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霸王龍是恐龍界的「頂級明星」,也是史上最強的食肉動物之一,因此,只要提到恐龍,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霸王龍,甚至許多人認為霸王龍是恐龍時代最強的生物。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幾種恐龍時代比霸王龍還要強的恐龍。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霸王龍到底有多強?
霸王龍是暴龍科暴龍屬下唯一的物種。從外觀上看,它有著一對粗壯的後肢,相比後肢,它短小的前肢與身體看似格格不入,因此,到目前為止,霸王龍的前肢到底是幹什麼用的?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不過,有古生物學推測有兩個假說,一說是前肢能夠幫助霸王龍在進食時,按住獵物,方便撕咬;一說是它的前肢是方便繁殖期時作為身體的支撐使用的。
從霸王龍骨骼化石的年代推斷,在整個恐龍時代,它的登場算是比較晚的,從距今約6850萬年前出現,過了不到400萬年,它就同其他恐龍一起經歷了滅絕事件,從此徹底消失。
霸王龍的化石主要出土於北美洲,再結合它出場時間較晚,這也就意味著即使在恐龍時代,它也僅僅是統治了北美洲地區僅僅幾百萬年的時間。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霸王龍化石名為「蘇」。它是美國古生物學家蘇·亨德裡克森於1990年8月12日在美國中西部的南達科他州發現的,之後被芝加哥的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以836萬美元的價格拍得。而這具霸王龍的化石的拍賣價也成為了史上化石最高的價格。
從蘇的骨骼化石看,它的體長為12.8米,臀高4米,體重為9.5噸(估值),結合其他的霸王龍化石,生物學家將霸王龍的平均體長定為12米,體重平均值9噸,咬合力平均在10噸左右。
擁有如此龐大的體型再加上如此強大的咬合力,霸王龍在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確實是食物鏈最頂端的生物。
比霸王龍還要厲害的恐龍
我認為,比霸王龍還要厲害的恐龍只局限於肉食性恐龍,雖然從現存的生物來看,有些食草動物靠體型依然能做到比食肉動物厲害,比如成年的大象顯然就比獅虎等食物鏈頂端的動物要強悍一些。但是,大象和獅虎的體重差超過了10倍,而目前是霸王龍體重10倍的草食性恐龍並沒有(地震龍130噸的體重純屬虛構)。因此,我們只需要盤點一下比霸王龍體型大的肉食性恐龍即可。
比霸王龍更大的肉食性恐龍
比霸王龍體型還大的肉食性恐龍主要有3種:南方巨獸龍、鯊齒龍以及棘龍。南方巨齒龍是鯊齒龍科南方巨獸龍屬下的成員,相比霸王龍來說,它的登場時間要早一些,約在距今9800萬年前生活在白堊紀的南美洲。根據已發現的化石看,其最大體長達到了13.5米,體重在9噸以上,這個數據比已發現的最大的霸王龍(體長13米,體重8.8噸)還要大。最關鍵的是,南方巨獸龍的頭部比霸王龍的頭部要大,還有尖利的牙齒。所以,比霸王龍還要厲害的恐龍,南方巨獸龍絕對算其中之一。
鯊齒龍是鯊齒龍科鯊齒龍屬下的成員,其模式種是撒哈拉鯊齒龍。這是一種生活在白堊紀中期(距今約1億年前)北非的大型肉食性恐龍。從已發現的撒哈拉鯊齒龍化石看,最大的是於1995年在北非發現的,其體長為13.85米,體重約為11噸左右。根據科學的研究發現,鯊齒龍的頭骨雖然比霸王龍要小一些,但是更輕的頭骨顯然靈活,再加上它滿口類似於鯊魚的牙齒。所以,鯊齒龍也是比霸王龍大且厲害的一種肉食性恐龍。
棘龍在恐龍中的定位一直都為人詬病,有人說:棘龍就是個「漁夫」。那麼,這個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呢?首先,棘龍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肉食性恐龍,在已發現的棘龍化石中,埃及棘龍的體型最大,在20世紀初,發現的埃及棘龍化石中,最大者體長14米,體重9噸左右。而且古生物學根據不同的棘龍化石推斷,14米並不是棘龍的終極體長,它最長可達20米,依據就是發現了比埃及棘龍骨骼更長的其他棘龍的化石碎片。
棘龍是個「漁夫」的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因為到目前為止沒有在棘龍的胃化石中發現任何的魚類,而這個說法是因為古生物學家根據其近親重爪龍胃中的消化物中有魚鱗化石得來的,之後,被許多人認為棘龍也跟重爪龍一樣以魚為生。其實,這只是一個推測,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而且棘龍有了尖利的牙齒、龐大的體型,它完全有能力捕殺其他草食性恐龍。
因此,棘龍並非「漁夫」,它的體型大於霸王龍,真打起來,棘龍還是有一定勝算的。
總結
棘龍、撒哈拉鯊齒龍以及南方巨獸龍是整個恐龍時期最有可能比霸王龍厲害的肉食性恐龍,最起碼它們被發現的最大的化石標本比最大的霸王龍大,而且都是肉食性恐龍的情況下,體型大就有一定的勝算。
最後,有人認為特暴龍、魁紂龍也比霸王龍大,其實,這兩種恐龍最大的標本體長分別為12和12.2米,比最大的霸王龍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