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自己人生自己做主,牢記這三點,擇善人而交,擇君子而處

2020-12-19 歷史國學教堂

01開篇序

人生在世,有些人值得你對他好,有些人不值得,並非每個人都懂感恩。更多人是你給他一點臉,他反而就不要臉。在生活裡你常會發現,對一個人越好時,他反倒是覺得理所當然,非但不回報,還態度惡劣。

所以,對人好也要分人。感恩的,就給他更多。不感恩的,就離他更遠。自己人生自己做主,牢記這幾點,擇善人而交,擇君子而處。

02擇善而交

6、人這一生,擇善而交!人生路上,我們都需要朋友,生活之中,我們離不開朋友。交對了朋友,一輩子幸福,交錯了朋友,一輩子痛苦。朋友,需要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

與人相處:你尊重我,我就尊重你,你無視我,我就無視你,就這麼簡單!別慣壞了不知領情的人;別餵飽了不懂回饋的心。不要太在意某些人說的話,因為他們有嘴,但不一定有腦。願你有鎧甲,也有軟肋,善良有原則,軟弱有底線。

真朋友,會在你困難的時候雪中送炭,會在低谷的時候對你不離不棄,給你鼓勵,助你東山再起;「假」朋友,你風光時,常伴你左右;你失意時,瞬間翻臉不認人,將你拋棄。

所以,不要等到見過人情冷暖後再去感嘆世態炎涼,這輩子定要早些知道:寧可交一位好友,絕不交一群損友。人這一輩子,圈子不要太大,乾淨就好;朋友無需太多,品正就好。擇善人而交,擇君子而處。

03交人交心,知情知恩

人生苦短,不要辜負一直都陪伴你的人,也不要陪伴一直辜負你的人,別人待你好,你便用心珍惜,別人敷衍你,那你便應付他,用了心的人,才值得放心上。

認了真的情,才讓人真心疼,世界上來來往往的人有很多,但是真心惦記你的,就那幾個,把內心有限的位置,留給他們;待你忽冷忽熱的,學會放手;離你時遠時近的,別再用心。

生活中,沒有過不去的難關,好好把握身邊已經擁有的一切,得到再失去,更是苦痛的遺憾,別讓自己一手好牌,打到爛。善良的人,值得擁有更多美好。

04不是一路人,就不必勉強在一起

不管是在生活還是事業中,不是一路人,就不必勉強在一起。圈子不同,不必強融,把時間留給等你的人,把心事,說給懂你的人,把坦誠,拿給信你的人,把情意,送給幫你的人。

追不上馬兒不追,養一片草。擠不進的圈子不擠,做好你自己,是梧桐,必引來鳳凰,是楊柳,必招春風,是人物,必然輝煌。欲做虎,別與狼同行,虎,光明正大,狼,陰險狡詐,品行不同,不必交心。

欲成鷹,別與麻雀同巢,鷹,高瞻遠矚;雀,目光短淺,志向不同,不必言深。不要太依賴任何人,別人鼓勵你,證明你很強大。

05結語

人生需要簡單,生活需要平淡,許多事,只有簡單了,才得輕鬆。我們無需感嘆人生,無需哀怨命運,只有紮實地走好自己的路,珍惜沿途中的每一處風景,善待生命中的每一位朋友,就是一種享受。

做自己的主人,掌控自己的心,經營好屬於自己的天地,做到萬事問心無愧!執一顆平常心,簡簡單單過日子,生活才會倍感溫馨,才會幸福長存!我相信人生在世,心越簡單,我世界就簡單,我的幸福才會久遠。

相關焦點

  • 鳥擇良木而棲,人擇君子而處,心擇善良而交
    鳥擇良木而棲,人擇君子而處,心擇善良而交。一生中,遇到的人很多,有人對你微笑,有人對你使壞,有人對你置之不理,有人給予你鼓勵和幫助。真正成為朋友的人,很少;大多是擦肩而過的路人,還有冷眼旁觀的陌生人。胸無大志的人,身邊多酒肉朋友;要成大器的人,身邊多貴人知己。你身邊是一幫什麼樣子的人,折射了你真實的生活狀況,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君子之交淡如水。
  • 曾國藩:人生,擇善而交
    曾國藩曾對其子說到:「擇友為人生第一要務」,後來,他又以更為直白精煉的語句說到:「擇友即是擇人,擇人為第一要務」。 曾國藩對其弟弟的這一做法也印證了古人常說的那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是人與人之間是會互相影響的,與慵懶墮落的人為伍,久而久之你也會倦怠學業,喪失理想。而與那些好學不倦、勤奮不懈的人同處,則可以互相勉勵,共同進步。
  • 如何交君子,怎樣防小人,做好自己是關鍵
    君子將交往看得很淡。不注重名利,也不注重財和錢,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交。孔子說:」君子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小人對別人要求很嚴格;君子舉止莊重,不與別人爭執,合群而不結黨營私。」孔子就是孔子,將君子與小人的特性說得如此分明,說出了人們想說又說不出的話,孔子不愧為是個大學問家。孔子的話使我們知道了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差距在哪裡。
  • 人生,牢記這五字真言,可以無悔!
    其實,宋代思想家李邦獻在其著作《省心雜言》中用五字真言告訴我們:人生,牢記這五字真言,可以少後悔!人生苦短,我們若能熟記這五字真言,可以少犯錯,少後悔!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再者,「寡言」可以養足元氣,讓人時刻保持精氣神十足,因為按照中醫的理論「寡言養氣,寡事養神,寡思養精」。所以說,「寡言」好處多多,既可以避免禍從口出,也可以讓自己少後悔,還可以養足精氣神!其次,李邦獻認為「擇交」可以讓人生無悔,這是為什麼呢?「擇交」就是慎重交友的意思,這也是先哲聖賢們苦口婆心教導我們的。
  • 佛前供水果,牢記這三點,讓你的功德圓滿!
    佛前供水果,若能牢記下文三點,那麼你的供養功德會更圓滿。其一,遠離顛倒執著。佛陀住世時,僧團嚴持戒律,萬緣放下,不抓金銀。故而,生活所需之物,都是由世間善信布施。《佛本行集經》中云:「尊重恭敬,四事供養,所謂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幡蓋、華香。
  • 佛說:餘生做個「自私」的女子,牢記這四件事,先愛自己而後愛人
    人們常說做人苦,做女人更苦,因此,作為活在如今這個時代的女人,我們更要明白:不懂先為自己付出的人,就算為別人掏心掏肺,也會被當作理所當然。不懂先愛自己的人,就算把自己感動得痛哭流涕,也無法真正擁有合適的愛情和生活。人生,只此一世,取悅自己,真的很重要,正如佛說:餘生做個「自私」的女子,牢記這四件事,先愛自己而後愛人。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四點,功德圓滿!
    而佛入滅後,善男信女又將香、花、燈、果、水等物供養於佛前,以此感念佛恩,續佛慧命。這其中,水果可以說是最為普遍、常見的供品之一。佛前上供水果時,若能牢記下文這四點,功德圓滿!第一點,供養不在量,而在於發心。也許有人會覺得,供養幾隻水果,數量不多,也不值錢,所得功德福報也就有限。
  • 《貞觀政要》十句傳世金言,以古為鏡,擇善而從
    此書以君臣對答的方式,分類編撰貞觀年間唐太宗和身邊大臣四十五人的政論,使後人能夠遵循前人的經驗,以古為鏡,擇善而從。一、立身成敗,在於所染。出自唐·吳兢《貞觀政要·慎終》載魏徵語。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成敗,與他所沾染的習俗習慣好壞有關。這句話是說環境習俗對人的影響作用。意在勸告誡勉世人要遠離不好的習俗,改掉不好的習慣。
  • 佛說:人生無常,被人瞧不起時牢記這兩個字,放下怨念,方得解脫
    人生在世,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自以為是、趾高氣昂、瞧不起別人的人,這些人常常仗著自己的權勢為所欲為,肆意的欺壓別人。遇到這樣的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奮起與之對抗,還是默默地忍氣吞聲?其實都不是。要做到充耳不聞,首先要學會的便是這兩個字:忍辱!「忍辱」是佛家的六度之一,是佛認為讓人擺脫苦海,到達彼岸的六種方法之一。佛家長焦的忍辱,並不是讓人有氣一直憋著。要知道,一個人若是長期沉浸在被人欺壓的情緒中時,勢必會惡念滋生,帶來無盡煩惱和苦惱,許多人為了平復怨氣衝動之下,甚至會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給自己帶來惡果。
  • 佛前上供水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牢記!
    佛前供香,「香」被奉為佛法的信使,將佛法的訊息傳遍虛空法界,令一切眾生聞之受益。燒香,更是點燃心靈之香,「戒定慧」真香,而不是為了求取感應。佛前供水果亦是如此,佛菩薩是不會吃的。佛前上供水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牢記!一、一定不要用「壞果」供佛「花」與「果」總是相應的,有花才會有果。
  • 這些社交暗語一定要記得在酒桌上與別人碰杯,自己的杯子一定要
    1.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人在傷心時,都有傾訴的欲望,但如果見人就說,很容易使聽者心理壓力過大,對你產生懷疑和疏遠。同時,你還會給人留下不為他人著想,想把痛苦轉嫁給他人的印象。2.在酒桌上與別人碰杯,自己的杯子一定要低於對方的,特別是對方是長輩或領導。3.生三個「一」:吃一塹長一智; 經一事長一能; 交一友結一緣。 4.別人批評你的時候,即使他是錯的,也不要先辨駁,等大家都平靜下來再解釋。
  • 一位老僧的告誡:佛前供花果,這3點千萬牢記,功德無量!
    「供養」一詞為佛門術語,意指用飲食、香花、水果、幡蓋等等美好之物,供給諸佛和善知識。佛是世人的無上福田,種下一念善心,就是為將來得度培植善因。所以,佛經中講,即便以細微之物供養佛,亦有大福報。若能「不住於相」而行供養,則有功德。
  • 人到中年,理應與人為善,擇善而交,方能修心養性,與世無爭
    對於那些觀眾,我們可以不予理睬,我們的耳朵,不需要去聽那些風言風語,只需珍惜身邊對自己好的朋友就行了,起碼,他們陪你走過了一段記憶很長的路!朋友並非要天天見面,每天混在一起吃喝玩樂的,不叫朋友,而叫玩伴!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兩個字,福報無量!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因果」這兩個字,福報無量。學佛的人都明白,佛陀所說諸法,其核心只有兩個字,那就是「因果」。所謂「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不論你是否信佛,因果都一直存在,並且時刻影響你的福禍。你可以不信佛,但你終究會在某一刻相信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縱使會遲到,也終究不會缺席。
  • 我的人生我做主,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每個人的人生都需要自己去開拓,命運也需要自己去掌握。都說「知識改變命運!」。那麼命運到底是什麼?如何去改變?簡言之,命運。就是自己一生的運氣!在這個世界上能掌握和改變命運的只有你自己。如果你不把握好自己的「命運」,你的人生就不會圓滿。
  • 佛教:佛前「燒香」,牢記這2點,使你的功德更圓滿!
    佛前燒香,一來表示對佛法僧三寶的恭敬與感恩;二來,佛門裡稱「香」為「戒定真香」,告誡眾生要持戒莫作惡、敬畏因果,要修清淨心、安心不亂,要有智慧、不顛倒妄想。「燒三支文明香,敬一份真誠心」,佛前「燒香」,牢記這2點,使你的功德更圓滿!
  • 佛教:在拜觀音菩薩的時候,牢記這三點,便可福報無量!
    很多人喜歡去寺廟拜佛和菩薩。但很少有人帶著純粹的真誠和清淨之心前去拜佛。大多數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去燒香祈福。我們有這樣一個慧根,有這樣的福報和與佛法結緣,卻為什麼不從根本上解放自己,提升自己而只是祈求菩薩幫自己解決暫時的困難呢?
  • 佛說:讓一切順其自然,牢記這四件事,人本是人,無需刻意去做人
    ,那麼就嘗試一下改變方向;若是一件事想了很久很久,依然糾結於心,那就選擇放下;若是一些人交了很久很久,依然感覺不到真誠,那不如選擇離開;若是一種活法堅持了很久很久,依然感覺不到快樂,那就應當選擇改變。一輩子何其短暫,與其苦苦糾纏,不如讓自己放下過去,讓心歸零,方能悟出生活的真諦,更好去享受生活的每一刻時光。正如佛說:讓一切順其自然,牢記這三件事,人本是人,無需刻意去做人。
  • 什麼樣的人不可交,君子與小人的區別,你細品後擇善而處
    良禽尚且擇木而棲,何況是人,確實應該擇君子而交。善友就像是黑夜裡的那盞明燈,讓你在迷茫時、焦慮時總能尋見照進心裡的那束光,溫暖而覺知。惡友就像是帶著一絲臭味的墨汁一樣,久而久之,沾之染之燻之,沒有沁人之作,皆是亂世之行。
  • 鳥擇良木而棲,人擇良友而交
    每一個人一生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交良友終身受益,交損友則後悔不己。什麼樣的朋友值得交呢?一誠實守信的人這類型的朋友信守諾言,不用擔心他答應你的事情做不到。可以放一百個心。你和他交友很安全,不用擔心他會欺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