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成立,醫學影像AI大牛沈定剛教授擔任...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召開校務委員會第二屆第三次會議,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和大科學中心正式成立。

會議審議通過了相關人事任命,江舸任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劉志傑任書院院長,楊暘任書院院長,沈定剛任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創始院長,劉志任大科學中心主任,任期均為至本屆班子屆滿。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創始院長沈定剛教授向雷鋒網表示,上海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以建設世界一流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為目標,建立一支品德好、水平高、視野寬、潛力大的教師隊伍,打造卓越的創新人才培育體系,培養既懂醫療、又懂技術的複合型、戰略型高級人才。

學院創立初期,將設立醫學影像、智能醫學、智慧儀器學科方向,然後逐步覆蓋生物醫學工程交叉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材料、神經工程、基因工程

沈定剛教授向雷鋒網表示,學院在學生培養中將全面採用導師負責制。面向最前沿、最尖端的生物醫學研究領域,積極開展與國際頂尖大學、科研機構和高科技企業的合作與交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學和培養計劃。開設先進實用的專業課程,提供國際合作的本碩雙學位計劃,強化結合實際的企業實習和社會實踐活動,培養既懂醫療、又懂技術的複合型人才。

與此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團隊精神、領導才能、創新和創業能力。

除了上海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創始院長這一身份,沈定剛教授還是醫療AI公司聯影智能的聯席CEO。在採訪中,他補充到,參與上海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的建立,也將進一步完善聯影集團的生態布局,促進產學研醫的發展。

此前,聯影醫療聯席總裁張強曾說到,自2010年成立以來,聯影通過產學研醫協同創新、核心技術創新、設計創新、服務創新、前瞻研究創新,加快實現行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打造全智能化健康生態。

他表示,大學是創新的源頭,企業需要與學校開展更多交流與深入合作。

上海科技大學成立於2013年,與上海同步輻射光源、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新藥研發平臺等國家級大科學設施和科研機構交流密切,與張江高新區的產業界、投資界聯繫緊密。

雷鋒網了解到,從2017年開始,上海科技大學就與聯影集團建立合作關係。而在2020年「聯影集團-信息學院」聯合培養項目型碩士招生簡介中,也曾寫到:

為了充分發揮上海科技大學和聯影集團在高端醫學影像與放療設備(核磁共振、CT、分子影像、放射治療等)、醫學人工智慧、手術機器人、生命科學儀器、醫療微電子、醫療軟體與大數據等技術應用研究方向以及研究平臺等方面的優勢,豐富「產學研醫學」融合工作內涵和方式,設立「聯影集團-信息學院」聯合培養項目型碩士,重點培養複合式高層次技術研發和技術管理人才。

隨著沈定剛教授當選該校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創始院長,校、企雙方在產、學、研、用等各方面的合作程度將進一步加深。

相關焦點

  • 重磅| 「生物醫學影像發展戰略」專輯出版
    該項目於2017年啟動,由葉朝輝院士負責,依託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和華中科技大學,邀請了13位院士和3位海外華人教授、3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專家組成戰略研究組,建立了12個由國內相關領域青年領軍人才組成的秘書工作組,由駱清銘教授和周欣研究員擔任秘書工作組組長。
  • 頂級「AI+醫學影像」課程預告,第二期:AI 醫學影像的三大技術實戰...
    上周三,我們邀請了北京大學王立威教授,為大家深入講解《AI醫學影像的現狀、機遇與挑戰》。王立威教授作為首位獲得AI's 10 to Watch獎的亞洲學者,同時也是LUNA和天池AI醫療大賽冠軍隊導師,從人工智慧研究者的角度出發,為500多位資深醫療人工智慧人士做了120分鐘的深度分享和學員互動問答。
  • 上海雙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大會暨氫醫學新品發布會隆重舉行
    上海雙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大會暨氫醫學新品發布會隆重舉行導 語:2007年,日本太田成男教授首次發現氫分子可清除人體自由基,拉開了氫分子生物學效應研究的序幕。
  • 第三屆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影像高峰論壇成功召開
    第三屆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影像高峰論壇暨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影像分會介入學組成立儀式於2020年11月28日至於廣西桂林隆重召開,來自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解放軍系統的80餘位代表參加了會議,開幕式由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影像分會副會長王貴生教授主持,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影像分會會長王振常教授及全軍放射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孫剛教授致辭
  • 愛康國賓正式成立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
    張黎剛  和訊科技消息 9月22日,愛康國賓日前正式宣布成立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據愛康國賓集團董事長兼CEO張黎剛介紹,此次愛康國賓投資近2000萬元引進了全球頂級配置的西門子3.0T核磁共振設備,並任命來自臺灣的原臺北榮民總醫院榮科醫學影像中心創辦人兼主任、資深放射科專家鄭慧正博士出任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的首席醫療官;美國杜克大學大腦成像研究中心主任、擬將出任美國白宮大腦計劃首席科學家(Principal Investigator)之一的宋無名教授將出任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首席科學顧問
  • 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氫分子生物醫學分會成立
    2020年11月29日,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氫分子生物醫學分會成立,標誌著我國氫氣醫學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對成立氫分子生物醫學分會非常重視,學會領導張力涓、範順良副會長,以及原總後衛生部部長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會長白書忠親臨大會,本次大會還邀請了鍾南山院士、夏照帆院士
  • 廣東高尚醫學影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發展史
    廣東高尚醫學影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高尚醫學影像)初創於2003年,是以獨立第三方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為核心的多元化協同發展的綜合型醫療機構。高尚醫學影像集二十年數十家大型分子影像診斷中心之大成,立足廣州、布局全國。
  • 對話MICCAI 2019 主席沈定剛:我想做的,是為青年學者搭一座通向...
    採訪中,不時會有學者認出沈教授,並主動過來寒暄,跟他聊上兩句。在醫學影像分析領域,「沈教授」絕對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在雷鋒網記者參加的一些會議上,經常會聽到一些學者對我們說,自己是看著沈教授的論文長大的。這並不是一句場面話。早在2000年,MICCAI成立的第三年,沈教授就在MICCAI上投出了自己的第一篇論文。
  • 後深度學習時代,醫療 AI 將走向何方?丨ISICDM
    研討會由國際數字醫學會與國家天元數學西北中心聯合主辦,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與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聯合承辦。雷鋒網第三次作為大會首席合作媒體,全程參與ISICDM的報導。
  • 廣東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藥品食品智能製造工程分會成立
    10月18日,「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藥品食品智能製造工程分會」成立大會暨學術交流會在暨南大學(以下簡稱「暨大」)舉行。暨大副校長張榮華,暨大珠海校區黨委書記王力東,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長王一飛、暨大藥學院黨委書記李弘劍、暨大科技處副處長吳陸生、廣東省各大高校、科研院所醫學領域,藥學領域,信息技術領域的100多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由暨大藥學院副院長江正瑾主持。 暨南大學副校長張榮華首先肯定了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在生物醫藥製造領域取得的成績。
  • 「無院牆」式開放合作,打造八位一體創新平臺 上海市實驗醫學研究...
    他表示,市實驗醫學研究院的成立對提升本市公共衛生安全將起到重要作用,研究院要堅持開放融通,拓展互利合作空間,提升實驗醫學技術儲備,著力培養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實驗醫學科技領軍人才;打破學科界限和行政隸屬關係,統籌推進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產品研發、臨床應用與規範化推廣、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提高我國體外診斷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佔有率和美譽度;不斷完善長三角罕見病實驗診斷中心建設,實現長三角檢驗質量一體化,進一步助力健康上海與健康中國建設
  • 20102010年超聲醫學和醫學超聲論壇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舉行
    由中國聲學學會生物醫學超聲工程分會與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醫學超聲分會和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聯合主辦,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復旦大學超聲醫學工程研究所承辦的「2010年全國超聲醫學和醫學超聲論壇」已於10月15日至17日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召開。
  • 【求學求職】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60周年的賀信中提出的「努力把中國醫學科學院建設成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核心基地」的指示精神,建設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實現北京協和醫學院「雙一流」學科建設目標,所院求賢若渴,誠邀致力於醫學研究,尤其是醫學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研究的優秀青年學者的加盟。
  • 聚焦氫分子醫學,展望科研未來 2019國際氫分子醫學高峰論壇
    2019年4月13日,在深圳市坪山區科創局的指導下,由深圳大學醫學部和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氫醫學健康產業分會聯合主辦,深圳市科力恩氫分子生物醫學研究院承辦的2019年國際氫分子醫學高峰論壇,在深圳市坪山區金茂園大酒店隆重舉行。
  • 安發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公益捐贈醫學營養產品
    中新網上海新聞7月10日電(記者  陳靜)安發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公益捐贈新聞發布會10日舉行。
  • 北京生理科學會再生醫學專業委員會「再生醫學與未來—纖連蛋白與...
    BAPS再生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不到一年就獲此殊榮,他對此感到驕傲。  會議有7位專家代表做了專題報告發言。黑龍江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長、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院長武立剛教授就「FN霧化引入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療效觀察」做專題報告,48例FN應用效果顯示FN具有阻止肺部纖維化的作用,總有效率達到74.9%。他作為最美逆行者,獲得了全國抗疫優秀工作者稱號。
  • 臺北醫學大學四維度對接醫院轉化醫學研究
    我們面對的病人既有現有的問題,也有未來的困難,所以,我們必須要對已知的知識更加嫻熟,更要為開發未知的知識做努力,這樣才能擔負起三甲醫院的功能,也是一家大學醫院該有的特色。」在第四屆海峽兩岸醫院院長論壇上,臺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發表了題為《醫學中心的轉化研究》演講,和與會者分享了臺北醫學大學四維度對接醫院轉化醫學研究的經驗。
  • 離開百度的41位AI大牛,現在都去了哪裡?
    2013年,百度就花了數千萬挖來數據挖掘、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領域的十來位大牛,包括一些學者和教授,例如Facebook科學家徐偉。2014年,百度從谷歌挖來吳恩達,擔任百度公司首席科學家、負責百度研究院的領導工作。作為人工智慧領域的旗幟性人物,吳恩達在百度期間吸引了大批AI人才加入百度。
  • ...大學齊魯醫院感染病科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馬…
    【專家坐診信息】12月13-14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感染病科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馬… 2020-12-09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防控常態化 醫療策略精準 2020 精準醫學產業化(上海)高峰論壇...
    以「疫情防控常態化,醫療策略精準化"為主題的新一屆精準醫學產業化(上海)高峰論壇11月24日在上海嘉定舉行。來自市區領導、兩院院士、專家教授、企業高管、投資大咖等300多位生物醫藥意見領袖齊聚一堂,探討精準醫學在新冠疫情防控和醫療策略方向上的應用與創新,共覓疫情之下精準醫療的創新和研發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