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糧食賺錢的「訣竅」,農村青年靠收糧食3年狂賺500萬

2020-12-03 騰訊網

在農村收購糧食賺錢嗎?賺錢是肯定的,但能賺多少錢就不好說了,du這取決於你的資金實zhi力、收購時機和價格、銷售和儲存能力,一般來講,農村收糧食分為以下幾類:

扛包搬運

收糧食數量不多,1斤賺個1-2分的差價,其餘沒什麼盈利。

有固定銷售渠道

自己收購,往外地運,賺取區域價差;或者賣給上級收購企業,賺取價差和各種補貼錢。一般都是常年收購,有自己的銷售渠道,收購數量較大。

中間貿易公司、用糧企業

一般是由第二類人提供糧源,收購糧食後有的是企業自用,有的是囤起來堵後市價格,有些是賣給國家隊,分享一部分財政收購補貼。

中儲糧、中糧

執行國家政策性糧食收購,優先享受國家專項糧食收購補貼資金,訂單多。

農村青年收糧食3年狂賺500萬

吉林農村的一青年,偶然間聽到姨夫的收糧經歷,便生出了去闖蕩的想法,於是,毅然決定跟姨夫一起在營鎮從事糧食和土特產品的收售工作。

經過了5個月的努力,姨夫給了他1萬元的工資。17歲的他得到了這麼龐大的第一桶金,欣喜若狂,也知道了鄉下種地幾十倍的努力也沒有收糧食的高,於是更加堅定要幹這一行的決心。

一邊做生意一邊學習考察,兩年內幾乎跑了大半個中國,為「單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兩年後,他自立門戶,萬事開頭難,剛20歲的他得不到農夫和商販的信任,聽說一個村有農戶家裡有6000多斤玉米準備賣,便去收購,最後在懷疑的目光中,以高於市場價3分錢的價格成交了,從此信譽便傳出去了。

3年時間從一個普通農夫到一個農夫經紀人,一方面加強信息的搜集與積累,加強治理入手,禮聘糧食質檢員,嚴把收糧質量關;另一方面,我建立了糧食購銷價格信息網,隨時把握糧食市場行情的變化,並根據信息來決定計劃。3年狂賺500萬!

不斷地捕獲信息、學習怎樣賺錢,利用信息搶佔市場先機,領悟到:一個人的信息再多,也不如十個人、一百個人的多!

收糧賺錢的兩個「訣竅」

收糧食薄利多銷

糧食的利潤非常有限,但是基數大,每年的糧食收購高峰期中大量的進行糧食貿易交換的話,都是以萬噸來計算。整體來看,取得的效益還是非常可觀。

賣糧食打點關係

想成為掙到錢的糧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利潤怎麼來的呢?從農民手中收購原糧的時候,給農民的價格比較低,賣給臨儲收購庫點,或者是糧食加工企業的話,賣價值比較高,差價就這麼出來了。所以,一定要跟收購庫點、糧食加工企業搞好關係,這樣才能保證收的糧食更好的變現出去。

相關焦點

  • 收糧食騙局在村裡廣泛蔓延!別讓你的血汗錢不見了
    收糧食騙局在村裡廣泛蔓延!別讓你的血汗錢不見了種地收糧食是農民在農村的工作,糧食收多收少農民的心裡都擔心著。這畢竟是一年下來辛苦耕種收穫的糧食,人們也都靠著糧食吃飯。如果糧食賣不了好價錢 這種地也沒有勁了。賣不了好價錢也算是好的了,最起碼還有錢可以看見,但是近幾年有很多收購糧食的商販騙取農民的糧食而且一分錢也不給,這可讓農民們的心涼了。
  • 現在農村很少用糧倉和糧缸,糧食靠什麼儲存呢?
    提要:現在農村很少有糧倉了,遇到災年如何辦?農村沒有糧倉的話,糧食靠什麼儲存?顯然這句話不合事實,目前我國糧食儲存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家庭儲存,第二種是合作社或者是企業儲存,第三種是國家儲存,糧食問題是一個國家的根本,糧食儲存更是涉及國家穩定發展的重中之重。
  • 小販村裡收糧忙:一天能賺多少?說了你也想幹!
    最近幾天,不少人家的玉米已經進倉,只等著高價賣出了,於是村上這些天的糧食販子就聞風而至。現在每天至少有四五個收糧食的小販子在村裡吆喝,主要是收玉米,小麥其次,因為大多數人家的小麥在收割完就賣得差不多了。
  • 包100畝地可以賺多少錢?老農卻說賺錢不一定靠量,有什麼道理?
    最近幾年隨著農村人進城速度加快,農村年輕人的缺失導致農村勞動力減少,加上糧食價格偏低農村老百姓種地不賺錢,因此農村出現了很多荒地。幾乎每個省都出現了耕地無人耕種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土地流轉上。
  • 高價收糧!等不及農戶把糧食收回家 田間談價直接收割拉走…
    張培旺是黑龍江省富錦市糧食經紀人,主要從農戶手中收糧賣給大型的貿易商,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玉米地裡查看農戶的玉米,他告訴記者,今年新玉米剛上市,收糧的就特別多,他等不到農戶把玉米收回家,直接就到地裡看玉米、談價格,如果農戶賣的話,就直接收割脫粒拉走。
  • 小湯包創業讓他6年狂賺500萬
    6年狂賺500萬小湯包讓他成了「暴發戶」 每天早晨,紹興人會搶著購買一種其貌不揚的湯包。這種湯包,紹興每天至少要消費15萬個。這樣的湯包店在紹興有一百多家,5毛錢一個的湯包帶給這些店主的是外行人看不到的豐厚利潤。 這100多家包子鋪都和一個今年只有29歲的小夥子分不開,他叫陳慶松。
  • 提個醒,農村收糧販子又出「新花招」,賣糧高峰在即大家要注意
    一年辛苦勞作換來如今的小麥的收割期,也希望農民朋友有個好收成,這小麥收割完一般都會在家涼嗮,對於剛下來涼嗮好的糧食,我們農村都叫新糧,這要房到以前是不可以賣的,都是直接存放到糧倉裡,是用來做口糧的,只有剩下的陳糧才會賣,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現在農民收入不再依靠種地,很多人有了比種地更好門路,打工或者創業,所以也不會儲備糧食,加上這糧食也賺不了幾個錢,現在農民朋友也很少蒸饅頭都是隨時吃隨時去饃坊去買,
  • 最近村裡好多收大蒜的,是不是很賺錢?
    從鮮蒜開始7、8毛的價格降到最低5毛左右;幹蒜的價格從等級最好的3塊直線下降到一塊八九。賠錢是一定賠錢的,倒黴的人有的連人工費都不夠。而與之相反的是村裡買大蒜的卻日益增多、情緒高漲,每天少則五六輛收購的,多則一天能有十幾波人收大蒜,吆喝聲不絕,總能為平靜的村莊增加一些生氣。那麼,這麼多人收大蒜是不是很賺錢?
  • 養牛賺不賺錢,在農村養幾頭牛一年能掙10萬?
    農民以前都是靠著種植糧食為生的,只不過現在還想種糧食的話是賺不到錢了,除非 是有幾百畝規模種植,那才能夠賺點錢,如今種個幾畝地的話,基本上不賺錢的。所以很多的農民都開始搞養殖了,不管是養雞還是養牛,只要能夠賺到錢都願意去養的。
  • 小麥收了,一畝地能打多少糧食,賣多少錢?
    多少年沒有回家收過麥子了,端午節這幾天回家剛好遇見家裡收麥子。直接收割機收到車上,連曬都沒有曬直接送到糧食收購站,賣了就直接拿現金回家了。那麼一畝地能賣多少錢,掙多少錢呢?1.我家3畝地,剛好收了3014斤,基本上1畝合計1000斤,而收購價是1.05元,因為含水分,所以比曬乾的略低,但是省了很多功夫,可以去幹其他雜活。成本:一畝地犁地60元,播種20元,種子18-22斤,2-3元/斤左右約50元。
  • 農村收糧小販的經驗,靠這些能多掙不少錢
    農民種地辛苦,還賺不到多少錢,在賣糧食的時候還會遇到各式各樣的陷阱,真是不容易。糧販子為了賺取更多的錢,就動歪心思坑農民,簡直是罪大惡極。一個經驗頗豐的老糧販子使詐被抓住後,分享了靠「作弊」掙錢的經歷,一起來看看。
  • 農村3種買賣,兩月比一年工資多!
    農村關於秋收的三種買賣在農村想掙錢,說容易也容易,說難那是很難。農村有資源但都是糧食和土地,有人脈也都是窮苦老百姓,想上班連個工廠都沒有,所以說很難。如果搞得好,這一兩個月的收入比許多農村人一年的收入還高,基本都是圍繞著秋收這個主題所營造的生意,三種買賣都不會少賺。
  • 雙城區勇當糧食安全「壓艙石」 奮力譜寫農業農村發展新篇章
    2020年,雙城區採取各項有力措施,克服新冠肺炎、颱風洪澇災害和暴風雪等帶來的不利因素。戰疫情、調結構、穩生產、強基礎、足供給、優生態、補短板、保安全、深改革、促增收,奮力譜寫了雙城農業農村發展的新篇章。「糧食一天不到手、抗災一天不停止」。雙城區抓秋收農業生產毫不放鬆,採取一切措施科學收割。
  • 農村大叔靠收蠍子賺錢,一天多了可以收十來斤,一斤能賣350元
    小編在村口看到一群人都圍著,想著去看看熱鬧,原來是農村大叔正在收蠍子,現在收蠍子的可不多了,這位大叔在各個村串收蠍子,哪知道一上午的功夫,都收了三四斤了,下午大叔還忙著要回家幹農活呢!大叔為了讓不耽誤下午幹農活早上九點就出來收蠍子了,多的時候一天能收十來斤,就算少也能收個三四斤,這蠍子死的活的都是能收的,只不過活的更值錢一些,一斤能賣350元,死的150元一斤,這會大叔正在分揀蠍子呢!
  • 在農村開小型加工廠,年賺二十萬,你建議加工什麼
    現在很多外岀打工者都有著回農村創業想法,他們是在城市呆厭了,還是賺錢賺夠了?前段時間就有人跟我說,他說不想打工了,回農村創業去。其實,自己當老闆也挺好的,農村物質資源足,投資成本小,很有發展前程的。但話又說回來,投資做些什麼比較賺錢呢?假如在農村開間小型加工廠怎麼樣?
  • 農村家庭如何儲存糧食?
    現在農村人似乎很少儲存糧食了,夏季麥子收回家晾曬乾了以後,一般都直接送到麵粉廠,就等著以後按時到麵粉廠去取麵粉。這樣不需要佔用家裡的地方,更省去了儲存糧食的很多麻煩。現在農民到了秋季收了玉米以後,也不像過去那樣,都要辮起來掛在家裡的院牆上,而是到集市上買一塊鐵絲網,圈起來成圓柱體放在門口,也有的人家放在平房頂上,然後直接把玉米都囤積在鐵絲網裡面。記得那時候每年端午節前後,一般都是膠東地區收麥子的季節,那時候農村還很少有柏油馬路,農民們晾曬麥子都在場院裡或者自己家門口。
  • 稻黍飄香 顆粒歸倉(傾聽·關注糧食安全)
    四川通江縣春在鎮文筆村農民趙榮澤,指著行走式收割機說,「這要是以前,3畝水稻,人工收割得10多個人。」機械化大大縮短了收割時間,避免因天氣等原因造成的糧食浪費。「人手跟不上,夜間稻穀就可能被雨淋,影響收成。」趙榮澤說,現在不僅收得快,農機駕駛員還可以根據水稻高度、成熟度調整收割機的割臺高度、收割速度。「要想顆粒歸倉,不僅要收得快,更要丟損少。」
  • 糧食收儲進度不足:種植大戶為何惜售?
    「賣給市場販子了,沒有賣給糧供所,雖然國家收的價格要貴兩分錢一斤。」8月18日,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一位王姓農民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這一糧食買賣現象已持續了5年。
  • 我省農作物已收3230萬畝丨「雙節」期間秋收一直在忙
    2020年「雙節」期間,省農業農村廳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思想,深入到基層一線指導全省秋收生產工作,確保到手的果實全部應收盡收、顆粒歸倉,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目標,切實擔負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
  • 旱地不要再種糧食啦,要栽樹,你們知道嗎
    農村的旱地居多,都是靠天吃飯,如果遇到災荒年,顆粒不收也是正常事。農民兄弟辛苦了一年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很是不容易。農村旱地種植的莊稼大多是玉米、小麥、大豆、穀子等農作物。經濟效益低下,玉米現在價格八、九毛錢,小麥一元多錢,大豆兩元錢,農村收購的價格被小販子一路狂壓,辛苦的農民真正到手卻沒幾個錢,看到農民們用粗糙的雙手在數手裡少的可憐的錢的樣子,真的令人很是心疼。他們每天起早貪黑的在田間勞作,勞作著乾裂的土地,伺候著猥瑣不長的莊稼,靠著汗水的滴落浸潤著心中的寄託,一年來,還換不來幾千塊錢的收入。這就是農民伺候旱地的真實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