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元旦的臨近,生豬市場隨著季節性消費的來到再次火熱了起來。在養豬戶抗價惜售和資本市場炒作的帶動下,全國豬價再次迎來了新一輪上漲。目前全國外三元平均價格已經突破16元大關,局部地區豬源緊張的重慶市,豬價已經漲到了18.2元一斤,超越了海南成為了全國豬價最高的區域。而緊隨其後的四川,海南,兩廣地區,豬價已經突破或者即將邁向18元關口。
生豬價格大漲的背後,是生豬市場的火熱交易。沒有消費支撐,屠企方面也不敢貿然去提價收豬。近段時間市場豬肉消費增長迅速,豬肉價格水漲船高,為了保障市場豬肉供給,屠企方面對於提價收豬的積極性也是頗高。每天兩三毛錢的上漲,生豬價格很快從上個月的29元/公斤,漲到了現在的33.4元/公斤,環比漲幅近4元,怪不得很多網友直呼,豬肉降價近一年,沒想到臨到年底又要吃不起!
搶豬大戰提前上演?
每年的元旦前後,豬價都會有一波行情的反彈,這是一個正常的豬價調整規律。因為隨著天氣的轉涼,為了抗寒取暖,北方地區居民有冬季進補豬肉的習慣。加上南方臘肉香腸加工旺季的來到,在市場豬肉消費增長的帶動下,豬價在元旦的前10天就會進入季節性反彈上漲周期。不過今年豬價反彈上漲屬實來的要早上一些。
從上個月下旬,到這個月下旬,豬價反彈上漲幾乎提前了近一個月。搶豬大戰的提前出現,也讓當前的生豬市場變得雜亂無章。有人認為隨著市場豬價上漲潮的出現,年前豬價恐怕還會進一步暴漲,畢竟一年一度的春節市場還是非常給力的,想要豬價下跌恐怕要等到明年了。也有人認為,這個時候豬價上漲,意味著提前透資了接下來春節的豬價上漲,隨著後期集中拋售的出現,那麼到了本該上漲的春節,豬價反而上漲乏力了,那些期望壓欄等價的散養豬,恐怕就成了肉販子的接盤俠了。
豬價上漲的背後是什麼原因?
表面來看,引發當前豬價上漲的因素主要有三個。一個是前面說的季節性消費旺季的來到,臘肉香腸加工的增多,加上冬季天冷吃豬肉的人群增多,局面拉升了市場豬肉消費增長,帶動了豬價上漲的出現。另一個是近期飼料玉米豆粕等養殖成本的上漲,帶動了抗價惜售的情緒。何況進入冬季,豬瘟病毒進入高發期,進一步增加了養豬的成本和風險。養豬戶抗價惜售不願低賣,屠企收豬難度加大,在豬肉消費增長的帶動下,自然就會不斷抬高收購價格。
最重要的是,由於進口冷鏈問題頻發,進口凍肉成了過街老鼠,在生豬產能本就不足的情況下,豬肉供給再次緊張了起來。以前豬肉貴的時候,還能適當的拋售一些低價的冷凍豬肉來平抑豬肉的上漲。如今沒有了進口凍肉的補刀,生鮮豬肉就像一匹脫了韁的野馬一樣狂奔不止,徹底放飛自我了。
不過個人認為,消費增長,抗價惜售,以及進口冷鏈問題的疊加影響,雖然會導致豬價短期內出現反彈上漲,但是在生豬產能恢復近9成的前提下,豬價根本不足以出現這麼大的的漲幅。豬價瘋狂上漲的背後,難逃資本市場跟風炒作的蹤跡。由於看漲豬價行情,一些資本藉機囤積炒作,導致市場豬肉供給偏緊,季節性反彈上漲提前出現。
豬價還能漲多少?
就目前來看,當前的豬價就像「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一方面隨著市場生豬產能的恢復,豬價已經進入了下行周期,根據業內公布的數據顯示,最快在明年的二季度生豬產能將會恢復正常水平。這就意味著春節過後,豬價必然會進入暴跌狀態。
另一方面,當前豬價上漲的根本原因,是資本炒作以及養豬場跟風抗價惜售造成的。而壓欄惜售導致的季節性反彈提前來到,勢必會透資春節豬價行情上漲。而年底又是養豬場集中出欄的時候,後期拋售機制一旦形成,別說上漲,到時候恐怕不跌就是好事了。
總得來說,就目前的豬價行情走勢來看,當前豬價還有一定上漲空間,元旦前後有望突破34元大關。但是在生豬產能恢復的背景下,豬價繼續上漲空間非常有限。過了元旦,豬價很可能還會再次進入下行空間。下一個上漲風口就是春節了,至於能夠上漲多少?還要看接下來的市場表現。對此,你是怎麼看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