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餐文化盛行的當下,我們已經習慣了不管去哪兒都要看一下商家底部的星級和用戶評價,力求從中發現值得去一趟的理由。因此,一份集舒適、美味與品質的綜合指南,對我們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作為全世界聲譽最高的美食指南之一的米其林,曾經為全國各地人民貢獻了數不清的美味佳餚和打卡餐廳,但是最近卻一直飽受爭議。
在剛剛頒布的首版《北京米其林》指南上,明明是上海菜卻在北京拿了個二星,地道的烤鴨也名不副實....榜單整體上相當平庸,令人忍不住吐槽。
除了北京榜單,11月26日頒布的《東京米其林指南》也一度掀起了網友的熱議:
因為連續12年被評為米其林三星的「數寄屋橋次郎本店」壽司店」居然從榜單中消失了。
而該店背後的掌管人正是被奉為「日本壽司之神」的小野二郎。(吃不吃鯨?!)
剛聽到這消息時小編還以為是假的,怎麼也沒想到一個享譽世界的日本壽司名店就這麼被米其林除名了!!
據日本媒體報導,該店由於不接受一般客人的預約,只有常客、有特殊渠道的人才能預訂。從而沒有資格進行評估。
劃重點:因為他不接受一般人預定!
???
這藉口可真任性。。。。
一般人指什麼?那種每天吃著同樣的東西也不會膩,只是用食物滿足飽腹之欲的人也不會為了小野二郎的情懷買單吧。
對此很多網友也議論紛紛:
有的人典型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覺得小野二郎本來就是故弄玄虛。
有的人勇敢站出來,力挺老爺子的匠心、壽司職人精神。
還有很多人表示,摘星以後又不能把他怎麼滴。
小編覺得有沒有上榜不重要,好吃就是好吃,有沒有星仍然撼動不了好吃這個等級,「數寄屋橋次郎本店」仍然是壽司之神的店。
這次變革對小野二郎不是一個打擊,反而更令他堅信:招徠顧客的永遠是食物的品質,而非星級。
還記得之前看過的紀錄片《壽司之神》。
在小野二郎的眼中,職人精神是哪怕每天重複做著同樣的事情,也會保持積極向上,不斷學習、進步。
這種精神體現在方方面面。
天還沒亮的時候小野二郎就已經去海鮮市場親自選食材了,年年如此,直到有次心臟病發,才將此重任託付給兒子。
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他每次都會按摩章魚肉40-50min,捏壽司的時候也要保證力度均勻。
全日本最好的米就在他的店裡。
小野二郎對壽司非常尊重,平日裡總會戴著手套,堅持不將壽司擺放超過3秒,讓食客能品嘗到最新鮮、乾淨的料理。
除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之外,連對學徒的培養都是如此,在他們正式開始學刀工之前都必須要經歷一項高難度訓練——擰熱毛巾。
「你必須愛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要有怨言,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這就是成功的秘訣。」
作為一個真正的壽司職人,小野二郎的匠人精神及名氣已經不需要米其林去證明了,因為他自己就是「壽司之神」。
這裡還有日本物語的其他精品文章~可以來看一下哦~
以上です。
如果喜歡我們的作品,請持續關注日本物語和我們的知日圈App,並動動您的小手給我們加星標,以及文章右下角的「在看」!
以下是星標的添加方法,在這裡要感謝各位讀者,我們需要大家的支持,你們的支持是我們一所懸命的動力!
別忘了點「在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