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日本主婦的眼裡,之所以能夠把瑣碎的家庭生活,過成優雅精緻的小資生活,關鍵在於心態的變化。
帶著滿腹牢騷的做家務,並不能夠改變現狀,該幹的家務活,一件也不會因為喋喋不休的抱怨而減少,不如清空雜念,寧心靜氣的修整情緒,帶著愉悅的心情來做家務。
該扔的扔,養成定期整理物件的習慣,可以提升家庭生活的品質。
有的時候,扔東西本身,就是挑選的過程,那些你想要的生活,其實都在這其中的選擇裡面,實現了。
作為這個社會的普通人,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們只能儘可能的改善自己周圍的環境,當自己變得更美好,世界也會慢慢的美好。
而家,是每個人最終的歸屬,從出生到離去,都要在此度過漫長的一生。
家庭的舒適、整潔;以及居住的寧靜、美觀,對穩定人的情緒,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縱覽那些日本「收納女王」分享的心得,無論是《斷舍離》還是《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都把做家務看作是自己修心養性的一部分。
只有心平氣和的整理,才能打造出家居生活裡面的溫度,創造有愛有包容的環境。
儘管每天的打掃衛生很不容易,但是樂在其中的人們,就會發現做家務也是一件樂事,可以把雜亂無序的房間,經手收拾,變得煥然一新。
那些堆積的到處都是的雜物,不再浪費空間的擺設在那,而是通過二次資源回收,得到了更恰當的使用。
物盡其用,才是所有物品最好的歸處。
在收納的過程中,首先要學會讓家裡所有的物品,都有一個可以固定放置的空間。
固定化之後,所拿所取,都會變得有規律可循,於是,家庭生活便也不會因為「翻東西」而變成一團亂麻。
其次,儘量減少擺在外面的裝飾品,這樣才好打掃整體的房間。
裝飾物品太多,一方面比較佔用地方;另一方面也容易沾染灰塵,不方便打掃。
再次,要學會選擇放置物品的工具,不僅要考慮便利,還要考慮美觀,這樣整個家看起來才會賞心悅目。
例如那些經常出現的收納壁櫥,不僅要講究收納的空間,方便拿取,還要追求造型的唯美,看起來符合美學的標準。
最後,收納是一門慢功夫的「學問」,從入門到精通,需要不斷的學習。
對此,不知大家都有哪些收納小竅門,歡迎留言分享,共同追求品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