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選秀重排:諾維茨基&皮爾斯&卡特分列前三

2020-12-15 直播吧

1998年的選秀是非常古怪的一屆。

這屆球員中有三個名人堂成員,但其中只有一個是在前八順位被選中的,其中的兩個在選中之後就馬上被球隊送走。那些在當時被期許有能力躋身超級巨星行列的球員們都睡過頭了,現在早已被我們遺忘。

這屆球員的總體質量非常一般,球員之間斷檔嚴重。我們的重排將這一點展現得淋漓盡致。除了幾張頂級的彩票,這屆選秀沒有給聯盟貢獻幾個真正靠譜的角色球員——即使有,也不過是在他們那短暫的巔峰期小有成就罷了。

我們選擇的依據是球員的整個職業生涯的表現。生涯的長度、巔峰期的長度、對勝利的貢獻是我們評判的標準。方便起見,我們假設每個球員都一直呆在被選中的球隊。

出發吧,時間機器!

1.洛杉磯快船:德克-諾維茨基

沒有任何疑問,德克-諾維茨基是所有1998年參加選秀的球員中最偉大的一個。文斯-卡特和保羅-皮爾斯都曾成為球星,而諾維茨基是真正意義上的巨星。

他重新定義了一個七尺長人在進攻端可以扮演的角色,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磨鍊著他偉大的投籃。他在NBA歷史得分榜上排名第六,僅次於賈巴爾、卡爾-馬龍、勒布朗-詹姆斯、科比-布萊恩特和麥可-喬丹;排在他後面的名字分別是威爾特-張伯倫和沙奎爾-奧尼爾。

他是MVP、FMVP、總冠軍,他12次入選NBA最佳陣容,其中四次是一陣。他是180俱樂部(單賽季三項命中率分別在50%(投籃命中率)、40%(三分命中率)和90%(罰球命中率)以上)的十個成員之一。他標誌性的金雞獨立跳投,會是NBA的備選logo之一。

但是諾維茨基的職業生涯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並不是這些,他在職業生涯中後期的轉型與他的其他成就一樣耀眼。他悄無聲息地從一個無所不包的進攻大核心轉變成了一個空間型的大個子。

看看從2004-05賽季(他的第一個最佳陣容一陣賽季)到職業生涯結束,他的非受助出手在總出手中佔的比例吧:

2004-05賽季:46.6%

2005-06賽季:49.3%

2006-07賽季:49.9%

2007-08賽季:45.4%

2008-09賽季:44.4%

2009-10賽季:38.5%

2010-11賽季:36.9%

2011-12賽季:36.4%

2012-13賽季:33.8%

2013-14賽季:40.8%

2014-15賽季:28.5%

2015-16賽季:27.9%

2016-17賽季:16.9%

2017-18賽季:13.6%

2018-19賽季:9.6%

即使是在職業生涯的末期,超級巨星們也很難做出這樣的改變,更不用說諾維茨基在他職業生涯的中期就開始轉型了。獨行俠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諾維茨基30歲左右的表現;在諾維茨基的最後一個賽季,他們無縫過渡到了東契奇的時代。

實際選擇:麥可-奧洛沃坎迪

諾維茨基的實際順位:第9位,密爾沃基雄鹿(交易到達拉斯獨行俠)

2.溫哥華灰熊:保羅-皮爾斯

保羅-皮爾斯的履歷薄非常耀眼,他是NBA總冠軍,總決賽MVP,四次入選最佳陣容,十次入選全明星。即便如此,皮爾斯的巔峰期仍然被我們低估了。他從未入選過一陣,也從未在MVP投票中排名比第七更高。

或許是因為他投中了太多的關鍵球,以至於各個球隊的球迷們都對他恨之入骨。又或許是因為2007-08賽季的凱爾特人幫,他們只拿過一次總冠軍,但是他們的嘴巴都太大了。

無論如何,從2000-01賽季到2006-07賽季,皮爾斯打出了聯盟頂尖的進攻。場均得到24.8分和4.1次助攻,三分球命中率和長兩分命中率分別為35.8%和41.2%。

他是僅有的九個至少四次場均拿下25分、3助攻、1三分的球員,其餘的八個球員是勒布朗-詹姆斯(14次),科比-布萊恩特(10次),艾弗森(9次),詹姆斯-哈登(8次),凱文-杜蘭特(7次),達米安-利拉德(5次),麥可-喬丹(4次)和特雷西-麥克格雷迪(4次)。

和諾維茨基一樣,皮爾斯在職業生涯後期的轉型也同樣值得讚揚。與雷-阿倫和加內特組隊之後,他在自己的巔峰期減少了出手次數,幫助球隊拿下一次總冠軍。在奇才隊,他是季後賽當之無愧的大腿,多次貢獻精彩絕殺。

實際選擇:邁克-畢比

皮爾斯的實際順位:第10位,波士頓凱爾特人

3.丹佛掘金:文斯-卡特

文斯-卡特的巔峰期比看起來要短,又比我們記憶中的要長。

從1999-00賽季到2006-07賽季,巔峰卡特一直在和他的膝蓋傷勢做鬥爭。即便如此,他還是交出了場均24.6分,4.2次助攻,三分命中率37.9%的數據單。在網隊打出了自己的最後兩個球星賽季後,卡特因為傷病的原因轉型成了一個副手的角色。

和皮爾斯一樣,卡特的巔峰也被低估了。從2001到2003年,有限的出場時間影響了他的發展勢頭。他職業生涯只入選過兩次最佳陣容,這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他標誌性的扣籃掩蓋了他的全能,他擅長的技術還包括失去平衡的跳投,接球三分以及二次傳導球。

如果卡特能夠更多地保持健康,那麼他的成就會超過皮爾斯嗎?這值得我們討論。他的超級巨星夢本可以持續更長的時間,但皮爾斯擁有總冠軍,即使是最好的版本的卡特也從未進過MVP前十。

有點諷刺的是,卡特成了職業生涯最長的那一個:他找到了一種優雅的方式來脫離明星的身份。在這方面,他更像是德克而不是皮爾斯,主要是因為他別無選擇。

傷病以及常常變換的陣容和球隊,讓卡特在隊內的角色變得更小也更具體。作為回應,他在職業生涯後期變成了一個出色的防守尖兵和危險的外線投手。

實際選擇:裡夫-拉弗倫茨

卡特的實際順位:第5位,金州勇士(交易到多倫多)

4.多倫多猛龍:安託萬-賈米森

準備好吹毛求疵吧。接下來的幾個位置的球員幾乎可以互換。有三到四個球員都有資格排在第四位。賈米森憑藉十年如一日的穩健表現脫穎而出。安託萬-賈米森在NBA歷史得分榜上排名第46位。想想看,好好想想吧。

賈米森是NBA歷史上前50的得分手。

不管你是否知道這一點,不管你是否看過他的比賽,你都必須承認,賈米森的實力被他的低調掩蓋了。翻開他的榮譽薄,上面只有兩次全明星,一次最佳第六人。如果你從這個角度去評價賈米森,那你就錯過了他職業生涯的精彩之處,那就是他在16年的職業生涯裡始終保持著穩健的表現。

賈米森的職業生涯頗具傳奇色彩。他出道在金州勇士隊,在職業生涯的第三個賽季就與科比對飆,有過同場砍下51分的佳話。(視頻摸我)

在2003-04賽季賈米森轉投達拉斯,一舉拿下了最佳第六人。但是正值巔峰的賈米森不甘心一個第六人的角色,一個賽季之後他就去了華盛頓奇才,與阿里納斯、拉裡-休斯和卡隆-巴特勒搭檔。奇才三劍客並沒有取得太大的突破,連續幾年被詹姆斯的騎士隊擋在季後賽首輪。終於在六個賽季之後,奇才把賈米森交易到了騎士。但是一個賽季之後詹姆斯就把天賦帶到了南海岸,賈米森也年事已高,巔峰不再。最後在湖人和快船隊打了兩年醬油後,賈米森離開了聯盟。

除去生涯最後在洛杉磯湖人和快船的兩年,賈米森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健康狀態和很高的得分效率。從2000-01賽季到2011-12賽季,他有五個賽季保持了82場全勤,有三個賽季只錯過了不超過3場比賽。在他職業生涯的前13個賽季,他場均能夠貢獻20分,在三分線內的命中率為47.6%,三分命中率為34.7%。

實際選擇:賈米森(交易到金州勇士)

5.金州勇士:拉沙德-劉易斯

在2007年與奧蘭多魔術隊籤下一份為期6年、價值1.18億美元的合同後,劉易斯開始走下坡路。即便如此,作為空間型4號位的先驅,他是那支由霍華德領銜的「一星四射」魔術隊不可或缺的拼圖。他可以輕鬆地砍下二十分,甚至連三分線都不曾踏進一步。

誠然,在劉易斯職業生涯的中後期,他轉型成了一個不佔球權的高射炮。但是別忘了,他曾是那支了不起的超音速隊的二號選擇,與雷-阿倫組成「超音速雙子星」。在他的全盛時期,他遠不是一個射手。他的三分球是最犀利的武器,但是同時他有可以運球突破對方的防守,持球跳投,在低位用後仰跳投懲罰錯位的後衛球員。

從2000-01賽季到2009-10賽季,他場均得到18.0分,三分球命中率達到了39.4%,在出場次數與他相同或更多的球員中,只有他的好搭檔雷-阿倫在得分和三分命中率上都超過了他。有趣的是,在職業生涯的末期,超音速雙子星齊聚邁阿密,在詹姆斯的奪冠路上立下了汗馬功勞。

讓我們把時間縮小到2002-03賽季到2008-09賽季,劉易斯的絕對巔峰。他場均得到19.1分,2.1次助攻,39.0%的三分命中率。他的VORP(value over replacement player,不可替代值)排在聯盟第20位,排在他前面的是阿倫-艾弗森。

實際選擇:卡特(交易到猛龍)

劉易斯的實際選秀順位:第32位,西雅圖超音速

6.達拉斯獨行俠:布拉德-米勒

在普渡大學呆了四年後,布拉德-米勒在1998年遺憾落選。但這並不是世界末日,黃蜂隊給了他一個進入聯盟的機會。他兩次入選全明星,在那支最好的國王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為四隻不同的球隊出戰季後賽,有著14年的職業生涯。

在他的少年時代,米勒是一個新奇的人物。他有著紮實的內線技術,但是同樣還有一手精準的投籃。考慮到他6尺11的身高和240磅的體重,這並不簡單。

和他有著同樣一樣身材的球員,在當時很少會跑到底線去接球,而這就是米勒的進攻方式。米勒的近框手感同樣非常柔和,像後衛一樣。相比於暴力的虐框,他更喜歡各種角度的上籃和挑籃。在他職業生涯的後期三分球才開始流行,因此以那個時代的標準來看,米勒是一個出色的投手。他有30%的投籃是在16英尺到三分線之間,命中率高達45.2%。

頻繁地換隊可能影響到了米勒的狀態。他在職業生涯的第六年加盟了第四支球隊國王。不過好在他在國王隊站穩了腳跟,在此度過了五年的歲月,也達到了職業生涯的巔峰。

從2001-02賽季到2008-09賽季,米勒場均得到13.2分8.4個籃板和3.5次助攻,兩分球命中率超過了50%。考慮到他的投籃分布,這樣的投籃效率已經非常出色了。米勒的數據單也許不會像維斯布魯克那樣吸引你的眼球,但是在那個時代已經稱得上是精英級別了。只有四個球員在各項數據上能夠和他匹敵:鄧肯、加內特,保羅-加索爾和奧多姆。

實際選擇:羅伯特-特雷勒(交易至雄鹿)

米勒的實際選秀順位:落選

7.薩克拉門託國王:邁克-畢比

在職業生涯的第四個賽季,邁克-畢比從溫哥華灰熊來到了薩克拉門託國王。在此之前,他的實力並沒有得到公正的評價。憑藉著與克裡斯-韋伯之間近乎不真實的化學反應,他成了這支有史以來最好的國王隊的指揮官。他在進攻端的即插即用,最大化地適應了這支國王隊的體系。在迪瓦茨、佩賈-斯託科維奇、米勒身邊,畢比如魚得水。

看國王時期的巔峰畢比打球是一種折磨——當然,僅限於非國王隊球迷而言。從2002-03賽季到2006-07賽季,他場均得到18.6分和5.5次助攻,三分球命中率為37.7%。

再重申一遍:畢比可以投籃。他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射手。在這五年的時間裡,只有5個球員投中了比他多的三分球:佩賈,雷-阿倫,阿里納斯,比盧普斯和傑森-特裡。在2007年3月對陣菲尼克斯的比賽中,他狂飆7記三分球的場景至今歷歷在目。

畢比的巔峰期沒有像前面幾個那樣持續那麼長時間,但是他在那支國王隊確實對勝利做出了不少貢獻。不過想擠掉前面的米勒或者賈米森?還是算了吧。

實際選擇:傑森-威廉士

畢比的實際選秀位置:第二,溫哥華灰熊

8.費城76人:卡蒂諾-莫布裡

莫布裡的職業生涯似乎結束得有些唐突。他在NBA打了有十個賽季,但是在被快船隊送到尼克斯隊之後,他在體檢中被檢出患有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被迫退役。

莫布裡是一個非常實用的球員。他能夠接球快速投籃,也能持球作為進攻發起點。他的啟動速度非常快,令其他6尺4寸的後衛們望塵莫及。總的來說他的防守並不出色,但是他懂得如何與側翼球員們配合。

2001-02賽季是莫布裡職業生涯的巔峰,他在火箭隊交出了場均21.7分的數據單,三分球命中率達到了39.5%。遺憾的是他這個賽季的表現只是曇花一現,此後他再也沒有打出過那個級別的表現。

然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莫布裡在進攻端的穩定性。除了新秀賽季,他的場均得分一直保持在兩位數(新秀賽季場均9.9分)除去新秀賽季和在快船隊的最後一個賽季(只出戰了11場比賽),他在9個賽季的投籃命中率為38%,場均得到15.8分和2.6次助攻。

在這段時間裡,能夠達到這些標準的球員並不多:諾維斯基,特裡,沒了。

實際選擇:拉裡-休斯

莫布裡的實際選秀名額:第41位,休斯頓火箭隊

9.密爾沃基雄鹿:艾爾-哈靈頓

艾爾-哈靈頓的職業生涯相當精彩。

他出道於印第安納步行者隊,在那裡成為替補席上的一個穩定輸出點。在2004-05賽季他來到了老鷹隊,在此坐穩了首發的位置,展現出了得分手的本色。然後他加入那支著名的黑八勇士隊,留下了自己的瘋狂印記。他的下一站是紐約尼克斯,在那支糟糕的球隊他成了球隊的第一選擇,交出了場均20.7分6.3個籃板的成績單。

在他近15年的職業生涯裡,哈靈頓總共也沒打幾場季後賽,這是他職業生涯的一大遺憾。他的巔峰期大部分是在爛隊裡度過的,而當他身處有競爭力的球隊時,他在防守和籃板上的問題又總是限制了球隊更進一步。

儘管如此,在他的巔峰期,他在進攻端的表現仍然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4號位,他是一個錯位製造者,在對手防出來之前用投籃來解決問題。從2003-04賽季到2011-12賽季,他每36分鐘場均得到18.1分和2.2次助攻,三分球命中率為35.7%。只有卡特、喬-詹森和諾維茨基交出了能夠與他匹敵的數據單。

實際選擇:德克-諾維斯基(交易到達拉斯)

哈靈頓實際選秀順位:第25位,印第安納步行者

10.波士頓凱爾特人:拉裡-休斯

拉裡-休斯的職業生涯一直處在重重矛盾之中。

一方面,他攻守兼備,看起來好像會在聯盟裡很吃香。他有五個賽季場均得分超過15,職業生涯四次砍下40+。在2004-05賽季,他榮膺搶斷王,併入選了防守一陣。

另一方面,他似乎從來沒有在一套適合自己的陣容中打過球。他需要有球在手才能發揮自己的能力,不適合打輔助,尤其不適合在大包大攬的一號位核心球員身邊打球(參見:艾弗森,詹姆斯)。但是他的天賦還不足以承擔第一選擇的重擔,他的投籃選擇讓你看了想砸電視。

如果他在這個時代打球,他會從中受益嗎?我是說,如果他能夠藉此優化自己的投籃選擇,成為一個更純粹的投手的話。

2004-05賽季是休斯的巔峰,那年他在華盛頓奇才隊,場均得到22.0分4.7次助攻和2.9次搶斷。但是那個賽季結束後他加入了騎士隊,之後再也沒有找回巔峰期的狀態。

實際選擇:保羅-皮爾斯

休斯的實際選秀順位:第八,費城76人

11.底特律活塞:傑森-威廉士

傑森-威廉士,大名鼎鼎的白巧克力先生,職業生涯一直以富有創造力的傳球著稱。他在NBA賽場上使出了很多街球手都不敢嘗試的動作。

他總是以各種方式誘導你,讓你以為他要投籃。儘管他的投籃並不是很穩定,但是他的假動作實在是太逼真了。他職業生涯的投籃命中率只有39.8%,三分球命中率只有32.7%。

威廉士能夠成為一支球隊的進攻引擎嗎?別做夢了,答案是絕對不行。但是他能夠給球隊的進攻帶來正收益嗎?答案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在國王還是灰熊,他在場時球隊的進攻總是顯得更好一些。

12.奧蘭多魔術:拉夫-拉弗倫茨

在3D中鋒開始風靡聯盟之前,拉弗倫茨就已經在這裡了。他至今仍是唯一一個在單賽季送出200次封蓋和100個三分的球員。

拉弗倫茨也不是一個被迫站在三分線上的球員,比如恩比德。他的球隊也不僅僅是出於創新而讓他投三分球。他投三分球的原因是,他真的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投手。他職業生涯的三分球命中率達到了36.3%,不算最後在波特蘭的兩個受到傷病拖累的賽季,這一數字達到了37.0%。

而且:封蓋和三分不是拉弗倫茨所能做的全部。他也有靈光偶現的四分衛長傳,以及漂亮的內線腳步。

13.奧蘭多魔術:拉夫-阿爾斯通

阿爾斯通在NBA的表現並沒有得到足夠的肯定,也許他是AND1巡迴賽的代名詞。在他職業生涯最初的四年裡,他努力在密爾沃基和多倫多的替補席上爭取出場時間。

從2003-04賽季到2008-09賽季是他的巔峰,他場均得到12.4分,5.6次助攻和1.5次搶斷,投籃命中率為35.3%。在2005-06賽季,他加盟了火箭隊,成了為數不多的能夠把球傳到姚明手上的球員之一。

14.休斯頓火箭隊:裡基-戴維斯

裡基-戴維斯名留青史的原因可能是那句「我以為他(詹姆斯)是來輔佐我的」。但是戴維斯絕不止是一個諧星,起碼他巔峰期的實力對得起他的順位(第21位)。若非一些不可控的原因,他甚至可以更快地達到自己的巔峰。在他早年效力於夏洛特山貓和邁阿密熱火的時候,他強悍的身體素質和爆發力贏得了人們的關注。

在2001年被交易到騎士隊之前,有限的機會和傷病的困擾讓戴維斯無法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克利夫蘭坐了一個賽季的板凳之後,他在2002-03賽季場均得到20.6分。當然,他最了不起的貢獻還是在那個賽季帶隊贏下了選中勒布朗-詹姆斯的那支狀元籤。

儘管他在一些弱隊裡交出了漂亮的數據單,但是他在12年的職業生裡涯只打過11場季後賽。但是這不能代表他的數據是毫無意義的,起碼這證明了他的得分能力。從2002-03賽季到2006-07賽季,他場均得到17.5分和4.3次助攻,三分球命中率為35.6%,只有阿里納斯、卡特和畢比與之相當。

15.奧蘭多魔術:邦奇-威爾斯

如果邦奇-威爾斯能夠早點得到出場時間的話,他可能會更早地進入自己的巔峰期。他在波特蘭坐了兩個賽季的板凳才得到了穩定的出場時間,而直到他的第四個賽季他才得到了需要的球權和戰術地位。

無論如何,威爾斯是一個得分手。從職業生涯的第二個賽季開始直到退役,他每36分鐘場均能夠得到17.0分和3.0次助攻。他有一手三分球,雖然並不穩定;作為一個6尺5寸的球員(196cm),他還有著出色的低位技術。

雖然他並不總是手感火熱,但是當他進入狀態時,他真的很難阻擋。他在2003年季後賽對陣達拉斯獨行俠的比賽中得到45分,這創造了當時開拓者的隊史記錄。

16.休斯頓火箭隊:邁克-詹姆斯

在NBA歷史上單賽季場均能夠得到20分的球員中,邁克-詹姆斯可能是其中存在感的一個。很多人可能以為他是個數據刷子,但事實並非如此,起碼他的效率還是很不錯的。他的三分球命中率為44.2%,其中將近40%是的非受助投籃;他的兩分球命中率超過48%。

單是這一個賽季的表現就足以讓詹姆斯出現在這個位置了,更不用說他延續了13年的職業生涯。

17.明尼蘇達森林狼:魯本-帕特森

魯本-帕特森絕對不是「科比終結者」,但他確實在防守上有兩下子。他是6尺6寸以下的球員裡,職業生涯搶斷率達到至少2.5、蓋帽率高於1.0(至少500場比賽)的六個之一。其餘的五個人是託尼-阿倫,埃裡克-布萊德索,內特-麥克米蘭,保羅-普雷西和傑裡-韋斯特。

帕特森從來都不是一個好的射手,但是他非常善於抓住對方的失誤,在轉換進攻中快速得分,從而避免了自己成為球隊進攻端完全的累贅。無論如何,他的VORP數據在1998屆的球員中排名前十。

18.休斯頓火箭隊:納茲爾-穆罕默德

納茲爾-穆罕默德從來沒有成為每個夜晚球場上最閃耀的明星,但是這不妨礙他在NBA度過了18個賽季。在生涯長度上,他在這屆球員裡排名第四,僅次於卡特、諾維茨基和保羅-皮爾斯。

讓穆罕默德進入輪換陣容很容易。他在進攻端是一個微波爐球員。他能夠把握空位的機會,也擅長在亂戰中偷分。更重要的是,他在防守端一直兢兢業業、不遺餘力地付出。安德烈-德拉蒙德和丹-加祖裡奇是僅有的兩名在500場或更多比賽中,能與穆罕默德的籃板、搶斷和蓋帽率相匹敵的球員。

19.密爾沃基雄鹿:馬特-哈普林

馬特-哈普林沒有把他在喬治亞理工大學的進攻帶到NBA,但是在他的巔峰時期,他仍然能夠在進攻端為球隊帶來不俗的貢獻。

即使受到了腳踝傷勢的影響,他仍然能夠為自己創造出投籃的空間,並漂亮地完成終結。相對於他的身高(6英尺7英寸),他還是一個非常狡猾的進攻籃板手。

2002年與猶他爵士隊的籤約是他職業生涯的一大幸事。他完美地融入了爵士的進攻體系——特別是在他在猶他的第一個賽季,也是斯託克頓的最後一個賽季。哈普林在那個賽季場均得到17.6分,三分球命中率41.3%,兩分球命中率52.9%,基本上都是他職業生涯的新高。

20.亞特蘭大老鷹:泰倫-盧

泰倫-盧的職業生涯頗具傳奇色彩。他生涯效力過7支球隊,見證了無數的歷史。(或者說,他就是歷史本身。)

2001年的季後賽對他的職業生涯來說是一個小小的跳板。他在總決賽中為最終的冠軍洛杉磯湖人效力,他以替補的身份在總決賽中得到了非常可觀的出場時間,湖人隊不時利用他向艾弗森施加壓力。也許球迷們記住更多的是盧被艾弗森跨過的經典鏡頭,但是更多的球隊在那輪系列賽中看到了盧的價值。

後來盧在華盛頓、亞特蘭大和奧蘭多被委以重任。但是一支以泰倫-盧為主力球員的球隊,通常勝率不會超過50%。在今天的聯賽中他可能會表現得更好,因為他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控球後衛。

盧在2003-04賽季到2006-07賽季的四年中表現非常不錯,稱得上自己職業生涯的巔峰。在這期間他場均得到11.0分和3.9次助攻,三分球命中率達到了38.2%。

21.夏洛特山貓:拉多斯拉夫-內斯特洛維奇

拉多斯拉夫-內斯特洛維奇能夠有12年的NBA職業生涯,很大程度上要感謝他在第四和第五個賽季的閃光表現。

從2001-02賽季到2002-03賽季,他場均得到12.2分,8.2個籃板,1.5次助攻和1.8次蓋帽,在禁區內外都有著可觀的進攻能力。2003年,他與聖安東尼奧馬刺籤訂了一份6年4200萬美元的合同,後者認為他是大衛-羅賓遜的替代者,能夠避免鄧肯過多地出現在中鋒的位置。

他們對內斯特洛維奇非常熱情,事實上,主教練格雷格-波波維奇在球隊全力招募賈森-基德的時候去看望了內斯特洛維奇。但是這筆投資並沒有給馬刺帶來什么正收益。在聖安東尼奧的第三個賽季,內斯特羅維奇跌出了首發陣容,並在2006-07賽季開始前被球隊交易。

22.洛杉磯快船:厄爾-博伊金斯

把厄爾-博伊金斯排在這個位置著實比他的實際順位高了不少。更準確地說,他實際上沒有任何順位,在1998年選秀中遺憾落選。儘管他在東密西根的大四賽季場均得到25.7分和5.5次助攻,命中率達到40.7%,還是沒有一支球隊願意在他身上投資一個籤位。他的身材無疑對他不利。身高5英尺5英寸,他仍然是聯盟歷史上第二矮的球員,僅次於身高5英尺3英寸的博格斯。

博伊金斯著實花了一段時間才逐漸進入輪換陣容。他在2002-03賽季的金州勇士隊取得了職業生涯的重大突破——那是他進入NBA5年來的第5支球隊。在超過19分鐘的出場時間裡,他場均得到8.8分和3.3次助攻,三分球命中率為37.7%。

那年夏天,丹佛掘金隊給了他一份5年1370萬美元的合同。在丹佛的三年半時間裡,博伊金和掘金隊一起度過了他職業生涯中最高效的時期。作為替補隊員,他每36分鐘場均能夠得到17.3分和5.8次助攻。

23.丹佛掘金:帕特-加裡蒂

在帕特-加裡蒂踏上NBA賽場之前,他就被交易了好幾次。在第19順位,他被密爾沃基雄鹿隊選中。隨後他作為諾維茨基交易的一部分被送到獨行俠。獨行俠唯一想要的就是諾維茨基,所以他們轉手把加裡蒂送到了菲尼克斯太陽,作為交易納什的籌碼之一。(不得不說,獨行俠的一系列交易招招都是妙棋啊!)

2003-04賽季,加裡蒂右膝的一次傷病使他從巔峰期迅速滑落,在2007-08賽季黯然退役。但是從1999-00賽季到2002-03賽季,他在奧蘭多魔術隊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在這段時間裡,他遠投命中率為41.3%,三分球命中數排名聯盟第十。

24.聖安東尼奧馬刺:麥可-多利克

麥可-多利克最初在第12順位被選中,他的身高和柔和的投籃手感引起了人們的興趣。身高6英尺11英寸的他擁有強悍的防守。在猶他大學的最後兩個賽季,他的三分球命中率達到了21/50(42%),這對於他這樣身材的球員來說是一種新潮的打法。

遺憾的是,多利克從沒有把自己的一手三分球帶到NBA的賽場。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他總共出手8記三分,只命中了其中的1個。但是他在三分線內的投籃始終非常穩定。他職業生涯超過46%的投籃出現在16英尺和3分線之間,命中率高達44.6%。

25.印第安納步行者:布萊恩-斯金納

布萊恩-斯金納的職業生涯延續了14個賽季。他的進攻從來沒有達到過他在貝勒大學設立的標準。他能殺進內線得分,也能偶爾命中幾個三分,但是他的效率(包括罰球線上的效率)太低,讓他很難發揮什麼更大的作用。

毫無疑問,他最好的一季是在2003-04賽季,當時他在密爾沃基雄鹿隊這是他唯一一次坐穩先發。他交出了場均得到10.5分,7.3個籃板和1.1個蓋帽的成績單。

26.洛杉磯湖人:格雷格-巴克納

我們在此將巴克納的選秀順位提高了27位,但這是他應得的。他在1998年的第53順位被獨行俠選中。

巴克納從來沒有成為過一個明星球員,但是他通過努力防守、努力爭搶籃板、進攻端的理智,在這個聯盟混跡了10年。他既沒有一箭穿心的投籃,也沒有花哨的控球,但是只要他在場上,他絕不會犯低級錯誤。

從巴克納的第一個賽季(1999-00)到他的最後一個賽季(2008-09),只有5個球員能在同樣多的比賽中得到更多的籃板、助攻和搶斷:科比-布萊恩特、基德、基裡連科、威爾斯和阿泰斯特。

27.西雅圖超音速:基恩-克拉克

基恩-克拉克的職業生涯共效力過四支球隊,其中表現最好的一段是在2001-02賽季的多倫多猛龍隊。那支猛龍隊讓克拉克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面框進攻和跑動能力,克拉克也交出了職業生涯最漂亮的成績單:場均11.3分,7.4個籃板和1.5個蓋帽,三分線的命中率接近50%。

但是縱觀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他在進攻端其實有些掙扎。他在籃下的對抗非常有力;對於一個大個子來說,他的腳步非常迅速。但是他的視野受限,當球在他手上時很難再回到外線;他的中距離缺乏穩定性,他的運球也不好。

儘管如此,積極的一面是,克拉克至今保持著猛龍隊史的單場蓋帽記錄:在2001年對陣亞特蘭大老鷹的一場比賽中,他送出了12個火鍋。

28.芝加哥公牛隊:麥可-迪克森

傷病毀了麥可-迪克森的職業生涯。在經歷了腹股溝和腹部的傷病後,他在2003年就早早地宣布退役,只在NBA效力了5個賽季。

但是在他受傷之前,他表現出的水準不次於那些樂透球員。簡單地說:這個人可以得分。他有著非常快的速度,能夠衝破對手的防線。除此之外,他職業生涯的三分球命中率達到了驚人的40.2%。

有些人會傾向於讓迪克森出局。的確,他的職業生涯實在是過於短暫。他只在聯盟打了5個賽季,其中後兩個賽季加起來只出場了10次。但是他在第二個賽季就展現出了成為球星的潛質。在1999年被火箭隊送到灰熊之後,他在99-00賽季作為一個二年級球員,交出了場均18.2分3.4籃板2.5助攻的數據單,三分球命中率為40.9%。

29.猶他爵士:沙蒙德-威廉士

沙蒙德-威廉士在NBA從未打出他在北卡大學表現出的進攻影響力。

他在聯盟的7年時間裡換了7支球隊,其中最成功的一段經歷當屬在西雅圖超音速的三年,他在替補席上為球隊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他的數據看起來平平無奇,他的場均得分從未超過8分。在另一個平行宇宙他應該會是一個更高產的得分手。他職業生涯的三分球命中率為36.6%,他有一手漂亮的運球。在他的海外籃球生涯裡,他每36分鐘場均得到16.1分。

除非另有說明,本文的統計數據由nba官網、Basketball Reference以及Cleaning the Glass提供。

譯者:酒神巴庫斯

作者:Dan Favale

相關焦點

  • 重排2017年NBA選秀,球哥無緣前三,歐文:狀元不是富爾茨
    對於2017年的選秀,狀元是76人的富爾茨,榜眼是湖人的球哥鮑爾,探花是凱爾特人的塔圖姆,但是光看季後賽的話,13順位的米切爾確實打的很棒,凱爾特人的塔圖姆也是表現的非常的好,富爾茨因為傷病,球隊還是很限制他的出場。
  • 96年10大選秀重排:狀元易主+榜眼未進前五+探花不進前十
    近日,美媒重新排列了96一代的選秀,其中狀元艾弗森順位下滑,當年的十三號秀科比成為了狀元,但最大的爭議不是他們兩個,而是探花拉希姆竟然不如費舍爾,下面讓我們看看美媒這次的重排。2、 艾弗森96年選秀的NBA狀元,歷史前五級別的得分後衛,歷史級的砍分高手,著名的無冕之王,96一代的旗幟級人物,孤膽英雄的標杆!
  • CBA選秀前五重排?>鄭祺龍>林庭謙>祝銘震>區俊炫
    CBA選秀前五,重排。(?)>鄭祺龍>林庭謙>祝銘震>區俊炫本賽季已經打了接近二十輪,新秀們都或多或少得到了鍛鍊,開始逐漸穩住陣腳。我們先看看他們的數據表現如何。這些新秀有一個共性就是容易犯規,場均三個犯規,也許這就是交的「學費」吧。因此結果也出來了,幾乎是排名倒過來重排。朱松瑋>鄭祺龍>林庭謙>祝銘震>區俊炫。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樣的想法,有什麼新的排名?
  • 2006年選秀重排!洛瑞超隆多,羅伊第五,榜眼成狀元!
    這一屆選秀在歷史上的存在感並不高,不過重新回顧還是你能發現不少驚喜。下面我們以生涯積累榮譽、成就、數據和巔峰表現重排這一年選秀,總共出了五位全明星,談不上大年,但也絕對不是小年。蓋伊是個出色的得分手,生涯場均可以拿到17.1分5.9籃板2.2助攻,並且還在灰熊、猛龍和國王多隊當過主力,遺憾的是,巔峰的蓋伊一直跟勝利無緣,生涯前11年總共只打了一次季後賽,本賽季,蓋伊場均可以拿到10.0分5.4籃板1.7助攻,他已經在馬刺效力了三年。
  • 最拉胯的一屆選秀?重排10年選秀:兩落選秀逆襲,狀元最讓人失望
    最拉胯的一屆選秀?重排10年選秀:兩落選秀逆襲,狀元最讓人失望 NBA2010年選秀,真不是什麼選秀大年,最起碼跟之前的2009年和之後的2011年比起來,2010年選秀的球員,並不是那麼星光熠熠。
  • 18日早報:老魚重排96年選秀 太陽正式籤約三將
    以下是今晨NBA部分消息的匯總:  老魚重排96年選秀  據《露天看臺體育》報導,尼克斯主帥德裡克-費舍爾日前在參加一檔節目的時候,對1996年黃金一代的選秀順位進行了重排。費舍爾認為,自己應該成為狀元,而榜眼和探花則分別是科比和艾弗森。另外,排在4、5名的球員是納什和雷-阿倫。當然,費舍爾這麼說,也有一定開玩笑的成分。
  • 美媒重排06選秀:馬刺中鋒成狀元 朗多上升17順位擠進前五
    前面幾篇文章著名體育媒體Bleacher Report也稱為B/R,重排了2002年NBA選秀、03年選秀、04年選秀、05年選秀。而這次B/R又重排了2006年NBA的選秀順位,下面我們來一起來看B/R給出的這份選秀順位都有誰?看看狀元、榜眼、探花分別又是誰?
  • 皮爾斯:詹姆斯和蔡恩同時選秀,大多數球隊都會選擇胖老虎
    受新皇冠疫情全美爆發影響,NBA聯賽已停賽數日,在缺乏競爭的日子裡,越來越多的傳奇明星和評論員不堪寂寞,開始活躍在個人社交媒體上,推特、皮爾斯就是其中之一。早些時候,皮爾斯更新了個人社交媒體,在內容上,重點比較了詹姆斯和蔡恩的數據和技術特點,最後,皮爾斯得出結論,蔡恩更有潛力。
  • 2016年選秀重排:頭部競爭激烈 周琦不入前十
    提到近些年來最讓中國球迷興奮的一屆NBA選秀,自然當屬於2016年選秀大會。在該年選秀大會上,周琦、王哲林兩位球員均在次輪中選,前者則是最終在CBA歷練一年之後得以成行,開啟了一段神奇的NBA之旅。
  • 美媒重排08年選秀,威少力壓羅斯成狀元,球迷:實至名歸!
    ESPN重排08年NBA選秀,威少力壓羅斯成為狀元!近日ESPN重新排2008年NBA選秀引發爭議,當年狀元籤公牛隊選的羅斯,威少僅排第四位,如今ESPN重排,威少居然力壓羅斯成為狀元秀,作為最年輕MVP先生,羅斯菜鳥賽季場均斬獲16.8分3.9籃板6.8助攻,成功入選最佳新秀;至於威少在菜鳥賽季,場均得分15.3分4.9籃板5.3助攻3.34次失誤,威少的速度嘆為觀止,而過多的失誤成為當時限制威少主要原因;對比兩個人目前的數據
  • 美媒重排2017屆選秀:富爾茨掉出前8, 球哥第2, 13順位分衛成狀元
    NBA2017屆選秀即將迎來第二個賽季,在過去的2017-18賽季中,部分新秀打出了出彩的表現,部分新秀還沒能完全展現天賦。剛剛不久前,美媒根據一年級新秀的表現,對17屆新秀進行了重排,重排前八順位如下:1、米切爾;2、球哥;3、塔圖姆;4、馬爾卡寧;5、庫茲馬;6、丹尼斯-史密斯;7、約什-傑克遜;8、柯林斯。米切爾重排成為狀元,他去年13順位被選中,是大名鼎鼎的得分後衛。米切爾第一個賽季表現爆炸,場均砍下20.5分3.7籃板3.7助攻1.5搶斷,投籃命中率為43.7%。
  • 07年選秀重排:如果KD當選狀元,他能和開拓者隊一起贏得總冠
    07年選秀重排:如果KD當選狀元,他能和開拓者隊一起贏得總冠
  • 重排2013年選秀前五,字母哥狀元當之無愧,或可改變聯盟格局
    2013年的NBA選秀,由於狀元本內特糟糕的表現令人大跌眼鏡,這一年的選秀也被當時媒體普遍認為是「選秀小年」,雖然這批球員新秀賽季並不耀眼,但後程發力的他們也在不久後迎頭趕上,成為了各支球隊的中流砥柱。
  • 美媒重排17年NBA選秀順位!昔日狀元跌出樂透區,米切爾成榜眼
    在沒有NBA比賽的日子,著名體育媒體Bleacher Report也稱為B/R,在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給大家重排NBA的選秀。在此之前BR給大家重排了從2001年-2016年的選秀大會。而這篇文章,BR再次給大家帶來了2017年的NBA選秀重排。
  • 2017年NBA選秀重排,13順位變狀元,庫茲馬為榜眼,球哥未進前五!
    2017年NBA選秀重排,13順位變狀元,庫茲馬為榜眼,球哥未進前五! 17-18賽季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你對今年的這些新秀印象怎麼樣,如果從現在的表現來看,你認為他們當初的選秀順位應該是多少?
  • 諾維茨基退役生活如何?身材發福,他還用了一個詞來形容感受
    上月9日獨行俠在主場以120:109擊敗鳳凰城太陽後,諾維茨基證實他將高掛球鞋的消息,他在獨行俠主場美國航空中心感性地告訴球迷:「正如你們所料,這是我最後一次在主場出賽。」諾維茨基 新華社/歐新 資料圖展開退役生活的諾維茨基,近日上節目時談到自己的退役生活,他說:「我現在基本上每天都吃冰淇淋,最近我試了幾套衣服,發現都已經穿不下了,我差不多重了約15磅,且老實說,打完最後一場比賽後,我就再也沒有鍛鍊過了。」
  • 07年選秀重排,杜蘭特無懸念當選狀元,小加飆升45位,諾阿第五
    下面,讓我們重排一下07年的選秀球員。 1.波特蘭開拓者隊,原始順位:格雷格-奧登,新順位:凱文-杜蘭特 根據此前大多數專家的說法,奧登是這屆選秀中最有前途的球員,所以不能怪波特蘭用第一順位選擇他。如果傷病還沒有完全毀掉他的職業生涯,那麼奧登似乎就可以成為一名出色的球員。
  • 美媒重排07年選秀 杜蘭特狀元小加逆襲成榜眼!易建聯掉出首輪
    由於選秀時的預期跟進入聯盟後的發展有差距,重排選秀一直都是媒體和球迷熱衷去做的事情,不過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時間越晚一些才會更為真實地反映出新秀的真實排名。美媒B/R近日又對2007年選秀進行了排名,那一屆新秀至今已經過去了將近13年時間,如今還沒到蓋棺定論的時候,但是很多人的命運卻已經註定。
  • 看看老孟重排的2011年選秀球員
    歡迎來到今天的《老孟談球》,說起近幾年的NBA選秀,大家都會覺得選秀質量不高,個人感覺近十年最好的選秀年就是2011年了,出了很多高水平球員,下面老孟就根據他們獲得榮譽和技術水平進行重排。第三名:凱裡·歐文當年歐文是以狀元身份加入騎士隊的,歐文進攻全面,他的控球能力是聯盟頂級的,持球突破的能力絕對是聯盟前五的存在 ,而且他的三分球也頗具殺傷力。
  • 重排2010年NBA選秀:33號秀成功逆襲,10號秀成最大贏家
    一般而言,NBA球員在打了幾個賽季以後,和NBA有關的媒體會進行選秀重排。而重排的依據就是根據他們從選秀開始到目前為止在聯盟中打出來的表現,以獲得的榮譽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