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魚其實也算是比較耐寒的魚種,在長江流域冬天也有機會釣到。到了仲春時節,很多地區氣溫回升,水溫已經高了很多。這時候很多釣友開始從小水面轉戰大水面,大水面來到了一年中漁獲最好的一段時間。除了釣鯽魚,偶爾也能釣到青魚。跟其他大體型魚類一樣,仲春時節青魚開始大量進食,正是比較飢餓的時候,所以有很大的機會可以釣到。
一、選擇釣點
自然水域中釣青魚,尤其是在面積比較大的水域中垂釣,選擇合適的釣點是必要因素,因為自然水域水廣魚稀,雜魚多的一米。選擇釣點就要先了解青魚的習性,看看青魚在自然水域中喜歡吃什麼,然後選擇食物相對豐富的地方,這樣往往能選擇出不錯的釣點。自然水域中青魚主要進食水中的軟體動物,比如螺絲、小河蚌等等,青魚的候補有堅硬的角質,可以輕鬆壓碎這些食物。所以選擇釣點,就需要尋找這些軟體動物多的地方。首先水不能太深,春季軟體動物從深水慢慢遷徙到淺水,食物主要就在淺水中。選擇水庫的堤壩斜坡,水中有水草亂石等雜物,或者河流的緩流洄灣處、拐彎處,這些地方都有豐富的螺、蚌資源。
二、釣組搭配
手竿釣青魚其實有個極限問題,體型太大的青魚手竿怎麼搭配都是難以釣到的,而且手竿也根本夠不到大青魚生活的區域,所以手竿垂釣還是以小體型的青魚為主,不客氣的說,不長時間打窩培養青魚的進食習慣,短暫的一天垂釣也往往很難碰上大體型的青魚,通常5、6斤就算個頭不錯的了。所以魚竿要選擇5.4左右偏硬調的魚竿,不能過硬否則容易斷線,釣大魚主要是依靠魚竿的彈性慢慢化解魚的掙扎力度。主線應該要達到2號左右,子線1.5號左右,不過如果是專心憋青魚,比較建議使用單鉤通線,2號的線組就可以了。魚鉤要大,鉤條要粗,鉤尖要鋒利,鉤門要寬。
三、用餌和窩料
自然水域中的青魚雖然主要進食軟體動物,其實是非常典型的雜食性魚類,幾乎只要是糧食穀物都吃,所以打窩主要就是各種糧食或者使用螺絲來打窩。青魚體型大,進食量大,進窩非常慢需要耐心等待比較長的時間。這就需要打窩方法要得當,打窩量少了青魚沒來,窩料可能已經被雜魚吃完了,所以第一個要點就是打重窩。第二就是可以使用大塊或者大顆粒的窩料,比如豆餅塊、泡過的玉米粒等等作為窩料主料。或者把豆餅塊、磚頭、玉米、菜籽餅粉等等裝到網袋中,然後打窩也是可以的。
餌料的選擇也是非常多樣的,在春季青魚並不挑食,常規釣鯽魚的餌料也有釣到青魚的機會。不過比較建議使用穀物香的餌料。自製餌料的話以炒香的豆餅粉、麩皮、玉米粉、魚飼料為主料,攪拌後蒸熟,發酵幾天,使用的時候加拉絲粉搓大餌使用,跟春釣草魚類似,餌料最好是熟餌或者發酵過的餌料,這樣有更好的誘魚效果。也有釣友喜歡使用螺螄掛鈎,但是需要注意把螺螄敲一下,這樣才方便掛鈎。
青魚體型大,遛魚是個大難題。青魚雖然遊泳能力不強,但是掙扎異常持久。一定要注意2個要點,第一個要點就是注意魚竿跟魚線儘量90度左右夾角,這樣可以最好的發揮魚竿的彈性。第二就是一定要繃緊釣線,給魚壓力的同時跟著魚走,慢慢消耗魚的體力。喜歡請收藏關注,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