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過乾式熟成牛排嗎?
你有品嘗過乾式熟成牛排的滋味嗎?
經過乾式熟成的澳洲谷飼牛排,只需要稍微一煎,即會在口中綻放出美妙絕佳的風味。
一塊牛排從宰殺到餐桌,你知道熟成所扮演什麼角色嗎?為什麼經過的熟成的牛排肉質更軟嫩更多汁?
如果你不清楚,帶著疑問繼續往下看。。。
一、什麼是熟成?
熟成(Aging)是將宰殺後的肉類,經過排酸處理後,在低溫恆溼的環境下,利用微生物分解、發酵的原理。
將肉類中的蛋白質、脂肪,轉化成為胺基酸、糖分、穀氨酸,從而產生烹飪時的香氣、甜味和特殊風味的過程。
二、熟成的原理是什麼?
乾式熟成前後的對比
肉類的成分包含70%-75%的水分、20%-25%的蛋白質、5%的油脂,在乾式熟成的過程中,水份會流失約20%,此時肉質因為水份的流失,而肉香濃鬱。
蛋白質發酵致使肉質纖維崩解,變得更為軟嫩。油脂則在多種酶的分解作用下,轉化成獨特的風味。
三、熟成的分類有哪些?
肉類的熟成根據製作時是否接觸空氣分為乾式熟成和溼式熟成。
乾式熟成後的牛排
乾式熟成是將牛排直接放在恆溼恆溫的熟成設備中,肉品因長期裸露在空氣中,水分會漸漸流逝,表面產生風乾變硬的現象。變硬的外殼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但是無法食用。
因此,在烹飪的時候需要去除表面的硬殼,依據熟成的天數,幹硬的程度不同。天數越多,硬殼越厚,需要除去的部分越多。
要知道,一塊完美的熟成牛排往往要去掉20%的重量。
這也是乾式熟成牛排價格昂貴的原因之一。
同時,還有製作的時間成本、設備成本和技術的難度,一般的西餐廳很少提供乾式熟成牛排。
雖然,乾式熟成牛扒水份流失和去除外殼,會減輕重量,但是經過乾式熟成的牛排風味變得十分濃鬱,肉質極佳,值得一試。
乾式熟成牛排需要的條件:
1. 溫度:恆溫,保持0度到2度
2. 溼度:恆溼,溼度在50%到85%
3. 時間:沒有準確的規定,一般18天到25天
4. 牛排:脂肪豐富,帶有骨頭更加佳
5. 喜馬拉雅鹽磚:改善溼度,增加風味
溼式熟成牛排,是將新鮮的牛排用真空包裝,同樣放在低溫恆溼的熟成櫃中,讓微生物發酵作用的過程。
因為真空包裝,隔絕氧氣,牛排不會變硬,肉質基本沒有損失,水份也得到很好的保留。故,在風味上,溼式熟成牛排要低於乾式熟成牛排。
但是在得肉率、製作技術和運輸上,溼式熟成牛排要優於乾式熟成牛排。
我們平時在商場超市看到的真空包裝的牛排,大多是溼式熟成方法製作的。
四、熟成牛排對肉質的選擇?
熟成櫃中的牛排
熟成牛排的對牛肉的選擇也是有要的,同一隻牛,不同部位的牛排熟成之後的風味是不同的。不同環境下及餵養方式的不同,熟成後的風味也不盡相同。
一般,牛排油脂越多,包裹性越好,越適合乾式熟成。這樣可以增加熟成的製作天數,最後的風味更濃鬱。
谷飼牛排相比較草飼牛排,更適合做乾式熟成。因為谷飼牛排因長期食用玉米、小麥等穀物,肉質甜美、脂肪度厚。
帶有骨頭的牛排熟成之後,風味更佳,更濃鬱。
五、結語
乾式熟成牛排切面
目前在肉品的熟成上,主要是以牛肉為主,其它的雞肉、鴨肉、豬肉也可以熟成。
但是,由於技術上的難點和經濟價值的考慮,極少採用熟成的方法。
雖然牛排的熟成方法已經很成熟,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如果沒有把握好熟成的溼度、溫度、空氣對流及時間,極易造成牛排的酸敗,造成很大的浪費。
總的概括,肉類的熟成,是一種提升肉質風味與質地的食物處理手法。
圖片來源網絡,由西餐精選整理,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