到京滬高速青縣服務區,如果問經理回冀:做一道「毛氏紅燒肉」,用什麼主料?他的回答是:信仰。在回冀心中,一道菜已經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司乘基本需求,還是一個烘託氛圍、傳播某種理念的途徑。
2011年,青縣服務區響應省高管局服務管理中心將西區餐廳打造成紅色主題餐廳,並於當年5月正式運營,主打湘菜。
在青縣服務區西區,記者看到,紅色主題餐廳裝修風格以我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生活背景為基調,紅五角星造型的吊燈,餐桌上的十大元帥簡介,紅色主題牆體彩繪等,無不表達著一種「紅色」情懷。
毛氏紅燒肉是青縣服務區紅色主題餐廳的招牌菜。為進一步烘託紅色懷舊氛圍,青縣服務區還在餐廳內砌築了仿舊土灶臺,用鐵鍋現場燉製毛氏紅燒肉。今年,青縣服務區還在原有主食饅頭、米飯和燒餅的基礎上新推出了玉米餅、菜糰子、煮玉米、烀土豆等雜糧系列主食。
「現如今社會信仰缺失,創辦紅色餐廳,就是想讓顧客在吃飯的同時,經歷一場愛國主義教育的洗禮,引導人們重拾失去的信仰。」作為紅色主題餐廳的創建者之一,回冀說。
現如今,很多司乘路過青縣服務區,無論是不是飯點,都會在這裡停留一下,拍照留念,周邊許多鄉鎮的群眾,也慕名來到這裡參觀吃飯,細細感受這裡的氛圍。
茅荊壩服務區的二子羊湯。 鄭曉飛 攝
玉田服務區的黃金玉米蝦。 鄭曉飛 攝
香河肉餅:讓特色成為地方招牌
韓女士是省會的一名媒體工作者,她說很多時候出差,為了中午能趕到香河吃一頓肉餅,往往要提前一個小時出發。在省會,像她這樣的「回頭客」不在少數。香河肉餅的知名度,可見一斑。
香河肉餅距今已有200年的歷史,香河服務區繼承了傳統的技藝,向香河最正宗的師傅「取經」,結合服務區特色進行創新,做出來的肉餅肉餡均勻,口感外脆裡嫩,食後口有餘香,並發展成為多種肉餡。去年8月3日,正值暑期客流高峰,香河服務區當日收入超20萬元,其中僅「香河肉餅」外賣一項便達到1.6萬元。如今香河肉餅已經成為香河服務區的特色品牌,也讓香河的知名度印在了廣大司乘心裡。
雞蛋碰石頭:傳遞綠色生態理念
雞蛋碰石頭,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的人,很少能想到它的做法。在辛集服務區,服務區的廚師長為我們現場做了這道菜。
只見平底鐵板上放上鋁箔紙,裡面倒上食用油,然後裝入已經燒好的石頭,最後將雞蛋打勻後倒入滾燙的鐵板和石頭上,用高溫把雞蛋燙熟。
該區的廚師長解釋說,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存雞蛋的營養價值,同時,石頭中的微量元素也可以傳導到雞蛋中,雞蛋裡會帶著天然的石頭味道。吃的時候,一般都是現場做,這樣就色香味相得益彰,熟了之後雞蛋與石頭混在一起,「一看做法就是純天然的,更別說吃著了」。
這道菜並不鮮見,但辛集服務區這道菜的做法,與眾不同之處在於選料,這裡的雞蛋是柴雞蛋,這裡的石頭是雨花石。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