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上午,在舉國歡慶祖國70華誕和鮑姑艾灸館復館一周年之際,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鮑姑濟世精神」為主題的紀念中國第一位女艾灸科學家鮑姑1700周年慶典活動新聞發布會暨大型文化紀錄片《鮑姑頌》開機儀式在三元宮內舉行。
(活動現場)
廣州市道教協會會長潘崇賢道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廣東省現代健康產業研究院院長張詠博士;
廣州美術學院城市學院院長雷小洲教授;
廣州市道教協會副會長車高飛道長;
廣州三元宮都管、鮑姑艾灸館館長陳高慧道長;
廣東省現代健康產業研究院艾產業專業推進委員會執行主任羅柳珍女士;
廣東省現代健康產業研究院秘書長騰志鴻先生;
世界中醫藥學聯合會艾灸保健委員會常務理事葉興耀先生;
世界艾草博覽會會長向洪慶;
香港灸療協會長陳偉安先生以及中醫艾灸受益者代表義大利當代著名畫家、義大利參議院傑出人物獎獲得者桑德羅.特勞蒂先生等領導、嘉賓以及十餘家主流新聞媒體應邀出席。
各位領導、嘉賓首先移步到鮑姑寶殿為大型文化紀錄片《鮑姑頌》舉行開機儀式。
嶺南女醫 艾灸濟世
在此期間,主持人盛情介紹了鮑姑的生平。
東晉初年,亂世不亂嶺南清林,鮑姑鮑潛光行醫濟世於南海。鮑姑的父親鮑靚曾任南海太守,任職期間鮑靚與葛洪相識,葛洪拜其為師,兩人共同研究醫學和養生。鮑姑自幼耳濡目染,後來也開始參與行醫。
公元319年,東晉太興二年,鮑靚于越秀山南麓建越崗院,供鮑姑修行,今發展為廣州道教三元宮,由各大殿堂、道德館、道醫館、抱樸書院、鮑姑亭文化浮雕牆、鮑姑艾灸館等組成,保存有鮑姑井、相關古石碑等文化產物。
「越井崗頭雲作嶺,棗花帘子隔嶙峋。我來乞取三年艾,一灼應回萬古春。」一生行醫採藥的鮑姑善灸法,尤其精通艾灸之術,對於贅瘤與贅疣等病症可謂一灼即消,療效顯著。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常於廣州越秀山下採摘紅腳艾作艾絨以灸療治疾,治好無數患者,被後人尊稱「鮑仙姑」,是中國古代4位女名醫之一。
鮑姑與東晉著名醫藥學家葛洪結為秦晉之好後,兩人共同鑽研醫藥之術。葛洪不擅長灸法,但在他被稱為「中國第一部臨床急救手冊」的《肘後備急方》中,收納了101條針灸醫方,其中灸方佔到92條,並且能夠較為詳細全面地論述灸法的治療效果、操作方法、注意事項,不難推測,鮑姑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開機儀式勝利舉行 領導嘉賓熱情致辭
在一片美好的祝願和熱情的期許當中,開機儀式勝利舉行,各領導、嘉賓合影留念。
之後,新聞發布會正式開始。會上,各領導、嘉賓們上臺致辭。
廣州市道教協會會長潘崇賢道長表示,道家文化中的「和諧」、「慈善」等理念對現在提倡可持續發展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等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挖掘道家文化中有利於社會和諧、時代進步、健康文明的內容,對其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符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闡釋是時代賦予我們道教界的責任。
秉承這一宗旨,三元宮全力配合國家的大健康行動,延續仙姑解民疾苦、濟世利人的高尚醫德,傳承道教文化,深挖道醫精髓,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廣州市道教協會會長潘道長表示希望大家積極參與,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大健康》暢銷書作者、廣東省健康產業研究院院長張詠博士表示,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文件精神,堅持以治療轉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醫療理念,堅持以預防醫學為主,堅持中西醫結合的醫改方針生根落地。
廣東省健康產業研究院院長張詠博士致辭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以「健康中國戰略」為頂層設計,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為行動綱領,以「健康中國行動」為推進抓手的大國國民健康工程已全面啟動,這是黨和國家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所實施的重大戰略。
今日在廣州三元宮這塊文化寶地,史上最早中醫針灸名家鮑姑醫學研究、行醫診療傳承之所設立「道醫文化傳承基地」,旨在重點挖掘中醫理論精髓、道醫文化遺產搶救保護,有效推進中西結合、醫療機構和民間醫療資源整合,從而完成「中西醫並重」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
廣州三元宮都管、鮑姑艾灸館館長陳高慧道長發言表示,鮑姑艾灸館復館一年來,全館工作人員不懈努力地挖掘收集歷代道、醫文獻。把道家傳統文化和中醫文化結合起來,系統地整理彙編以鮑姑艾灸理法為主導的古中醫綱要已然初具規模;邀請眾多專家、學者舉辦的多場傳統文化公益宣傳講座,深受觀眾的追捧與好評。
鮑姑艾灸館作為三元宮宣傳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將繼續積極響應國家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號召,以堅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根本,向社會傳遞正能量為己任,積極服務社會,服務大眾。
陳高慧道長代表全館工作人員對各位領導和朋友的支持表示感謝
隨後,中醫艾灸受益者代表義大利當代著名畫家、義大利參議院傑出人物獎獲得者桑德羅·特勞蒂先生上臺發表感言。
桑德羅·特勞蒂先生講述親身感受
他激動地講述了自己如何在鮑姑艾灸館被神奇的艾灸治癒纏身疾病的切身經歷,對艾灸大師、鮑姑館常務館長葉興耀老師的妙手醫術讚不絕口,表達了對中醫艾灸的無限感激和讚美之情。
國運昌盛 道業興隆
據了解,為了積極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響應「一定要把老祖宗留下的中華傳統文化這一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的號召,認真宣傳貫徹黨的宗教政策,促進海內外道教文化交流,展示三元宮改革開放後所取得的成果,在各級政府、社會各界、民間組織、國際友人等的鼎力支持下,廣州三元宮定於2019年12月9日至12日舉辦以「國運昌盛,道業興隆」為主題的1700周年大型系列慶典活動。
車高飛道長上臺說明慶典安排
據車道長介紹,慶典主要將會有以下主題活動:
開幕典禮,將於12月10日上午10點在三元宮廣場舉行;
《道貫嶺南-廣州三元宮志》發布會,將於12月10日上午11點在三元宮抱樸書院舉行;
170位書畫名家作品展覽開幕式,將於12月10日上午11點在三元宮道德館舉行;
《鮑姑頌》首映式暨鮑姑艾灸文化論壇,將於12月10日下午14點30分在三元宮抱樸書院舉行;
「祝國祈祥,酬恩平安」醮會,將於12月10日至12日期間,分別在廣州三元宮、香港蓬瀛仙館、上海城隍廟、四川青城山天師洞和臺灣新北市蘆洲護天宮地母廟同時舉行。
屆時,由廣州三元宮、廣東省大健康產業協會及艾灸專業委員會、南方衛視等聯合發起,分為五大篇章「緣起嶺南、濟世惠民、薪火傳承、艾在中國、艾滿世界」的大型文化紀錄片《鮑姑頌》擬於慶典上首播宣傳片。
最後,會上同時舉行了「鮑姑文化申遺」啟動儀式、慈善捐贈儀式、健康研究院為鮑姑艾灸館授牌儀式、鮑姑畫像贈送儀式等相關活動,發布會圓滿落幕。
張詠博士代表健康研究院為鮑姑艾灸館授牌
廣州美術學院城市學院院長雷小洲教授(右)贈送鮑姑畫像
廣州三元宮將繼續發揚鮑姑濟世的精神,積極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宗教文化品位,以「尊道貴德」為理念,倡導行善積德、濟世利人等美德,將道教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有機結合,為黨和國家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有力的貢獻!
新聞發布會暨《鮑姑頌》開機儀式圓滿結束,
各領導嘉賓為您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