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小小咖啡豆成為帶領群眾致富的 「金豆子」
黃秀武在咖啡室專心製作咖啡。黃鵬攝
走進大山環抱的和平鎮長興村,青山環繞,綠樹掩映,縈繞著濃濃的咖啡香。在一塊1000畝林下套種有機咖啡林裡,可以看到,長興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瓊中飛水有機咖啡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黃秀武正在忙著給咖啡苗修整樹葉。
其實,黃秀武一直都很忙,唯一不同的是,從前剛從學校畢業出來忙著自己如何打工生活,如今則是忙著抱團發展,帶領村民一起致富。
艱苦創業 賺到人生第一桶金
「與其在外打工,不如回家創業,還可以帶動相親致富。」黃秀武心有萬般感慨,中專畢業後,一直在外面打工,2008年春節回家探親,看到破敗的長興村讓他心酸不已。村口的田地裡荒草肆長,老瓦房破敗,土路泥濘,年輕人無所事事,整天坐在村口小賣部裡打牌。在走親串戶時又聽鄉親們關於「咖啡價格老是被外來收購商壓價」的無奈之聲,他心裡很不是滋味。
和平鎮長興村毗鄰海南咖啡名鎮萬寧興隆,60年代受其影響,村民開始種植咖啡,由於地理氣候獨特,咖啡原豆品質極佳,但長期以提供原料方式出售,利潤甚微。
憑藉著年輕人的一股勁頭說幹就幹,起初黃秀武沒有經驗和足夠資金,在朋友黃輝合作下,他以13元每公斤的價格向農戶收購咖啡乾果,比外來客商要高出兩三元,但現實往往比想像的要殘酷,除去運輸成本,根本沒賺到錢。
後來,黃秀武了解到,如果把咖啡去殼加工,咖啡生豆最低也有25——30元/公斤,比收購乾果要多掙一倍。黃秀武開始到興隆學習咖啡脫殼技術,並通過購買相關書籍和網絡渠道進行學習鑽研。2008年他收購0.75萬公斤乾果,經過自己加工銷售淨賺8.75萬元,撈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自己富了 還要帶領鄉親共同富起來
「自己是賺錢了,但是村裡很多家庭還很貧困,作為一個黨員,我必須幫助他們。」從在外打工回鄉擼起袖子加油幹的黃秀武,艱難創業到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人,決定成立「瓊中飛水有機咖啡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
「從之前種植的100畝,發展到現在的1000畝。」黃秀武介紹, 如今,合作社由最初的5人發展到現在的40人,農民以土地、勞力等多種方式入股。
據了解,目前咖啡生豆的收購價格最低在20——25元/斤左右。黃秀武利用網際網路在網上售賣,既節約了物流、收購商差價等環節的成本,無形之中增加了利潤;賣家把節約的成本通過適當降低價格的方式回饋買家,形成良性互動;咖啡豆的售賣增加了物流從業人員就業機會,可謂一舉多得。
「全縣在推廣『奔格內』旅遊驛站,下一步在塹隊打造『飛瀑山』咖啡合作館,未來的合作社將擴充到2000畝的咖啡種植。」黃秀武的身份在變,心態也在變。自從學到了咖啡種植、培植、加工、製作和管理等一系列技術後,他還免費給鄉裡鄰裡的村民當起了指導老師,在他的帶動下,黨員幹部和群眾咖啡種植產業勁頭越來越足。
長興村「奔格內」 鄉村遊的「規劃師」
在黃秀武的帶領下,長興村一改往日破舊、髒亂的村容村貌,長興村地上冒出了棟棟新樓房,農民們黝黑的臉龐上掛著心滿意足的笑容:「多虧了這個咖啡書記,我們的日子才能一天比一天好,跟著咖啡書記幹,覺得踏實、有奔頭!」
成片林下的咖啡,在風中搖曳,彷佛也在述說著長興村未來的暢想。
走在長興村的林下咖啡,黃秀武看著日異月新的長興村,心中油然升起一股自豪:「種咖啡不僅給我帶來事業上的成就,更多的是一種群眾對我的信任和認同,這才是我夢寐以求的人生價值。」
今年37歲的黃秀武,不但是一名高級咖啡師,而且更是長興村民心中最佩服的致富帶頭人,2016年在縣村級組織換屆選舉中,高票當選為長興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被村民親切地稱為「咖啡書記」。他不僅是瓊中飛水有機咖啡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瓊中縣農村致富帶頭人協會第一任會長,還榮獲第三屆海南最美農民工、海南省第22屆「五四」獎章。
黃秀武用一顆熱愛家鄉之心,在致富的道路上,不僅自己走得越來越堅實,同時也帶領村民走出更為寬敞的路子。
「雖然現在忙了點,但是能帶動大家脫貧致富,很值!」從在外漂流打工的小夥子變身「致富帶頭人」的黃秀武,臉上寫滿了自信。
(責編:吳佔桂、蔣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