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6 21:4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施潔爽 記者 何雙伶
慶元縣城東小學組織部分學生走進大濟「進士村」,領悟家風家訓、聽聞歷史事跡。
「善良、自愛、寬容、耐心」「誠信、自立、友善、和睦」「靜以修身,儉以養德」……3月4日早晨七時半,慶元縣實驗小學的同學們踏進校門的那一刻,都收到了一份老師專門準備的「神秘」小禮物——印有傳統家訓的精美書籤「四雅書籤」。
近日,慶元各中小學校陸續開學。開學第一課,不少學校以「好家風伴成長」為主題,將家風家訓進校園、廉潔文化進課堂作為新學期「見面禮」,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義利觀。
「開學第一課,樹起的是『風向標』。」慶元縣城東小學校長吳玉燕介紹,新學期伊始,學習家風家訓,用傳統文化中的精髓「童蒙養正」,可以讓孩子們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為此,城東小學30名學生來到慶元家風館接受「好家風好家訓」教育。「見不義之財勿取,遇合理之事則從」「不見利而起謀,不見才而生嫉」……在家風館裡,《吳氏宗譜》《葉氏族譜》和《南宋名臣胡紘》中所記載的吳氏、葉氏和胡氏的家風家訓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清晰呈現在牆上。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讀懂了家風的「過去」與「現在」,對於牆上的「名言警句」,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慶元縣城東小學405中隊開展「爭做新時代好少年——參觀家風館」活動。
與此同時,慶元不少學校將家風教育與課堂教育相結合,學生們以手抄報、講述身邊家風故事等形式表達對家風家訓的獨特理解,在「看、聽、講、寫」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了傳統家規家訓家風的內涵。「我的父母從小就教育我:『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我爺爺主張『無規矩不成方圓』,他認為,做人的第一要義就是守規矩……」在慶元第三中學「我的家風家訓」演講比賽中,同學們利用文字、視頻、PPT等形式,講述了古今中外廉美賢德的家風家訓典範,分享了自己的家風故事,將家風、校風、廉風,溫潤而細緻地傳遞給大家。
「家是國家的基礎,家風好則國風正,家風嚴則國風強。」慶元縣教育局負責人表示,通過書寫家訓、歌唱家風、聆聽故事等方式,讓孩子們從小傳承家風、銘記家訓,引導他們學做人、懂感恩、知禮節,能夠更好地促進養成優秀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