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主要經營的都是一些當地農特產品,還開發了公益攤位來帶動群眾增收。」
近日,記者來到興義市萬峰林特色農產品展銷中心,展臺上擺放著玲琅滿目的農特產品,不時有遊客前來購買商品。
據悉,為了帶動大山深處農產品走向廣闊市場,萬峰林東西部協作特色農產品展銷中心應運而生,於2019年年初開工建設,位於萬峰林街道萬福村張家灣,總投資100萬元,其中寧波投入社會幫扶資金10萬元,建設了1個特色農產品展示館、30—40個「扶貧公益攤位」,其中一半「扶貧公益攤位」給萬福村集體使用,採取租金減免等措施,優先支持當地貧困戶、困難黨員入駐,經營銷售興義和黔西南的農特產品。
「我們的產品有萬峰油、土方紅糖、折耳根、板慄,還有我們傳統的布依粽,旺季賣得很不錯,一天銷售額有3000多元。」展銷中心工作人員梁仕俊笑容滿面,「黔貨出山」充分調動起了萬福村群眾的積極性,有效促進本地及周邊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
在萬峰林特色農產品展銷中心門口,幾名老人正在自己的攤位前叫賣著商品。
「我這裡有菜油,有自己做的簸箕,還有蜂蜜,都是自己家產的,你們買點回去嘛,好得很!」
在一處印有精準扶貧公益攤字樣的攤位前,79歲的張正華老人向記者推銷起自己的產品來頭頭是道。
梁仕俊向記者介紹,平時像張正華這樣擺攤的老人有十幾個,他們除了會賣一些農產品外,還會自己製作一些簸箕、掃帚之類的手工產品,收入也不錯。
無論是特色農產品展銷中心還是公益攤位,其作用都是助力「黔貨出山」,助推鄉村振興,在各方渠道湧入下,脫貧奔小康之路必將越走越寬。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譚支樂
編輯 彭芝莉 劉義
編審 陳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