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同一商品不同帳號價格差25元 大數據殺熟行為是什麼意思

2020-12-14 深圳熱線

平時我們在購物的時候經常會受到一些滿減優惠券,但是這個券並不是一直有的,很多時候都是新人才有的,反而老帳戶沒有什麼優惠,今日網購同一商品不同帳號價格差25元就是這種情況,那麼這種情況應該怎麼避免呢?

網購同一商品不同帳號價格差25元:

據央視網快速報導,10月16日,北京韓女士用手機在電商平臺購物時,不小心用了另一部手機結帳,卻意外發現同一商家同一產品的高級會員帳戶比普通帳戶貴25元。

經過仔細比較,韓發現普通帳戶頁面上多了一張「超過69減25」的優惠券。韓女士認為她遇到了大數據

面對查詢,電商客服回復「對於新用戶,系統會根據帳戶信息自動發送優惠券,並不是每個帳戶都能收到」。

韓女士說,如果電子商務平臺直接告訴自己「69歲以上減去25歲」的優惠券是新客人的專屬優惠券,或者是給不經常使用的人的,她會批准的。但現在的情況是這張優惠券上沒有說明,不知道能不能有更優惠的選擇。

對此,相關專家表示,區別對待消費者的本質是,他們涉嫌被大數據殺熟。

大數據殺熟說的是什麼:

大數據殺人指的是同樣的商品或服務,但老顧客看到的價格比新顧客看到的價格貴得多。2018年12月20日,大數據被評為2018年社會生活十大流行語

2019年10月9日,文化旅遊部公示《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針對最受關注的「大數據",殺熟」問題,《暫行規定》明確規定,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在同等條件下,為具有不同消費特徵的遊客設定相同產品或服務的差異化價格。大數據被殺後還將面臨最高50萬元的罰款。

《暫行規定》第35條規定,違反本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文化旅遊行政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77條的規定處罰。具體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2020年8月20日,文化旅遊部發布《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號文件,要求在線旅遊企業加強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不得擅自屏蔽或刪除遊客對其產品和服務的評價,不得誤導、引誘、替代或強迫遊客進行評價,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侵犯遊客合法權益。不為「不合理低價」旅遊提供交易機會,積極宣傳全國旅遊投訴渠道,鼓勵平臺經營者先付費。

相關焦點

  • 晚報丨網購同商品不同帳號價格差25元;貨車高速起火20噸零食被燒
    晚報丨網購同一商品不同帳號價格差25元 警惕大數據「殺熟」;兩貨車高速起火20噸零食被燒【熱點新聞】網購同一商品不同帳號價格差25元 警惕大數據「殺熟」今年從11月1號就開始「雙11」網購節,但是買買買的同時,還要警惕一件事,那就是大數據「殺熟」。近日,北京的韓女士使用手機在某電商平臺購物時,中途錯用了另一部手機結帳,卻意外發現,同一商家的同樣一件商品,註冊至今12年、經常使用、總計消費近26萬元的高級會員帳號,反而比註冊至今5年多、很少使用、總計消費2400多元的普通帳號,價格貴了25塊錢。
  • 價格相差25元,是「殺熟」還是「營銷」?|圍爐說
    前段時間,北京的韓女士就遭遇了大數據殺熟。10月16日,她在使用手機在某電商平臺購物時,中途錯用了另一部手機結帳。沒想到,有了意外發現。明明是同一商家的同一件商品,韓女士用經常使用且已有12年「高齡」的高級會員帳號購買,居然要比自己另外一個只有5年多的普通帳號貴了25塊錢。據韓女士介紹,她的高級會員帳號已經消費了近26萬元,而普通帳號僅2400多元。
  • 大數據「殺熟」調查:網購平臺、在線旅遊和網約車成重災區
    原標題:市消協調查顯示:網購平臺、在線旅遊和網約車大數據「殺熟」最多  3185份調查問卷勾畫「殺熟」樣本  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出許多,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大數據殺熟」
  • 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原因是什麼 大數據殺熟行為十一起禁止
    現在是網絡時代,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網際網路,相信大家平時都聽說過大數據殺熟,可能很多人還不是太了解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不過根據文化和旅遊部最新發布的《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大數據殺熟行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接下來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大數據殺熟行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
  • 什麼叫大數據殺熟是什麼意思 臨沂的朋友肯定也遇到過
    300元的酒店房間老客戶訂房時需支付380元?最近,有微博網友自述其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引起網友強烈回應,那麼大數據殺熟是怎麼回事?大數據殺熟是什麼意思呢?   所謂「大數據殺熟」的現象,大意是各種網際網路平臺通過記錄用戶的使用習慣和偏好,對不同用戶採取不同的報價方案。
  • 外賣、酒店等價格疑存「大數據殺熟」 美團或成反壟斷樣本?
    一是對新老用戶制定不同價格,會員用戶反而比普通用戶價格更貴;二是對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制定不同價格;三是多次瀏覽頁面的用戶可能面臨價格上漲;四是利用繁複促銷規則和算法,實行價格混淆設置,吸引計算真實價格困難的消費者。這類算法造成選擇性目標傷害。「殺熟」爭議平臺的「大數據殺熟」,是指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出許多的現象。
  • 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什麼梗? 大數據「殺熟」的套路你中過招嗎?
    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什麼梗? 大數據「殺熟」的套路你中過招嗎?時間:2020-02-19 13:2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什麼梗? 大數據殺熟的套路你中過招嗎?
  • 訂酒店APP平臺用大數據"殺熟":同一酒店兩個價格
    (原標題:消費越多價格越貴,APP平臺「殺熟」你被套路了嗎?)習慣了用APP預訂酒店、演出票的你,有沒有想過會被某些「比你更懂你」的網絡平臺「殺熟」而無知無覺?近期,不少網友發現,自己經常購物的網站、APP,消費越多、?得到的優惠越少,甚至價格越貴。
  • 天貓否認「大數據殺熟」 部分用戶不買帳聯繫消協
    淘寶App顯示,「淘氣值」530左右的帳戶支付888元即可開通88VIP會員,預計全年可以省1813元。88VIP會員的會員權益包括「精選品牌9.5折」「天貓超市9.5折」等。但在剛剛過去的天貓超市的「天貓38節」活動中,有網友發現,天貓超市同一款商品對不同用戶的售價不一樣,給88VIP會員的價格甚至比非會員還要高,懷疑天貓超市「大數據殺熟」。
  • 天貓超市否認「大數據殺熟」,消費者更怒了
    (觀察者網 文/張珩)近日有網友反應稱,天貓超市大數據殺熟,不同帳號在購買同一款商品時出現了價格差異,購買了88vip帳號的老用戶價格甚至高於新用戶。天貓超市是在「大數據殺熟」。3月8日,天貓對此回應稱:這是「新人專享價」標識在商品頁面上沒有被正常顯示,導致一部分用戶產生了同一款商品價格不同的誤解。目前該問題已經修復。天貓超市88vip用戶始終可以在結算時獲得95折優惠。絕對不存在所謂大數據殺熟。
  • 大數據殺熟:用它越多宰你越狠?
    「同一場電影,我周圍4個朋友查出來都是25元,只有我是29.9元,這是大數據殺熟嗎?」    近日,有網友發布微博稱,在某購票平臺上疑似遭遇「殺熟」情況。該網友曬出手機截圖顯示,一場時間為6月30日在上海寶山區一家影城放映的《蜘蛛俠:英雄遠徵》的票價,只有她手機上顯示的票價為29.9元,其他朋友均顯示25元,而三人查詢的時間差僅在半個小時內。    據南都記者了解,大數據殺熟並非新鮮事,此前不少消費者也曾反映過遭遇類似的體驗。那麼,究竟何為大數據殺熟?相同服務不同售價是否就是價格歧視呢?碰到這類情況,消費者又該如何維權?
  • 美團割會員韭菜,大數據殺熟為何屢禁不絕?
    在筆者看來,平臺商業模式與利益決定了部分網際網路APP殺熟難以避免,要防範這些平臺殺熟,應對方法只有想辦法成為平臺的「非忠誠度用戶」才可以。文章中作者表示,在美團的同一家店鋪,同一個配送地址,在同樣的時間點單,會員帳號的配送費是 6 元,而非會員帳號僅為 2 元。
  • 天貓超市大數據「殺熟」?官方否認,網友又拿出新證據
    據微博用戶爆料,購買相同的產品旁氏米萃潔面乳,自己的價格顯示24.9元,另一位博主顯示21.9元,不常用的小號顯示14.9元。如果小號是新人價格,那麼為何另外出現了24.9元和21.9元的不同價格?那麼,究竟什麼是大數據殺熟?雷鋒網了解到,所謂大數據殺熟,直白的說就是利用大數據對熟人進行利益宰割,通俗來講,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
  • 大數據殺熟為何屢禁不絕?
    在筆者看來,平臺商業模式與利益決定了部分網際網路APP殺熟難以避免,要防範這些平臺殺熟,應對方法只有想辦法成為平臺的「非忠誠度用戶」才可以。  文章中作者表示,在美團的同一家店鋪,同一個配送地址,在同樣的時間點單,會員帳號的配送費是 6 元,而非會員帳號僅為 2 元。
  • 為什麼阿里飛豬、滴滴、攜程都被質疑濫用大數據殺熟?-虎嗅網
    所謂的「大數據殺熟」,顧名思義,利用大數據對熟人進行利益宰割,通俗來講,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基於此策略,不同的用戶購買同一款商品的價格也有所不同。然而在短短一個月後,有用戶在無意之間刪除了瀏覽器 Cookies 時,發現之前瀏覽過的一款 DVD 售價從 26.24 美元變成了 22.74 美元,由此轟動一時的「大數據殺熟」事件才得以曝光。
  • 多數人曾遭遇大數據「殺熟」 為何能「看人下菜」?
    大數據「殺熟」, 人工智慧的倫理挑戰  當你和你的朋友在網上訂同一間房;或者,同一個人用不同手機叫車回家,有可能支付不同的價格。蒙圈的你,可能沒意識到,這是遇上了大數據「殺熟」。  對大數據「殺熟」的關注,成了網絡一股熱浪。
  • 天貓超市否認大數據殺熟 大數據殺熟是什麼意思?
    「天貓超市並未在聲明中解釋非新人的普通用戶價格低於88VIP用戶的原因。」近日,眾多網友在微博、豆瓣等社交平臺爆料稱 ,天貓超市對於88VIP用戶殺熟,會員在購買商品時,價格比普通用戶購買的更高。
  • 壟斷和「殺熟」:美團要邁兩道坎
    隨後一名聲稱美團客服主管人員致電錶示,會將其帳號交給技術人員處理,找出原因。等待5天後,漂移神父未收到任何處理結果。在此期間,他再次打開手機選擇同一家店鋪的外賣,發現會員帳號與非會員帳號依然存在配送費不同現象,會員帳號配送費為4元,非會員仍為2元。短時間內的兩起相似案例,使得漂移神父認定此為美團平臺的大數據殺熟行為。
  • 來看看割韭菜所引出的大數據殺熟
    一直以來,網際網路公司利用大數據「殺熟」行為成為所有用戶深惡痛絕的劣行之一,大部分網際網路公司在利用大數據殺熟時,都會遮遮掩掩,但這次,美團外賣是直接把用戶按在地上「割韭菜」了。在肖先生這件事發生之前,有記者做過類似試驗並進行了報導:同時用兩個手機帳戶登陸美團APP,其中一個已經使用APP預訂過該酒店的帳號,再查詢當天這家酒店房價,顯示的最低價格為568元。而另一個沒有使用過該APP預定酒店的新帳號,查詢同一房型同一時間的房價,顯示的最低價格為517元。這一種情況下的差額來得更大。
  • 廈門一男子疑遭「餓了麼」大數據殺熟!回應來了
    網友們曬出截圖吐槽:「同一家店給不同用戶的補貼能差14元」「相同用戶在同一家店再次下單補貼會自動減少」「用戶充會員之後消費反而要多花錢」……消費者李先生日前也因為百億補貼差價將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餓了麼)告上法庭,要求其停止「大數據殺熟」行為,補齊補貼差額並賠禮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