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是西方世界的萬聖節,相當於我們中國的中元節。萬聖節的到來,正是適合觀看恐怖電影的時候。
說起恐怖電影,相信許多觀眾對此都是又愛又恨。因為好奇或者是尋求驚嚇的刺激,總會忍不住去看,但是又不敢仔細地看,有的從指縫中只看一些虛影,有的則開著燈抱著枕頭蜷縮在角落裡。
不敢看又非常想看,這就是恐怖電影的魅力。它能夠讓人心跳加速,產生驚怕的感覺,這種感覺是那些喜劇片、愛情片、動作片所給不了的。
不過對於某部恐怖片的恐懼程度,總會因人而異。影史發展上百年,恐怖電影也誕生了不少,如果讓你從中選擇一部最嚇人的,相信就會眾說紛紜,每個人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影史當中哪一部電影最恐怖?這是一個世紀難題,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辭,它的答案是不固定的。
而對於這樣的一個世紀難題,在萬聖節之際,Broadbandchoices組織的「恐慌科學」以科學的方式找到了影史中最恐怖的電影。
這場科學飾演,首先是從爛番茄、IMDb等推薦的影視當中,篩選出50部口碑最佳的恐怖電影。然後選擇50位不同年齡段從事不同職業的人,讓他們觀看超過100小時的恐怖片,從而測量出他們的靜息心率。最終從50部影片中,決出了35部最嚇人的恐怖片,2012年上映的《險惡》位居榜首。
實驗表明,人的正常心率是每分鐘65下,當觀看恐怖片《險惡》時,平均心率直接漲到了86,上漲了32%,是這50部影片中最高的一個。
其實這樣研究也並不能代表所有人,畢竟選擇的電影只有50部,而實驗者也只有50人。並且對於排在第一位的《險惡》,它就是一部「恐怖電影大雜燴」,它就是將各種恐怖橋段整合起來,正片還不如預告片嚇人。
在這項實驗研究中,《險惡》雖然成為了影史中最嚇人的恐怖片,但是由溫子仁導演執導的《潛伏》卻被加冕為「跳嚇之王」。因為《潛伏》中有一個特別驚嚇的片段,在觀看這個片段時,觀眾的心跳直接打到了133。不過按整片比較,《潛伏》只能屈居第二。
《潛伏》是2011年上映的一部恐怖片,由溫子仁導演執導。
該片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曾有人評價《潛伏》說,它沒有用突然的驚嚇讓觀眾恐懼,而是讓觀眾感覺處於真實的環境當中,然後渲染最「真實的恐怖」。
溫子仁導演真的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他執導的《潛伏》不是一部簡單的恐怖片,它有內涵、有故事,一切讓人感覺都很合理。這也是一部嚇人的恐怖片,豆瓣評分能達到7.7的原因。
在美媒《福布斯》公布的影視最恐怖電影榜單中,前十名排列如下:
《險惡》;
《潛伏》
《招魂》;
《遺傳厄運》;
《鬼影實錄》;
《它在身後》;
《招魂2》;
《鬼書》;
《黑暗侵襲》;
《探訪驚魂》。
這是部恐怖片中,《潛伏》、《招魂》和《招魂2》都是溫子仁導演的作品。
溫子仁執導的第一部作品就是《電鋸驚魂》,該片拍攝時間只有18天,成本低至120萬美元,最終在全球卻收穫了超1億美元的高票房。憑藉此片,溫子仁一躍成為好萊塢炙手可熱的恐怖片導演。
隨後《電鋸驚魂》成為了系列電影,共上映了八部,影片中的「豎鋸」成為了最讓人膽寒的「殺人魔」之一。
2011年,溫子仁親自執導的小成本電影《潛伏》上映,再次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之後《潛伏》也成了系列電影,共上映了四部。
2013年,溫子仁執導了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恐怖片《招魂》,影片以2000萬美元的低成本,最終全球狂攬3.2億美元票房。讓好萊塢再次看到了溫子仁導演的恐怖片實力。
溫子仁執導的《招魂2》於2016年上映,同樣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同樣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通過《招魂》,溫子仁還打造了多部衍生電影,如《安娜貝爾》、《修女》和《駝背人》等。《招魂》的電影體系非常龐大,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恐怖電影宇宙」,人們都稱之為「招魂宇宙」,這是全球唯一的一個恐怖電影宇宙。
溫子仁的恐怖片,多是以低成本博取高票房,同時口碑還非常不錯。可以說他是一位恐怖片大師,恐怖片之王。
而他的實力不僅僅局限於恐怖片,對於科幻、動作電影他同樣有建樹。溫子仁執導的《速度與激情7》和《海王》都取得了非常高的票房,他所打造的海底世界被稱為「海底《阿凡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