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43歲父親為陪女兒學英語用英語賣水餃

2020-11-28 大眾網

  在山東省泰安市溫泉路中段的胡同裡,有一家手工水餃館每天都會傳來讀英語的聲音。43歲的水餃館老闆丁向前,為了讓女兒學好英語,無論擀皮、包水餃、下水餃都會念英語單詞。陪女兒丁文佳一起學習英語兩年,使本來討厭英語的女兒變成班裡英語成績第一名。

  他擀著餃子皮 大聲說英語

  提起丁向前,泰安市溫泉路附近的鄰居們都認識,43歲的硬漢每天抱著小學英語課本不肯撒手,沒事就在水餃館裡吼英語。「你找會說英語的水餃師傅,得朝這個胡同往東走。」

  「I like the GreatWall,我喜歡長城。長城,the GreatWall。」透過玻璃窗,記者看到一個皮膚黝黑的男人。他手裡擀著餃子皮,嘴裡不停嘟嚷著英語,目光停留在方凳上的英語書上。他手裡的擀麵杖動得飛快,連案板都不看一眼,餃子皮卻已經堆成小山。

  丁向前告訴記者,「我是為了我閨女丁文佳。她剛開始學英語總是不敢讀,我陪著她一塊讀,每天得4個小時。」

  跟顧客說英語 常遇到異樣目光

  丁向前高中畢業,用他的話說,他兩年前剛開始學英語時,從A讀到Z都很困難。而現在,他不僅每天陪女兒練英語,好學的他還決定和女兒一起去考級呢。

  兩年前,女兒丁文佳低聲告訴爸爸,她最害怕英語課老師提問,而且記不住字母、學不會單詞,上課不敢抬頭。看著要哭出來的女兒,丁向前心裡很難受,他當即決定要跟女兒一起學,從26個字母開始。

  起初他拿起英語課本,覺得像「讀天書」。每天水餃館8點開門,他打開收音機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聽,一遍又一遍地讀,碟片放得時間長了,吱吱呀呀沒了聲音,他就再買張新光碟。

  丁文佳的媽媽劉守民說,丁向前每次跟顧客說英語,都會遇到別人異樣的眼神,他說了兩年多至今也沒人回他話,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學英語的興致。

  女兒從「怕英語」 變成「第一名」

  5日11時40分,丁向前把丁文佳從學校接回水餃館吃午飯。丁文佳拉著爸爸,掏出英語課本說:「咱倆該玩英語角色表演了。」

  「It is your bag?」「Yes,itis.」爸爸認真地跟女兒用英語對話時,幾個客人走進店裡。「老闆又讀上英語了?你還真有勁頭呢。」鄭進友是一名醫生,他說每次來吃飯,都能聽見老闆說英語。

  「我爸白天給人送水餃,晚上提問我英語單詞。我怕上英語課,現在我英語在班裡考試已經是第一名了,這都是他的功勞。」丁文佳很感謝爸爸。(白雪)(完)

相關焦點

  • 父親激勵厭學女兒陪學英語兩年 念著單詞賣水餃
    父親激勵厭學女兒陪學英語兩年 念著單詞賣水餃   為了女兒,他說著英語賣水餃  孩子過去怕上英語課,如今成了全班第一名  在(山東)泰安市溫泉路中段的胡同裡,有一家手工水餃館每天都會傳來讀英語的聲音。
  • 學了30年英語竟不如12歲的女兒
    直到5年級上學期結束,她在國內學校總共學了兩年半的英語,儘管每次考試都拿高分,但我沒見她在生活中用過一句。  11歲那年,女兒隨我們到美國,插班到當地小學的5年級和美國孩子一起上課。每周5天,每天7個小時,在學校這麼一個純英語的環境裡,她不得不去聽,不得不去說,不得不去看,不得不去用英語做作業。有一次,我到學校接她,看到她和同學們邊跳繩邊唱著兒歌,特別好聽。
  • 楊冪女兒3歲說一口流利英語!寶寶幾歲開始學英語最好?
    今天來和大家說一說「英語啟蒙」這件事。為了保護孩子,楊冪很少在媒體面前說自己女兒的事情。但是在一次採訪中,楊冪就說,自己再不學英語,就有點跟不上她了。楊冪爆料說,有一次她抱著小糯米在煮雞蛋,不到三歲的小糯米在她懷裡竟然開始用英文和雞蛋聊天:"Hi egg, are you ready?I’m waiting for you!
  • 女兒與《洪恩GOGO學英語》
    我的女兒今年10歲,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今年六一她被評為班裡的「三好學生」,我許諾要買件禮物為她祝賀,她提議買一套《洪恩GOGO學英語》,我當即表示反對。說實話,我之所以不願意給她買圖書類的禮物,是因為去年六一節我這個望女成鳳的媽媽曾經為她買過一套價格不菲的《小學生優秀作文精選》,她根本沒看過幾回。
  • 口述:我陪女兒上英語培訓班的慘痛經歷
    前不久,《收穫》雜誌副編審葉開在博客上連續發文批判小學語文教育,讓我想起了我這幾年陪女兒上少兒英語輔導班的經歷。其實,如果說小學語文教材是假大空,充滿了偽善的謊言,那麼少兒英語教育就更是讓人觸目驚心。它的毒害堪比「毒奶粉」!
  • 資深英語教研專家陪女兒學英語:學英語的最佳捷徑是自然拼讀法
    《我陪女兒學英語:林克媽媽的親子英語培養手記》一書的作者林克媽媽,是一位資深的英語教育與研究者,英語專業碩士,研究英語教學法,從事高中、大學英語教學和研究工作20餘年,還是外研社《漢英詞典》第三版的編委。她在該書中提出了學好英語的「五個不能」,對我們家長很有啟發意義。她提倡學英語不背單詞,而是自然拼讀。
  • 什麼叫「學」英語,「用」英語又「說」英語?Call me names為例
    什麼叫「學」英語,「用」英語又「說」英語?Call me names為例我們「學」英語難道只是為了「用」中文「學懂」嗎?只為「會說」中文嗎?下面,我們以學習英語call me names為例:1.我們是不是很多人都是這樣帶著「中文思維」去學英語,並想一直用這樣的「中文思維」學好英語的呢?我們怎麼可能用「中文思維」去學並學會「英語思維」的呢?這在邏輯上首先就不通:不同的概念不能放在一起討論。
  • 嘟比家長說:5歲女兒每天在家跟大人說英語
    嘟比家長說:5歲女兒每天在家跟大人說英語 「小葵」這個小名有著葵媽對女兒的簡單期待,像向日葵一樣朝著陽光快樂就好,上個月剛過完5歲生日的小葵也成長為家裡給大家帶來快樂的小女孩,總是滿臉笑嘻嘻的,對待生活和學習中的小挑戰,經歷初初的畏難情緒後,總能迎難而上,享受成長中的樂趣。
  • 問吧精選|從3歲開始學英語的寶寶,現在英語水平怎麼樣了?
    一口流利的英語能為孩子入駐名校增加砝碼,於是在學齡前孩子要不要學英語這件事兒上,不少家長就操碎了心:英語反正學校會教,有必要讓孩子上學前就學嗎?自己英語不好,教壞孩子可怎麼辦?光憑「玩玩玩」,能對以後的升學考試有幫助嗎?▍本期話題
  • 老闆娘賣水餃賣了17年
    最後臨走時,老闆娘還特意準備了給孩子學英語用的點讀機,每人一個。  33歲  患上罕見的多發性肌炎  醫生說她最多只能活10年  我一邊在店裡拍照,一邊和張大姐聊天,說話很熱情爽朗,發現她真是個有故事的人。  1982年4月5日,張大姐才33歲,沒有任何的徵兆,突然發覺自己失去了行動能力。
  • 【開言英語】學員故事―40歲了,我重新開始學英語
    【開言英語】學員故事―40歲了,我重新開始學英語 2019年07月11日 18:4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她在國際機場的商店裡看中一瓶酒,這時候導購員跑來,熱情地用英語介紹這瓶酒的產地,適合搭配的菜餚,並告知這是一瓶很受歡迎的香檳。爆米花剛等對方說完,就放下酒,擺擺手,慣性地說「I don't need it」。 事後爆米花很後悔:「我明明需要這瓶酒。為什麼我為什麼不跟她多聊兩句?」 因為對英語不自信,我們總是試圖用拒絕武裝自己,沒開口就在想怎麼快點結束。
  • 一口標準美式英語 菜攤 「爺爺老師」義務教英語5年
    菜場「英語課堂」持續五年「菜二代」英語考進年級前十「爺爺老師」64歲,頭髮花白,清瘦的臉上架著金絲眼鏡,笑容親切。菜市場裡的人大多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清楚他過去是做什麼的,但大家都和他很熟悉,親切地稱呼他為「金老師」。金老師住在東城農貿市場隔壁的小區裡,也是這個菜市場的常客。
  • 孩子幾歲學英語比較好?為什麼說孩子越早學英語越好?
    據國內外少兒英語教研專家也表示,3-12歲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期,這一時期孩子在生理機能以及心理上具有強大的語言學習優勢:1、模仿能力強、記憶力好孩子能夠準確辨別發音、模仿發音,同時能夠深刻地記住所接收到的語音信息。
  • 幼兒園小朋友學英語有用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現在很多一二線城市的家長們對孩子學英語都保持著一種默契——孩子的英語啟蒙越早越好。據《中國在線幼兒啟蒙英語行業白皮書》調查顯示,高達95.2%的用戶認為學習英文的最佳起始年齡在0-6歲幼兒階段,超半數家長認為在0-3歲嬰幼時期便可開始給孩子英文薰陶。贊同孩子從小學習英語的家長主要集中在一線、新一線城市(42.7%),北上廣川深則為用戶數量前5城市,且其中近70%的家長擁有高等學歷。
  • 被丈夫拋棄流落香港,在碼頭賣餃子為生,今成百億富豪比肩老乾媽
    灣仔碼頭是香港的一個地方,而出生於山東的臧健和,本來跟這個地方完全沒有關係。臧健和1945年出生於山東日照,小時候家裡很窮,但是她非常懂事,她從小就懂得幫父母去做家務減輕家裡的負擔。不過她14歲那年,一場自然災害讓本來就貧窮的家庭,更加無以為繼。她的父親只能出走臺灣謀生,不過之後就無音信了。母親帶著兩個女兒,輾轉到了青島,靠著幫別人逢褲腳為生。
  • 私教隨身帶,超便攜專業AI陪你學英語——訊飛英語通
    查詢了多款英語學習機的情況後,我選擇了科大訊飛的訊飛英語通。科大訊飛與教育部考試中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聯合實驗室,連續多年為全國中高考及四級考試提供語音評測技術和手寫作文批改評分技術。所以,在使用電子設備時,我們還是要注意提醒孩子保證眼睛的正常休息,維護用眼健康。
  • 貴陽一賣水果大姐飆英語,在校大學生:四級沒過,不敢接嘴
    一位在貴州一高校賣水果的女士火了!各大朋友圈互轉她的視頻,視頻內容是她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作自我介紹。2018年12月,母子一起考研,他們的共同科目是英語和政治,不同的是,兒子有數學兩門專業課,她自己有漢語兩門專業課。最終,兒子擬錄取為復旦大學研究生,原夢園擬錄取為廣西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其實,早在2018年入職交大之前的三年多時間,原夢園就經常旁聽大學的漢語言和英語專業課程。
  • 女兒用英語寫日記母親偷窺請翻譯
    「女兒最近和我玩起了『文字遊戲』,我想請一位家教幫我翻譯女兒用英語寫的日記」。昨日,築城市民李女士來到師大天橋附近,希望找一位翻譯。  昨日10時許,記者途經築寶山北路師大天橋附近時,看到一位中年女子正問幾位準備做家教的大學生:「你們是哪個系的?英語成績如何?會翻譯嗎?」  據該女子介紹,她姓李,女兒今年讀初二。
  • 為移民做準備?網曝馬蓉帶兒子女兒現身學英語
    9月1日下午,有網友在網上爆料稱,在北京某大廈偶遇馬蓉,馬蓉帶著兒子王子豪和女兒王子珊現身某英語培訓班!該博主寫道"看到王寶強媳婦馬蓉帶兩個孩子在上英語培訓班"。其實,從該博主分享的圖片來看,馬蓉正臉幾乎看不到,但王寶強與馬蓉女兒王子珊走路的樣子和《爸爸去哪兒3》很像,幾乎可以確定就是馬蓉帶兒女學習英語。
  • 城市「留守老人」:與獨生女隔著7700公裡,60歲還在學英語
    師娘的英語學習筆記。新京報記者吳靖 攝學英語是丁香出國前給師娘布置的任務,為的是將來師娘和丁老師能到加拿大與她一起生活。這可不是師娘第一次學外語。5年前丁香在韓國教書時,師娘就自學過幾個月的韓語日常用語,為的是去韓國找女兒玩兒。入境韓國填表格時,她看懂了大部分韓語,順利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