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財經社 仉澤翔
編 | 嵇國華
青島海邊開來了一隊挖掘機,中國華北海岸最豪華的一塊別墅區變得一片狼藉。
3月25日,青島市黃島區委宣傳部通過官方微博表示:「新區涵碧樓項目建設45棟建築,在建設過程中實施了海岸線施工、回填,對礁巖造成一定程度破壞。根據省、市有關單位研判,需對項目涉及破壞生態岸線的41棟建築進行整治。」
青島涵碧樓項目是鄉林集團在內地的第一個項目,位於青島市黃島區張屯嘴鳳凰山下的九龍山路,項目佔地14萬平方米,總投資額超過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億元。
這座花了6年才正式建成的海上莊園,在存活了6年之後,終於倒下。與它一同破碎的,是臺灣地產大亨賴正鎰的「涵碧樓之夢」。
(青島涵碧樓俯瞰圖)
不賺窮人的錢
1980年,21歲的賴正鎰創立了鄉林建設公司,賺到了他人生中的第1個100萬,卻也在這一年賠了4000萬新臺幣。
讓小賴賠錢的一個位於彰化鄉下的項目,背上巨債。據賴正鎰回憶,那個項目一共147戶,相鄰建設按照每戶60萬臺幣的成本蓋好房,卻因施工隊偷工減料,搞得建好的房子滿地是水,最後賣40萬臺幣一套都沒人買。
最重要的是,樓盤蓋在鄉下,鄉下的莊稼漢要收一季莊稼才能付他一部分錢,回款周期超長,對於地產商來說,資金不能回流,造成的打擊將是致命的。
這次失利讓賴正鎰學到了三個道理,要在都市中間賺有錢人的錢,在好的地段蓋好的房子,不要去賺窮人的錢。
窮人有多少錢,賴正鎰是知道的。儘管是未來臺灣地產圈一哥,可在小時候,他也過了好多年苦日子。他的父親在他13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家裡7個兄弟姐妹,賴正鎰排老三,下面是個妹妹嗷嗷待哺。年輕的賴正鎰不得不想辦法賺錢。
17歲才去臺中上高中,賴正鎰為了解決住的問題,在學校附近租了一棟房子,裡面6間屋子,他把另外5間轉租出去,當起了二房東。
住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考慮怎麼生活。賴正鎰就找同學湊了不到100臺幣,開始做些小生意,平時賣音響,寒暑假在學校辦青年旅遊組織大家爬山。這是賴正鎰最成功的一個創業項目。他在寒暑假帶同學出去旅遊,讓哥哥妹妹把家的四合院改成民宿,接待參加旅遊的同學住。回溯歷史,這或許是臺灣第一家民宿。
彰化的大跟頭讓賴正鎰蟄伏了6年。為了填這個巨坑,他還去擺過地攤。在1986年,賴正鎰重整旗鼓,再次下注房地產,以高出周邊區域地價15%的價格拿下臺中市漢口路的一宗地塊,並命名為「漢口山江」。
項目一出手就創下當地商品房零售價格新高。40套房源一掃而空,單套房價格從280萬元新臺幣飆升至千萬級,令質疑其高價拿地的臺灣地產界人士紛紛緘口。
以此為開端,鄉林建設在臺灣開發了鄉林皇居、鄉林士林官邸等40多個樓盤,定位非常精準,客群清一色面向高端商務人士。
在蓋樓這件小事上,賴正鎰真正做到了不忘初心,「不要去賺窮人的錢」。
多年後,在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賴正鎰表示,「鄉林一直是走高端路線,我們一直在強調賣的是新的、過去沒有的生活體驗,這是我們和其他開發商不同的特色。」從開發、到設計、再到物業管理,一個樓盤從誕生都是鄉林自己負責,數遍全臺灣也獨此一份,「現在不是沒有消費者,而是沒有好東西,只要做出好產品,就有人來消費。」
「南三亞,北青島」
儘管把樓盤賣給了全臺灣的名流,可真正讓賴正鎰蜚聲地產界的卻是日月潭上的奢華酒店涵碧樓。
1997年,賴正鎰斥資18億新臺幣,買下日月潭涵碧樓,並下決心打造出臺灣第一家國際級奢華酒店。涵碧樓最早是日本人蓋得一幢小木屋,後經擴建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行館。賴正鎰買下之後,邀請世界著名建築大師Kerry Hill操刀重新設計。
和賴正鎰重整旗鼓時一樣,日月潭涵碧樓在當時無人看好。賴正鎰剛剛買下涵碧樓兩年,臺灣便遭遇了「九二一」大地震,日月潭所在的南投縣是地震的重災區之一,日月潭更無人問津,涵碧樓這麼貴的價格,真的有人會買單嗎?
遊客最終用腳投了票。2002年,日月潭涵碧樓開業,客單價很吉利,基礎房型每晚售價新臺幣12300元(約合人民幣2891元),這個價格頂住了十幾年間的通貨膨脹,保持至今。
據賴正鎰自己說,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每年都要在日月潭涵碧樓裡住些日子,就在酒店裡現場辦公。郭臺銘脾氣火爆,有一次對下屬發起火來,直接把酒店套房的門給踹壞了。
(臺灣日月潭涵碧樓)
可是臺灣雖是「寶島」,可地產市場實在太小,把鄉林的旗幟插遍全島後,賴正鎰有點發愁了。如果繼續深耕臺灣市場,只能參與城市翻新工程,單個項目的周期至少8年,和強調「高周轉」的大陸同行相比,太浪費時間了。賴正鎰因此把目光放在了中國大陸。
賴正鎰第一次來大陸是在1990年,當時還是以「探親」的名義來的。透過北京崑崙飯店的窗戶,賴正鎰沒有發現什麼燈火和商業,但在此之後,賴正鎰每次來,都對大陸的發展有著新的感慨。
這種感慨,一直持續了13年。2003年,在北京賴正鎰受邀參加了一場論壇,他發言的主題是《中國大陸充滿著新的希望和機會》。
在演講中,賴正鎰指出,不動產經營,很重要的一點是在大面積開發中,產品是不是有特色,能不能在大面積中做出不同消費能力的區隔。這條思路在日後鄉林建設進軍大陸後,被賴正鎰應用在青島涵碧樓中。
青島涵碧樓是賴正鎰進入大陸的第一個項目,沿襲了臺灣涵碧樓的選位和設計理念,項目位於青島市西海岸新區鳳凰山麓三面環海的半島。
賴正鎰不止一次提到自己選定這塊地只用了半小時,但他卻很少說整個項目從拿地道建成花了6年。整個青島涵碧樓建築群分為奢華酒店涵碧樓和別墅「海上莊園」兩部分,別墅區包括41棟海景獨棟別墅及30棟海景複式別墅,酒店的每間房都在100平米以上。
為了買下這塊地,賴正鎰花了1.74億元,而整個項目的總投資卻高達3.5億美元,樓盤的代言人是彼時風頭正健的範冰冰,有傳聞範冰冰事後以五折的價格購入了一幢別墅。
賴正鎰希望通過涵碧樓「把青島打造成像三亞一樣的地方,大家冬天到三亞避冬,夏天到青島避暑,讓全中國的人都知道『南三亞、北青島』。」
(賴正鎰與範冰冰)
兩個小目標
沒有哪家開發商不想在北京市場分一杯羹。
賴正鎰原本也是想把涵碧樓進軍大陸的第一站放在北京,他本已選定了故宮隔壁的菖蒲河公園,在其中建造一個具有北京文化特色的四合院式涵碧樓。但這只是他的一廂情願,最終將眼光放在了青島。
如前文所言,賴正鎰對大陸市場的研究有些年頭,但卻遲遲未能落子,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際,他甚至還警告業內人士,提防大陸的房地產泡沫。
然而在青島涵碧樓開業前夕賴正鎰面對媒體時卻有些後悔,「都是我判斷失誤,晚了十年,來不及了,來不及了」,二十年前,鄉林的規模比王石的萬科還要大,現在和他們比起來,「我是就是小蝦米。」
儘管錯過大陸地產的黃金年代,但青島涵碧樓的成功暗合了大陸消費升級的浪潮。「大陸民眾能接受這樣的酒店,顯示消費在升級。」青島涵碧樓項目敲定後賴正鎰認為,內地房地產將繼續蓬勃發展的20年,而青島作為臺灣鄉林集團布局大陸事業版圖的「橋頭堡」,將在大陸打響整個鄉林集團在大陸的品牌知名度。
按賴正鎰2010年的計劃,鄉林建設將在10年內,先後在成都、蘇州、揚州、金華和三亞等地密集商談投資項目,投資30座涵碧樓,也就是賴正鎰的「1030計劃」。其中在未來5年內,這一計劃的總投資額將超過1000億元。
賴正鎰將「1030計劃」比作談戀愛,「我們同時在和30多個地方談戀愛,先和誰擦出火花就先和誰結婚」。
後面故事的發展卻沒有按照賴正鎰寫得劇本來。桂林是鄉林建設最早進入是大陸城市,十幾年過去了,徵地卻毫無進展,項目遲遲未能動工。
南京涵碧樓雖然開工但建設期內狀況頻發,先是項目內有26畝水源保護區,隨後又在更改規劃後在地塊下發現了一條江水源熱泵管道。
南京涵碧樓是青島涵碧樓之後,賴正鎰在大陸落下的第二子,是被他稱為集其一生智慧的建築,但在項目歷經坎坷完工後,面臨賣不出去的尷尬,有媒體在2019年走訪南京涵碧樓時發現,整個項目有一半閒置。
青花郎在南京涵碧樓舉辦品鑑會
至於成都的涵碧天下,在2013年拿地後開始,多次因擅自開工被當地政府處罰,隨後由於附近有軍用機場,航空限高遲遲未能動工,一度被傳爛尾。
2010年,「1030計劃」剛剛推出時,賴正鎰曾表示,等涵碧樓開到第10家時,將在上海或者香港打包上市,並希望在他80歲的時候,全球能有200家涵碧樓,目前來看,實現這兩個小目標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