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大生意第1440期,歡迎關注領先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
本文作者:郭福瑞體育大生意記者
電影《阿甘正傳》裡有一句人盡皆知的經典臺詞——「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其中的未知性既美好又迷人,對於不少球星卡迷來說,拆球星卡的過程其實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你打開卡包之前,你不會預料到自己是否人品爆棚或是被幸運女神眷顧,如果在一眾普卡中抽出特卡或限量卡,你甚至能夠靠這些卡片神奇般地實現暴富,當然這種情況並不常見,不過這就是球星卡的魅力所在。
前不久,球星卡收藏愛好者溫德爾就曾親身經歷了這樣一幕。在俄勒岡州的一家收藏店中,溫德爾慧眼相中6盒在貨架上陳放了一年的金邊卡盒,出乎意料的是,這幾個盒子竟為他帶來了巨大的驚喜。溫德爾兩歲的兒子為其挑選了其中一個卡盒,在翻閱卡片的過程中,溫德爾發現了一張由14k金製作的2016-17賽季本·西蒙斯的Panini交換新秀卡,不少人將這張卡片形容為籃球球星卡界的聖杯,其稀有程度也可見一斑。
▼西蒙斯的球星卡被炒至天價
溫德爾當即用129美金的價格將其收入囊中,但市場行情讓他有可能獲得百倍於買入價格的收益。這張卡片推出的時間是西蒙斯原本的新秀賽季,但由於傷病問題他在那個賽季沒有出場比賽,本賽季西蒙斯強勢回歸,並成為年度最佳新秀候選人,這也使得他的球星卡價格水漲船高。
溫德爾將他抽中的西蒙斯卡片擺上eBay,他原本以為這張卡片的價格會在1-2.5萬美元之間,不過二級市場的火熱狀態令人吃驚,一位玩家報出了8.9萬美元的價格,此後溫德爾又將售價調至15萬美元。西蒙斯本人都被這個略顯瘋狂的數字震驚,他對隊友富爾茨說道:「有人想以15萬的價格出售我的這張卡,我不知道誰會花9.5萬美元來買一張卡牌。」
雖然不是每位玩家都能夠像溫德爾一樣行大運,但這確實折射出球星卡目前存在的一種狀態,一些玩家將它視作一種新型投資方式,他們會對球星卡做出價格預估,低價買入高價拋出,不過對於升值空間的判斷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此外,球星卡一般製作精美,一些卡片中會帶有球星親筆籤名或球星所穿球衣的切片,因此球星卡也承載著濃厚的收藏意義。
▼球星卡歷史悠久
球星卡文化最早出現在美國,18世紀末時,一些菸草商將球星卡片當做香菸銷售的贈品送給客戶,此後這種卡片又相繼出現在糖果、玩具等銷售中,經過百餘年的發展,球星卡至今已經形成產業形態。相比於美國悠長的歷史,球星卡入華時間較短,上世紀90年末才逐漸走進人們視野,如今的一些資深玩家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接觸到球星卡,而他們大多是忠實的球迷。
資深球星卡收藏家徐朔陽向我們講起了他收藏球星卡的初衷,「那個時候看NBA比賽的渠道比較少,球星卡能夠幫你詳細了解球隊和球星。我認為球星卡的作用其實就是拉近你和球星、和這項運動之間的距離。」徐朔陽表示,他最喜歡的球星是奧尼爾、肯揚·馬丁以及埃爾頓·布蘭德,出於對他們的喜愛,他也一直在收藏這幾位球星的相關球星卡,甚至會列出所有公司為他們推出過的球星卡的清單,嘗試在各個交易平臺找到相關信息,待機會合適便逐一買入收藏。當然,在這背後也需要一定的財力支持,徐朔陽告訴我們,他每年在此方面的投入達到了十幾萬,而他僅是收藏固定球星的卡片,而非拆卡包,拆卡包的玩家則會為此付出更多資金。
▼一些玩家會選擇固定的球星收藏
一位資深玩家也告訴體育大生意,國內早期球星卡玩家對此情懷更重,不過目前由於更多年輕人走進這一領域,球星卡的價格因素似乎被「放大」,不少玩家會因此產生投機心理,但能否賺錢還是要看個人眼光。「我覺得球星卡還是一個需要沉澱的東西,包括國內玩球衣和球鞋的人,整體都比較年輕,比較浮躁一點,真正能夠沉下心收藏的人不多。」這位玩家表示。而DAKA創始人兼董事長王超奇則表示這種現象可以理解,「這也是球星卡能夠存活一百多年的一種原因。」
王超奇也是一名老卡迷,他從1996年就開始收集球星卡。在過去二十幾年的收藏曆程中,他也在嘗試經營這門生意,此前他曾開設線下實體店,如今他創立的達咖文化(DAKA)正在著力為CBA、中超等俱樂部製作推出專屬的球星卡。而達咖文化也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家體育文化卡片製作發行公司。
▼王超奇創立的達咖文化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家體育文化卡片製作發行公司
「這麼多年我一直從一個玩家的角度觀察整個體育市場,我發現中國運動員高光時間的留存非常短,他們被球迷遺忘的特別快,而美國是相反的,運動明星被粉絲記得十分牢固,他們也做了很多退役運動員的球星卡,我覺得球星卡其中會有很大利益,而且國內這個領域也基本處於空白狀態,因此決定嘗試做做看。」王超奇表示。
在2016-17賽季,達咖文化與當時CBA的獨家市場合作夥伴盈方體育籤下合約,成為官方授權的CBA球星卡獨家發行商。在剛剛過去的賽季,達咖文化又與收回商務權益獨立開發的CBA公司籤下3年合作協議。王超奇表示,目前達咖文化已經和CBA所有俱樂部開始合作。此外,達咖文化也為中超上海申花以及北京中赫國安兩家俱樂部推出相應的球星卡片。
此外,王超奇告訴我們,達咖文化沒有將卡片限定在球星卡的小範圍內,而是將其定義為收藏和交易品。據了解,他們前不久為爆款網綜節目《偶像練習生》推出相關收藏卡片,在粉絲經紀以及迷妹群體強大消費能力的影響下,這些卡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國內球星卡製作需要考慮地域因素
而針對娛樂與體育兩個市場,達咖文化的策略大相逕庭,這也是因為兩個領域明顯的差別。「做娛樂節目的卡片時,我們只需要找出好的IP,判斷節目的口碑和潛在熱度,但做體育就需要考慮得更多。國內體育粉絲呈現明顯的地域化特點,比如說申花俱樂部的球迷8、9成都在上海,只有很少的流量在其他地區,因此我們會偏向地域性,也就是說在特定地域找特定人群,做特定的產品和營銷。」王超奇介紹道,達咖文化會考量一些俱樂部的文化底蘊,球迷群體的消費能力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球星卡的市場前景。
王超奇介紹道,目前達咖文化大部分的成本都花費在了版權上,這達到了百萬元級別。不過他們擁有的都是集體肖像權。「我們現在所做的大IP都是獲得集體肖像,所以說對產品開發有一定的限制。」據了解,達咖文化能夠實現微薄的盈利,覆蓋掉成本。此前曾有數據統計顯示,美國的球星卡市場已經具備上億美元的規模,對比之下,目前國內的球星卡市場還處在初級階段,覆蓋群體十分小眾。
在王超奇看來,目前國內體育人才培養機制和球迷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球星卡的發展。「美國體育市場是通過校園體育來培養人才,比如說韋德,他可能在高中、大學以及NBA的各個時期都有相應的球迷,他的球迷不會限定在邁阿密這一座城市。而且NBA聯盟的影響力也能夠覆蓋全球。另外一點是,美國球迷擁有家庭傳統,但這在中國才剛剛興起,80後或90後家長逐漸開始帶著孩子去看比賽,培養對俱樂部的忠誠度。」
「經過這幾個賽季的運營,成功的地方在於新增了一些玩卡的人,目前大的變化也很難說出來,這個行業不會有爆發式的增長,它需要和俱樂部以及聯賽共同慢慢成長。」王超奇表示。
儘管不少玩家都對於國內球星卡市場有著樂觀的預期,圈內人士認為這個行業還需要長時間的文化積累與沉澱。徐朔陽告訴我們:「在虎撲這樣的籃球論壇中都沒多少人知道球星卡,球星卡的發展其實是任重道遠的。」
註:本文所用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