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賣11個月高齡豬骨 市民煮後發臭(圖)

2020-11-25 中國網

記者購買這些豬骨頭時,包裝日期變成了"12月8日"。12月8日,超市銷售人員從倉庫裡拿來的豬骨頭外包裝日期顯示為"2012年1月13日"。在高壓鍋裡煮了10分鐘,"高齡"豬骨(左)和新鮮豬骨差別很大。

家樂福賣11個月「高齡」豬骨 市民稱化凍後已經發臭,超市回應確有解凍肉櫃檯,但在保質期內

「建議今年1月15日前食用的豬扇骨,香港中路家樂福竟然賣到現在,明顯變質了。」12月7日,市民盧女士反映了她的遭遇。記者調查發現,家樂福超市銷售人員從倉庫拿來的低價扇骨帶有包裝日期2012年1月13日、建議1月15日前食用的價籤 。記者購買這批豬骨時,包裝日期變成了「12月8日」。記者將買回來的豬扇骨和新鮮豬扇骨放在高壓鍋內用清水煮了10分鐘,相比而言,「高齡」豬扇骨煮出來的骨湯上層渾濁,並且散發著腐臭味。對此,家樂福超市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超市銷售的肉製品沒有問題。

買來低價豬骨頭有臭味

盧女士稱,自己在香港中路家樂福超市買到了低價變質的骨頭,當時這些骨頭被裝在大編織袋裡,裡面則是一個個家樂福的塑膠袋小包裝,有的袋子上還有條形碼標籤,可能是顧客稱重後又扔在超市內的,骨頭被拿出來後是處於解凍狀態,化凍後散發出陣陣惡臭,聽說這批豬骨還有不少。

7日下午,記者來到家樂福超市,在二樓銷售鮮肉和排骨的區域,有一個櫃檯專門賣解凍豬肉。這個櫃檯上有一個明顯的提示:「此售賣冰鮮產品是解凍產品,為了您的健康和保證產品質量,請不要再次冷凍此解凍產品。」記者發現,這些解凍排骨、豬蹄等都是在包裝之後再貼標籤的,上面只有12月7日當日包裝日期和「此日期前最佳」的提示。那盧女士反映的「11個月之前的骨頭」,到底在哪兒呢?

跟盧女士進一步交流得知,其購買的11個月之前的骨頭沒有擺在櫃檯上,而是放在倉庫裡,只有顧客確定要貨時,售貨員才會從倉庫裡拿出來。

「高齡」豬骨專等大客戶?

12月8日,記者再次來到家樂福詢問有沒有豬扇骨,一名銷售人員說:「櫃檯上沒有,如果要得多我現在從倉庫裡給你拿。」記者假稱要開飯店需要大量的豬扇骨,男子說:「你要得多可以給你便宜到一塊五一斤,你在這裡等著,我現在就給你去拿。」

大約過了15分鐘,該男子推著手推車走了過來,車裡裝著一個編織袋。男子稱自己在這個超市賣豬肉已兩年多。「你如果要的量大,我們可以長期合作。以後再要打個電話就行了,叫我老姚就行。」打開編織袋,裡面的豬骨頭大部分都是散裝品,記者在裡面發現了一個塑膠袋,袋子上有一個印著條形碼的標籤,包裝日期為「2012年1月13日」,建議在2012年1月15日之前食用,單價是每千克5元。

一位銷售人員解釋:「這是當時有人買了,但最終沒有付款,就連袋子一起拿回來了,標籤也沒有撕掉,就放進冷庫裡凍著,有熟人大量要的時候就拿出來。」

老姚稱:「每次來了一批貨,沒賣完剩下的我們就存到凍庫裡面,結果就攢了這麼多。」見記者表示懷疑,老姚的態度突然發生了變化:「你到底要還是不要?你要是不要我這裡大客戶多的是,我這幾千斤很快就可以賣完。」

煮了10分鐘變一鍋臭湯

為了不引起幾位導購人員的懷疑,記者稱回家煮煮看看能不能吃,一名女促銷員說 ,人吃了絕對沒問題。老姚也說,凍了這麼長時間了,一煮就爛,特別好燉。記者要求少買一點 ,老姚從編織袋裡給記者稱了4斤4兩豬扇骨,進行包裝的時候,價籤上的日期變成了12月8日。隨後,記者又從鮮食櫃檯上買了一些新鮮的扇骨,比較起來,新鮮的扇骨顏色明顯要紅潤很多,肉質比較鬆軟,而存放了11個月的豬扇骨上面,豬肉都已經變成了暗紅色 ,解凍後肉質依然如橡膠一樣僵硬。

記者將買回的兩種豬扇骨放進高壓鍋內用清水煮沸了10分鐘。煮熟之後一揭開鍋 ,「高齡」豬扇骨無論是骨湯還是骨頭都散發出一股非常噁心的臭味,與新鮮豬骨湯相比,「高齡」豬扇骨的骨湯上層飄著不少絮狀物。而新鮮豬骨不僅骨湯相對比較清澈,而且還散發出一陣陣肉香。

相關焦點

  • 市民家樂福買到「假牛肉」 加熱後突起顆粒(圖)
    市民陳先生日前向南國都市報記者反映,他在海口家樂福超市買的「祝福牛肉」雖然看上去、吃起來跟牛肉非常相似,但一加熱卻跟平常市場賣的滷牛肉明顯不一樣,「這『祝福牛肉』到底是不是真牛肉啊?」在記者調查中,家樂福工作人員表示,此種牛肉不是純牛肉,是用澱粉及其他配料和牛肉合起來加工而成的。超市買的滷製熟牛肉加熱後呈「顆粒狀突起」日前,市民陳先生在海口家樂福超市購買了一種名為「祝福牛肉」的滷製牛肉。「這種熟牛肉看上去紅紅的,顏色挺好的,聞起來也挺香的。」
  • "較真"市民家樂福裡退了貨 退貨款2個月遲遲不到
    東方網記者劉華賓6月2日報導:「我不是故意找茬,但家樂福拒付退貨款,至少要給出個充足理由。」市民陳小姐昨天向東方網投訴說,她在家樂福退了一桶橄欖油,店方說14個工作日內返還購物款,結果兩個月過去了遲遲不見音訊,到家樂福客服部去查詢,才發現退貨單早已「被作廢」。
  • 渭南市民大超市買來火腿腸 吃後發現漲袋發臭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消費者到大超市買食品就為圖個質量安全,可渭南市民張女士反映說,她昨天(1月4日)在渭南一家新開的大型超市買的火腿腸發現「漲袋、發臭」,她去超市討說法,卻並不順利。
  • 貪小便宜而吃大虧 廈門一市民900買回發臭海鮮
    近日市民小君(化名)致電本報熱線968820,稱花費940元買回一堆「5折甩賣」的高檔海鮮,回家發現竟然都是發臭的空殼。據了解,全國各地已出現多起類似騙局,律師提醒,對於非常規的低廉價格,消費者應提高警惕,建議購物時要選擇更有保障的正規銷售渠道。
  • 家樂福蛋糕過期3個月仍在賣 回應稱沒吃下去不賠償
    記者還注意到,僅一年的時間裡,瀋陽家樂福也因食品過期問題,91次成被告,敗訴達90次,其中一款罐頭過期達4個月零6天。  食品過期的時間,從1天到3個月不等。其中,創益佳店出售的宜百味小蛋糕過期時間最長,達3個月。過期時間較長的還有創益佳店出售的紅棗奶片(1個月20天),四元橋店出售的禾然有機特級橄欖油(過期50天)。  超市態度沒吃下去不同意賠償  記者注意到,11起案件雖然涉及不同門店,但各門店在庭審中的答辯意見非常一致。
  • 市民在家樂福賣場挑選來自內蒙古的土豆。 首席攝影記者 吳寧/攝
    截至昨天,本市家樂福、物美、華堂等商家已經採購了總計三千二百多噸的內蒙古土豆。相比市場在售的其他土豆,這批內蒙古土豆售價便宜20%至30%,而且品質較好,受到市民歡迎。據了解,本市多家超市都已經積極行動,向內蒙古農民伸出了援手。市民:愛心土豆得多買點兒在家樂福雙井店生鮮賣場,專門為內蒙古土豆搭起銷售臺,海報上寫著「直採愛心蔬菜,解決農民賣難」,「災區的土豆得多買點兒。」
  • 保質期內面包長黴斑 家樂福超市拒絕記者採訪(圖)
    東北網4月12近日,市民張女士就在哈爾濱市動力區家樂福超市樂松店買了一塊這樣的麵包。  11日,記者在市民張女士提供的牛奶吐司麵包上看到,上面長滿了斑斑點點的綠斑。麵包的包裝袋上,注有家樂福樂松店的字樣,同時標明麵包的生產日期是2006年4月9日,保質期是2006年4月12日。據張女士反映,9日20時許,她在動力家樂福超市樂松店買了兩個單價為3.8元的牛奶吐司麵包。
  • [民生提示]蛋糕過期3月家樂福超市仍在賣 本周必看民生新聞
    千龍網綜合報導 蛋糕過期3月家樂福超市仍在賣、寶寶咬牙器不能亂用、北京市學校現18起諾如病毒疫情……本周這些民生新聞得知道:   蛋糕過期3月超市仍在賣   2016年11月,北京市朝陽區法院審結了11起家樂福門店出售過期食品被消費者索賠案,結果家樂福全部敗訴,共需賠償12120
  • 家樂福被曝蛋糕過期3個月仍在賣 回應稱沒吃下去不賠償
    記者還注意到,僅一年的時間裡,瀋陽家樂福也因食品過期問題,91次成被告,敗訴達90次,其中一款罐頭過期達4個月零6天。  食品過期的時間,從1天到3個月不等。其中,創益佳店出售的宜百味小蛋糕過期時間最長,達3個月。過期時間較長的還有創益佳店出售的紅棗奶片(1個月20天),四元橋店出售的禾然有機特級橄欖油(過期50天)。  超市態度沒吃下去不同意賠償  記者注意到,11起案件雖然涉及不同門店,但各門店在庭審中的答辯意見非常一致。
  • 家樂福:假茅臺酒並沒在廣州超市賣(圖)
    家樂福:假茅臺酒並沒在廣州超市賣(圖)   大洋網訊 家樂福超市落戶杭州僅一個多月,就因涉嫌出售假茅臺酒而於日前被當地工商部門立案調查。廣州家樂福超市是否也存在出售假茅臺酒的情況呢?9月13日下午,記者趕赴位於廣州市海珠區江南大道的家樂福超市。  記者在酒類貨架旁,看到了冠以「茅臺」字樣的十餘種不同品牌的系列茅臺酒,一些消費者正在選購。
  • "死豬肉"冒充羊肉銷售 下鍋一煮滿屋臭味(圖)
    經過修剪後的豬蹄明顯細了很多。     剛買的「羊肉」下鍋一煮竟然滿屋臭味,經仔細辨認原來是小豬肉冒充的。黑心攤販為了讓假羊肉從外觀上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對小豬的蹄子進行了精心細緻的修剪,一番「化妝」之後,一些市民還真上了當。
  • 海口家樂福推出多樣化年貨商品深受市民青睞
    為此,家樂福準備了更多優質優價的民生商品。 以食用油為例,除了大豆油、花生油等傳統油品外,橄欖油、葡萄籽油等高端產品也佔據了一定的陳列排面,在價格方面也十分親民,深受消費者追捧。 酒類也是年節餐桌上的必備商品。從11月起,家樂福商品部門就開始籌備訂購茅臺、五糧液、瀘州等知名品牌的暢銷商品,提早進行大規模統一直採,使售價降低,把更多實惠給到顧客。
  • 昆明家樂福:全市11家門店正常營業
    昆明家樂福:全市11家門店正常營業 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企業復工後,如何恢復生產秩序渡過難關,是當前面臨的現實問題。作為市民熟知的知名連鎖超市,昆明家樂福已切實做好保供防控,應對返城復工的客流增長。疫情期間,全市11家門店從上午8點半至晚上10點正常運營,不斷貨、不漲價,保證民生類商品正常銷售。
  • 武漢1家樂福賣過期兩月巧克力 工商部門介入查處
    圖為: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顯示巧克力已過期點擊查看更多新聞圖片楚天金報訊 (記者 鄧偉 呂俊磊 實習生 何顏君) 市民程女士在一家家樂福超市購買了巧克力並給孩子食用後昨日上午10時許,在漢陽家樂福超市門口,程女士向記者出示了3盒過期的巧克力。在商品包裝盒上,記者看到,該巧克力生產日期為2010年1月20日,保質期為12個月,也就是說,這3盒巧克力過期近兩個月。記者隨後在超市貨架上發現兩盒包裝相同、日期顯示過期的巧克力,標價為37.5元/盒。
  • 南京家樂福賣三無熟食 帶蛆老滷製成啤酒鴨(圖)
    一個是「三無」地下私人黑加工作坊,一個是國際知名的連鎖超市——家樂福,讓人很難想像這兩家會有什麼聯繫。但一個黑作坊生產的「配用三十多種中草藥科學配方,加以陳年老滷精製而成,具有養顏健胃等功效」的「啤酒鴨、啤酒雞」卻在南京的家樂福敞開賣。
  • 家樂福遼陽路店明天停業 具體原因未透露(圖)
    貨架基本清空,班車已停運  12月26日中午,記者來到了家樂福遼陽路店,店內的大部分貨架都已經被清空,四處都擺放或懸掛著「大清倉」標籤,不少商品的價籤也是臨時用筆在白紙上寫就,像廚具、衣物、生鮮等商品貨架上基本都已沒貨,只剩洗護日化和零食商品還比較多,不少市民正在店內選購商品,一些有明顯寫著降價的價籤或是手寫價籤的商品基本都已售完。
  • 賣熟食不戴口罩:社會監督員暗訪給家樂福挑刺[圖]
    新一批家樂福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東方網記者劉歆3月14日報導:「3·15」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今天上午,8名普通上海市民成為家樂福超市新一批社會監督員。    據了解,在歷經「標籤門」等誠信危機之後,家樂福從去年開始聘請監督員給自己暗中挑刺。監督員們都是普通市民,有退休職工、居委會幹部,也有公司白領、公務員。目前,社會監督員已覆蓋上海家樂福旗下所有門店。    據社會監督員介紹,在暗訪中他們針對家樂福門店存在個別熟食營業員不戴口罩、商品標識標籤規範、付款排隊時間過長等問題,向企業提出意見進行整改。
  • 東北珍珠米變黃"米粉" 家樂福已下架處理(圖)
    半島都市報4月12日訊(記者 邢成博) 從正規超市買來東北大米,回家開包裝後卻發現大米發黃結塊,用手一捻就成了粉末狀……4月12日 ,市民高女士向記者反映了自己遇見的窩心事,發現大米有質量問題後,她聯繫了廠家,廠家自知理虧主動賠給高女士900元錢。  「我在家樂福買到了劣質大米,太氣人了。」
  • 家樂福為啥要賣?會賣給誰?
    尤其是阿里已經完成對高鑫零售(主要是大潤發)的收購,2個月時間裡(11月20日--1月18日),雙方都在加速推進大潤發賣場業務升級改造,驗證快消品類新零售的可信性模式。 第一批天貓網紅商品,也陸續入駐大潤發華東167家門店。 一定程度上,作為家樂福中國最強競爭對手大潤發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家樂福在中國市場的整體決策。
  • 徐州羊肉賣進「家樂福」
    本報徐州電 4月底,徐州澳華肉食品有限公司得到家樂福超市中國總部的確認,澳華公司正式成為「家樂福」全球銷售聯盟的一員。從5月份開始,徐州市民就可以在家樂福超市買到徐州的地產羊肉,通過家樂福的全球銷售系統,不久以後,國內乃至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可能在家樂福超市中買到正宗的徐州羊肉。這也是徐州地區企業首次將農產品打入「家樂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