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天的飯食不可能都是剛剛好的,肯定會有剩飯剩菜,那這些剩飯該如何處理呢?
生活水平提高之後,在飲食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會出現鋪張浪費現象,很多人在吃飯時都會剩飯剩菜,由於全國都在反對餐桌浪費,如何合理的用餐以及對剩飯剩菜如何安全食用就顯得格外重要。
那麼應該如何科學的吃剩飯剩菜呢?
1、選擇正確的貯存方式
剩飯剩菜一定要選擇正確的貯存方式,熱的食物不能直接放入冰箱,需要放涼或達到室溫之後再放入冰箱冷藏室,以免熱的食物引起水蒸氣凝結滋生黴菌,引起冰箱內食物發生黴變葷菜應該儘量在餐後兩小時內放入冰箱,以免細菌在高蛋白和高脂肪的剩菜上繁殖,產生有毒物質。
2、注意貯存的溫度
剩飯剩菜冷藏溫度應該保持在0度到6度之間,能夠減緩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降低食物中有害細菌的生長,使毒素產生的可能性降低。
3、再次食用之前應該加熱
對於從冰箱內拿出的剩菜剩飯,要判斷有無異常然後進行加熱再食用,尤其是在夏秋季節若食物的顏色發生改變,出現黴斑或酸臭味情況,說明飯菜已經變質不能夠食用。
4、剩飯剩菜不隔餐
剩飯剩菜最科學的吃法就是不隔餐,短時間存放在玻璃或陶瓷餐具中,存放時間不宜過長,早上的剩飯剩菜中午吃,中午的剩菜剩飯晚上吃,最好在5~6小時之內全部吃完。另外剩菜中的綠葉蔬菜不能隔夜,很容易產生致癌物質。
5、特殊人群不能服用
剩菜剩飯並不是所有人群都適合吃的,免疫低下人群、患有慢性病、癌症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藥物的人群,應該儘量避免食用剩飯剩菜,即使剩飯剩菜在冷藏條件下儲存也可能導致大量細菌繁殖,若使用剩菜剩飯之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症狀,應儘快就醫治療。
6、堅決抵制浪費
在居家做飯時一定要增強節約意識,吃多少做多少,在外出點餐時需要理性消費,科學點餐,根據用餐人數選擇合適的菜單,避免鋪張浪費,吃不完應該打包帶走,能夠減少剩菜剩飯的數量。
剩菜剩飯食用不當很容易給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必須要掌握正確的貯存方法和食用方法,當剩菜剩飯出現黴變時應該及時丟棄。雖然剩菜剩飯可以食用,但是在做飯時還是應該根據人數定量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