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邊吃飯非常方便,一葷兩素一湯,比在家裡自己煮方便多了。」城東街道利洋村村民林世專高興地說道。5月20日,記者在城東街道利洋村互助「孝老食堂」看到,村裡的老爺爺、老奶奶拿著標有不同編號的餐具在排隊,等待開飯。
據悉,截至2019年底,全縣60歲以上的老人有8.4萬人。目前,絕大部分以居家養老為主,進入機構養老的僅250人。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和農村中青年勞動力的轉移,許多年輕人留下父母自己外出打工,致使「空巢」老人現象明顯加重,部分老人是煮一頓吃二餐,一些特困人員甚至是煮一頓吃三天,飲食安全堪憂。如何解決農村老人的吃飯問題成為當務之急。
今年4月,我縣根據《關於古田縣互助「孝老食堂」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首創開展互助「孝老食堂」試點建設工作,重點解決特困、留守、孤寡、高齡、失獨、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吃飯難問題。縣財政根據供養「八類優待對象」的人數補助一定運營費。
據《方案》介紹,我縣根據「政府搭臺、村居承辦、居民互助、個人自願、梯度收費、社會參與」運作模式,選定城東街道利洋村、桃溪村、仕坂村、上乾村、旺村洋村,鳳埔鄉巒龍村,杉洋鎮東吉村、嶺裡村,鳳都鎮小祿村,卓洋鄉前洋村等10個試點村進行互助「孝老食堂」建設。
「自5月3日推行互助『孝老食堂』試點以來,陸續有18名老人積極響應參與。我們村主要採用村民自助模式,黨支部和村委會加強引領,村裡提供場所,適當地給予一些補助並爭取上級資金支持,確保互助『孝老食堂』能長久運營下去。」派駐利洋村第一書記陸開強如是說道。
「目前,城東街道利洋村互助「孝老食堂」已率先完成建設並開始運營。下一步,其餘9個試點村的互助『孝老食堂』也將陸續開始建設。這將進一步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讓這些老人有精神慰藉和基本照護,有效解決外出子女的後顧之憂,健全我縣養老體系並織密兜底保障網。」縣民政局養老股負責人陳守義告訴記者。
楊小群 古田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