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之前天庭還沒有統一,當時天庭有截教、闡教(道教)、釋教(佛教),女媧娘娘為了統一天庭,治理人間,需要發動一場統一戰爭,而戰爭需要藉口,故紂王成為這場戰爭的導火線。
紂王是人間的最後一位人皇,地位極高,天生神武,截教弟子輔助紂王治國;女媧中意闡教統治天庭,釋教輔助天庭,故女媧娘娘讓紂王來給自己上香,並褻瀆她;因此發動了滅紂扶周的封神大戰。
此戰的結果是天庭得到統一,人間的商朝被周朝取代,闡教與周朝分別成了天庭與人間的統治者。
史載紂王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可手格猛獸;智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也就是說人皇紂王是一位能文能武,能說會道的全能型國王,治國治軍能力十分突出。
《封神榜》中一個細思極恐的細節,紂王為何要去女媧宮進香?
帝辛繼位後為了維護商朝的統治,曾派兵東徵西逃,對於反他的的勢力,不輪是商朝王族,還是諸侯,帝辛都殘酷處死。
帝辛嗜好喝酒,特別寵愛妖姬妲己,他讓樂師涓為他製作了新的俗樂,北裡舞曲,柔弱的歌。
他橫徵暴斂,讓商朝國庫裡的錢堆得滿滿的,糧倉的糧食裝得滿滿的;又多方搜集狗馬和新奇的玩物,填滿了宮室,又擴建沙丘的園林樓臺,捕捉大量的野獸飛鳥,放置在裡面。帝辛對鬼神傲慢不敬,他招來大批戲樂,聚集在沙丘,還褻瀆女媧娘娘,最終眾叛親離,周武王率八百諸侯擊滅了商紂王。在這場戰爭中,截教協助商朝,闡教輔助周朝;牧野之戰即是人間大戰,又是神族互戰,這跟西方的特洛伊之戰類似。
女媧娘娘是上古正神,她創造了人類,還在共工撞到不周山後用七彩石補天,對於天界與人界都是元始大神。
商朝十分流行祭祀,而且是人祭,他們將人慘酷處死,然後向天神祭祀,以求得天神們的保佑。
截教門人弟子多為獸禽異物修煉得道而化形,因此他們需要人類的祭祀;闡教則是人類修煉成仙的,或者妖修煉成仙的,他們只需要人類的信仰力,而不需要人類的身體。女媧娘娘痛恨商朝的人祭制度,因為她的子民被當成牲畜用於祭祀;而截教支持商朝,故女媧娘娘需要消滅截教、消滅商朝。
封神前的殷商和紂王
封神之前的商朝極其強盛,朝內武有聞仲、黃飛虎等人,文有比幹、商容等人,後宮賢德,朝外四大諸侯領八百諸侯鎮守四方,多為忠心耿耿之輩,紂王本人也算的上是治國有方,安安穩穩的做了七年賢明的紂王,正常來看,國祚還能綿延數百年,然而這一切從紂王進香女媧宮而變得面目全非。
「臣商容待罪宰相,執掌朝綱,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媧娘娘聖誕之辰,請陛下駕臨女媧宮降香。」王曰:「女媧有何功德,朕輕萬乘而往降香?」商容奏曰:「女媧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聖德。那時共工氏頭觸不周山,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女媧乃採五色石,煉之以補青天,故有功於百姓。黎庶立禋祀以報之。今朝歌祀此福神,則四時康泰,國祚綿長,風調雨順,災害潛消。此福國庇民之正神,陛下當往行香。」王曰:「準卿奏章。」
紂王登基七年,北海七十二路諸侯叛亂,聞仲領兵前去鎮壓,恰逢三月十五女媧娘娘的生辰,首相商容進言紂王進香女媧,有意思的是堂堂君王竟不知女媧何許人也,有著怎樣的功德,有何資格讓君王進香。能以第三子的身份獲得各大朝臣支持而登基的紂王絕非不學無術之輩,而在商容陳述了女媧的功德之後,紂王欣然而往,這也能從側面看出紂王也非妄自尊大之輩,也不是聽不得忠言之人。
女媧宮進香
君王正看行宮景,一陣狂風透膽寒。紂王正看此宮殿宇齊整,樓閣豐隆,忽一陣狂風,捲起幔帳,現出女媧聖像,容貌端麗,瑞彩翩躚,國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宮仙子臨凡,月殿嫦娥下世。古語云:「國之將興,必有禎祥;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紂王一見,神魂飄蕩,陡起淫心。——《封神演義》節選。
只見首相商容啟奏曰:「女媧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老臣請駕拈香,祈求福德,使萬民樂業,雨順風調,兵火寧息。今陛下作詩褻瀆聖明,毫無虔敬之誠,是獲罪於神聖,非天子巡幸祈請之禮。願主公以水洗之。恐天下百姓觀見,傳言聖上無有德政耳。」王曰:「朕看女媧之容有絕世之姿,因作詩以讚美之,豈有他意?卿毋多言。況孤乃萬乘之尊,留與萬姓觀之,可見娘娘美貌絕世,亦見孤之遺筆耳。」言罷回朝。
君王正看行宮景,一陣狂風透膽寒。這就很有意思的了,好好的看景卻起了一陣透膽寒的狂風,好巧不巧的風又吹開了幔帳,漏出了女媧的聖像,又好巧不巧的紂王看到了聖像後就起了淫心,起了淫心便罷,還非得題一首褻瀆女媧的詩,題詩便罷,首相商容進言紂王此行為之錯誤,而前腳聽言進香的紂王這一次卻是拒絕了商容的建言,這哪裡是狂風透膽寒了,這就是一陣妖風壯色膽了,而自此後,紂王便像換了一個人,變成了荒淫無道的滅國昏君,借用元芳的一句經典臺詞:此事必有蹊蹺。
封神由來
話說崑崙山玉虛宮掌闡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門下十二弟子犯了紅塵之厄,殺罰臨身,故此閉宮止講;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故此三教並談,乃闡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鬥,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嶽、布雨興雲、善惡之神。此時成湯合滅,周室當興;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將相之福,恰逢其數,非是偶然。所以「五百年有王者起,其間必有名世者」,正此之故。——《封神演義》節選。
短短一段話透露了三個信息,一是闡教弟子殺罰臨身,神仙殺劫起;二是天庭封神;三是人間朝代更替。神仙殺劫1500年一次,未斬三屍的修仙之人都在劫難中,昊天立天庭卻無人管理,正好借著神仙殺劫封神招納部下,而人間就是戰場。
姜子牙三十二歲上崑崙山修仙,七十二歲下山,而在姜子牙上山之前三教就定下了封神榜,四十年前是紂王的爺爺在位期間,也就是說至少紂王的爺爺在位之時,三教和昊天上帝就定下了人間更替之事,周室必興,商朝必滅,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個局,棋局之下的人都是棋子。
棋局之中的紂王
神仙下棋,非同凡響。前文講到紂王並不知道女媧是何人,又有何功德,而女媧年年有生辰,偏偏紂王登基七年卻從來都沒去祭拜過,提的一首好詩的紂王也不是不學無術之輩,商容又言女媧是上古正神,朝歌福主,而書中的商容又是絕代忠義的臣子,一切的一切都過於蹊蹺,想要事情符合邏輯,只能說是有神在做局,抹掉了女媧的存在。
封神萬事俱備,只差一個無道昏君來開啟棋局。故事的過程是這樣的,先有神仙抹去了女媧的存在,等待時機合適之時,以君王褻瀆女媧為由,將三教之外的女媧給牽扯了進來,而聞仲離朝之時正是棋局開始之時,妖風入體的紂王無人壓制,題詩正巧被女媧看見,此後興周滅商,名正言順。
幕後的黑手
整個封神的故事是由闡教門人犯殺戒引起,被昊天抓住機會封神。三教之中,老君無為而治,地位超然,闡教門人較少,最為注重名聲以及根腳,截教信奉有教無類,門徒眾多。元始天尊為庇護門人,將三教門人全都牽扯進來,而後又從老君入手,摘得主事封神之事的大權。然三教之後,還有女媧超然於外,且截教門下多為妖類,而女媧執掌招妖幡,是天下妖族之首,依據《封神演義》可以推測,闡教神仙隱世不出,截教在商朝登堂入室,而後抹去女媧在商朝王庭的影響力,等待時機,以商王引得女媧不快,不但順利的將棋局之外的女媧引入棋中,還能將女媧拉攏到闡教這邊,斬斷了截教的天然外援,而後闡教應劫的金仙下山,尋找替代自己應劫之人,整個封神的過程雖然十二金仙意外的在九曲黃河陣中遭難,但最後都順利脫劫,除了被西方教撿了個便宜,闡教可謂是毫髮無損的大勝。
周以禮樂治天下,這是最符合元始天尊的闡教理念的,整個《封神演義》,都是元始天尊主導的一場大戲,所有的人與神都在局中,而紂王就是其中最無辜的一個倒黴鬼,一局棋,一陣風,毀了名聲,葬了天下。
總結:紂王去女媧宮進香,是命中注定的,也是被設計好的。最終商湯六百年的江山被周朝取代,天庭也歸於一統,玉皇大帝成為天庭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