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魚太多?如何避開小魚釣大魚

2020-12-19 戶外運動釣魚技巧

現在已是夏季,和春天的魚情比起來是喜憂參半。喜的是魚兒已經漸漸活躍起來,能選擇垂釣的目標魚是越來越多,有時候都不知道該釣什麼魚,且魚口比以前要明顯得多,在調釣關係上面也不用像初春那樣講究。憂的是氣溫上升後很多釣友不屑一釣的雜魚如白鰷、小翹嘴、鎊鮁、爬地虎等非常活躍,經常在你垂釣目標魚的時候對你不停地騷擾,這些小雜魚讓你覺得渾身不自在,又力不從心,對付不了,使得你在這樣好的垂釣季節裡經常高高興興地出門、悶悶不樂地回家。因此,夏季到了,雜魚多了,怎麼辦?

小編總結了一些釣魚高手在這個季節如何避開小雜魚而釣獲到自己心儀目標魚的方法歸納了一下,在此貢獻出來供大家參考。

窩料、餌料方面調整

1 夏季魚兒的活性比較高,按照釣界的俗話「冬天餌找魚,夏天魚找餌」,所以不要使用腥香型窩料,儘量使用一些素味的窩料打窩。推薦使用:菜籽餅窩、自製味道淡的米窩、素麥子窩、玉米窩、紅薯粒窩、草窩。素窩打窩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招來過多的雜魚覓食。

2 避免使用色彩鮮豔的釣餌,特別是紅色的餌和鮮黃色的餌,在水中的顏色特別強,非常容易惹雜魚搶食,所以在選擇釣餌的時候儘量選擇顏色深點的餌。

3 餌料味型上要選擇味道淡的素餌,儘量少用味型較重的餌,甚至有的時候要拋棄商品餌而採用自然餌。在雜魚鬧窩嚴重的時候推薦使用:釣鯽魚使用白米飯、白灰面、胡豆粉等;釣鯉魚使用玉米粒、煮過的紅薯顆粒、蟑螂、蟋蟀等;釣草魚使用桑樹葉、紅薯葉、煮過的紅薯顆粒、玉米粒等。釣其他魚的用餌理念也是要用素餌、淡餌。

4 上餌時要上大餌,餌料的狀態要硬,要增加釣餌黏度,增強釣餌的持鉤性,減少在下降途中的霧化效果,要使得釣餌既能快速到底,又能避免途中被雜魚搶食而消耗殆盡。

釣組和調釣關係調整

1 忌用長子線,改用短子線,這能減少餌料在水中的擺動距離,讓鉤餌最大限度地縮短到底時間,儘快穿透雜魚聚集的上中層水域,直擊底部的目標魚。

2 浮漂要用大漂才能加重鉛墜,增加浮漂的吃鉛量,這同樣是為了讓鉤餌快速到底。

3 浮漂的調釣關係要採用調低釣高,主釣鈍。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子線彎曲、8字環觸底、跑鉛躺底等,放棄雜魚吃食的弱小浮漂訊號,直擊抓死口釣大魚。

釣位調整

1「春釣灘,夏釣潭」,釣深不釣淺。夏天大魚多半不會在淺水遊弋,深水處雜魚相對較少、大魚相對較多。

2 釣遠不釣近。夏季魚兒的習性都是愛往深遠處遊去,有的釣友用短竿在春季釣灘釣草邊獲得了很好的收穫,就以為可以「以不變應萬變」,但是釣著釣著卻發現魚獲越來越少,釣起來的魚也越來越小,這就是沒有靈活地把握季節和垂釣的動態聯繫。

3 釣點上可以使用些小技巧,在主釣位附近投放浮水性粉餌誘使雜魚離開你的釣點。

心態調整

1 要有足夠的耐心。採用素窩素餌垂釣以後,一定程度上避開了小雜魚,所以魚口會明顯減少。引用一個釣友的原話「用餌料釣的時候浮漂下去就和跳舞一樣,但是換成了釣白米飯或者玉米以後,浮漂下去就成了『定海神針』,幾分鐘過去也不動」。但是這位釣友不知道那跳舞的浮漂使你釣上來的都是些雜魚,而白米飯只要一動就是鯽魚、鯉魚、草魚。

2 要耐得住誘惑。你使用了擒大避小的招式以後,往往一天就看見那麼十幾口,若是釣大魚則更是只有幾口,但是你旁邊的釣友卻早到晚白條、翹嘴連竿雙飛。此時你要堅定釣大魚的信念,等待來的那口也許就能讓你成為這半年來漁具店茶餘飯後談論的高手。

3 要在目標魚上做出調整。如果你發現你的釣點本來所謂的雜魚成為了你可以選擇的目標魚後,你可以把上述辦法反用,改釣「雜魚」。

以上的這幾招是小編整理了野釣中各位高手擒大避小的常用辦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在此提醒,釣無定法,靈活運用,也許你有比這上面更好的辦法,也請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分享。

相關焦點

  • 小魚很多如何釣大魚,這些經驗能幫你
    我們垂釣,往往是希望能釣起大魚的,但是水域中成群的小魚或雜魚,總是讓我們失望。其實我們只要了解大魚和小魚有什麼不同,找到明顯的差異就可對症下藥了。下面我們來簡單了解下。釣位和餌料:小魚:喜歡集群,體型小容易被天敵攻擊的一種防禦天性,在群體中他們會感覺有安全感。大魚:也時常群聚但由於魚自身具備很強的能力,他們是不喜歡和小魚在一起的,多是三五成群的遠距離遊動覓食。
  • 小魚鬧窩太麻煩?3個技巧就釣鯽魚,雜魚都沒機會靠近
    1、夜釣是可取的選擇這第一種方法就是可以選擇在夜間的時候釣魚是可以的,在晚上的時候很少會出現雜魚來鬧窩的情況。造成的這種原因就是晚上的時候溫度下降了,小魚不會在中上層水域活動了,就會轉到深水區進行活動,及時會發生有小魚鬧窩的情況,但是和白天比較起來可少了很多,所以晚上野釣是個好選擇。
  • 小魚鬧窩太煩人?這三大技巧只釣鯽鯉魚,再多雜魚也得靠邊站!
    其實想徹底解決小魚鬧窩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以下這些方法來儘可能的減輕小魚鬧窩的影響,保證我們能夠順利的釣到目標魚,其實就足夠了!技巧一:有條件就夜釣,保證小魚不鬧釣魚人都知道,在夜釣的時候,小雜魚是很少鬧窩的,這是因為到了晚上水溫降低,小雜魚一般都會沉寂下來,很少活動,或者到了深水區,雖然偶有小魚鬧窩,但是總起來說和白天相比,基本可以忽略不提,而晚上夜釣的時候,大魚也會來到近岸覓食,正是垂釣的好時機。
  • 野釣遇到小魚鬧窩怎麼辦?3個方法靈活運用,巧妙地避開小雜魚!
    為什麼小魚愛鬧窩?日常野釣的時候,釣到小魚實屬平常。像一二兩的鯽魚、眼睛靠著尾巴的小麥穗魚;嘴大、口猛,一口能吞下4號袖鉤的小草魚;魚鉤落水還沒沉底,被截口的小白條。此時,釣友鬱的埋怨一句:「這裡魚情太差了吧」。其實,釣友忽略一個問題,自然水域中小魚多,大魚少這是不變的一個自然法則!
  • 3份玉米面加1份紅薯,野釣輕鬆避開小雜魚,咬鉤的都是鯉魚!
    這兩個做法雖然有幫助,但效果十分單一,而且並不適應所有的魚情小魚鬧窩分兩種:水錶層鬧和全水層鬧如果小雜魚僅僅聚集在水的中上層,解決的方式非常多,效率也比較高,咱們可以增加餌料比重或加大鉛塊,使釣組儘快穿過小魚層即可另外一種情況是全水層鬧小魚,也就是說小魚會從餌料入水那一刻起一直追到底部
  • 每次釣不到大魚,我就改釣這幾種小雜魚,油炸一下能吃3碗飯
    說起夜釣,很多釣友都頭疼,自然水域的資源日益減少,想釣幾條大魚過過手癮都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別看國慶有七天長假,照樣有很多釣友守了幾天都沒碰到理想中的大魚。有時候想想不如退而其次釣釣小魚算了,數量龐大不說,而且味道還鮮美,除了手感不如大魚,其他方面幾乎完勝。
  • 麻團釣法:誘釣結合效果好,能有效避開小雜魚,為什麼被禁止使用
    在餌料入水下降的過程中,給進窩的魚以極佳的視覺效果和誘食效果。麻團釣法的原理麻團釣法的精髓在於誘釣結合,動態誘魚。由於垂釣中不停地拋竿揚竿,魚鉤上的餌料一直在散落,魚都有趨食的本能,不斷地有餌料在釣點散落,釣點的餌料也就越聚越多,魚當然也會越聚越多,甚至在野釣中都會出現魚兒上浮搶食的情形!
  • 野釣鬧起小魚,該如何施釣才能避小釣大?做窩思路是核心
    野釣鬧小魚是個極為常見的現象,而如何避開它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天冷的時候小魚還能安分一點,可現在天氣熱了、水溫高了,小魚又覺得自己行了,餌料一入水就玩了命地搶食,怎麼躲都躲不掉。以前我們在講避開小魚的方法時,總是圍繞裝備選擇、釣法調整幾個方面,這些方法都是有效的,但也有人用了見不到效果,為什麼呢?那是因為沒有針對性地去使用。
  • 野釣大魚用餌技巧,對比蘸米釣和麻團釣,用這幾招,小魚群釣大魚
    小魚群裡如何釣到大魚?相關的技巧較多,如果從用餌的角度來說,蘸米釣和麻團都是比較好的方法。而且兩種用餌方法有極為類似的地方,很可能是釣法之間相互借鑑的結果,但是又有不少不同的地方,所以放在一起詳細聊聊,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
  • 如何用玉米作餌能避小魚釣大魚?李大毛:打個眼兒是重點!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我在自然水域如何用玉米配製出避小魚釣大魚的獨門餌料,希望能幫到大家。我們在自然水域釣魚,遇到最多也是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小魚鬧窩,說心裡話我們大多數釣友都是在自然水域釣魚的,而自然水域不像黑坑,不管小魚的話它能鬧得你頭皮發麻。
  • 天一熱雜魚就來搶食?春季小魚鬧未必是壞事,應對方法很關鍵
    B:我一直在用跑鉛大部分釣友都討厭雜魚鬧窩,想方設法地驅趕或躲避它們,要是趕不走躲不掉就乾脆加大鉛皮量讓子線鉤餌老實躺底。跑鉛釣法的主要作用是快速穿過中上層水域到達水底,然後過濾掉一些撞線、拖餌的虛假信號。這種辦法對避開生活在中上層的小魚有一定的作用,但對底層小魚效果不大。
  • 小魚鬧窩怎麼辦?還在干著急嗎?難怪釣不到魚,教你6招輕鬆應對
    在垂釣活動中,小魚鬧窩是很令人頭疼的事。窩餌一打下,成群結隊的小魚就蜂擁而至爭食餌料,漂立不穩,鉤沒到底,小魚已在水下瘋狂地撕啃釣餌,想釣又不易釣上來,讓人干著急。筆者認為可用以下6招來對付小魚鬧窩。如主釣草魚可用韭菜梗、小青菜心等為餌;釣鯽魚,可配細米飯粒裝小朝天鉤,對付被釣「滑」了的大鯽非常有效。還有一個好辦法,在調製商品餌的過程中,往調揉好的餌團中摻入適量的新棉花絲(不要用舊的棉花)。棉花絲要一點一點地邊扯邊加入餌團中,這種餌小魚想吞吞不下,啃又一時難以啃完,垂釣效果很好。
  • 晚春釣小雜魚,可以試試這幾種釣法,分分鐘就有好收穫
    小雜魚鬧窩是令很多釣友們煩惱的話題,每次釣大魚都會被小雜魚鬧窩,但是我們釣久了大魚也可以試試小魚,小魚燉湯和油炸都是非常美味的。釣大魚我們的樂趣主要是守魚和溜魚魚,釣小魚就比較爽了,基本上都是連竿上魚。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幾種釣小魚的方法,成本低,效果好,非常適合晚春時候垂釣。
  • 麻團釣法的操作要領,夏季小魚群裡釣大魚,可以試試這種釣法!
    操作手法較多,可以使用空鉤伴侶,可是麥芽糖,還有粘粉等等,要點就在於想辦法把小米蘸在魚鉤上;後來在臺釣養殖魚中,發現顆粒飼料是魚比較喜歡吃的東西,因為這個是從小吃到大的。慢慢就有了開一團比較黏的餌,先拉餌,然後拉餌在顆粒裡面按一下的釣法,慢慢這種釣法就被稱之為麻團釣,所以說這個釣法的靈感應該來自傳統釣,畢竟傳統釣的蘸米釣流傳了時間更久。
  • 水庫釣魚該怎麼避開小魚,窩裡有魚泡但是大魚不吃鉤怎麼辦?
    我把水庫中鬧鉤的小魚分成兩大類,一種是小雜魚,包括小白魚、麥穗子、船釘子之類的,還有一種是目標魚的幼魚,像小鯉魚、小鯽魚之類的。大多數水庫都是小雜魚鬧窩,解決的辦法比較簡單:夜釣。最難的解決的是目標魚的幼魚鬧窩。這些小魚苗和它們的長輩們食性一樣,它們長輩愛吃的東西,它們也愛吃,哪怕用嫩玉米也躲不開它們。它們還有一個它們的長輩所不具備的特點——進食動作更兇猛粗魯。所以,想通過調釣過濾掉它們的信號是不可能的,過濾掉的只能是成年魚的信號。
  • 蚯蚓釣大魚有妙招,不用眼饞別人釣大魚了!
    蚯蚓是萬能釣餌,不論海水魚、淡水魚(少數濾食性、以浮遊生物為餌的魚種除外),無不蚯蚓當成美食,尤其是鮮紅的活蚯蚓,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水域,對垂釣常見的海水魚、淡水魚都有顯著的效果。但是安在釣鉤上的小型活蚯蚓,大小如火柴棒一般,一下水極易招引來眾多的小魚攻擊和鬧窩子,它們咬住細蚯蚓的頭或尾,在大魚當中橫衝直撞,釣者見浮標有所動作,又不好不拎鉤,就這麼三拎五提,不但小魚釣不上,就連進窩吃食的大魚也被嚇跑了,往往使釣者十分氣惱,又奈何它不得。如果用蚯蚓球當釣餌,可避開小魚,專攻大魚。蚯蚓球有大球、小球、盤球、花球之分。
  • 野釣遇上小魚鬧窩,這些釣法可以「擇優錄取」,過濾小魚釣大魚!
    不同季節對於小魚鬧窩的心態也有所不同,夏秋季節釣大魚為主,也是小魚比較瘋狂的季節,很多釣友會不勝其煩。冬季小魚少,魚情也差,小魚主要是耐低溫的鰟鮍和麥穗,當浮漂一動不動時,逗逗小魚也是別有樂趣。餌料重而且大,也能快速到底,讓小魚追不上,增加餌料比重也是一種方法。除了這些用餌的方法以外,還有一些增加浮漂產生漂相的釣法,在小魚鬧窩時都可以使用,小魚拉不動浮漂,自然也就過濾了小魚,達到只釣大魚的目的。
  • 夏季天熱小魚鬧窩多,玉米如何釣上魚?老釣友有三招野釣上魚多
    談到夏季野釣的釣餌,不少老釣友會選擇玉米,玉米是很多魚類所喜歡的食物,而且玉米屬於硬餌,能有效地減少自然水域小雜魚鬧窩,玉米是野釣不錯的釣餌選擇。夏季用玉米做釣餌,依然有很多釣友沒有釣到過魚,到底如何用玉米作釣呢?
  • 四個成功有效避開小雜魚的方法,夏釣的高手都這麼用,學了不吃虧
    四個成功有效避開小雜魚的方法,夏釣的高手都這麼用,學了不吃虧。隨著季節的變換,天氣逐漸的回暖,夏季也離我們越來特近了。在夏季野釣中,無論是江河還是湖泊,水庫還是池塘,都有許多小魚為釣魚人的野釣帶來阻礙。那麼,如何通過各種對策,來有效的規避或者減少小魚鬧鉤給釣魚人帶來的阻礙呢?
  • 小魚太多漂相太亂,教你如何準確抓到大魚吃口
    如何從雜亂的浮漂信號中捕捉到真實有效的信號並且中魚,這是每一個釣魚人都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因為在垂釣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小雜魚鬧窩,如果不能識別出真實有效的浮漂信號,那就意味著會出現大量的空竿現象。解決浮漂信號雜亂的兩種思路當小雜魚較多,浮漂信號雜亂時,為了能夠捕捉到真實有效的信號可以採用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將小雜魚鬧窩的信號進行屏蔽,只留下大魚咬鉤的信號。另一種方法是讓小雜魚鬧窩的雜亂信號與大魚咬鉤的信號出現明顯的差異,這樣一來釣魚人就能夠放棄雜亂信號,直到浮漂出現有效信號時再抬竿刺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