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璐做的油潑麵張嘉譯連吃2碗,製作簡單易學,午餐的不二選擇

2020-09-24 我只是個廚子

中餐推薦:油潑褲帶面

這個男人大家應該不陌生吧?

沒錯,他就是《白鹿原》裡白嘉軒的扮演者張嘉譯,而他正在吃的就是正兒八經的陝西油潑麵。

你看著張嘉譯吃30秒就會吞口水,所以千萬不要盯著看,哈哈!

《白鹿原》 裡仙草的扮演者秦海璐做的油潑麵那真的是一絕。

劇裡吃過他面的人都對她的手藝讚賞有加。

為什麼一部經典的電視劇要如此的推崇油潑麵呢?因為《白鹿原》所展現的就是陝西人民的淳樸生活,而油潑麵又是當地最有名的美食,所以這部電視劇播出之後,油潑麵就火了,那段時間看這個劇的人都有一股衝動想去嘗一嘗。

當然我也不例外,不過我想要吃到正宗的油潑麵也相當的不容易,因為外面賣的油潑麵肯定都不是正宗的,所以當時放假我還特地的跑到了陝西出旅遊一圈回來。

收穫還不錯,在陝西當地的農村跟一位老奶奶學到了正宗的油潑麵回來,不過老奶奶說她做的叫:」油潑褲帶面,「我說這和油潑麵有什麼不一樣嘛?老奶奶說:」是一樣的,只是做法和叫法不一樣,也是地道的油潑麵。「而且據說她們那兒的油潑褲帶面還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不過我沒管那麼多,只要正宗就可以了,回來之後我就開始按照方法做,剛開始的時候做的還不是那麼好吃,慢慢的多做了幾次,才有了陝西當地的那種味道,偶爾吃一吃還是非常不錯的,至少滿足了自己那喜愛美食的舌頭。

下面就把製作方法分享給大家:

一、食材

1斤小麥麵粉、半根胡蘿蔔、100克蒜苔、20克木耳、80克炸豆腐、20克幹黃花。

二、輔料

油、鹽、五香粉、辣椒粉、生抽、香醋、細香蔥、姜等適量。

三、製作方法

1、 準備好所有的食材;

2、然後把所有的食材都清洗乾淨切成丁或者碎;

3、熱鍋冷油,倒入蔥姜爆香;

4、然後再倒入胡蘿蔔、幹黃花、木耳、炸豆腐、蒜苔一起翻炒均勻;

5、翻炒均勻之後加入適量的鹽和五香粉再翻炒1-2分鐘之後出鍋備用;

6、然後把麵粉揉成麵團(揉麵團的方法之前講過的);

7、再用擀麵杖把醒好的麵團擀成薄片,擀的時候撒上一些玉面澱粉防止粘起來;

8、擀好之後用刀切成麵條塊;

9、然後起鍋燒水,把麵條下鍋煮熟之後撈出;

10、麵條用碗裝好,再放入適量的臊子、辣椒粉、蔥花、鹽等;

11、最後燒上適量的熱油,淋在臊子上面,攪拌均勻就可以開吃了。

四、愛心提示

1、臊子可以自行選擇,喜歡吃什麼就放什麼;

2、揉麵團的方法之前有出過,需要的朋友可以去看以下;

3、擀麵團的時候一定要細緻,要讓麵團乾爽,這樣製作出來的麵團才不會黏糊;

今天的油潑褲帶面就分享到這兒了,如果你也喜歡的話請幫忙點讚分享一下,喜歡吃什麼菜可以在下方留言,我儘量滿足大家!

相關焦點

  • 油潑麵還可以這麼做,連面都不用和,廚房小白也可以輕鬆完成
    電視劇《白鹿原》裡秦海璐做的一碗熱氣騰騰的油潑麵,尤其是澆油的那一刻,「呲」的一聲簡直讓人難以抗拒,看到張嘉譯酣暢淋漓吃麵的樣子,我的靈魂都要飄到八百裡秦川了。其實不用這麼悲觀,雖然我們在家做不了水盆羊肉,但是做一碗油潑麵還是可以的。
  • 看《白鹿原》中張嘉譯吃油潑麵,口水止不住地流,這麵條真香
    我想在坐的各位都吃過油潑麵吧!不過,在你們印象中,最好吃的油潑麵,是在最有代表性的餐館裡吃到的呢?還是自己媽媽親手所做的油潑麵呢?不管是家裡面做的還是外面賣的,都抵不過我印象中那一碗最香的油潑麵,而我印象中最香的這一碗油潑麵就是曾經在《白鹿原》影視劇中,張嘉譯所吃到的油潑麵。
  • 想吃碗仙草擀的油潑麵
    由著名導演劉進執導,著名編劇申捷編劇,張嘉譯、何冰、秦海璐、劉佩琦、李沁等眾多實力演員主演的85集巨製《白鹿原》在業內外翹首以盼中終於在昨日和觀眾見面在昨晚的劇情中,白嘉軒第七方房老婆仙草一到白家就展示了關中女人最拿手的「油潑麵」,鏡頭從擀麵、切面、潑面、拌麵、咥面一氣呵成,看的觀眾大呼過癮,而仙草這一碗拿手的面也徵服了白家所有人。在過去,娶個能持家的媳婦是關中男人世世代代的追求。
  • 【美食】打卡西安傳統特色美食——油潑麵
    劇中秦海璐下廚給張嘉譯做油潑麵,按照關中古法,揉面,醒面,扯麵等等,最後熱好油潑到放好的辣椒粉,油潑上的那一刻發出「嗞」的聲響,伴隨著油潑辣子的香氣散發而來。張嘉譯立刻攪拌,大口大口的吃麵,讓很多觀眾隔著屏幕流口水,彈幕很多都是:「看餓了,想吃油潑麵」「流口水啊」等等。
  • 大連海鮮:真的抵不過陝西油潑麵嗎?
    大連海鮮:真的抵不過陝西油潑麵嗎?  《白鹿原》中張嘉譯吃油潑麵。  之前,記者曾在熱追電視劇《白鹿原》時,被仙草做的那一碗碗陝西油潑麵折磨了很久。那段日子,滿大街地去尋找陝西飯店,進門就問:「有沒有仙草做的那種油潑麵?」而服務員居然也見怪不怪,笑盈盈地用陝西話回答:「有尼,有呢,正常做麼?」「正宗滴,地道滴做呢!」看來如我這般被劇中油潑麵勾引來的不止一人,服務員也是見多了。
  • 人生三碗面:陝西油潑麵的秘密
    吃過多少山珍海味,西北人還是想念那一碗麵。《白鹿原》裡張嘉譯挑起一根面,哧溜一下,咽下肚,陝西人吃麵絕對有一套。網友評論,每一集都在吃麵,這簡直就是《舌尖上的白鹿原》。她的家鄉在安徽巢湖,魚米之鄉,第一次在西安吃到棍棍面這種美味,一下忘不了這個味道。每每再到西安,除了涼皮肉夾饃,就是棍棍面,她說就喜歡棍棍面的味道,喜歡吃扯得不要太細的那種,稍微粗點有嚼頭。學生時代,消費的油潑棍棍面,是將麵團扯成細條,煮熟,下幾片青菜或蓮花白的葉子,潑上油就好的油潑棍棍面。
  • 油潑麵好吃有訣竅,加入一調料,潑油時香味四溢,滿碗紅光有食慾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油潑麵怎樣做更好吃,這一方法也是我多次製作得出的經驗,希望「傳統正宗派」的朋友不要噴我,如果你按照我這樣做了,可能你也會愛上這個方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您的生活帶去更多的驚豔。對於愛吃麵食的人來說,陝西和山西絕對是你的朝聖之地,說在這兩個地方吃麵食有「365天,天天不重樣」也不為過。
  • 分享正宗陝西油潑麵的做法,勁道爽口,香辣入味,吃2碗才過癮
    分享正宗陝西油潑麵的做法,勁道爽口,香辣入味,吃2碗才過癮!我從小就喜歡吃米飯,對麵食是可有可無的態度,有了就吃,沒有也無所謂。我媽媽是北方人,特別喜歡吃麵食,尤其是麵條,一天最少要吃一頓,要不然就感覺少點啥,這一天都不完整一樣。前幾天去小舅家裡玩,吃了一頓油潑麵,至此念念不忘,原來麵食真的可以做的這麼好吃。下面給大家說下做法,其實很簡單的。我小舅之前學過廚師,不過受不了大酒店裡的管教,就自己開了個小飯館。平時誰家裡紅白喜事了,只要是在家裡待客,就會邀請他去幫忙做飯。
  • 油潑麵想要好吃,可不是潑油那麼簡單,老陝教你做法,香辣又勁道
    油潑麵想要好吃,可不是潑油那麼簡單,老陝教你做法,香辣又勁道對於「油潑麵」這道麵食,最深刻的印象是在《白鹿原》這部電視劇中,張嘉譯端著大碗呲溜呲溜地吃著那碗油潑麵,讓人看著就想咽口水,相信看過這部劇的朋友對於油潑麵的印象都會比較深刻
  • 【油潑辣子面】2.9元/碗!大碗寬面,正宗的陝西油潑麵就藏在安陽這家店!
    微信:15544043353,20萬吃貨不知道明天去哪吃呢?)→本期重點:①2.9元吃油潑辣子面!②文末留言隨機抽送油潑辣子面一碗「天下麵食出陝西,陝西麵食出關中」這道油潑辣子面,隔著屏幕都散發香味每一口都是關中平原上的濃烈風味
  • 油潑麵要如何製作才能美味?
    麵條他在我們的北方人看來的話,他是非常傳統的一種麵食,一般情況下我們三天都是吃麵食。除非是特殊情況,否則不是饅頭就是麵條,一般說到麵條的話,有非常多的種的方式。有刀面,還有刀削麵,還有傳統特色的一種麵食,那就是油潑麵。
  • 怎麼在家做油潑麵?分享簡單又美味的油潑麵做法!
    今天和大家來聊得是一道北方特色美食,那就是油潑麵。麵條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美食,而且我們很多時候不想吃飯的時候,麵條就是最佳的選擇,也有很多人非常愛吃麵。相信我們大家都知道南方人的主食是以米飯為主的,而北方人則偏愛麵食,所以在北方一帶也衍生了很多各式各樣的麵食,有著獨特的風味。很多南方人也因為熱愛麵食,會去到北方尋覓美味。
  • 1部電視劇,2000斤麵粉,5000多碗的油潑麵,廚房小白也能一次成功
    看過張嘉譯版《白鹿原》的夥伴們是否還有印象,裡面油潑麵的鏡頭有很多,被救的仙草就是用一碗油潑麵迅速俘獲夫家人的心;黑娃做麥客,第一頓吃了三碗油潑麵;朱先生和徐先生在仙草家吃油潑麵,徐先生想吃麵條又怕丟了讀書人的斯文,尷尬中馬上順著仙草婆婆搭的臺階下的情景描寫,一方面讓看客們覺得有趣極了,一方面感慨,「那油潑麵一定好吃極了!
  • 陝西油潑麵,簡單的面居然這麼好吃,油潑麵做法學起來
    陝西油潑麵,簡單的面居然這麼好吃,油潑麵做法學起來油潑麵,好像是一種特定的麵條,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一種烹飪製作方法,撈熟的面,加上調味料,用燒的滾燙的油潑在調料上,油潑麵可以理解成一個動作做成的特色面。
  • 在家給自己做一碗雞絲油潑麵吧,吃上一口食慾大開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白鹿原》這部電視劇,要說這部電視劇還是很不錯的,但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劇中多處出現的油潑麵的鏡頭,尤其是張嘉譯吃麵的鏡頭,把在電視機前的我饞的口水流了一地,恨不得鑽進電視機給他搶過來。雖然演員的表演非常到位,但我更相信這碗面更有它的靈魂之處。
  • 油潑麵中最著名的一種,堪稱「中國第一神面」,外地人吃都會驚呼
    在市場的催化下,現在的麵食其實早已突破了傳統的以秦嶺為界,「北吃麵南吃米」的地域限制,尤其在網絡發達的今天,不少「網紅面」更是有席捲全國之勢,這其中就包括堪稱「中國第一神面」的biangbiang面。Biangbiang面是油潑麵中最著名的一種,而油潑麵是在周代「禮面」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秦漢時稱之為「湯餅」,隋唐時又叫「長命面」,宋元時又改稱為「水滑面」。它有著極為普通的麵食製作方法,即將手工製作的麵條煮熟撈入碗中後,加以鹽、味精、醬油、花椒等作料,再淋上燒熱的植物油拌勻即成。
  • 油潑麵中最著名的一種,堪稱「中國第一神面」,外地人吃都會驚呼
    ,因為製作過程中有biang、biang的聲音而得名,特指用關中麥子磨成的麵粉,經手工拉成長寬厚的麵條,今天陝西八大怪中的「麵條像褲帶」就是指這種面。Biangbiang面是油潑麵中最著名的一種,而油潑麵是在周代「禮面」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秦漢時稱之為「湯餅」,隋唐時又叫「長命面」,宋元時又改稱為「水滑面」。它有著極為普通的麵食製作方法,即將手工製作的麵條煮熟撈入碗中後,加以鹽、味精、醬油、花椒等作料,再淋上燒熱的植物油拌勻即成。
  • 油潑麵|你看這碗又大又圓,你看這面又長又寬
    嘿嘿,最近聽歌聽到了凡凡的《大碗寬面》,也讓我想起了學校食堂的那碗油潑麵。下面就跟隨奶昔去康康吧學校食堂的「大碗寬面」碗近似於大海碗,雙手捧著端到桌上,絕對分量十足,寬免扔到鍋裡,沸騰即可撈出,再加上青菜、胡蘿蔔還有秘制肉粒,滾燙的辣油「刺啦」一聲淋在面上面的聲音,仿佛身至西安。
  • 油潑麵掌握2個步驟,好吃有口感,只是潑油做出的面可不是油潑麵
    導讀:麵食人人都會做,北方的麵食更是發展得十分繁榮,其中又以山西和陝西的麵食最為聞名,今天我要說的就是陝西的——油潑麵。 油潑麵顧名思義就是用油潑過的面,可是光用油潑就能做出油潑麵嗎?用油潑出的面就是油潑麵嗎?如果不知道這些問題,做出的油潑麵只是徒具其神,是沒有靈魂的油潑麵。
  • 油潑麵中最著名的一種,堪稱中國第一神面,外地人吃之前都會驚呼
    在市場的催化下,現在的麵食其實早已突破了傳統的以秦嶺為界,「北吃麵南吃米」的地域限制,尤其在網絡發達的今天,不少「網紅面」更是有席捲全國之勢,這其中就包括堪稱「中國第一神面」的biangbiang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