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縣首創互助「孝老食堂」暖人心

2020-12-17 茂圈圈

「在這邊吃飯非常方便,一葷兩素一湯,比在家裡自己煮方便多了。」城東街道利洋村村民林世專高興地說道。5月20日,記者在城東街道利洋村互助「孝老食堂」看到,村裡的老爺爺、老奶奶拿著標有不同編號的餐具在排隊,等待開飯。

據悉,截至2019年底,全縣60歲以上的老人有8.4萬人。目前,絕大部分以居家養老為主,進入機構養老的僅250人。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和農村中青年勞動力的轉移,許多年輕人留下父母自己外出打工,致使「空巢」老人現象明顯加重,部分老人是煮一頓吃二餐,一些特困人員甚至是煮一頓吃三天,飲食安全堪憂。如何解決農村老人的吃飯問題成為當務之急。

今年4月,我縣根據《關於古田縣互助「孝老食堂」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首創開展互助「孝老食堂」試點建設工作,重點解決特困、留守、孤寡、高齡、失獨、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吃飯難問題。縣財政根據供養「八類優待對象」的人數補助一定運營費。

據《方案》介紹,我縣根據「政府搭臺、村居承辦、居民互助、個人自願、梯度收費、社會參與」運作模式,選定城東街道利洋村、桃溪村、仕坂村、上乾村、旺村洋村,鳳埔鄉巒龍村,杉洋鎮東吉村、嶺裡村,鳳都鎮小祿村,卓洋鄉前洋村等10個試點村進行互助「孝老食堂」建設。

「自5月3日推行互助『孝老食堂』試點以來,陸續有18名老人積極響應參與。我們村主要採用村民自助模式,黨支部和村委會加強引領,村裡提供場所,適當地給予一些補助並爭取上級資金支持,確保互助『孝老食堂』能長久運營下去。」派駐利洋村第一書記陸開強如是說道。

「目前,城東街道利洋村互助「孝老食堂」已率先完成建設並開始運營。下一步,其餘9個試點村的互助『孝老食堂』也將陸續開始建設。這將進一步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讓這些老人有精神慰藉和基本照護,有效解決外出子女的後顧之憂,健全我縣養老體系並織密兜底保障網。」縣民政局養老股負責人陳守義告訴記者。

楊小群 古田發布

相關焦點

  • 「互助孝老食堂」暖心農村留守老人
    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吉巷鄉崎坑村,全村戶籍人口656人,常住人口50多人,大多是留守老人。自從縣裡推動創建「互助孝老食堂」,全村老人開始在食堂用餐,解決了煮一頓吃一天甚至吃幾天的問題。
  • 關愛老人 「食」為先——古田縣仕坂村「互助孝老食堂」實現老年人...
    關愛老人 「食」為先——古田縣仕坂村「互助孝老食堂」實現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2020-09-26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田:創建「互助孝老食堂」 暖心服務農村留守老人
    老人在互助孝老食堂用餐。古田縣文明辦供圖古田縣針對山區困難群體照護問題,立足當地實際,建設「互助孝老食堂」,從用餐、就醫、文化生活方面推進均衡化發展,既發動社會力量,又合理引導群眾預期,對接各類資源,書寫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心關懷農村留守老人的初心答卷。「食堂很好,沒有吃過夜的,三頓菜都有換,很新鮮,煮的很好吃。」
  • 福建古田:首創互助孝老食堂 傳遞文明新風
    古田縣文明辦 供圖  「在食堂吃飯方便多了,有一葷兩素一湯,每天菜都不一樣。」5月21日,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城東街道利洋村村民林順壋高興地說。記者當日在古田縣城東街道利洋村互助「孝老食堂」看到,村裡的老人拿著標有不同編號的餐具排隊吃飯。
  • 古田縣多個機構、企業向利洋村「互助孝老」食堂捐贈物資
    6月23日,縣扶貧開發協會、莊鑫菌業有限公司、益佰食品有限公司、東尚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九邑優品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聯合向城東街道利洋村「互助孝老」食堂捐贈糧油米麵等生活物資。城東街道、縣民政局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出席捐贈儀式。
  • 古田前洋:孝老食堂承孝德 情暖夕陽樹新風
    古田縣前洋村文化協理員李文杰向筆者談起本村新建的「互助孝老食堂」,不禁吟詩一首。前洋村建於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福建省鄉村振興示範村,千年來的歷史文化積澱,有著尊老敬老孝老的優良傳統。
  • 古田吉巷這兩個村的「互助孝老食堂」正式啟用啦!
    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進一步濃厚孝老愛親氛圍,解決農村留守老人用餐難問題,11月24日,吉巷鄉崎坑村和薛後村「孝老食堂」正式啟用。縣委常委、吉巷鄉黨委書記伍銀多和副縣長謝榮雄參加了啟動儀式。到了中午用餐時間,可口的飯菜,貼心的服務,互助孝老食堂裡呈現出一片溫馨和睦的景象。據介紹,薛後村「互助孝老食堂」為農村經濟困難的高齡、空巢、獨居、孤寡、病殘老人提供餐飲、休閒、娛樂等服務。自食堂開辦後,村裡的老人們坐在一起聊天、敘舊,相互照應,生活也豐富起來了。
  • 「關愛老人,從心出發」 碧桂園走進古田「孝老食堂」
    在我國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之際,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9月18日,碧桂園服務福建區域福鼎項目黨員志願服務隊聯合碧桂園福州區域黨總支部前往古田縣與古田城東街道辦開展「關愛老人,從心出發」志願服務活動。
  • 小食堂大民生--互助孝老食堂專題片
    小食堂大民生--互助孝老食堂專題片 2020-10-29 2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韓橋村:「暖心食堂」暖人心
    志願者將暖心午餐送到行動不便的韓忠銀老人家中愛心企業和社會人士自發為暖心食堂捐贈蔬菜、食用油、雞蛋等暖心食堂裡充滿歡聲笑語食堂每天採購新鮮食材12月21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冬至,雖然室外寒風陣陣,但樂陵市化樓鎮韓橋村的「暖心食堂」裡卻暖意融融,志願者們正陪著村裡的老人一起包餃子。
  • 章貢區積極推進孝老食堂建設
    孝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年4月以來,章貢區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試點工作中,突出服務功能,建立居家養老服務機制,積極推進孝老食堂建設,面向老年人群體提供成本價簡餐服務,讓文明實踐更有黏性、更有吸引力,使老人願意來,留得住。近日中午,筆者在該區水東鎮紅星村孝老食堂裡看到,有20餘名老人正在用餐。
  • 江西會昌:「孝老食堂」笑聲多
    中國青年網南昌12月17日電(曾晴)孝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有效解決農村空巢老人和特困供養貧困戶吃飯難的問題,贛州會昌縣周田鎮下營村自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站成立以來,以孝老食堂工作為重要抓手,先行先試,孝老食堂可口的飯菜、豐富多彩的活動提升了老人們的幸福感,弘揚了敬老孝老的新風尚,得到村民一致好評。
  • 上猶孝老食堂實現鄉鎮全覆蓋
    近日,隨著梅水鄉園村村孝老食堂的正式啟用,標誌著上猶縣14個鄉鎮孝老食堂全覆蓋。  尊老孝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豐富村民業餘文化生活,解決農村留守老人的用餐問題,上猶縣把傳承孝道文化、弘揚孝德傳統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在村級開設孝老食堂,為農村老年人提供膳食供應、休閒娛樂等服務,傳遞尊老孝老正能量。  在食堂管理上,各孝老食堂建立了食堂管理、生產、衛生等制度,由德高望重、熱衷公益的老黨員、老幹部擔任食堂理事會、監事會成員,參與孝老食堂管理,進一步提升服務老年人的能力。
  • 青縣人和鎮村建起「孝老食堂」
    青縣人和鎮村建起「孝老食堂」獨居和五保老人樂享免費餐本報訊(記者康學翠 通訊員邊貴成)12月10日,青縣流河鎮人和鎮村的「孝老食堂」正式開業現在,「孝老食堂」解決了她的吃飯問題。「有雞蛋、牛奶、蔬菜、水果,可豐盛了。以後我都在這吃,舒心!」劉樹文笑著說。「考慮到村裡獨居老人越來越多,我們很早就想辦個專門給老人們吃飯的地方。」村黨支部書記胡宗權介紹,他們決定創辦「孝老食堂」,對70周歲以上的獨居老人,免費提供早、中、晚三餐。
  • 小食堂 大民生——上猶縣推進「孝老食堂」建設走筆
    10月30日中午,在上猶縣陡水鎮長坑村「孝老食堂」內,老人們圍桌而坐,邊吃邊聊,其樂融融。   尊老孝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上猶縣把傳承孝道文化、弘揚孝德傳統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有機結合,開辦「孝老食堂」,通過在村級提供低價優質的用餐服務和組織積極健康的娛樂活動,把黨和政府的關懷與社會的溫暖送到群眾的心坎裡,既解決農村老人用餐生活問題,又弘揚新時代文明新風尚。
  • 上猶縣這個村的「孝老食堂」辦得好……
    召開座談會,對「孝老食堂」建設工作進行討論為建好「孝老食堂」,更好地凝聚群眾、引導群眾,滿足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營前鎮、石溪村組織村民代表、黨員代表、鄉村醫師等召開座談會,並特別邀請老黨員、老幹部劉克蘭參加會議,對「孝老食堂」建設工作進行了詳細討論。
  • 央廣時評:「暖心食堂」暖人心、得人心
    眼下在山東農村,不斷出現「一元食堂」、「幸福食堂」、「暖心食堂」 等供老人就餐的免費食堂,成為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又一道新風景。廣饒縣李鵲鎮黃東村通過開辦「一元餐廳」,解決了村裡70周歲以上老人午餐問題。
  • 贛州市石城縣高背村「孝老食堂」正式啟用
    國際在線消息:12月13日,由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住建局駐村幫扶的大由鄉高背村居家養老服務站暨「孝老食堂」正式啟用,該村幾十位老人歡聚一堂,話幸福、頌黨恩、談小康。「孝老食堂」與居家養老服務站充分融合,採取「社會運營+政府補貼+志願服務」方式運行,由六位本村老黨員、老幹部組成的理事會負責日常運行與維護管理,每人一天輪流值班,每天09:00至16:30對村內60周歲以上老人開放,中餐對70周歲以上老人免費開放、其他人員繳納5元成本費。孝老食堂的財務收支帳目定期在「高背村村務公開微信群」及村委會公開欄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