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徵集「正宗」南京話發音人 要求牙齒整齊

2020-12-05 華夏經緯網

    哪一個會講最正宗南京話 

  南京市語委徵召4名南京話發音人,為國家留存「正宗」南京話
 

  「國國(guoguo),喳吧喳吧幹麼絲啊?阿要辣油啊?」「一得兒,你這辣油辣得一塌帶一抹。」

  解釋:「哥哥,你囉嗦什麼啊?你這一碗還要不要辣油?」「一點點,你這辣油非常辣。」
 

  誰說的才是最正宗的南京話?記者昨天獲悉,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徵集「南京城區」語言資源,南京市語委面向市民徵集4名南京城區方言發音人和3名南京城區地方普通話發音人。如果你覺得你說的南京話最正宗,趕快來報名吧,說不準你就是南京話的發音人呢。

  -南京城區方言發音人:9月25日到30日報名,地點在南京中等專業走讀學校(長江路272號)。

  -南京城區地方普通話發音人:9月25日-9月30日上午8:30-11:30,下午1:00-5:00到長江路272號三樓301房間報名,報名時攜帶本人身份證,不接受他人代報名,聯繫人:謝芳,聯繫電話:84560206。

  為何徵召「發音人」?

  國家要留存「正宗」南京話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周文海介紹說,2010年江蘇省第三批語言資源調查工作正式啟動,南京「城區」被列為33個調查點之一。根據相關要求,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建設要進行南京「城區」方言和地方普通話的數據採錄,採錄的數據將進入國家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永久保存。此次南京語言資源調查點分別是「南京城區」、浦口區、六合區、溧水縣。「我們這次尋找『正宗』的南京話發音人,其目的是『留存』,『記錄』真實的南京話,供語言研究使用。希望大家不要誤解成所謂的搶救、保護南京地方方言。」

  報名有什麼條件?

  想當發音人必須「不抽菸」


  據介紹,南京城區方言發音人徵召設定了相應的報名條件(詳見下表)。江蘇省語言文字培訓測試專業委員會主任潘文表示,有些條件如牙齒不整齊容易漏風,發音不準,而長期吸菸容易聲音嘶啞,影響發音。

  註:南京「城區」指:玄武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下關區

  南京話發音人徵召條件

  類別

  年齡

  人數

  條件

  方言發音人

  老年(1941~1950)

  2人(1男1女)

  青年(1971~1980)

  2人(1男1女)

  地方普通話發音人

  不限

  3人


  1.須在南京"城區"出生和長大,家庭語言環境單純(父母、配偶均是當地人),未在外地長住,能說地道的方言;2.老年發音人具有小學或中學文化程度,青年發音人不作限制;3.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4.牙齒整齊,男性須不吸菸。

  1.須在南京"城區"出生和長大,家庭語言環境單純(父母、配偶均是當地人),未在外地長住;2.普通話水平分別為:1人相當於三級甲等、1人相當於三級乙等、1人接近方言;3.發音人的性別、年齡、學歷、職業不限。

  這些因南京話

  成名的人和事

  1、 50出頭、筆名老吳、擁有大批「烏飯」(粉絲名)的《聽我韶韶》欄目主持人吳曉平就是滿口南京話,而這也成了他的金字招牌,籠絡了不少南京市民的心。作為本土節目的代表之作,《聽我韶韶》的收視率一直居高不下。

  2、南京有個很出名的D-evil饒舌團體,出過幾首南京話RAP,《喝餛飩》、《擠公交》、《房的一米》都是用南京話演繹,風靡一時。

  3、 很多電影也用南京話增添地方文化元素。比如電影《桃花運》裡一直扮苦情的梅婷在影片中負責耍寶工作。她演一個保守的大齡剩女,一開口一句「我是獨生女……」就笑倒了一片南京人。

  4、電視劇裡,也有很多「南京元素」。比如《武林外傳》「扈十娘撒嬌勾展堂」一段,唐靜飾演的「扈十娘」一出場,就是一句句南京話蹦出來:「伯(白)公子」、「慢得兒」、「等一刻」、「幹麼事啊」、「少得兒什麼東西」、「歇一刻」、「一得兒」、「吃撒」、「還曉得啦」、「還是的啊」、「阿曉得啊」、「還是啊」……都是南京方言中的典型發音,而經她那麼一演繹,笑倒眾人。

  南京方言知多少

  南京話也分「新老派」

  「南京話在漢語方言中屬於北方官話的江淮官話。現在在南京的方言主要分為普通話和南京話,而南京話其實也有一定的區分,這種區分主要是根據年齡來的,具有一些特別的語言特徵。」南京師範大學語言學教授劉俐李表示,南京話可以分為老老派、老派、中派和新派,老老派指90歲以上的老南京說的南京話;老派、中派的界限相對模糊;而新派就是指40歲以下人說的南京話。「近30年來,南京話的變化很大,主要是南京人口變化大。現在南京人認可的『土著』方言主要是90歲以上的老人說的南京話,但是現在能掌握的人已經很少了。老老派南京話有一個明顯特徵,就是他們說話是分尖團的,而且成系統,這種音是從古音帶過來的。而到了中派,有的字會念尖團音,有的不念;而到了新派,就都不分了。」

  說起南京話的發展趨勢,劉教授表示:「南京話現在最明顯的趨勢就是往普通話靠攏,所以很多外地人都覺得現在的南京話比較好懂。」   

  南京話已經「北方化」

  據有關專家分析,東吳以前,南京其實還是屬於江東方言區,即吳語區,算是南方口音。但是東晉南遷之後,北方士族大批遷入南京,他們說的是以洛陽話為主的北方話,那時候南北的語言有了一次大的融合,北方的士族為了籠絡南方,開始學說吳語,而南方的貴族要想入仕,也必須學會說北方官話。後來隋兵侵入,再到宋末元兵入侵,大量北方來的人口不斷把自己的口音帶入南京。

  等到朱元璋在南京建都,為了建設都城,從蘇浙地區遷來了許多富戶,這一時期南京話中的吳語成分可能有所增加,但這並不影響南京方言北方化的大趨勢。現在,隨著普通話在全國的推廣,南京話在總體上已與北方話非常接近,但在語言的底層仍然保留了一些吳語的句式。比如南京人最常說的「啊吃飯了?」就是將一個疑問詞「啊」放在動詞前,這就是吳語的特點。(記者 王璟)

來源:揚子晚報

相關焦點

  • 南京患癌老人辦社區方言館:南京話有四大特點
    本報通訊員 萬偉攝   「啊是地呀」、「萊斯」、「啊要辣油」……很多人以為這些就是南京話,其實對照50年前的「老南京話」,這些發音都不正宗。在「老南京話」逐漸消亡的今天,鼓樓區寧海路街道三步兩橋社區有位68歲的老人陳宗霞,身患癌症多年卻一直致力於老南京方言的搶救性保護,她不僅被選為江蘇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的「南京話」官方發音人,還在社區開辦了全市首家南京方言館。
  • 我是南京人,但是我不說南京話?
    比起江南的吳儂軟語,南京話總是特別引人注目!相信很多人對南京話的印象都是彪悍、不可愛......這類的詞語,以至於很多南京人都開始不說南京話了。南京話,到底怎麼了......很多人應該和樂樂一樣,是新南京人,雖說土生土長,但是地道的南京話,卻不會說。從小老師們要求要說普通話,但是長大後,說得一口流利普通話的我們,又被要求說南京話?不說南京話,就又會被說成:你是不是個南京人?
  • 南京清涼山公園徵集LOGO啦,等的就是你!
    南京清涼山公園徵集LOGO啦,等的就是你!社會各界團體、個人均可參加獎項設置「一等獎」:1個,獎金10000元/個「二等獎」:2個,獎金6000元/個「三等獎」:3個,獎金3000元/個7月5日前清涼山公園管理處組織有關專家對應徵作品進行評選,獲獎作品版權歸南京市清涼山公園管理處所有徵集要求
  • 你的南京話地道嗎? 看有沒有這5個特點
    中國江蘇網3月20日訊(通訊員 梅正亮 記者 張可)69歲的陳宗霞是教育部門官方海選出來的南京方言發音人之一。昨天,她來到南京市檔案館,為南京大學部分師生和周邊居民,講授說好純正老南京話的訣竅。  陳宗霞在講座中介紹,老味道的南京話,簡而言之有五大方面的特點:第一是兒化音和捲舌音多。
  • 南京白局——地地道道的老南京話
    南京白局簡介南京白局,南京本土的原滋原味的說唱藝術,說的是地地道道的城南老南京話,唱的是明清的俗曲和江南的民調。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區傳承悠久的古老曲種了,元曲中的曲牌「南京調」就是白局裡有七百多年歷史的古腔本調,成於元末的雲錦織機坊,與南京的紡織業同呼吸,揉進了秦淮河畔歌姬的彈唱曲調,收調眾多、唱腔豐富,又有「百曲」的稱號。
  • 從南京話看南京人性格
    與她交談的一會兒工夫,老人家嘴裡接連蹦出一連串南京話,有的我甚至都沒聽說過。      我問她:「你一人出來玩,怎麼不叫兒女陪你啊?上公交車怎麼上啊?你一人住,燒飯、買菜、拖地、洗衣裳哪個幫你做啊?」老奶奶輕鬆地說:「我都是一人出來玩,從來不要兒女陪,他們有他們的事,他們要在家帶孫子。我天天出來玩,今天到莫愁湖明天到玄武湖,上公交車腳一跨就上去了,怕什麼怕?
  • 南京白話:「蠻」中的親切
    南京人常常把南京的地方方言稱為「南普話」,就是「南京普通話」的意思。南京話當然不是普通話,這個半是揶揄、半是嚴肅的稱為裡,透露出來的是南京人對自己方言的熱愛和自信。雖然南京從地理位置上看緊鄰蘇州與上海,但南京的方言與吳儂軟語的蘇白相去甚遠。南京方言在發音上似乎更接近蘇北地區的方言,屬於漢語北方方言系統中的江淮次方言。
  • 純正南京話:蟑螂叫「灶馬雞」螃蟹叫「八隻腳」
    69歲的老南京人陳宗霞是教育部門官方海選出來的南京方言發音人。日前,她來到南京市檔案館,為南京大學部分師生和周邊居民,講授說好純正老南京話的訣竅。
  • 南京話相聲 南京人短劇火爆朋友圈
    原標題:南京話相聲 南京人短劇火爆朋友圈   「周三了,又被陳老斯刷屏了!我也來刷!」南京網友「喝人一大跳」在朋友圈裡轉發了「硬腿子」微信公眾號發布的陳峰寧最新相聲視頻。南京話相聲一夜之間火爆朋友圈,讓每周三成為網友的期待。周四,則是「陳老斯看了都忍不住笑」的南京話短劇《藍鯨青年》的刷屏日。
  • 安徽人為什麼說南京話?還是南京人說安徽話?
    有時候聽口音可以認識老鄉,但如果你來自南京,你很可能會把說著「南京話」的安徽滁州、馬鞍山、蕪湖等其他地方的人當成了老鄉。南京話又稱南京官話,主要通行於南京市主城六區、浦口區、六合區、江寧區、溧水區北部,句容市全境,儀徵市西部,滁州市區、來安縣、全椒縣,馬鞍山大部分和蕪湖市小部分,使用人數約1600萬人。也就是說,方言定義上的南京話,只有六百萬人南京人(南京部分地區的方言不是定義上的南京話)在使用,剩下的一千萬人絕大部分在安徽。
  • 藏在風箏裡的南京話
    藏在風箏裡的南京話文|李 鳴 宋經緯本文刊載於《農村青年》2020年第5期炫彩奪目的騰龍飛舞、精巧可愛的蜻蜓蝴蝶、栩栩如生的金邊沙燕……走進南京民俗博物館內曹紅的工作室作為一名老手藝人,他對女兒曹紅的要求格外高。「風箏做不好,就要被父親毫不留情地踩掉。」曹紅說。
  • 摘掉憂鬱濾鏡 好玩的南京不只有南京話
    /unsplash2南京人講話,又擺又甩有些城市可以罵人半天都不帶髒,但在南京,外地人的耳中總是充斥著「粗鄙之語」,而南京人只是在認認真真跟你說事兒。 有個關於南京話的段子是這樣的——外地的朋友們來南京,上出租的時候問的哥:師傅,你們南京人說話怎麼總是筆筆吊吊的呢?
  • 摘掉憂鬱濾鏡,好玩的南京不只有南京話
    有個關於南京話的段子是這樣的——外地的朋友們來南京,上出租的時候問的哥:師傅,你們南京人說話怎麼總是筆筆吊吊的呢?  師傅默默想了一會兒,說:吊,你這問題難回答的一筆。 聽南京人講南京話,你可得心大點兒,人家可真沒想跟你吵架。 海清就是地道的南京人。
  • 「啊吃過啦」問候南京觀眾,記者教陳慧琳說南京話
    實習生 王穎 金陵晚報記者 甄俊【金陵晚報報導】剛剛在南京舉辦過個唱的陳慧琳果然信守諾言,闊別兩個多月後就如約再度來寧參加由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同一首歌」特別節目。昨天下午在五臺山體育場,剛剛完成彩排任務的陳慧琳接受了金陵晚報記者的獨家專訪,對於前不久在南京個唱上學說了一句不雅的南京話「一米」一事,陳慧琳自己也是追悔莫及,連稱「找錯人學了」。正好借著這次接受採訪的機會,陳慧琳主動要求向記者討教一句用作問候的南京話,記者隨即教她一句「啊吃過啦」,只見她認真地用粵語發音記在紙上,準備在晚上的演出中展示一番。
  • 「韶韶」、「萊斯」都不是南京話!
    原標題:「韶韶」、「萊斯」都不是南京話! 韶韶,阿行啊!資料漫畫  「阿曉得」「幹麼四」「一得兒」「韶韶」、「不要煩了」……這些耳熟能詳的南京話我們每天都能聽到好多次。可最近南京市檔案局卻說:南京方言裡總是出現的「韶韶」、市罵、「萊斯」,居然都不是南京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  「韶韶」絕對不是南京話?  明人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一·方言》中說:「其不聰敏者,曰鶻突,曰糊塗,曰懵懂,曰勺鐸。」並自注云:「音韶道,似當為少度,以無思量也。以中原音少為韶,度為道字改為此。」顧起元的意思顯然指不聰敏的人,講話很少考慮,開口就來。
  • 南大文學院「南京話狀況調查」報告出爐
    【哪個區的人最會說南京話】  秦淮區的最會說南京話  仙林的南京話說得最差  通過對問卷所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研究者發現,在南京市內不同區域的人,對南京話的掌握是不一樣的。  【不同性別與職業的人對南京話的看法】  南京男性比女性更愛說南京話  記者看到,調查人員還以性別為例,調查南京男女對南京話與普通話的愛好。在492份總體問卷中,男性239人,女性253人。記者看到,其中南京男人比女人更愛說南京話。
  • 南京話在明朝最"來斯" 上朝時必須說還全國推廣
    ……嘿嘿,我們南京人,就是讓人溫暖親切。而南京話就像南京人一樣:包容,有「大蘿蔔味兒」。快過年了,在外的你,有沒有想念南京,想念南京話呢?現代快報聯合江蘇省語委昨起推出「聽鄉音解鄉愁·我是江蘇人」全媒體行動,為你奉上最全、最正宗的江蘇13市方言。這些溫暖人心的鄉音,全部出自《方言江蘇·鄉音悠揚》資料庫。那麼今天,現代快報就跟你來韶韶南京話。
  • 老郭秀南京話 擺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此番德雲社南京專場,南京的「綱絲」特別期待能聽到郭德綱說《南京Style》,很希望老郭在相聲裡秀一把南京話。您最想聽郭德綱說哪句南京話?趕快告訴我們吧,快報將把你的意見轉達給老郭。  實習生 王君文  現代快報記者 孫璐  老郭很有才 和孟非互飆南京話逗樂觀眾  學說南京話可以算得上老郭的一大樂趣所在,不管是在江蘇衛視《非常了得》與孟非飆南京話,還是在他的相聲裡用南京話調侃于謙,觀眾都能感受到郭德綱對南京話的喜愛。學了這麼些南京話,老郭學得最用心、使用最頻繁的莫過於他的那句「小炮子」。
  • 再來幾個好說不好寫的南京話
    先說個「偽老南京話」。我所謂「偽老南京話」就是本來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而是人為搞得比較特別,然後強調是老南京獨有的。這個詞就是所謂「馬集」,或者「蠻急」。意思是:馬上,很快。比如:我已經上地鐵勞,馬集到。
  • 「啊要辣油啊」的南京話,吳儂軟語還是髒話多?
    不知道電影《金陵十三釵》裡戲子的吳儂軟語讓多少人聽的人腿都軟了心都酥了,大呼一句「唉呀媽呀一定要娶個南京軟妹子回家!」但很多生活在南京的外地人總覺得南京話太髒,動不動就「一比一吊」的。語氣也是囂張,北京人兒愛自稱「爺」,南京人也是「老子」「老子」地叫。你們城裡人真會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