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漣水縣漣城街道雙碼村黃金瓜種植產業園裡,一個個色澤金黃,籽實飽滿的黃金瓜掛滿了枝蔓,香氣襲人,面對豐收的場景,當地瓜農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在種植大棚內,瓜農嚴桂芹正在採摘成熟的瓜果,她告訴記者,三個月來,從育苗開始她就在基地裡一直忙活,眼看著成熟的黃金瓜即將產生效益,原本暢銷的黃金瓜卻一下沒了銷路。
漣水縣漣城街道雙碼村瓜農嚴桂芹說:「我們心裡很著急。」
據當地種植大戶介紹,為了提升種植效益,帶動周邊農戶們提高收入,這些瓜都是使用有機質肥,配合雨水進行滴灌,所以產出的瓜不僅口感好,而且含糖量也很高,原本很受市場歡迎。但是現在,由於連綿的陰雨和疫情影響,帶來物流難題,原本暢銷的瓜果一下子滯銷了。令人心急的是,成熟的黃金瓜如果長時間掛在枝蔓上不進行採摘,瓜就會開裂;而採摘下來的黃金瓜,如果不能及時銷售出去,最佳的保存時間也就只有7天左右。
漣水縣漣城街道雙碼村黃金瓜種植大戶李林說:「原來就是到我田頭拿的5塊錢一斤的批發價,現在我們3塊錢一斤都走不出去。再加上疫情影響,導致我們外地北京、浙江原來聯繫好的採購商都無法到我們這個地方現場來採摘,許多已經開始破裂。」
記者了解到,依託於土地和區位優勢,黃金瓜種植曾是被當地人寄以厚望的地方特色產業。近年來,雙碼村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建成了百畝黃金瓜種植產業園。據初步測算,黃金瓜種植比原本稻麥輪作效益要高出好幾倍,而且還能帶動近百人就近務工。
漣水縣漣城街道雙碼村黨總支書記嚴中舉說:「我們黃金瓜還有16萬斤的銷售量,銷售掉以後,能減少我們的經濟損失。我們通過手機微信,朋友圈進行發送,能人大戶在外進行推銷,但是還是不夠理想。我們這次通過媒體,盼望有採購需求的人看到這個消息,能夠伸出援手,幫助村裡的種植戶渡過難關。」
(郝朦 張正 漣水臺 報導)
【來源:江蘇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