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來的古玩藝術品市場亂象叢生,很多古玩投資客(買家)在古董投資上吃了大虧;不少想出手祖傳、或是自己藏品的藏家,在出手古董的道路上踩了許多坑——錢花了不少,藏品卻沒能順利出手。要是對古玩市場沒有一個全面、系統的了解,在利益的誘惑下就匆匆投身其中——難免會跌跌撞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一旦對某些事物表現出比較明顯、強烈的欲望,就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我做電商出身,投身古玩藝術品行業三年多——對這個行業來說不算長;憑藉著電商人對市場天生的直覺,這幾年來在古玩行業內也算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立足之地;古董的市場價值不同於普通商品,一個古董的價值,要從它的歷史價值、藝術(工藝)價值、市場價值、收藏價值幾個方面去考量。在本文中,我會根據我對古玩藝術品市場的一些淺見,從古董價值、買家、賣家的角度對古玩藝術品市場做一個儘可能全面、系統的分享,希望你看了以後能夠有所收穫。我就從劉益謙老前輩手上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的故事為例展開論述。
一、明成化鬥彩雞缸杯雞缸杯的歷史故事、歷史價值
成化皇帝朱見深是個孤苦無依的孩子,未滿兩歲父親出徵被俘,他成了自己叔叔手中的傀儡。他在深宮之中無依無靠,危險無處不在,他的叔叔隨時會為了皇位而除掉他。從兩三歲起,孤獨寂寞和恐懼就不斷纏繞著這個孩子,對他而言,童年是灰色的。而在這灰暗的童年生活中,唯一可以給他帶來安慰的就是宮女萬氏。
宮女萬氏比他大十七歲,正是這個亦妻亦母的女子,一直陪伴著他,安慰他,照料他的生活,在他幼小的心靈中,這個日夜守護在他身邊的人,才是他可以信賴的依靠。
當年朱見深太子之位被廢,樹倒猢猻散,身邊的人紛紛收拾行李離開,只有萬氏,自始至終守在他身邊。
「你也會走嗎?」
「不會的,我會一直在你身邊陪伴著你。」
正是這悲慘的童年經歷,讓朱見深對親情有著極深的渴望,他一生的摯愛,是那個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的萬貞兒。而雞缸杯正是朱見深為了取悅萬貴妃著意燒造的。據考證,雞缸杯的圖案來源於宋代的《子母雞圖》,表現了成化帝紀念年少時萬貴妃照撫他的歲月,寄望家庭和睦、宜子多壽的情懷。
成化二十三年,萬貴妃逝世,朱見深悲痛欲絕,嚎哭著說:貞兒去了,我亦何存矣?數月後,朱見深因傷痛過度、心情低落而駕崩,享年40歲。如此深情,在古代皇帝之中,稱得上是百裡挑一。
雞缸杯是成化皇帝朱見深專門為萬貴妃燒制的,數量極為稀少,存世量不足20隻;只有兩人相坐的時候才會拿出杯子對飲,雞缸杯是他們倆愛情的見證。
過去發生了什麼,我們無從得知;而正是這隻小小的雞缸杯,讓我們對先人這一段往事歷歷在目。如果說史書記載是歷史的「人證」,那麼,古董文物就是歷史的物證。一個人要是丟失了他全部的記憶,他會失去他的人格;一個民族要是丟失了它的記憶,它同樣會失去它的民族「人格」。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歷史——背叛歷史、丟失了過去的民族,會有光明的未來麼?
二、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的藝術(工藝)價值
關於鬥彩雞缸杯工藝方面的價值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百度百科一下「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就能查到硬核科普;我在此就不作贅述。
三、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的市場價值
1、據史料記載,在明朝萬曆年間,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就已經能「值錢十萬」。
2、由於存世量太少,到了清朝時期,皇帝求而不得,只能仿著燒制;品相好的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仿製品,現如今同樣具備比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3、仇炎之
1949年,仇焱之赴香港發展,香港古玩舊貨市場上,一對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在一商販的地攤上擺了很久,都無人問津;有一天被仇焱之發現,就出價1000港幣將它買回。當時很多人都認為他買的是假貨、仿古的,由此還受到不少非議,但他不為所動,始終相信自己的眼力。後來買回家後,他又拿這個寶物對照史料不斷研究,並且還專門為它定做了一個包裝盒,上面落上了自己的姓名筆跡。這個寶物他一直帶在身邊,珍藏了近半個世紀之久。後來就轉手給倫敦收藏家LeopoldDreyfus夫
4、倫敦藏家
在20世紀50年代,它成為了倫敦收藏家LeopoldDreyfus夫人的藏品;
5、坂本五郎
1980年11月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這隻雞缸杯拍出了528萬港元,競得者為日本著名藏家、有「小拿破崙」之稱的坂本五郎;
6、玫茵堂主人
1999年4月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這隻品相完好的雞缸杯拍出了2917萬港元的天價,成為當時中國古代瓷器在國際拍賣市場上的最高成交紀錄,競得者為玫茵堂主人、瑞士銀行家Zuellig兄弟。
7、劉益謙
2014年4月,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上海藏家劉益謙,以2.5億港元的價格竟得,加上佣金為2.81億港元。
仇炎之手上1000港元的雞缸杯,總共歷經5次轉手,8次流拍,到劉益謙手上的時候變成了2.8億港元;每一次的轉手、流拍,都是在為這隻雞缸杯做宣傳和曝光。一個古董的市場價值,是由市場和買家的認可度決定的,市場運作的宣傳力度有多大,決定了認可該藏品的買家有多少;認可的人多了,這件古董的價值才會水漲船高。
四、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的收藏價值
劉益謙為何會花2.8億港元去收藏一隻沒有手掌大小的雞缸杯呢,是為了炫富,還是因為用它喝起茶來比較香、讓別人看起來比較體面?不是的,是因為這隻雞缸杯同時具備了以下幾方面的條件:
1、首先是「真」(歷史價值)。有大量的史料能夠證明這隻雞缸杯的來源和出處;另外,這件雞缸杯流傳有序,為玫茵堂珍藏,曾歷經利奧波德·德萊弗斯夫人、坂本五郎、桂斯·艾斯肯納奇等著名收藏家之手,其真假毋庸置疑。
2、然後是「精」(藝術價值)。「鬥彩」創燒於明成化時期,以青花勾廓、五彩填色,藝術價值很高。流傳到現在的雞缸杯,無論胎、釉、型、畫工等方面都有極高的工藝水平。」
3、其次是「稀」。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存世量不足20隻,市面上流通的只有3隻,其餘皆被國內外各大博物館收藏;物以稀為貴是古玩界顛撲不破的的法則,不會再有哪只能具備同等條件的雞缸杯來壓低它的價值了。
4、市場價值。這隻雞缸杯歷經5次轉手、8次流拍,市場宣傳和曝光已經做足了文章,這件藏品已經得到了市場和買家的廣泛認可,具備了足夠的市場價值,他想轉手的時候隨時都可以轉手,不但保值,並且還有很大的升值空間。
所以,一個具有高收藏價值的古董要同時具備:存世量少,出處有據,傳承清晰,流轉有序,除此之外,足夠大力度的市場宣傳曝光和足夠廣泛的買家認可度也是必要條件。
五、新入行的古玩投資者(買家)應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新入行的買家很容易犯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常常會認為一個古董只要有權威專家出具年代、真偽的鑑定證書確定它是真品,就可以不惜重金把它買下來,想著轉一手賺個幾倍幾十倍;然而,一個古董的價值,並不完全由它的真假來決定的。
我身邊一個朋友,就因為對古董收藏價值的不了解、財迷心竅著了做局人的道。他是我大學同學,家境殷實,畢業之後就接手家裡的服裝廠,這些年來不常聯繫,聽說混得不錯。去年5月的時候,他突然給我打電話,問我是不是在拍賣行工作,我說是的;他二話不說,讓我給他發地址,說馬上飛過來找我。當時我在北京他在廣州,掛電話不到五個小時,他走進我辦公室,水都沒來得及喝上一口,就從包裡掏出一個錦盒放到我面前。我打開一看說:「這個看起來像是宋代風格的汝窯影青釉三足洗,品相看起來還不錯」。
他有點激動的說:「看來這趟沒白跑,算是找對人了;那你幫我看看這個是不是真品」。
看他的樣子,我心裡已經清楚了七八分,我說:「我可不是專家,真假我看不出來,今天周榮幸老師在,他是瓷器界的泰鬥,我預約一下他,讓他幫你看看」。我給周老師打了個電話,他讓我一個半小時以後帶藏品去他辦公室。我說:「老師那邊一個半小時以後有空,現在有時間,不如你跟我說說這個三足洗是怎麼回事」。
他說:「一個多月前,我去一個朋友家裡吃飯,都是我們這個圈子裡開廠子的朋友。吃過飯我們幾個朋友喝茶閒聊,他收藏了很多精品,不但有張大千的仕女圖,李可染的山水畫,還有好幾件精美的瓷器;我其中一個朋友也算是半個畫家,對畫有情結,非常喜歡李可染那幅山水畫,就問他賣不賣;我這朋友說這幅畫他花大幾百萬入手的,自己也很喜歡;那個畫家朋友說願意出一千萬,可是我這朋友堅決不賣,他說他自己也很喜歡,並且如今的市場價值也不止這個價;然後我這個朋友拿出了這個汝窯影青釉的三足洗,還有兩位知名專家的鑑定證書。因為急需資金周轉,他不得不忍痛割愛,打算1200w轉手給另一個朋友,可是他那個朋友現在在國外,要一個月以後才能回來,沒看到實物之前不肯付錢。他說他急需要資金周轉,馬上要進一批800多萬的原材料,還給我們看了他和那個朋友的聊天記錄;
然後他給我們查了一下近些年來宋代汝窯影青釉三足洗的成交價,有兩個在2000w以上,有兩個還賣到了4000w。他的一個朋友半開玩笑的表示願意出500w拿下,可以的話馬上付錢。我這個朋友自然不肯,說入手的時候是680w,還拿出了收據給我們看,並且現在行情一片大好;另一個朋友願意出700w,他還是不願意賣;然後我說我出800w;我當時挺心動,想著要是他願意,我可以先去找別的買家,實在不行等他朋友回來再轉給他那個朋友,也能賺個兩三百萬;他猶豫了一下,說沒有850w堅決不賣,哪怕是去銀行貸款;我覺得划算,當時就給他轉了100w的定金,然後預約了銀行,第二天把剩下的錢轉給了他。這個三足洗拿到手以後,我拿給我圈子裡幾個比較有實力的朋友看過,想看看他們感不感興趣;沒曾想他們看了以後,都表示近期不考慮做這一塊的投資;
我這筆錢壓在這塊上面以後,我自己手上的資金也是緊巴巴的,然後前幾天他這個朋友回來了,我讓他幫我約見,他給我推了他這個朋友的電話;我給他這個朋友打了電話,剛跟他說明來意,他就說在國外接了一單生意,目前手上也沒有多餘的錢,暫時不考慮了。這幾天我思來想去,總覺得哪裡不對;聽同學說你這幾年在這行混得不錯,就過來找你了」。
情況跟我預想的差不多,於是開門見山的跟他說:「既然是老同學,我就不跟你繞彎了,你這頓飯吃得有點貴,你讓人當小白給切了。我只說兩點:
一、就算你這隻三足洗老師看過之後確定是到代的「宋代汝窯影青釉三足洗」真品,它也賣不出幾千萬;如果是到代真品,我這邊可以幫你上拍交易,但是它沒有合法的來源證明和上拍交易記錄,沒有清晰的傳承和有序的流轉,也沒有任何的市場曝光度,自然不會有多少買家認可它,所以不一定賣得出去。就算有買家看上,能出到四五百萬算是高的了。
二、如果你的這個三足洗我們的老師不認可,我這邊不能幫你上拍交易,你就只能拿回家練練書法了;你手上的那兩份鑑定證書沒有任何用處,十個專家十種說法,一兩個專家的鑑定證書不能完全證明一個藏品的真假,所有正規的古玩交易,是不以鑑定證書作為依據的」。
他有點似懂非懂,說:「你說的好像挺有道理,可我聽不太明白」。
我說:「簡單點說,你覺得你現在帶著這個三足洗和鑑定證書去銀行貸款,你覺得銀行會貸個幾百萬給你麼」?
「應該不會」。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為什麼你買的時候花了大幾百萬,想賣的時候卻那麼難;你應該聽說過劉益謙手上的那隻雞缸杯吧」。
「聽說過,這個有關係麼」?
我說:「這麼說吧,假設在1949年的時候,在地攤上發現那兩隻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的人不是仇炎之而是劉益謙,你覺得他會花2.8億去買那兩隻雞缸杯麼?」。
他想了挺久,答道:「應該不會,可是具體為什麼我也想不明白」。
我說:「第一、不是應該不會,是一定不會;就算劉益謙有火眼金睛,一眼能看出這兩隻雞缸杯就是明成帝和萬妃用來喝酒的雞缸杯,他像仇炎之一樣足夠大方的話也會出1000港元,但絕對不會是2.8億,做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他比誰都清楚,就算自己百分百確定它的真假,但是他無法向別人證明這個杯子的真假,光自己認可這對杯子的價值沒有用,市場不認可,別的買家不認可,買回去只能用來喝茶,1000港元算是很奢侈的了。
第二、這隻雞缸杯是出現在蘇富比拍賣會的封面上(俗稱標王),蘇富比是國際知名的古玩拍賣公司,在會場上交易的古玩都有合法的來源證明和上拍記錄,這筆交易是絕對有保障的;假設:要是玫茵堂主人帶著這隻雞缸杯和各種證書,想要私下賣給劉益謙,別說是2.8億,就算是28w估計他都不願意出,誰能保證這不是一個套路呢?同時,在這麼大型的會場上以這樣的價格拿下封面標王,也是在為自己以及自己手上的這隻雞缸杯做最大力度的宣傳,在他拿下這隻雞缸杯之前,有多少人認識劉益謙;在拿下雞缸杯之後,劉益謙公司的股票漲了多少,你有了解過麼?
第三、你應該聽說過一句話:盛世黃金,亂世古董!這一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古董和黃金的區別;古董不像黃金,只要用儀器一鑑定,就能知道它的真假,就能測出它的含金量;並且,黃金的價值是全世界都認可的,每個人都是買家,隨時都可以出手交易;而古董的價值,需要從:年代、真假、存世量、藝術價值、收藏價值幾個方面去衡量;了解古董真正價值的人並不多,如果找不到認可它的價值的人,它就不會體現出它真正的價值;就比如劉益謙的那隻雞缸杯,要是拿到街邊去擺賣,它能賣2.8億麼,能賣十塊錢就不錯了。因此,一個古董的價值,只有到了認可它價值的人手上,才會體現出相應的價格。
哥們,你也是夠財大氣粗的,買個筆洗隨隨便便就花個幾百萬,你是有多熱愛書法呀;我敢跟你打賭,你這個朋友買私下跟別人買這個筆洗的價格,絕對不會超過3萬塊」。
「你就別挖苦我了,聽你這麼一說我這正愁得慌,時間也差不多了,先拿給你們的專家看看,要是沒有問題,你這邊想辦法幫我出手,我現在急需資金周轉 」。
值得慶幸的是,周老師看過之後,基本確定是到代的「宋代汝窯影青釉三足洗」,可以申報上拍;當時的古玩藝術品拍賣場上,宋代汝窯瓷器成交很活躍,宋汝窯瓷器的歷史價值、工藝價值已經得到了業界廣泛的認可。
當時我們公司在北京舉辦的秋拍正在徵集藏品,我給他的這隻三足洗出了兩種方案:
一、如果不想虧本(他私下跟朋友買的時候花了850w),需要先炒作一次,第二次再出手。
1、第一次上拍,以炒作為目的;先拿一個普通的標的,把保留設置在1000w(保留價的設置是一門很講究的學問,需要根據藏品的情況、買家、賣家的心理價位、市場行情幾個方面來定的,;藏品的市場價在2500w左右,但是這一隻三足洗沒上過拍,不具有古玩市場上的合法「身份證」,所以設1000w算是高了,懂行的買家一般來說是不會出手購買的),要是能出手,產生的費用是122w(包括了標的、佣金、交易稅費、落槌費等所有費用。註:我們公司的佣金是成交價、他的個人所得稅、落槌費,總共是成交價的12%),拿到手還有878w,還能小賺一點。但是首次上拍的藏品沒有合法的來源證明和上拍交易記錄,就算拿的是標王,也很難出到這個價。
第一次賣不出去沒關係,自己把它買下來;這樣做的目的是為這隻三足洗先做一場市場宣傳和曝光,讓更多的買家先看到,同時拿到這個藏品在古玩拍賣市場上的「身份證」,有了合法的來源證明和上拍交易記錄,下一場直接給它上封面的標王,把保留價定在1500w。
2、第二次上拍,要是能以1500w成交,產生的手續費是180w,標的費用35w,到他手裡還有1285w,再減去第一次炒作交易投入的122w,到手還有1163w,還能賺300w;有了第一次的宣傳曝光、有了合法的來源證明和交易記錄,加上市場行情很好,這個價位出手的概率還是相當高的(保留價比市場價要低很多,在大型拍場上,拿了封面標的的藏品很少會流拍,除非是賣家心理價位過高,設置的保留價遠高於市場評估價)。當然,要是能達到平均市場價2500w左右,會賺得更多;
第二次上拍要是不能成交,會虧損157w(第一次炒作交易的122w,加上第二次的標的費用35w),但是這個藏品有了合法的來源證明、一次成交記錄、兩次上拍記錄,它的價值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是可以拿到銀行去做抵押貸款的。
二、如果想直接出手,保留價定在580w,選一個好的標的,再適當的做一些宣傳和推廣,出手應該不成問題。
當時他手頭緊,急需資金周轉,沒什麼錢再投進來了,就盼望著快點出手變現,虧多少只得認了。本想撿別人的便宜,沒曾想撿了一隻燙手的山芋。
他讓我按照第二種方案幫他出手。
當時我公司秋拍場瓷器專場封面的「標王」已經被別的藏家定了,我給他的藏品拿了封底的標的,並讓影視公司為他的藏品做了一個精品視屏短片,從預展的時候開始在展廳上投放;預展第二天的時候有買家下了定金,出手是沒有問題的了;開拍的時候,這隻宋代影青釉三足洗在會場上拍到了680w,以高出保留價100w的價格成交了。除去大幾十萬的交易手續費(包括稅費、佣金、標的費用等),到他手上還有600w。
在這筆交易中,我這位朋友虧了200多萬;原因是顯而易見的,他對古董的價值、古董交易流程沒有一個全面、系統的了解——完全忽視了古董古玩在市場運作方面的重要性,以為藏品只要是真的,有知名專家的鑑定證書,就能賣出和別人成交價一樣高的價格。
一個懂行的古玩投資客,是不會選擇私下花幾十萬、幾百萬去買一個沒有任何來源證明的古董的。從我在古玩藝術品交易市場從業三年多以來的總結,從事古玩藝術品投資的人主要有三類:
1、真正的收藏愛好者、或是致力於保護和傳承中華文化的有志之士;
2、行業內的投資客,通過倒買倒賣賺取差價。
3、一些成功的企業家。
這幾類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有精明的生意頭腦,比誰都清楚價值和價格的關係;只有在大型、專業、正規的拍賣交易平臺上,他們才會願意出大價錢購買藏品。他們很清楚,只有在國家認可的正規、專業的平臺上購買的藏品,才會有以下幾點的保障:
1、在正規交易平臺上購買的藏品,會有合法的來源證明、有上拍交易記錄,方便以後出手。
2、在正規交易平臺上成交的藏品,發生了交易糾紛,平臺會全權處理解決。
3、在正規交易平臺上成交的藏品,可以做銀行抵押,需要出手時隨時可以出手。
4、在正規交易平臺上購買的藏品,有合法的來源證明的古玩古董,不僅可以保值升值,還可以不扣遺產稅。
六、藏家想要出手祖傳或是收藏來的藏品,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做為藏家,如果你看懂了古董這幾方面的價值、買家群體的來源、以及古玩投資客(買家)的心理,應該就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出手自己的藏品了;賣東西嘛,無非就是找到願意出錢買這件東西的買家,所以想要出手自己祖傳或收藏的藏品,無非也就兩個途徑:
一、帶到北京三環路東南角的潘家園舊貨市場
這是一個全聞名全國、歷史悠久、佔地48500平米的大型舊貨市場交易市場,如果你手上有好的藏品,在這裡應該比較容易能找到慧眼識珠的買主。當然啦,顧名思義,既然是「舊貨市場」,那自然是按照舊貨的價格來賣的,就像仇炎之當時花1000港元買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那樣,1949年的1000港元換算到今天的話,應該等同於現在的大幾萬了,仇炎之老先生的大方公正是出了名的;如果你的藏品在這裡能找到看中它的買家或古玩店老闆,應該能出到個大幾千、小几萬(這個價位算是很高的了,上文分析過,不走交易流程的古董古玩,不會有哪個傻子會花幾十萬上百萬去買的,有錢人不是傻子)。
二、上國內大型、正規的古玩藝術品拍賣公司的拍賣會
如果你了解自己手上的藏品,具備比較高的收藏價值,想自己把它當作古玩藝術品來出手的話,你需要找到大型、專業、正規的古玩藝術品拍賣公司去上拍,因為只有大型正規的拍賣公司才會實實在在的為你的藏品去做宣傳曝光、去對接真實的買家。通過這種方式去出手藏品的話,會產生一定的費用的,但是一旦出手,藏品的價值體現的就是作為古玩藝術品的價值,一件被古玩藝術品市場和買家認可的藏品,根據藏品的自身的情況,價格低一點的也會有大幾十萬上百萬;這筆投資的風險和收益、值不值得投資,需要藏家對自己的藏品、對古玩藝術品市場的行情有了一個比較系統的了解。
很多手上有祖傳、或者是收藏有藏品的藏友,在出手藏品的道路上踩了不少坑,鑑定費、展覽費、拍賣會前期費用等等交了不少,最後藏品沒賣出去,還倒貼了不少錢進去。正如我開篇的時候提到的那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心的做局人抓住藏友對古董價值認知上的缺陷、對古玩藝術品交易流程上的認知缺陷、想要一夜暴富的心理這幾點,精心設計了各種五花八門的套路和騙局;比如故意誇大你手上藏品的價值,然後跟你說已經幫你對接好了買家,讓你把藏品帶過去做鑑定,鑑定出來沒有問題就能成交,這種一般是騙鑑定費的;然後就是一些「皮包」拍賣公司,隨便註冊個營業執照,再花個一兩萬塊錢去申領一個低級文物拍賣資質,手續差不多了,就開始到處徵集藏品,開拍的時候隨便找個場地、僱十幾個農民工上去舉牌,把流程走完了事;這種公司是騙取藏家前期宣傳費用的;各種套不勝枚舉。
那麼,如何去區分一個拍賣公司正不正規、有沒有真實買家群體?把握以下兩點就夠了。
一、查看拍賣公司的資質等級。
許多藏家在出手藏品的道路上歷盡坎坷,關鍵原因是對藏品的收藏價值、古玩藝術品市場的不了解;其實要考證一家拍賣公司正不正規,從文物拍賣資質的等級這個硬性標準就很容易辨別:國家文物局頒發的文物拍賣資質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三個等級;二、三級的文物拍賣資質很容易辦,可是一級文物拍賣資質只對背景、實力比較深厚的公司頒發,這些公司要有足夠的從業年限,在註冊資本和專家團隊方面也是有嚴格要求的。
國內有文物局頒發的文物拍賣一級資質的公司屈指可數,不超過20家;例如北京保利、中國嘉德、香港蘇富比、佳士得等(提示:列舉的這幾個拍賣公司是不對外徵集的,他們只針對高端群體,費用比較高,想送拍也送不進去的;號稱能送拍這幾家公司的都是套路)。有文物拍賣一級資質的公司,每一件上拍的藏品都會報備文物局審核,他們享受這一資質帶來的權利的同時,也會嚴格履行相應的義務,因為這個資質本身就是一個金字招牌,不是有錢就能辦的,他們不會為了騙你幾千塊錢而砸了自己的招牌。
二、查看拍賣公司在各大媒體平臺上投放的關於拍賣會的宣傳力度。
那些沒有真實客戶群體、玩套路的公司,是出不起太多的媒體宣傳費去為拍賣會去做廣告宣傳的。
古玩藝術品拍賣市場不像菜市場那樣現成,大家都知道在哪裡,買家和賣家都知道該什麼什麼時候去。一個正規、專業的拍賣公司的客戶群體,除了長期合作的一些買家以及商會以外,更大程度來自新聞媒體的宣傳,只有足夠大力度的媒體宣傳,才能儘可能把最多的買家、賣家聚集到一起形成市場;有足夠多的賣家參與,買家才能買到有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的藏品;有足夠多的買家參與,賣家的藏品才能賣出高價格;所以,在古玩交易拍賣市場上,從買家、賣家、拍賣公司三個方面看,都是一場投資。
在大型、正規的拍賣公司上拍藏品,會產生哪幾方面的費用?
一、標的(di)費用
正規的拍賣公司徵集到藏品以後,需要向國家文物局申報審核,確定沒有違法、違規的文物之後,文物局派專員配合拍賣公司進行圖錄(拍場上的瓷器、字畫、玉器、雜項幾類會有專門的圖錄,主要是藏品介紹和圖錄展示,方便競拍的買家查看)製作,並聯繫國家安全機構對拍賣會場地進行消防、治安的管控(一場大型拍賣會下來,交易數額是很大的,安全工作很重要),拍賣結束以後藏品的成交情況需提交文物局覆審,由國家文物局為上拍的藏品提供合法的來源證明、拍賣公司為藏品提供合法的上拍交易記錄。這一項的費用就相當於場地費和攤位費,跟拍賣公司籤訂委託上拍合同之後、提交文物局審核之前要上交的(就好像拿蔬菜到菜市場去賣,選好攤位以後要交市場管理費和攤位費);費用的多少視賣家選擇的標的而定。
部分藏家對這一塊的費用表示不解,覺得東西還沒賣出去怎麼就先交錢,賣不出去怎麼辦。但是從拍賣公司的角度來講,公司只是幫賣家對接市場和擔保交易,是不會替賣家去支付這一塊的費用的;而且賣家想要選擇一個更好的標的(相當於更好的攤位),需要支付更高的費用,畢竟帶藏品去上拍的藏家很多,哪個賣家都想希望自己的藏品能擺在好的位置,好讓更多的買家能夠看到、參與競拍,所以好的標的(攤位)自然會更貴;懂行的賣家會願意花多一點錢選擇更好的標的,讓自己的藏品能讓更多的買家看到、獲得更好的買家體驗度、競拍時更容易拍出更高的成交價。所以,把藏品帶到拍賣場上拍交易,對賣家來說,是賣家為自己手上的藏品做投資,這筆投資的風險和收益需要賣家自己去把控,世上是沒有哪一筆買賣是穩賺不賠的。
二、拍賣服務佣金
這一項的費用是賣家的藏品成交以後,拍賣公司向賣家收取的服務佣金(行業內的標準是成交價的5%—15%之間);正規拍賣公司,每一場拍賣會舉辦之前都需要做大量的媒體宣傳,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成本能不能收回,主要是依靠這一塊。所以,對拍賣公司來說,一場拍賣會的舉辦也是一場風險投資。
三、交易稅費
在拍賣會上成交的藏品,賣家需要支付成交價3%的個人所得稅、以及1%的落槌費。
四、流拍費
部分拍賣公司,藏品要是流拍了,會向賣家收取一定數額的流拍費(比如保利、嘉德的流拍費用是賣家為自己藏品設置的保留價的3%)。
總而言之,不管作為買家還是賣家,想要從事古玩藝術品方面的投資,都需要對古董的價值、交易流程、市場運作、買家心理、賣家心理這幾個方面有一個比較系統、深入的了解,才能在收藏、出手方面少走彎路——提高對行業全面的認知度,就能一眼看穿各種騙局、各種套路。
讓我們共同努力,珍惜文物,傳承民族文化;不忘過去,肩負歷史,繼往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