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在永恆之門》&《This is梵谷》明確的筆觸與混亂的靈魂

2021-01-09 動人唯美短句

這又是一部刻畫天才畫家的傳記電影,這是繼2017年《梵谷:星夜之謎》後,再一部向人們揭示梵谷混亂人生的作品,兩部電影都是以梵谷的畫作名稱為片名基底。本片鏡頭晃動得十分誇張,且並非只是左右或上下晃動而已,更有歪斜極大角度的畫面,導演從一開始便向人們揭示梵谷將被精神疾病所困擾,但也許也可以如此解讀:「作為一個非藝術專業的人,除了向日葵、星夜、被割下的耳朵,我們還能從多少角度來看待他?」這些幾乎是每一部關於梵谷生平衍生作品的重要元素,因而我們常忽略了更重要的──梵谷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

《在永恆之門》,又名《悲痛的老人》,

梵谷的獨白及他與朋友和家人的對話是本片的核心,歷史之所以迷人是因為我們永遠無法真正得到事實,我們只能儘可能的貼近。而如今我們要貼近的是一個人的歷史,他的人生。

梵谷與高更是十分「知名」的一對好友。片中兩人的對話像是一場辯論,他們描繪著對世界、對他人的理解、對藝術的認定和對於創作的理念,從片中可以明顯看到梵谷對高更的依賴大過於高更對他的友誼,這也表現在高更對於梵谷畫作的評價。梵谷割耳的行為已接近癲狂,是懺悔也是卑微的請求,與其說一切來自他的心魔作祟,不如說他就是個極度不善人際的藝術家,他凋零的原因也是他得以不朽的原因。

人總得承受一定程度的孤獨才有時間聆聽自己的內心,他繪出的世界就是他看到的世界。有人認為這是他的疾病所導致,但會不會他就是如此「用力」地看待這個世界的樣子,特別感受到這些色彩,一如感受他人的生命。本來梵谷是希望教導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可是後來他放棄了,人們無法理解他,人們「從眾」地誤解他,一如我們如今從眾的去瞻仰他的畫作,卻無法真正明白他的心理狀態與他眼中的世界。

歷史之所以迷人是因為我們永遠無法真正

本片已經試著去描繪梵谷的內心了,透過大量的光線、調色、晃動來琢磨他的人生。也許不是每個觀眾都能接受導演以這樣滿溢的情感來說故事,若是紀錄片也許還能提出這樣的意義,但《梵谷:在永恆之門》是一部傳記電影,有了演員,便是只能揣摩神態。這也許未必是梵谷對世界的認識,但它肯定是導演對梵谷的認識,若非對梵谷有一定的崇拜與憧憬,怎麼可能以他為主題拍攝呢?

片中最令我悲傷的一幕是醫生要梵谷把繃帶拿下,要畫他耳朵割傷的素描給梵谷的弟弟西奧。筆尖在紙上刮出聲音,這會不會是除了高更與西奧之外,梵谷人生中少數幾次被如此認真地看著?他的自畫像非常有名,卻仍是他眼中的自己,梵谷追求著大自然的美與豔,但能給予他回應的卻不是它們,能給予他回應的不見得喜歡他筆下的自己,人都喜歡自己在別人眼中是美麗的,但當美麗的部分被放大並且以色彩堆疊凸顯時,人們卻無法承受。

過去的記憶、話語在梵谷的腦中重疊,並透過畫面具象地衝擊感官,據說梵谷的遺言是:「痛苦永存。」透過畫作,他留下了痛苦誘人臆測,供人憑弔。

推薦本書《This is梵谷》,它帶領讀者體會梵谷透過繪畫,傳達出心中的孤獨與渴求,生命的狂喜與絕望。

崩潰

過了六個月孤單生活的梵谷,有人作伴分外高興,但不久兩人就開始起了衝突。他們爭論寫生比較好,還是憑記憶作畫比較好,梵谷偏好前者,高更則傾向後者。如果高更對梵谷的畫稍有批評,即使再微不足道,梵谷也會陷入絕望,認為作品在朋友眼中毫無價值。此外,高更在阿爾頗得當地女人的歡心,梵谷也感到不滿。

梵谷劇烈的情緒起伏,很快就讓高更感到挫敗,他才搬到阿爾不到幾周,就計畫回巴黎。梵谷一想到自己可能又會落得孤單一人,驚慌之下跟高更對峙,手上還拿著刮鬍刀。當晚,高更決意不回黃色房屋,選擇在旅館過夜,這時梵谷崩潰了,割下自己部分的耳朵,差點失血過多而死。隔天早上他被發現後送醫救治。高更啟程回巴黎,走之前也沒有去探望梵谷。

梵谷崩潰了,割下自己部分的耳朵

一八八九年新年之初,梵谷再度孤單一人,畫下自己經過這場劫難後的外表。畫中的他,沉浸在憂傷的心事中,神情有些迷失,受傷的耳朵綁著繃帶。但是,畫中人的表情又帶有一股肅穆的決心。這幅畫訴說他在遇到困難時依然堅持作畫的意志。背景中架上有一面空白的畫布,準備好進行下一幅畫,一旁則是梵谷鍾愛的日本版畫。

聖雷米療養院

儘管梵谷無比渴望繼續工作,但他沒辦法恢復到健康的狀態。一八八九年最初的幾個月,他不時在醫院和黃色房屋間往返。三月,他拜訪老友希涅克時,試圖喝下一瓶松節油。由於梵谷行徑怪異,當地居民感到不安,集體向當地警長訴願,要求將梵谷送進瘋人病院。一開始他被關在阿爾的醫院,五月時他自願入住位於聖雷米(St-Rémy)的療養院,就在普羅旺斯東北邊十五哩外的小鎮。入院是梵谷自己的決定,當地警政單位並不認為他對人構成威脅。他隨時可以自由出院,但他想要在這裡住上一年,希望自己能痊癒。

梵谷甫抵達聖雷米時,態度樂觀,認為西歐菲.貝倫醫師(Théophile Peyron)能夠幫助他。但接下來的幾個月,他不斷發病,人也越來越消沉。一八八九年下半年,他再度嘗試服毒,這回他吃下顏料。由於病情反覆,他很少獲準待在戶外,大多數時候,都得待在療養院幽閉的室內空間。

入院是梵谷自己的決定的

短暫清明的時刻

即便如此,梵谷在這段時間內也有相對穩定的時候,那些時刻他對繪畫的渴望再度甦醒。在西奧的安排下,梵谷在療養院有兩間小小的房間,一間作為臥室,另外一間作為畫室,能安心存放畫具。貝倫醫師允許梵谷在有人監督的前提下作畫,認為這或許有助康復。

由於這段時間內,梵谷沒什麼機會接觸療養院以外的世界,他將重心轉向記憶中其他畫家的作品。他重新詮釋米勒作品,繪製了一系列相關畫作。他也以古斯塔夫.多雷的版畫為本,描繪囚犯在中庭運動的景象,畫面令人背脊發涼。囚徒們被困在漆黑又高聳的圍牆下,列隊而行,永無止境地在庭院裡繞著圈子。由於梵谷自身的自由也受到限制,他對這些人的處境感同身受。

不過,要是梵谷長時間維持穩定的表現,院方也會允許他在有看護的情況下外出散步。梵谷受到當地景觀中鮮豔的色彩吸引,一如在阿爾時,他特別喜歡療養院四周的橄欖樹,常常在外出時對著這些古老蜷曲的樹幹素描。回到畫室後,他畫下生氣盎然的銀綠色樹葉,以及湛藍清明的普羅旺斯天空。這些畫作中的筆觸帶著活力,說明梵谷在這些扭曲茂盛的樹中看到希望的象徵。橄欖樹林受盡密斯託拉風的摧殘,曝露在南方熾熱的太陽下,依然頑強地生長,就像梵谷自己的奮鬥。

橄欖樹林受盡風的摧殘,依舊頑強生長

《雨》(Rain)

從梵谷在療養院的房間窗戶望出去,在大片平地之外,可見幾座相連的矮丘,叫做阿爾皮耶山(Alpilles)。梵谷住在聖雷米療養院時,不斷記錄窗外的景觀,四季遞嬗時的變化。在某些作品中,麥芽甫破土而出,而另一些作品中,麥穗已然成熟,金黃色的麥穗充滿畫布,帶來夏日的暖意。另有一些作品描繪此地歲末的風景。十一月三日時,他寫信給西奧,提到他正在動筆描繪「雨的效果」,顯然畫作的主題不只是風景,還有天氣。

梵谷的目標一部分是如實描繪這片景色。他以細長的線條來描繪雨水,疊在地上的雨是白色的,疊在天空中的雨是黑色的,一如眼睛看見雨水時,會因為背影色調而有不同的視覺感受。不過,他同時也藉由扭曲真實世界的外觀來表達受禁錮的感受,畫中圈住平地的牆比現實中的還要大,他也將遠端的牆面畫成斜的,讓畫面有種失衡的感覺,呼應他自身的心理狀態。即便如此,我們不應該認為這幅畫是瘋子的作品。梵谷依舊只在心神清楚的時候作畫,他作畫時也會審慎思量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他寫信給西奧時,會精確地描述他正在畫的作品,也會仔細地說明日後作品寄到巴黎後,該如何展示這些作品。

《雨》,費城藝術博物館,一八八九

《雨》文生.梵谷,一八八九油彩,畫布73.3 x 92.4公分(28 x 36英寸)費城藝術博物館(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紀念法蘭西斯.P.麥克漢尼,亨利.P.麥克漢尼典藏,一九八六,1986-26-36

相關焦點

  • 跳舞的梵谷哪首好聽誰唱得 跳舞的梵谷是什麼意思
    看個人喜好吧,有網友評價稱哪一首都比主打歌《跳舞的梵谷》好聽,也有覺得覺得每首歌都好聽。整張專輯每首歌歌安排也好巧妙啊,風衣起頭,和以往我們認識的燕姿很像,然後我很愉快,走開始走向另一個方向,喪的有些瘋狂,到了跳舞的梵谷就是一個驚豔的轉變,天越亮,也越黑,用歌劇開場,形成宏大氣勢,很是恢宏,到了天天年年,留下一個喘息的機會,喃喃回到敘事的口味,讓我們可以稍稍平復一下。漂浮群島來一個電音 讓剛剛平息的感受又被旋律點燃,是radio的升級,有些慢,卻節奏感強烈。
  • 自古山水皆意境——著名青年畫家梵谷
    梵谷《西嶽雄姿圖》138cmx38cm華山古稱「西嶽」,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為關中八景之首。以其巍峨壯麗、峻秀峭拔的雄姿吸引了無數遊客,更是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盡情謳歌的對象。畫面前端的蒼鬆勁柏暗含招財擋災、事業長青之意。山嵐峰起,雲層環繞,鴻運普照,富麗堂皇卻不沾染俗韻,裝飾效果與藝術性並重,懸掛於廳堂,令人一見既生舒適安逸之感。● 青綠為質,金碧為紋●
  • 孫燕姿推出新專輯「跳舞的梵谷」
    暌違三年,「天后」孫燕姿近日在京推出全新國語專輯《孫燕姿NO.13作品:跳舞的梵谷》,這也是她從生活細節中尋找灌溉靈感的養分的音樂力作。專輯《孫燕姿NO.13作品:跳舞的梵谷》每一首歌都有各自不同的樣貌,如同梵谷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平時有在學習作畫的燕姿,將作畫過程中感悟的「要把陰影都看見,才能更為完整」的觀點引申到音樂中,才誕生了這張充滿藝術的專輯。  現場,率先曝光的「孫燕姿最狂之作」《跳舞的梵谷》和第二波抒情主打《我很愉快》中,不難感受到這張專輯中並行的「理智與瘋狂」和強烈爆發的音樂能量。
  • 從傳統中來,到自然中去——畫家梵谷述評
    梵谷《萬山紅遍》梵谷出生於繪畫世家,幼年梵谷便顯現出過人的繪畫天賦。少年拜丁梅臣、王安國、賀伯忍先生為師。青年得鄭乃珖、康師堯等長安畫派大師指點。壯年時入「何派」隨何紀爭、曹湘秦學習,深得金碧、青綠山水之法。
  • 溫江人的火鍋莊園—龍騰·梵谷開業報導
    2019年12月13日晚上17時58分,天鄉路三段69號熱鬧非凡,屬於溫江人的的火鍋庭院:龍騰·梵谷迎來了萬眾矚目的開業典禮。活動現場請來了歌手烏蘭巴特、著名演員巴登·西繞、著名編劇導演張漸秋、岀演過多部歷史戰爭蔣介石的扮演者胡眾成等大咖助陣,龍騰·梵谷的董事長上臺感謝到場的嘉賓朋友,為開業慶典致辭並介紹龍騰·梵谷。
  • 梵谷水郡(ZAMA)
    三期介紹梵谷水郡地處北京上東區域,毗鄰亮馬河南岸,東依千畝樹林,西臨駝房營路,浸染燕莎商圈、麗都商圈、朝陽公園、第三使館區四大國際圈時尚、休閒、文化魅力。A區由6棟塔樓和1棟板樓組成,從建築外觀到細節品質均比二期有大幅度提升。
  • 孫燕姿新專《跳舞的梵谷》媒體見面會在京舉行
    在《孫燕姿NO.13作品:跳舞的梵谷》專輯裡,每一首歌都有各自不同的樣貌,猶如十首美麗的藝術作品,用十種直搗人心深處的方式,如同梵谷,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並且勇敢愛著自己的孤獨,揮霍悲喜交織的生命所帶來的一切。由李偲菘、李偉菘、呂康惟、黃婷、十方、Hush、吳易緯、易家揚等華語樂壇頂尖音樂製作團隊共同打造,最終呈現出《孫燕姿NO.13作品:跳舞的梵谷》裡十首不同美學的音樂藝術作品。
  • 孫燕姿《跳舞的梵谷》——極美!
    在沉寂了三年之後,孫燕姿於2017年推出了第13張專輯:《跳舞的梵谷》,該專輯共收錄10首歌曲,由李偲菘、Kenn C、孫燕姿和陳蔚甄擔綱製作人。在創作這張專輯的過程中,孫燕姿希望專輯裡能夠做出一首黑暗風格、戲劇化一點的作品,由此誕生了專輯同名曲《跳舞的梵谷》。《跳舞的梵谷》專輯曲目:01 風衣02 我很愉快03 跳舞的梵谷04 天越亮,夜越黑05 天天年年06 漂浮群島07 超人類08 充氧期09 生日快樂10 極美《跳舞的梵谷》是一張很難被定義的專輯。
  • 孫燕姿新專輯《孫燕姿NO.13作品:跳舞的梵谷》見面會舉行
    在《孫燕姿NO.13作品:跳舞的梵谷》專輯裡,每一首歌都有各自不同的樣貌,猶如十首美麗的藝術作品,用十種直搗人心深處的方式,如同梵谷,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並且勇敢愛著自己的孤獨,揮霍悲喜交織的生命所帶來的一切。由李偲菘、李偉菘、呂康惟、黃婷、十方、Hush、吳易緯、易家揚等華語樂壇頂級音樂製作團隊共同打造,最終呈現出《孫燕姿NO.13作品:跳舞的梵谷》裡十首不同美學的音樂藝術作品。
  • 孫燕姿《跳舞的梵谷》專輯落選,網友:只能說評委真的品味很特別
    孫燕姿《跳舞的梵谷》專輯落選,網友:只能說評委真的品味很特別孫燕姿更新微博:「跳舞的梵谷不會因為落選而失去在我心裡的價值。我也不會讓它銷毀我沒天沒夜的努力。它不會因為落選而讓我不識他人的成就,而是讓我更固執自己所謂的美好。」
  • 4百萬寶特瓶打造梵谷星空草原(圖)
    位於基隆市的擁恆文創園區,以逾400萬支寶特瓶,斥資新臺幣9000萬元,打造1萬3000坪的梵谷名畫「星空草原」地景,26日起試營運。圖片來源:臺「中央社」     華夏經緯網12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位於基隆市的擁恆文創園區,以逾400萬支寶特瓶,斥資9000萬元(新臺幣,下同),打造1萬3000坪的梵谷名畫「星空草原」地景,26日起試營運。
  • 13歲梵谷照「其實是他弟」 藍眼男孩被全世界誤認60年
    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Van Gogh Museum)29日公開這項與2015歐洲文化之都活動顧問瓦瑟(Yves Vasseur)共同進行的研究結果,已經過法醫證實。博物館董事會顧問、西奧的曾孫威廉(Willem van Gogh)對此表示驚訝,但很高興謎團終於解開,「文森梵谷留下的財產被正確的傳承和保護是至關重要的,而這項研究對此貢獻良多。」
  • 《跳舞的梵谷》好評如潮卻與金曲獎擦肩而過,孫燕姿回應獲網友贊
    近日,第二十九屆金曲獎入圍名單公布,在此之前呼聲超高、有著相當好的口碑與評價的《跳舞的梵谷》落選,令許多網友感到很遺憾。而對於原本幾乎是「勢在必得」的歌曲落選,孫燕姿也在微博發聲表示「不會因為落選就失去在我心中的價值」,這個回應獲得了許多網友的稱讚。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劇情細緻、色彩流動,致敬梵谷的藝術片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劇情細緻、色彩流動,致敬梵谷的藝術片若是看慣日本、迪斯尼那種超流暢動畫片的觀眾,對《至愛梵谷·星空之謎》可能會比較不適應,因為這部動畫片每秒僅有12幅畫,遠低於基本標準的24幅,因此不以流暢度見長,但我卻愛極了這種呈現方式。除了色彩的流動引人入勝,更厲害的臨摹了梵谷的筆觸,也敬佩藝術家的巧手與耐心。
  • 《隱藏的畫家》是義大利梵谷?還是在自然與資本遊蕩的狂人畫家?
    提起畫家,多數人想起的應該是畢卡索、梵谷、高更等非美術專業的人都耳熟能詳的名字,因此臺灣引進藝術家傳記電影時,通常也會結合這些名字,於是義大利的素樸派畫家安東尼奧.利加布就成了義大利梵谷。在片中,買家也在觀賞利加布的畫時脫口說出:蠻像荷蘭的那位。
  • 孫燕姿出道17年發行第13張專輯 跳舞的梵谷是什麼意思
    ­  出道17年發行第13張專輯 昨天,孫燕姿在北京亮相,帶來她出道17年的第13張專輯《孫燕姿No.13作品:跳舞的梵谷》。暌違三年後,孫燕姿將「梵谷(凡·高)」和音樂結合起來,傳達「要把陰影都看見,生命才能更完整」的人生觀。「凡·高的生活充滿戲劇性,在世的時候沒人喜歡他的畫。最重要的是,他曾經很執著、很瘋狂地要把一件事情做好,我想呈現這個感覺。」
  • 梵谷、棲瀾海居,這些爆款網紅民宿的背後是……
    從14年因陌野鄉墅踏入民宿設計開始,靜謐空間設計一共完成了:陌野鄉墅一期、二期(現更名為Chic九野),棲瀾海居,梵谷四個民宿作品。頻率並不高,平均一年一個,但卻個個精品。梵谷獲得了「2018莫幹山民宿榜」TOP2,棲瀾海居獲得了「2018中國民宿榜」TOP4。民宿設計如何保持人情化與個性化體驗?設計和體驗衝突,如何平衡?
  • 繼梵谷棲瀾海居後又一力作!網紅設計師情侶打造,再刷黃山民宿輕奢...
    打磨三年的匠心之作 與梵谷」師出同門「的設計民宿 民宿出自設計師李霞與林世明之手。他們是伴侶是事業夥伴,亦是設計圈喜歡餵狗糧的射鵰俠侶。 二人性格平和,成立了靜謐設計研究室。
  • 絕美油畫吐司自己做 優格+抹茶繪出梵谷綠色麥田
    油畫吐司:麥田原作 梵谷《奧維爾綠色的麥田》食材:吐司、無糖優格、抹茶粉、蝶豆花水、南瓜步驟:Step1:將吐司用平底鍋煎一下作圖要點:這幅畫的層次感極為重要,只要把握大方向就能大幅增加油畫感且避免流於單調《奧維爾綠色的麥田》一片綠意盎然充滿生機,沒想到卻是梵谷晚年呈現生命最後時光的作品,表達「純粹」的理念,讓梵谷的靜謐麥田為你帶來早晨的好心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