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農交會開幕 「正宗徽味」受青睞

2020-12-19 中安在線網站

上海農交會安徽展館人頭攢動

上海市民品嘗臨泉芥菜

上海市民選購皖南山貨

  中安在線訊 一年一度的上海農交會於2016年的最後一天如約而至。12月31日上午9點一開館,早早等候在上海國際農展館前的上海市民就一擁而入,熱情掃貨,用「正宗徽味」來填充年貨。

  正宗

  每年上海農交會,賣得最好的都是安徽特有的味道,比如符離集的燒雞、碭山的酥梨、皖南的山貨。

  作為四大名燒雞之一的符離集燒雞,承載著眾多上海知青的記憶。據展臺老闆介紹,符離集位於津浦鐵路沿線,站臺上經常會售賣的符離集燒雞,成為上海知青們記憶中的美味。

  如今的符離集燒雞不僅賣整雞,還開發了雞翅、雞腿、雞米粒等各種雞副件小食,方便消費者旅行享用。徽香源符離集燒雞展臺負責人吳義說,每年上海農交會會帶一千多袋,都會被一搶而空。

  記者在展會上見到一位上海阿姨,她說自己住在農展館附近,一到歲末,就要到農展館看看,生怕錯過安徽的展會。「我妹妹當年下放在安徽霍邱,後來一直在安徽工作,退休了才回上海,對安徽味道念念不忘。」章阿姨說,每年一屆的上海農展會成為她和妹妹囤購安徽食材的好時機。

  快過年了,南北乾貨是最有過年氣氛的食材。在宣城展區,來自上海的徐阿姨買了滿滿一大袋子的筍乾、梅乾菜、幹豆角,「我去年也是在他家買的,回家燒肉味道特正宗。」徐阿姨說,跟超市相比,自己更喜歡逛農展,東西地道有特色。

  正宗的不僅是食材,還有用品。在合肥展區,銀山純棉家紡生產的的棉被成為搶手貨,「市場上很多棉被都含有化纖,更不要說還有一些黑心棉,而我們只做純棉。」銀山純棉市場部經理楊勉說,這次來主要帶了一些特色產品,比如現在很難買到的棉胎,上海人很喜歡。

  時尚

  逛今年的上海農展,你會發現農產品業也可以很時尚。隨著越來越多新農人的加入,產品定位清晰、包裝設計時尚的農產品,讓樸素的農業充滿了文化氣息。

  看慣了裝蜂蜜的玻璃瓶,你是不是想在喝蜂蜜時,感受一抹小清新。來自合肥的顧公蜂蜜開發的白領蜂蜜系列,用設計精美的蜂蜜罐代替普通玻璃瓶,讓消費者在喝蜂蜜時也能賞心悅目。打開罐子,裡面的蜂蜜採用條狀包裝,方便隨身攜帶,蜂蜜不僅可以泡水,還可以直接食用。

  展臺工作人員李葉雲告訴記者,這款主打白領人群的蜂蜜銷售得非常好,「我們雖然主打綠色,但在同類產品非常多的情況下,想要在市場上脫穎而出並不容易。我們就從包裝設計、人群定位上花心思,開發適合年輕人的包裝和蜜種,成為很多年輕人的心頭好。」

  一位高校採購商對一款針對女白領的野玫瑰蜜愛不釋手,在她的印象中,安徽農產品品質好,但不太注重品牌、包裝和設計,「但這兩年明顯不一樣,很多農企品牌意識越來越強,這是非常好的現象。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好的設計會使消費者購買慾望更強。」

  要說安徽最有名的水果,非碭山梨莫屬。如今的碭山梨不僅口感舉世無雙,年輕一代的梨農們,還開始玩起了種梨、賣梨新花樣。

  在碭山縣三聯果蔬專業合作社展臺,理事長劉超綱首先給記者看了他們的數位化梨園APP,「你看,這是我們梨園的實時情況,每隻梨上都有二維碼,掃一掃,就能追溯到它所在的梨園,了解水肥氣熱等各種情況。」劉超綱說,追溯體系由第三方監管,目的就是讓消費者吃得放心。

  除了傳統的水果梨,碭山梨更是開發了一系列梨子加工產品,比如止咳潤肺的梨膏、美味的梨罐頭、梨子飲料。「作為水果基地,碭山有全國最大的連片果園,不僅有梨,還有蘋果、黃桃、櫻桃,只有進行水果深加工,才能提高附加值。」宿州科技食品公司副總張妙德說。

  宿州展區還有個水果罐頭公司叫「背個果果」,主做電商的「背個果果」產品包裝和名字都十分有趣,其中一款梨膏是由38個梨熬製而成的,就叫「38個梨」,名字也成為賣點。

  在前幾年的展會中,農產品觸碰電商還是一件新鮮事。但今年,擁抱電商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除了玩轉電商的大農企,合作社、家庭農場也紛紛亮出自己京東淘寶店、微信公眾號。劉超綱說,有了網店,很多上海市民在展會後還會向他們訂購,「今年梨子上市前,以前農展會認識的上海顧客早早地就在微信上問我們什麼時候上市,要幫他們預留。」劉超綱說,以前大家買水果只能上超市,但超市的梨子未必是最好的,「現在物流這麼發達,有了網店渠道,大家都願意從原產地核心產區訂購口感最好的梨子。」

  綠色

  在現今社會,沒有什麼比吃得健康更重要。近年來,安徽通過綠色皖農、紅黑榜等一系列紮實有效的措施,推動安徽農產品質量安全上了一個大臺階。

  綠色、有機、無公害,才是最能吸引消費者的賣點。消費者對「舌尖上的安全」的日益關注,傳導到農業經營主體身上,讓綠色、有機種植成為普遍的理念。劉超綱告訴記者,其實,農藥化肥超標的梨子從外表上就能看出來、從嗅覺上就能聞出來。「氮肥上得過多,梨頭上會多出一個小鼓包。像我們這種用發酵後的豆餅施肥種出來的梨,從顏色上看,剛開始發黃,後來發白,聞起來還有一種淡淡的清香。如果是打了農藥的梨子,顏色會發紅,細聞是能聞出農藥味的。」劉超綱說,以前梨農種梨重數量,但現在更重質量,「好的梨子賣得價格更高,咱們農民也會算這筆帳。在我們那,聯合社會制定統一的種植標準,統一發放農資、統一收購,能保證農民提高20%的收益,梨農更有積極性種好梨。」

  一杯菊花清茶,清香四溢,但出於對農藥殘留的擔心,讓很多消費者在購買時望而卻步。在黃山展區,芽典皇菊的菊花茶展臺吸引了很多市民品嘗。從外形上看,皇菊比市場上常賣的菊花要大,一杯只要泡一朵。明黃色的皇菊在茶水裡綻放,煞是好看。黃山貢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齊告訴記者,他們採用粘蟲板、滅蚊燈替代農藥,還和科研所合作,提高種植技術,提高菊花的抗病能力,從根源上減少蟲害。如今,因為品質把控精細,芽典皇菊已經成功打入北京市場,在北京的老舍茶館,你就能看到來自安徽黃山的菊花茶。(記者 彭旖旎)

相關焦點

  • 正宗的蘇州、無錫、南京、鹽城味道來了!農交會上,會吃的小夥伴都...
    為期三天的第十八屆江蘇名特優農產品(上海)交易會今天在上海市農業展覽館隆重開幕。正宗江蘇味道,包括正宗蘇州、無錫、南京、鹽城等地口味的桂花鴨、腳踏年糕、無錫醬排骨、紅香芋等悉數登場,很多祖籍江蘇的老上海人、新上海人聞香而來,大量購買。  今天上午8點,記者就已來到農交會現場,但見很多上海人在上海農展館門口等開門。仔細了解後得知,今天等開門最多的是祖籍江蘇,現居住上海的老蘇州、老無錫、老南京、老蘇北等,也包括不少歡喜江蘇口味的上海本地人。
  • 淮南:「淮字號」閃亮上海農交會
    12月18日,第21屆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2020·上海)(以下簡稱上海農交會)在上海光大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為期4天的展會,參展參會客商達2600多家、參展農產品4000多種,讓上海市民足不出「滬」,就能買到安徽各種名優農產品。淮南牛肉湯、八公山豆製品、壽州香草等,淮南市精心組織了38家企業參會,170個名優農產品參展,受到上海市民的喜愛。在本屆上海農交會上,淮南市藉助上海農交會平臺,向國內外廣大客商推介5個招商項目大單,籤約總金額達7.1億元。
  • 雲南羅平:依魯菜籽油香溢上海 受消費者青睞
    中國網10月22日訊 10月17日,第三屆上海市對口幫扶地區特色商品展銷會在光大會展中心如期開幕,雲南依魯菜籽油市場潛力大,香溢上海受消費者青睞。 上海已連續三年推出對口幫扶地區特色商品展銷會,實現了「鼓起農民『錢袋子』和豐富市民『飯桌子』的雙贏。」
  • 農交會今日開幕 逛展指南提前看(圖)
    農交會今日開幕 逛展指南提前看  中安在線訊 每年的農交會都是吃貨的天堂,採購的聖地。今年農交會也不例外,今天上午,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正式開幕。本次農交會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昨天下午,記者已經提前為你一探究竟。
  • 安徽農產品「圈粉無數」 今年上海農交會又爆了
    上海市民舒阿姨說,一年一次的機會難得,平時在超市裡根本沒機會買到這麼新鮮的農產品。  王慧芳帶了兩個行李箱,她說要一口氣把年貨備齊。「我昨天上午就來了,看沒開門還很失望。」王慧芳開心地說,上午逛了一圈看到不少熟悉的產品名,能找到很多記憶中的老味道,也想起了自己在安徽的「知青歲月」。
  • 合肥農交會開幕 安徽16地市分管副市長為名優農產品代言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天,為期三天的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2019·合肥)(以下簡稱「合肥農交會」)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了。這次展會將展示展銷全省16個市最有特色的農產品,省外257家企業的名牌農產品,臺灣地區30家企業的風味特產,以及德國、法國、俄羅斯、印度等20個國家的22家企業帶來的異國風情。
  • 忠縣:特色農產品受青睞 農交會忠縣攬金逾1.1億元
    農交會期間,重慶市忠縣農特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收穫訂單、與商家籤約合計金額1.162億元。本屆農交會以「品牌強農,鞏固脫貧成果;開放合作,共迎全面小康」為主題,以「創造交易機會、促成貿易合作」為核心,展示展銷產業扶貧成果,強化品牌營銷和產銷對接,集中展示農業各行業新業態新產品。
  • 西部農交會開幕 7000多種「重慶味道」邀您來品嘗
    摘要:第二十屆中國西部(重慶)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於27日—30日在重慶國博中心舉辦,本屆農交會設有三大展區,展示展銷重慶18個深度貧困鄉鎮特色農產品和「巴味渝珍」授權農產品7000餘種,面向廣大市民提供更多新穎、豐富的優質農產品。
  • 合肥農交會買買買指南來了
    你絕不能錯過的購物狂歡節 10月16日,第十二屆合肥農交會將在合肥濱湖會展中心開幕。 五河螃蟹 淮北的青菜、石榴、葡萄等農產品遠銷江浙滬,金鱖湖水產、塔山石榴等已在上海開設門店。這次在展區都可以買到。
  • 正宗好味備受青睞,味千大骨熬湯的美味秘訣
    「衣、食、住、行」作為人生在世無法避免的四個話題,對於「食」在近些年卻逐漸受到人們的重點關注,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味千拉麵品牌的味千大骨熬湯。作為日式正宗拉麵流派——豚骨拉麵的繼承者,味千拉麵自1968年於日本九州成立以來,經過50年的綿延發展,目前已在全球建立數百家連鎖品牌店鋪,為萬千食客提供了味道正宗、口感醇美的日式拉麵。
  • 「萬州味道」飄香第二十屆西部農交會
    萬州古紅桔、玫瑰香橙、廣柑酒、魚泉榨菜、蘆花雞……11月27日,為期四天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暨第二十屆中國西部(重慶)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開幕,來自萬州的29家農業企業的60餘種農產品精彩亮相,展示著萬州山地高效型農業發展的豐碩成果。
  • 正宗的蘇州、無錫、南京、鹽城味道來了?農交會上,這群吃貨都來了
    為期三天的第十八屆江蘇名特優農產品(上海)交易會今天在上海市農業展覽館隆重開幕。正宗江蘇味道,包括正宗蘇州、無錫、南京、鹽城等地口味的桂花鴨、腳踏年糕、無錫醬排骨、紅香芋等悉數登場,很多祖籍江蘇的老上海人、新上海人聞香而來,大量購買。
  • 第20屆安徽農交會開幕,知香齋食品受邀參加,市政府領導蒞臨指導
    10月16日,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合肥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20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在濱湖會展中心開幕。4000多家客商、2.5萬多種農產品匯聚於此,全國最頂級的優質農特產在此得到充分展示。
  • 川渝農交會9月23日在成都開幕!
    四川發布客戶端消息 為慶祝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脫貧攻堅,進一步深化川渝合作,作為四川省慶豐收重要活動之一的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川渝特色農產品交易會將於9月23日在成都世紀城會展中心開幕。
  • 上海世博園士林夜市開幕 大腸包小腸蚵仔煎受捧
    近日,在上海浦西世博園開幕的臺灣「士林夜市美食派對」吸引了大批蜂擁而來的「吃貨」。周末夜夜爆棚,日均進場數千人次,多數攤位出現排隊情況。大腸包小腸、蚵仔煎、爆肚等經典士林夜市小吃廣受好評。儘管人氣高漲,但夜市秩序依舊井然、地面整潔乾淨、耳邊是民謠歌手的吟唱。食客品嘗正宗臺灣美食之餘,也可領略上海浦江兩岸風光。
  • 中國農交會開幕,巴南都有哪些優質農產品參展呢?
    11月27日,由農業農村部和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暨第二十屆中國西部(重慶)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巴南展區人群簇擁「與往年農交會相比,今年我們在線下布展的同時也推出了線上直播帶貨,來減輕疫情對參展商的影響。與此同時,今年我們所有的展品都是經過了層層篩選,至少需要有綠色商品的認證,選出最能代表巴南區的農特產品進行銷售。」
  • "農交會"來啦!黃粑、柑橘、麻辣雞、泡糖等農產品太鬧熱了
    "農交會"來啦!正宗土貨 人氣爆棚Best wishes for you「農交會」已走過第五個年頭,對於很多瀘州人來說,早已是每年必逛的「口碑展會」,此次「農交會」更是吸引了1000餘家企業到會參展
  • 四川、重慶及吉林等省市在蓉敲響「豐收鼓」 川渝特色農交會開幕
    (西南商報記者 趙蝶)為慶祝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脫貧攻堅,進一步深化川渝合作,今天(9月23日)上午,作為四川省慶豐收重要活動之一的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川渝特色農產品交易會在成都世紀城會展中心開幕。
  • 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交會開幕 陝牌「拳頭」農產品組團亮相
    11月27日上午,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農交會」)暨第二十屆中國西部(重慶)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開幕。「陝牌盛宴」,闖山城。本屆農交會,陝西展團總參展面積2115平米,226家農業企業和合作社攜蘋果、獼猴桃、草莓、羊奶粉、食用菌、茶葉、魔芋、酥梨、土蜂蜜、柿餅、火龍果等陝西特色農產品參展,總參展人數超1200人,參展產品涵蓋我省3+X特色產業,品類豐富。陝西展區分為四個板塊。市場化展區,總面積1776平方米,參展企業172家,由12市區和5家龍頭企業共17個特裝展區組成。
  • 雲南省賓川縣:賓川展團攜農產品參與「農交會」
    近日,由國家農業農村部、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為期4天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暨第二十屆中國西部(重慶)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據悉,一年一度的「農交會」是國家農業農村部唯一主辦的大型綜合性農業盛會,在宣傳農業政策、展示農業成就、推廣農業技術、活躍農產品流通、促進貿易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我國最具權威及影響力的綜合農業展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