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是為了更好地相見!7萬尾鱘鰉魚幼魚放歸黑龍江

2020-12-19 澎湃新聞

離別是為了更好地相見!7萬尾鱘鰉魚幼魚放歸黑龍江

2020-08-18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8月18日,7萬尾通過人工催產、孵化、培育的達氏鰉幼魚在黑龍江幹流黑河愛輝段放歸黑龍江。

今年6月10日,愛輝區幸福鄉村民誤捕上來一條重約300多斤的達氏鰉,專家在救治受傷的達氏鰉時,發現這是一條卵已成熟的雌性親魚。通過對其人工輔助催產,獲得40萬粒受精卵,經過專家的精心孵化,培育出32萬條幼魚,已分批次全部進行增殖放流。

開展增殖放流對涵養水生生物資源,維護黑龍江水生生物多樣性,養護黑龍江瀕危水生動物,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黑河廣播電視臺 張金鑫 申楊 王松

原標題:《離別是為了更好地相見!7萬尾鱘鰉魚幼魚放歸黑龍江》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10萬尾鱘鰉魚幼魚放歸黑龍江幹流
    生活報8月12日訊 近日,記者從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獲悉,我省在蘿北縣肇興鎮舉行了2020年黑龍江幹流蘿北段鱘鰉魚增殖放流活動,10萬尾鱘鰉魚幼魚放歸黑龍江。據了解,此次增殖放流的鱘鰉魚分別是體長16釐米以上施氏鱘幼魚4萬尾、體長7.8釐米以上達氏鰉幼魚6萬尾。其中,增殖放流的達氏鰉幼魚,「母親」是今年6月10日黑河市愛輝區漁民誤捕的一尾體長2.9米、體重約300斤的雌性達氏鰉,這條「母魚」經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專家救治救護,並進行人工輔助催產、孵化、培育成功繁衍,此次放流的是其後代的一部分。
  • 今日7萬尾「達氏鰉魚寶寶」回歸黑龍江啦!
    今日7萬尾「達氏鰉魚寶寶」回歸黑龍江啦!△戳視頻觀看達氏鰉幼魚放歸黑龍江現場△2020年黑龍江幹流黑河市愛輝區段達氏鰉增殖放流活動啟動儀式△黑龍江名魚鮮體展活動現場,相關單位的領導、工作人員、師生、群眾等積極參與現場放流,7萬尾達氏鰉魚苗沿著滑道歡快地遊入黑龍江。
  • 68條鱘鰉魚600萬 平均重80斤長1.7米被擔架傳遞到運輸車上
    鴨綠江裡的鱘鰉魚。4月17日早晨,3個養魚人正吃力地將一條剛量完體長的雌性鱘鰉魚放到擔架上。這條雌性鱘鰉魚算上尾部,體長達到了1米9、估重120斤。據負責人李先生介紹,17日當天總共要從網箱中撈出68條雌性鱘鰉魚,保守估計總價值將超過600萬元。
  • 放生一尾魚 福澤一方水——黑龍江流域最大規模達氏鰉增殖放流活動...
    東北網8月20日訊8月18日,7萬尾滿月後長到10公分的「鰉魚寶寶」,乘車從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呼蘭水產實驗基地出發,來到了它們出生的地方——黑河市愛輝區。它們將同8月5日回歸黑龍江的那25萬尾「鰉魚寶寶」匯合,共同為恢復黑龍江水域漁業資源種群數量,維護水生生物的多樣性助力。
  • 非法捕殺307斤鱘鰉魚 三被告被判刑還要放流魚苗6000尾
    據了解,被告人王某某、趙某二人於2018年7月28日上午在撫遠市夾信子下灘白四爺廟附近水域,駕船用網具捕獲1條307斤的鱘鰉魚,以4.6萬元價格賣給被告人郭某。王某某和趙某各分得2.3萬元。郭某將魚處理後,部分銷售、部分藏於自家冰箱。2018年8月1日,王某某、郭某被撫遠市公安局抓獲,8月9日,趙某到公安機關投案。
  • 黑龍江撫遠市人民檢察院為鱘鰉魚維權
    東北網7月8日訊(魏巍 記者 佘雨桐)近日,黑龍江省撫遠市人民檢察院對一起非法捕殺販賣野生鱘鰉魚案件提起公訴及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這是該院公益訴訟「為鱘鰉魚維權」的第2起案件。庭審現場。公訴現場。檢察機關審查查明,2019年5月22日上午,王某某、劉某某和程某某在黑龍江撫遠水域九龍灘附近江面獵捕一條重達140斤的鰉魚,於13時左右將該魚以每斤55元的價格出售給鮑某某,所得共計7900元人民幣。當日王某某等3人被群眾舉報,次日鮑某某向公安機關自首。經司法鑑定,這條雄性達氏鰉魚剛剛成年,年齡在18--20歲之間,按照基準價值標準計算,價值在25000元左右。
  • 68條魚子值600萬 10年生的鱘鰉魚僅僅算一般的
    鴨綠江裡的鱘鰉魚。4月17日早晨,3個養魚人正吃力地將一條剛量完體長的雌性鱘鰉魚放到擔架上。這條雌性鱘鰉魚算上尾部,體長達到了1米9、估重120斤。然而,養魚人說,這種10年生的鱘鰉魚僅僅算一般的,鴨綠江裡養殖的鱘鰉魚12年生的,體長一般都在2米以上、重量超過200斤。一條雌性鱘鰉魚被放到擔架上。擔架的長度為2米多。
  • 60歲的達氏鰉魚現身黑龍江!「身高」2米9,觀察後將放歸自然
    10 日,黑河市愛輝區幸福鄉長發村漁民在黑龍江正常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被稱為 " 水中熊貓 " 珍貴魚種——大鰉魚。記者從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了解,近年來,我省流域水質明顯提升,許多與大鰉魚一樣的水生旗艦物種和指示物種回歸。
  • 黑龍江漁民撈出800多斤鱘鰉魚 魚子醬可賣30萬
    鱘鰉魚  生活報5月21日訊 「網裡有東西5月19日一大早,我省撫遠縣漁民打上了一條800斤重的母鱘鰉魚,這是近20年來撫遠縣有記載最大的鱘鰉魚,而其歷史上最重的為2000斤。  「起網感覺很沉,我們慢慢往上拽,就看見一條大魚的尾巴先上來了。這麼大的魚勁大,硬拽容易把船打翻,我們就拿著繩子把大魚尾巴系上並栓到船上,拖到岸邊一看竟是一條大鱘鰉魚。」
  • 25.7萬尾長江珍稀特有魚類放歸金沙江
    25.7萬尾長江珍稀特有魚類放歸金沙江 2020-10-25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紅樓夢》賈家過年烏進孝送來兩條千斤胖魚,鱘鰉魚是皇貢之首
    賈寶玉家族豐盛的年貨裡有兩條千斤胖魚:鱘鰉魚二個。康熙曾有詩讚云:「更有巨尾壓船頭,載以牛車輪欲折,水寒冰結味益佳,遠笑江南誇魴鯽」。此魚「身為魚中之皇,名之正稱為鰉」它一直是貢魚,只能由皇帝享用。「鱘鰉魚」的意思就是尋找皇帝的魚,這個名字就是康熙皇帝自己起的。
  • 雲南會澤建設全國最大鱘鰉魚魚子醬基地
    原標題:雲南會澤建設全國最大鱘鰉魚魚子醬基地   近日,記者在會澤縣上村鄉鱘鰉魚魚子醬加工出口基地看到,130多個養殖池裡,各齡鱘鰉魚遊來遊去;加工車間裡,工人們正加緊加工鱘鰉魚魚子醬。據了解,這個基地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鱘鰉魚魚子醬加工出口基地。
  • 鱘鰉魚10多萬元一條,藥用價值大,能防癌抗癌,難怪農民專門養殖
    鱘鰉魚主要分布於黑龍江,烏蘇里江和松花江下遊,嫩江等水域,學名達氏鰉。在當地,許多農民專門養殖鱘鰉魚。據悉,整個鴨綠江養殖的鱘鰉魚產值預估上億,但因為每條鱘鰉魚的生長年份不同,體重不一樣,賣價自然不一樣,但鴨綠江的養魚人說,一般的話,一條100斤的雌性鱘鰉魚能產卵13到15斤,這些卵就用來做成價格昂貴的魚子醬,再加上賣魚肉,最終,這條魚的價值在12萬元以上。
  • 長江邊現罕見長江鱘?其實是天朝淡水第一魚,原本住在黑龍江!
    達氏鰉(Huso dauricus),俗稱鰉魚,又稱黑龍江鰉,屬於鱘形目鱘科鰉屬一種大型肉食性魚類,僅分布在我國黑龍江及其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等支流。目前世界上鰉屬僅有2種,另一種是歐洲鰉。當時大臣稱讚,並請乾隆給這魚賜名,最後乾隆給它起名為「鰉魚」,並定為皇家貢品。不過野史記載,鰉魚自唐朝起就屬於皇家貢品。長江鱘和達氏鰉的區別:首先它們均屬於鱘魚科,尖尖的腦袋、一身硬鱗。
  • 撫遠漁民誤捕88斤鱘鰉魚魚媽身長2 .1米攜20斤魚子 正在救治站養傷...
    救助現場生活報5月29日訊 27日14時40分許,黑龍江佳木斯邊境管理支隊沿江邊境派出所接到灘地警務室民警反饋,在黑龍江72公裡處有漁民誤捕一尾達氏鰉,該魚在捕撈過程中受傷,急需救助。這條雌性達氏鰉魚重達88斤,由邊境派出所轉交給承擔魚類保護任務的撫遠市鱘鰉魚繁育養殖有限公司進行救治。目前,這條達氏鰉體徵恢復正常,等待產卵後放生。達氏鰉出水長達兩米「由於達氏鰉是保護魚種,被稱為活化石,禁止捕撈,所以出水的比較少見,像這麼大的攜帶魚卵的就更加少見了。」
  • 黑河丨漁民誤捕300斤大鰉魚 全力救治即將放歸
    黑河丨漁民誤捕300斤大鰉魚 全力救治即將放歸 2020-06-17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黑龍江打上一條1028斤大鰉魚,年齡差不多200歲,是要成精嗎? | 賣了...
    這是同江、撫遠十幾年來捕獲的最大的一條大鰉魚,2017 年,黑龍江也曾捕獲過一條 900 多斤重大鰉魚。目前,這條大鰉魚已被撫遠市放流站以22萬元的價格收購。馬紅軍今年53歲,打漁30多年,早在十多年之前,有漁民曾經捕撈過一條1300餘斤重的鱘鰉魚,當時賣了40多萬元。馬紅軍說,這一條魚的收入頂得上他兩年的收入了。
  • 黑龍江漁民捕獲300斤鰉魚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黑龍江漁民捕獲300斤鰉魚 2020-06-14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佳木斯美食,鱘鰉魚卵,統體墨綠,故有綠寶石、黑珍珠的美稱
    佳木斯市,是黑龍江省地級市,黑龍江省域副中心城市,黑龍江省東北部區域中心城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祖國東北邊陲的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匯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是中國陸地最東端的地級行政區;由南而北,蜿蜒起伏,直至松花江邊,地形呈南高北低之勢;屬於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 24.5萬尾珍稀魚類放流金沙江 長江鱘放流規模刷新紀錄
    昨天,在金沙江向家壩水電站附近的碼頭旁,24.5萬尾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被放歸金沙江,進一步補充了魚類野生資源,促進了魚類自然種群恢復和壯大。 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管辦、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和三峽集團等單位以及志願者,共放流長江鱘、胭脂魚、長薄鰍、厚頜魴、巖原鯉、圓口銅魚等6種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