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一艘畫舫 帶你走進花雕酒的前世今生

2020-12-04 浙報融媒體

在紹興,有一種酒特別受人青睞,那就是芬芳馥鬱的花雕酒。

乘中國黃酒號畫舫, 讓講解員, 帶你走進花雕酒的前世今生。

花雕酒的前世今生

花雕酒歷史悠久,最初稱為女酒。

說起花雕酒的前世今生,最早要從我國古代女酒說起。《周禮》中記載「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說明古代宮廷釀酒很多出自女性,他們既是奴隸,又是釀酒者,由她們釀製的酒是宮廷中的「官酒佳釀」。

花雕酒歷史悠久,最初稱為女酒。在晉人稽含所寫的《南方草木狀》中有一段文字:「南人有女數歲,即大釀酒,既漉,候冬陂池水竭時,置酒罌中,密固其上,瘞陂中,至春瀦水滿,亦不復發矣。女將嫁,乃發陂取酒,以供賀客,謂之女酒,其味絕。」

清代梁章鉅在《浪跡續談》中記載:「最佳者名女兒酒,相傳富家養女,初彌月,開釀數壇,直至此女出門,即以此酒陪嫁……其壇常以彩繪,名曰花雕。」自此,由清代中期開始,紹興花雕一直作為紹興特有的民間藝術品流傳於世。

晚清時期,花雕由單一的民間婚嫁禮品逐漸擴大應用到祭祀、做壽、建房、開業等,作為人們迎來送往、參與各種活動中的高檔禮品。

當時紹興城鄉一帶從事廟宇、家具油漆繪畫的民間藝人紛紛開張起彩繪花雕的手藝行當。內容大多為「梅蘭竹菊」、花草、飛禽圖案,在壇外寫上「喜」字或寫「五世其昌」「花好月圓」等吉祥如意之詞。

在光緒時期,紹興花雕以「龍鳳呈祥」的彩圖裝飾,選入皇宮婚禮之用。

到了現代,人們把原先的平面堆塑成立體的高浮雕藝術風格,這樣的創新,使它更加高雅脫俗。

花雕酒的製作工藝集繪畫、書法、塑雕於一體的傳統工藝。

紹興花雕工藝製作有三十七道工序要做,每道工序都有它的特點,第一步把罐裝殺菌後的酒罈進行灌酒,通過儲存,只有不爛的酒罈才能在外面進行彩繪包裝。然後經過打磨、上漆、印樣、瀝粉、油泥堆塑等工序,把它從一隻普通的酒罈蛻變成一件精美的花雕作品。

花雕酒其香很濃,其味絕美,且在酒罈的小天地中處處顯示了黃酒文化的風姿多彩。

暮色降臨,中國黃酒號上的燈籠亮起,開啟一壇花雕酒,品上一餐黃酒船宴,想必是這個9月最愜意的事情了吧!

(原標題《乘一艘畫舫,帶你走進花雕酒的前世今生》。編輯金漢青。)

相關焦點

  • 乘一艘畫舫 帶你走進花雕酒的前世今生
    在紹興,有一種酒特別受人青睞,那就是芬芳馥鬱的花雕酒。乘中國黃酒號畫舫, 讓講解員, 帶你走進花雕酒的前世今生。花雕酒的前世今生花雕酒歷史悠久,最初稱為女酒。說起花雕酒的前世今生,最早要從我國古代女酒說起。《周禮》中記載「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
  • 你真的懂翡翠玉石麼?翡翠的前世今生,帶你走進真正的翡翠世界
    你真的懂翡翠玉石麼?翡翠的前世今生,帶你走進真正的翡翠世界。明明之中記得有那麼一句詩:舞衣疊翡翠,海月掛珊瑚。你看看那美麗的衣翻飛,玉石的光不停地閃爍,怎一個美字了得。人人都說璞玉好,古有古人為了一塊玉石而大打出手,爭奪城池,搶奪王位,一塊和氏璧變成了傳國玉璽,這便是古與今的前世傳奇。翡翠玉石不僅僅代表古代帝王之爭,還能體現在現代女子敢愛敢恨性格,你要看到,晶瑩潔白的翡翠玉石變成手鐲時,佩戴在手上的時候,是要告訴自己也告訴自己的愛人,若是相愛,就用盡全身力氣去大膽的愛。
  • 去嗨皮|今天帶你了解豆瓣醬的前世今生!
    去嗨皮,今天帶你來了解豆瓣醬的前世今生!>麻婆豆腐等經典菜式帶著濃鬱的熱辣鮮香感撲面而來今天,就跟著去嗨皮來解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菜之魂」——郫縣豆瓣豆瓣醬的前世今生小小一勺豆瓣,會有怎樣的前世今生呢?
  • 紹興的「花雕酒」是怎麼來的?知道她的前世今生,你還想喝嗎?
    加飯酒是紹興黃酒的當家品種,也由此衍生出一些多耳熟能詳的品種,如花雕酒、女兒紅、狀元紅等等。 這裡重點說說紹興的花雕酒。花雕酒是紹興的傳統名酒,由古時候的「女兒酒」演變而來,跟狀元紅、女兒紅一樣,其實屬於同一種酒,即陳年加飯酒。
  • 萊蒂婭帶你走進西班牙橄欖油的前世今生
    「 提到西班牙讓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呢?精彩刺激的鬥牛、足球、畢卡索的創世名畫,這些都是西班牙的標籤;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久負盛名的一樣食材,擁有幾千年的歷史且還擁有極高營養價值的——橄欖油! 」橄欖在西班牙已有超過三千年的歷史,可以從南部開始追溯它的前世今生。
  • 乘畫舫船看風景!鄭州如意湖水上旅遊線路正式開通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林衝 通訊員 李盼 「嗚嗚……」10月1日上午,伴隨著清脆的汽笛聲,一艘古色古香的畫舫船在鄭東新區如意湖正式啟航,標誌著如意湖水上旅遊線路正式開通,也意味著如意湖這張鄭州名片將煥發出更為絢麗的精彩活力。
  • 浙江餘杭--帶你走進抹茶的前世今生
    浙江餘杭-抹茶的前世今生!自宋代起徑山寺僧侶便在此開闢茶園。歷史的輪廓若隱若現,和今天的生活總會不期而遇。餘杭徑山寺自宋代起,便時常舉行由香客參加的茶宴。人們帶著虔誠之心,來進行評鑑茶葉質量的「鬥茶」活動,並誕生出極具創意色彩的行為。
  • 多彩之酒的前世今生
    很多人認識力嬌酒(利口酒)是從野格開始,2018年11月以後,百度對於野格的搜索量突然暴增,很多人對依靠抖音突然爆紅的野格摸不到頭腦,野格,什麼鬼?力嬌酒、利口酒,什麼鬼?這篇文章我就和你們說說利口酒的前世今生。
  • 揭秘中國醬酒前世今生!
    一旦紅了,前世今生便都將成謎。醬酒也是如此。在喜歡認祖歸宗、喜歡五皇五帝的白酒行業,不難想像醬酒的前世今生有多麼複雜、多麼玄幻。讓我們從醬酒的命名開始,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地方國營貴州茅臺酒廠有位酒師,名叫李興發,愛酒成痴。1964年冬天的一個寒夜,他從家裡帶了三種酒,興衝衝地趕到國家輕工業部茅臺酒試點工作組的宿舍。他把三種酒讓三位專家品嘗,三位專家異口同聲地認為,三種酒的口味不一樣。
  • 關於「醋」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嗎?
    關於「醋」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嗎? 生活中有這樣一個詞 出現的頻率極高 但你卻見不得知道它的由來 它多發生在男女關係裡
  • 肯德基國寶主題店 走進年畫的「前世與今生」
    大運河畔的楊柳青年畫有著怎樣「前世與今生」的故事?一場津門古鎮喜樂會,帶著我們一起走進國寶年畫的傳奇故事。   走進餐廳,猶如進入了大運河畔的楊柳青古鎮。天津市區以西20公裡的楊柳青鎮,以楊柳依依得名,以木版彩繪年畫著稱。自明清以來,楊柳青鎮及其附近村莊,開始事年畫作坊生產。可謂是「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與蘇州桃花塢年畫並稱「南桃北柳」,成為中國傳統木版年畫中最為著名的一宗。
  • 詮釋了葡萄酒的前世今生 走進紅酒飄香的澳洲百利達酒莊
    帶著朝聖般的心情走進春日的百利達酒莊,立即被眼前躍動的色彩和壯闊的畫面所震撼:漫山遍野整齊地鋪滿收穫之後的葡萄架,而架子上深紅色、橙紅色、橘黃色、黃綠色、淡黃色的葡萄葉,像油畫般精緻錯落。如詩般的田園風光會讓你很快忘記旅途的疲憊,而時常映入眼帘的各式葡萄酒莊園,就絕不會讓你產生審美疲勞:他們的建築風格有的如埃及古堡般神秘,有的如歐洲宮廷般奢華,有的又如798風格充滿了後現代的藝術氣息……在百利達酒莊筆者參觀了葡萄酒的釀製設備,百利達釀造師介紹了釀造工藝及過程。
  • 佛教:虛雲大師的前世今生,修行是生生世世的事情
    關於前世今生的故事,歷史上有許多有名的名人都會為我們做證明,證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前世今生。書到今生讀已遲,黃庭堅的前世今生。清朝的大才子袁枚,讀過宋朝文學家,書法家,詩人黃庭堅前世今生的故事後,不禁嘆曰:書到今生讀已遲;那些聰明絕頂的神童,絕對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讓我們看一看黃庭堅前世今生的公案。
  • 基隆市:一個港口的前世今生
    第十九集 基隆市:一個港口的前世今生  片子1 《基隆港的美麗與憂傷》  主旨:透過鏡頭展示《鼓浪嶼之波》中唱到的美麗的基隆港。通過記者的走訪,講述基隆港的變遷。大三通實現,08年12月15日, 萬海航運、陽明海運、臺灣航業等3家臺灣航運公司和福建華榮海運公司的各一艘貨輪,15日上午10時30分從基隆港啟航。這是從基隆出發的首批兩岸海運直航船舶。劉兆玄在致辭時說,臺灣水果與海鮮通過兩岸海運直航到達大陸,會比快遞還快,島內各界可到大陸開發新市場,一起拼經濟。
  • 一代國酒醬香型白酒的前世今生
    前世 醬香型白酒的前世據記載為「枸醬酒」,戰國時期中國西南夜郎國以枸樹花果為醬釀造無下膠、無精濾,酒體渾厚不清,其稱「枸醬酒」。至西漢時,「尤物移人付酒懷,荔枝灘上瘴煙開,漢家枸醬知何物,賺得唐蒙鰼部來」當時令漢武帝都淌口水的「枸醬酒」就是醬香型白酒的前身。
  • 老四大名酒的前世今生,白酒圈公認這四大名酒含金量超高
    茅臺酒的前世今生 貴州仁懷茅臺鎮產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武帝時期。 貴州仁懷茅臺鎮在清代和民國時期有三大酒坊生產的酒因質量上乘,非常有名,後人稱其為華茅、王茅和賴茅。 華茅——清同治元年(1862年),大鹽商華聯輝創「成裕燒房」,後改名「成義燒房」。 王茅——清光緒五年(1879年),「榮太和燒房」成立。
  • 特寫:馬祖高粱的前世今生
    說起臺灣的酒,人們首先想起的往往是金門高粱。孰不知馬祖也產高粱酒,而且別有一番風味。八八坑道窖藏高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八八坑道原是馬祖在「戰地政務」時期為加強防禦所構築的軍事設施,當時用來儲存軍需物資。坑道由花崗巖石構成,全長273米。1992年後,因「戰地政務」解除,坑道不再被賦予軍事功能。但因牆壁堅固,地質穩定,氣候水土環境適宜,恰好成為條件絕佳的藏酒窖。
  • 帶你走進臘八粥的「前世今生」
    羊肉臘八粥 | 紀錄片《舌尖上的新年》你知道臘八粥的由來嗎?吃粥的時候要注意些啥?一起來看看吧~臘八粥的前世今生「臘八」一詞源於南北朝時期,當時又稱「臘日」,本為佛教節日,是佛祖釋迦摩尼成道的日子,故又被稱「佛成道節」。
  • 原來刺身真的是「刺」在「身」上,帶你了解三文魚的前世今生
    三文魚隨著北京疫情的反覆和新發地一道上了熱搜,使三文魚這個不太親民的食材也走進大眾視野,今天就和你說說三文魚以及刺身的前世今生。首先你要明白,什麼是刺身。刺身原本是日本北海道漁民打撈到新鮮海產品,到市場上賣,為了證明自己的魚新鮮,便分割好,做出魚生給大家品嘗。
  • 三分鐘帶你解讀"醬香酒"的前世今生
    在高利潤的刺激下,有人開始動起歪腦筋,&34;、&34;、&34;、&34;等醬香亂象叢生,是時候科普一下醬香型白酒的前世今生啦!1979年,全國第三次評酒會上明確白酒劃分為醬香、濃香、清香、米香其他香五種香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