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句古建築攝影口訣,含9個技巧!幫你把古建築照片,拍美修漂亮
很多愛攝影的朋友,也愛旅遊,在旅遊時經常遇到古建築,怎麼把古建築拍好看呢?
攝影自學班,總結了4句拍古建築的口訣,包含了9個拍古建築的技巧:
早到晚出拍乾淨。取角順線簡約明。
去灰增紋線條清。找框找水找光影。
結合古建築照片,為朋友們解說下,這4句口訣的用:
1、早到晚出拍乾淨。(含3個技巧)
拍攝景區的古建築,最令大家煩心的可能是人多!我們都知道,拍照片,簡潔一些更好看,那旅遊景點人很多,怎麼拍到相對乾淨的場景呢?
(1)早到晚出:提前來到景區,買好票,如果檢票員理解你想拍照的心情,有的時候,有的人,會同意你,提前幾分鐘進入景區的。只有這幾分鐘,足夠拍到幾張相對清淨、乾淨的照片了。即使不讓你早進,你排在第一位,率先跑到拍攝地點,也會拍到。晚出,是同樣的道理,等到大家都撤離,你做到最後一個從景點離開,此時人也是最少的。
(2)如果早到,我們要:根據當天的天氣,在景區門外,先試拍幾張,提前調整好參數。這樣,能保證我們,在第一時間「衝」進景區後,就可以開始拍照了,爭取了更多時間來拍攝。
(3)想拍出流雲效果:需要另外配備三腳架,降低快門速度即可。一般情況下,晴天時候,感光度(iso)調到最小,光圈數值,大等於10可作為參考。再通過快門,來調整曝光即可。
2、取角順線簡約明。(含2個技巧)
還有2種辦法,可以幫助我們拍到,相對簡約的古建築照片:
(1)不拍全景,拍一角:如果取景過大,過全,進入到鏡頭的人、物,必然又躲又雜,而我們只拍攝古建築的一個角,縮小取景範圍,避開雜物,同時也簡約了畫面。
(2)抬高鏡頭,拍攝古建築的局部:如果遇到長廊,要順著長廊拍攝。讓遞進向前的柱子、橫梁等,在照片中縱深向前,韻律感也會因整齊遞進的景物體現出來。
3、去灰增紋線條清。(含1個後期技巧)
教程,就是要介紹全面,介紹前期拍攝技巧的同時,也要介紹後期。出去拍照,未必都是理想的天氣,天氣不理想,拍出來的古建築背景,就未必好看。那怎麼把拍到的,灰濛濛的照片,調得通透,漂亮一點呢:
(1)用手機修圖軟體Snapseed打開要調色的照片。
(2)點擊工具找到曲線,在曲線工具中找到綠色曲線。在綠色曲線上取一點,向下拽動,如圖所示。之後,在紅色曲線上取一點,向下拽動,如圖所示。
因為綠色和紅色結合起來是黃色,向下拽動它們,兩個曲線降低黃色,照片中的藍色就會顯得更通透。
如果只在藍色曲線上選擇一點,向左上拽動,代表增加藍色,但是這樣增加的藍色,會讓照片整體泛藍,並不好看。
(3)通過以上的調節,建築物和地面也有一些變藍了。所以用蒙版,恢復建築和地面的原先色彩:點擊右上角彎曲的箭頭,再點查看修改內容,右側出現曲線,點擊它中間出現畫筆,進入到蒙版再蒙版界面。
(4)把頁面下方曲線的數值調整為100,對建築上方的天空進行塗抹,有的建築邊緣也被塗抹上了,所以在把曲線的數值調整為0,對建築上不小心塗抹的地方進行擦除,調整完畢,點擊右下角對號,保存。
(5)再點擊工具,找到突出細節,手指上下滑動,選擇結構,向右滑動增加結構,照片的紋理更加清晰了。
(6)但是讓建築和地面紋理的清晰的同時,天空有些「呲」了,所以再次利用蒙版,恢復天空的細節。進入到蒙版工具之後,把頁面下方,突出細節的數值設置為100,對建築物和地面進行塗抹。
(7)調整好之後,我們發現地面的顏色有些偏洋紅了,所以點擊工具,找到白平衡,在白平衡中,手指上下滑動選擇著色,向左滑動降低著色。
著色這裡向左是加綠,向右是加洋紅,因為綠和洋紅是互補色,所以向左加綠的同時,就是相當於降低洋紅了。
(8)同樣調整好之後,照片整體顏色改變,再次用蒙板保留地面的顏色。進入到蒙完之後,把頁面下方白平衡的數值調整為100,對地面進行塗抹。
(9)通過以上調節照片,看起來不那麼灰了.天空更晴朗,整體的紋理更清晰,調整完畢,導出就可以了。
4、找框找水找光影。(含3個前期拍攝技巧)
(1)我們都知道,實物照片,可以加上相框。但如果在照片內部,也加上框,會讓主體更突出,層次感更好。在拍攝時,可以找一些門、房簷等,調整合適的角度,拍古建築,或者拍古建築下的人物。
(2)利用水面,我們可以拍出古建築漂亮的倒影。如果所拍古建築周圍沒有江河湖海,那在距離古建築足夠的地面,如果可以的話,撒上一些水,把設備放低,同樣可以拍到倒影。
(3)清晨傍晚,藉助陽光的色彩,我們可以拍出古建築後方,漂亮的背影。傍晚時分,調小光圈,點測光,測光點或者對焦點,選擇在建築以外,可以拍出古建築漂亮的剪影。
希望我的分享,能幫您在遊玩時,拍出漂亮的古建築照片!
如果我的教程對您有幫助,煩請幫我點讚和轉發哦!感謝朋友們!
攝影自學班,歡迎您來關注,等你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