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臂叢上部損傷
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分娩時暴力牽引抬頭,頭頸側方著地摔傷,手術時頭部過度後仰,無墊肩託過於貼近頸部,也可因上臂久垂床側,肱骨過度向下方移位,導致臂叢上部神經根損傷。
臂叢上部損傷後表現呈Erb-Duchenne麻痺徵象:主要影響由C5、6參與構成的腋神經、肌皮神經、部分橈神經和肩胛下神經。由於三角肌和肱肌、肱二頭肌及部分前臂伸肌麻痺,造成上臂呈內收狀態,外展無力;屈肘和伸腕明顯減弱,前臂呈旋前、屈腕、掌心向後的姿態。伴有三角肌外側麵皮膚感覺障礙。
臂叢下部損傷
臀位分娩暴力牽引;麻醉狀態下使用臂板致上肢過度外展,受頸肋壓迫等原因均可造成臂叢下部神經根損傷。肺尖惡性腫瘤也可侵犯臂叢下部神經根。
臂叢下部神經根損傷
臂叢下部神經根受損主要表現為尺神經所管理的手肌及屈指肌麻痺及手內側緣感覺障礙。由於拇收肌癱瘓使拇指呈外展狀;第3、4蚯狀肌麻痺致第4、5指掌指關節過伸、指間關節屈曲;骨間掌側肌和骨間背側肌癱瘓、萎縮,呈「爪形手」。若惡性腫瘤累及頸交感神經節,可出現霍納症候群。
臂叢神經根也可因頸椎骨質增生而受壓迫,引起上肢麻木不適,稱為頸椎症候群。臂叢下幹受頸肋、纖維束帶或變長的第7頸椎橫突壓迫,引起前臂尺側緣感覺異常、手肌發力甚至萎縮。全臂叢損傷偶可見於暴力牽拉或槍擊傷者,導致上肢完全癱瘓,以及除鎖骨上神經與肋間臂叢分布區外的皮膚感覺消失。
腋神經損傷
由於腋神經有一段緊鄰肩關節囊下面,緊貼肱骨外科頸,因此肩關節脫位和肱骨外科頸骨折可傷及腋神經。使用腋下拐杖、或三角肌部的嚴重挫傷也可損傷腋神經。腋神經損傷後。三角肌出現癱瘓、萎縮,肩部呈「方肩」畸形,外展無力,肩部外側麵皮膚感覺障礙。
肌皮神經損傷
肌皮神經損傷後,在前臂呈旋後狀態下仍可借前臂淺層屈肌的作用使肘關節屈曲,但與健側對比,屈曲力弱。還可出現肌皮神經終支前臂外側皮神經分布區內感覺障礙。
正中神經損傷
肘部以上正中神經損傷可見於肱骨髁上骨折,可累及旋前圓肌、橈側腕屈肌、掌上肌、指淺屈肌、指深屈肌橈側半、拇短展肌及拇對掌肌,表現為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減弱且偏向尺側,橈側三指不能屈曲,拇指對掌功能受損。出現手掌橈側2/3和橈側三個半手指皮膚感覺障礙。
腕部正中神經損傷:可見於Colles骨折及腕管症候群等。前臂肌功能正常,出現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對掌肌和第1、2蚯狀肌癱瘓。表現為拇指外展減弱,呈內收狀態,對掌功能喪失;示指和中指掌指關節過伸、指間關節呈屈曲狀。由於手掌皮支起於腕管近側並行於腕管淺面,因此不受影響,僅有橈側三個半手指皮膚感覺障礙。損傷晚期出現魚際肌群萎縮扁平,拇指呈內收狀態,拇指對掌功能喪失,形似「猿手」。
尺神經損傷
肘區尺神經損傷:尺神經在肘後區位於肱骨下端尺神經溝內,位置表淺,容易受到損傷,此段尺神經損傷後可造成尺側屈肌、指深屈肌尺側半、小魚際肌群、拇收肌及第3、4蚯狀肌及全部骨間肌癱瘓,表現為腕關節屈曲及內收力弱,拇指不能內收,第3、4指屈曲力弱及掌指關節過伸、指間關節屈曲,骨間肌萎縮,呈「爪形手」。
腕部尺神經損傷:此處損傷不會影響尺側腕屈肌肉和指深屈肌尺側半的功能,無屈腕及內收腕力減弱的症狀,其他表現為肘後區損傷相同。
橈神經損傷
橈神經高度損傷是指橈神經在末發出分支之前的損傷,可因長期使用拐杖、肱骨幹骨折、止血帶或手術臺邊緣壓迫等原因造成。損傷後,肘、腕、掌指及拇指各關節的伸肌及旋後肌、肱橈肌癱瘓,出現肘半屈、前臂旋前、腕下垂及手指半屈等症狀;感覺障礙出現在手背橈側半及拇指、示指背面和中指的橈側半。前臂後區可能出現感覺遲鈍。
橈神經深支損傷可由橈骨骨折或脫位引起,除肱橈肌及橈側腕長伸肌受橈神經幹支配外,前臂後區的其他伸肌均受累及,伸腕力弱,伸腕時向橈側偏斜。感覺減退現象不明顯。
橈神經淺支損傷:橈神經淺支為感覺性支,位置表淺,特別是繞行橈骨外側由掌側到背側處,缺乏軟組織保護易於受傷。若受到壓迫,可造成橈神經淺支損傷,影響其相應分布區的感覺。
作者 | 麻醫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