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入秋後全國各地氣溫逐漸走低,雙冷空氣的夾擊也讓廣州降到了30℃以下。終於南方可以不開空調了,北方可以穿短袖裹貂了...
這種天氣也讓加熱棒成為了各位魚友剛需的設備排上日程了。作為一個常年水下工作者,還是帶,自然有幾個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挑選方法、安全問題、擺放位置、使用技巧都是我們要關心的。今天就一併在文裡說說,新手必看,老司機也可以跟著我們回顧下有沒有遺漏。
加熱棒的功用
大多數魚類是屬於變溫動物,體溫會隨周圍環境變化而變化,過低溫度會減緩新陳代謝直接影響它們的攝食和生長,容易引起寄生蟲如海洋白點等疾病的多發。
一根好的加熱棒除了可以起到維持生物所需適合溫度,保持水體的含氧量,促進新陳代謝之外還常用於治療病魚或為一些魚類提供較高水溫以促其繁殖。
加熱棒的分類
加熱棒根據其是否帶控溫分為控溫加熱棒和非控溫加熱棒。控溫加熱棒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採用熱敏電阻探測控溫,另一種則是採用雙金屬片機械式控溫。
1、不帶控溫加熱棒是最簡單的了,將電阻絲繞在陶管上,放置在耐熱、防水的玻璃管中。導線經防水密封膠蓋連接電源,直接浸入水中使用,價格便宜,可用於海缸換水之前給新水加熱。
2、熱敏電阻探測溫度式加熱棒。其工作原理是溫控系統在缸外通過缸內水中的熱敏電阻探頭來控制缸內水溫,在溫控系統與加熱系統分開情況下進行加熱。這種加熱棒的優點是,加溫比較快,溫控準確,可以把熱敏電阻和加熱棒分別放到距離比較遠的地方。
3、雙金屬片控溫加熱棒是我們在市面上最常見的溫控一體加熱棒。其工作原理就是在加熱棒內部放置一個雙金屬片作為開關,在溫度變化時因其膨脹係數的不同,而使金屬片根據溫度變化產生形變的,利用雙金屬片在加熱棒內部放置一個作為觸點開關,利用這點就可以在達到溫度後自動觸點斷開進行控溫。
市面上常見加熱棒
石英加熱棒:採用特殊工藝加工的石英管,遇水不易炸裂、耐腐蝕、導熱性能優異,淡/海水魚缸都能使用,是目前市場的主流產品。但是它也易碎,怕碰、怕摔。
陶瓷加熱棒:目前市場上以PTC陶瓷為主,它是由發熱陶瓷和鋁片粘接而成的一種新型加熱裝置。它導熱性能優異、不怕磕碰、不怕炸裂、體積小、能結合溫控設備、調節精度高等優點。但是不耐腐蝕,並不合適海缸使用。
不鏽鋼加熱棒:導熱性能優異,結實耐用,價格也不貴,不過通常比較長,並且不耐海水腐蝕而無法在海缸使用。
玻璃加熱棒:結構簡單,價格便宜,導熱性能也不錯。它的缺點是材料特別脆,怕碰、怕摔、怕幹燒,加熱後猛地遇水特別容易炸裂,目前已經逐漸退出市場。
我要買多大功率的加熱棒呢?
加熱棒一般按照你的海缸水體大小來選購,水體計算方法是海缸高度(水體高度)x海缸長度x海缸寬度÷1000,1L水約配1.5-2W的加熱棒瓦數最佳。舉個例子:主缸60x50x50cm,底缸:50x43x40cm,水體總容量約236L,那應選擇功率為 300W-500W加熱棒。購買時建議按照最大500W配置來購買,這樣可以更快的讓水溫達到設定值,減少水溫波動。
如果條件允許你可以買兩根300W加熱棒,採用兩頭加熱可使得水體受熱均勻,而且一般兩根加熱棒不會同時損壞,確保有一個仍可繼續保持溫度,減少缸內損失。
加熱棒費電嗎?
很多人在選擇加熱棒的時候會認為功率大的加熱棒費電,其實不然,因為升溫到設定值所需的能量是一定的,功率大小隻關乎升溫速度。功率大的加熱棒升溫快,損失的熱量少。功率小的加熱棒升溫慢,損失的熱量多,浪費的能量也就多。加熱棒加溫到設定溫度值後就會自動斷電,並不會浪費更多的電能。
加熱棒擺放的位置
加熱棒在擺放位置的選擇上,N個魚友有N個擺放方法。不過大體來說加熱棒應該放在水流循環充分的地方,這樣就可以讓溫度快速傳導。加熱棒可放在主缸內也可以放在帶底濾的底缸中。
常見的擺放方式有斜放、垂直或平行擺放再加個溫度計配合觀測水溫,溫度計放的距離加熱棒遠些好,不至於測得的水溫是剛出來熱水的溫度。
設定的溫度為什麼不準?
加熱棒內溫控電路只能感應加熱棒周圍的溫度,實際使用可能和魚缸溫度有一定誤差,此為正常現象,請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加熱棒溫度。另外也有可能是溫控數顯出現故障。
安全注意事項
平時在使用加熱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如果海缸的加熱棒出現問題停止工作沒有及時發現,那麼生物會因水溫的快速下降所產生的溫差而出現焦躁不適,甚至是生病死亡。而如果加熱棒出現故障一直處於加溫的狀態,那麼恭喜你,很快你就有了一缸水煮海鮮了...,所以一定要經常觀察加熱棒,注意溫度變化。
2、加熱棒在使用時一定要完全浸沒在水中,切勿在空氣中通電,因為在空氣中升溫迅速,輕則燒壞電路,重則炸碎玻璃或燙傷手。取出時建議斷電5分鐘後再從水中拿出來。
3、換水時建議提前關閉加熱棒電源,如果放在主缸內最好給加熱棒加套管以免魚兒燙傷。
4、加熱棒建議2年更換一次,加熱棒的溫控和溫度指示器可能一段時間後就失靈了。現在的加熱棒一般都帶有超溫保護功能的一般不會再發生煮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