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人不在老家好好呆著,為什麼非要遷徙?

2020-12-17 茶餘史話

羅馬帝國的威名地球人都知道,那簡直牛得不可一世,其極盛時期把整個地中海都變成了內海,在人類歷史上這還是首次,也是唯一一次。不過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縱橫捭闔千年之久的羅馬,最終卻被北方蠻族日耳曼所滅,實在令精羅們不勝唏噓。

說到蠻族入侵,很多人腦海裡便出現遊牧民族彎弓策馬越過長城的情景,接著狼煙四起,神州陸沉。然而日耳曼滅亡羅馬並非這般轟轟烈烈,它源自一場民族大遷徙,從量變到質變,是一個極其緩慢而痛苦的過程。

日耳曼人起源於北歐,之後南遷到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中歐地區,逐步取代當地的凱爾特人。後來隨著羅馬的不斷擴張,雙方便成了以萊茵河、阿爾卑斯山和多瑙河為天然邊界的鄰居。

按理說鄰居就該友好和諧,平日要多走動嘮嘮家常。然而羅馬一向擴張成性,日耳曼也不是善茬,雙方都尚武好鬥,誰都不服誰,一言不合只能開打,這一打就是幾百年。

對羅馬而言,日耳曼地區環境惡劣,路途遙遠,即便在強盛時期也只能打擊,很難徹底徵服,就像中國農耕民族長期徵服不了草原一樣。

對日耳曼而言,羅馬帝國溫暖富庶,很有吸引力,不過蠻族一般只熱衷於搶東西,暫時不想統治羅馬。加上日耳曼部族眾多互不統屬,難以形成合力,想統治也沒這個實力。

於是幾百年裡大大小小的戰役就有幾百場,雙方互有勝負,誰都滅不了了誰,直到公元4世紀末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那便是世界史上鼎鼎有名的一次民族大遷徙。

公元375年,一支東哥特人(Ostrogoths,屬日耳曼人)遭到來自東方的匈人(Huns)襲擊,奏響了日耳曼人西遷的前奏。

公元376年春,又一支西哥特人(Visigoths,屬日耳曼人)因抵擋不住匈人,經羅馬皇帝恩準,南渡多瑙河進入帝國領地,正式拉開了日耳曼人西遷的序幕。

中國有句古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把虎狼之族放進自己國土必然會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羅馬皇帝並非不清楚這點,但這裡面更多的是無奈。

哥特人開了頭,其他的日耳曼部族也陸續跟上,源源不斷的蠻族部落進入羅馬境內,在接下來的兩百多年裡,日耳曼人不斷遷徙、徵戰,給羅馬帝國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蠻族遷徙圖

這時的羅馬早就風光不再,公元395年,帝國正式解體為東西兩半,國力更是暴跌。特別是西羅馬帝國本就國力稍遜,還承受了大半的日耳曼入侵,那感覺直叫一個酸爽,最後終於在公元476年滅亡。

和歷史上許多偉大帝國一樣,羅馬帝國滅亡的直接原因雖來自外部入侵,但根本原因卻是內部的腐朽沒落。具體的今天並不想討論,這裡只想說說日耳曼人不好好呆在自己地盤上,為什麼要進行大遷徙。

前面說是由於匈人的壓迫,這個匈人曾長期被認為是來自東方草原的匈奴人。我們知道西漢王朝與匈奴斷斷續續打了一百多年,戰爭的結果讓大漢帝國問鼎東方,而使匈奴部分降服,部分向西遠遁。這部分西遷的匈奴人被認為就是侵略歐洲的匈人。

這種說法一度大受歡迎,甚至成為主流。但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人們發現匈人和匈奴人其實關係並不大,無論是血緣還是語言都相差深遠,說他們是同一個民族幾乎是天方夜譚。

既然匈人不是匈奴人,那他們又是什麼人?考古表明,匈人是高加索人種與蒙古人種的混血,史料記載他們是亞歐大陸中部的遊牧民族,因此他們就算與匈奴人沒有直接關係,至少也有點間接關係。

查看世界地圖我們會發現,亞歐大陸中部有一個極為遼闊的草原地帶,它東起中國的大興安嶺,西至東歐的喀爾巴阡山,按照現在的叫法它大概可以分成蒙古草原、中亞草原和南俄草原。

這一地區自古以來就是遊牧民族的大本營,雅利安人、斯基泰人、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等都在史上留下了赫赫威名。他們膚色不同,語言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居無定所。這是適應嚴酷環境的結果,也造就了他們剽悍勇猛的性格。

歷史上,他們總是喜歡將目標對準周邊城鎮裡的定居者們,憑著勇氣和武力,用掠奪的方式彌補自己物質上的不足。而當面臨天災人禍,老家不適合居住時,他們又會拖家帶口,趕著牛馬,向著他們認為條件更好的地方遷徙。

整體來說,亞歐大陸中部草原地帶的東部海拔較高、土地較貧瘠、氣候較乾燥、冬季氣溫較低,而西部海拔較低、土地較肥美、氣候較溼潤、冬季氣溫較高。總之,東邊的自然條件沒有西邊的好,這就造成了東邊的牧民老想往西走,而西邊的很少想往東走。

相比人類的主觀活動,自然環境等客觀因素對人類歷史的影響更加深遠,更具有決定性。斯塔夫裡阿諾斯說,正是這個自然環境的差異,「引發了一場持久的、影響深遠的、由東至西的民族大遷徙。」

當然,人類的主觀能動性也是不容忽視的。自公元前221年起,在亞洲東部農耕區誕生了一個大一統的帝國——秦帝國,之後漫長的歲月裡,這一地區大部分時間都處於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掌控下,其強大的國力長期傲居世界,給北方遊牧民族造成了極大壓力,前面說的漢匈百年戰爭就是這一壓力的具體體現。

於是在自然和人類的雙重作用下,蒙古草原的人老往中亞草原跑,中亞草原的人老往南俄草原跑,一個推一個,就好像一列多米諾骨牌,最終南俄草原的人只能往中歐、西歐跑。

於是我們看到起源於中亞草原的匈人進入南俄草原,又繼續向西進入中歐,迫使中歐的日耳曼人進一步西遷、南遷到羅馬境內,最終滅亡了西羅馬帝國,歐洲歷史從此進入了黑暗的中世紀。

參考資料:

《羅馬帝國衰亡史》(愛德華·吉本)

《羅馬史》(特奧多爾·蒙森)

《全球通史》(斯塔夫裡阿諾斯)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日耳曼人大遷徙:羅馬末日,歐洲新生
    公元四到六世紀,原先生活在歐洲北部和中部的日耳曼人(包括西哥特人、東哥特人、汪達爾人、盎格魯人、倫巴德人、法蘭克人等分支)大規模地向羅馬帝國境內遷徙。日耳曼人的遷徙運動持續了兩百多年時間,影響了大半個歐洲和北非廣大地區。 日耳曼人大遷徙的直接影響就是導致了羅馬帝國的衰落。
  • 日耳曼人為啥要滅西羅馬帝國?
    東有高加索、黑海、德幹高原一線又距離起點太遠;西邊是大海;南邊受制於撒哈拉沙漠;北邊則受制於日爾曼人。在長達幾百年的交鋒之中,日耳曼敗多勝少,多處於下風,但羅馬帝國也沒能北上多少。直到後來匈人西進,致使日耳曼各部族紛紛南下,當時已經分裂為東、西中的西羅馬帝國首當其衝,被"啃"得七零八落,並最終覆滅。
  • 羅馬帝國的終結者——匈人阿提拉和日耳曼人
    而匈人出現在歐洲的史書中則是兩百多年後在頓河沿岸擊敗阿蘭國,這一年是公元350年。遊牧民族本身沒有文字,其載入史冊只能靠當時的文明國家的記載,假如其不衝擊農耕世界,其遷徙便不會有記錄。但不管怎樣,匈人這個從東方遷徙過來的遊牧民族,在擊敗阿蘭國這個東歐平原的大國後,開始直面羅馬帝國。2、匈人進入歐洲時的局勢當匈人進入歐洲時,由於日耳曼人不斷南下劫掠,羅馬帝國其實已經日薄西山。
  • 日耳曼人的大遷徙,是如何改變了羅馬帝國,乃至整個西歐歷史的?
    日耳曼人大遷徙路線示意圖日耳曼人大遷徙的原因在討論日耳曼人大遷徙所產生的影響之前,有必要搞清楚日耳曼人為何要進行"大遷徙"。因此,尋求解決社會危機的方法以及尋求進一步發展的道路成為了日耳曼人大遷徙的原動力。
  • 吃麵包「長大」的日耳曼人,為何在中世紀卻換了「口味」,嘗試新食物
    即使不算黑暗,但是當時的整個潮流是黑暗的,是不允許有進步和改善的,那為什麼在中世紀的時候,日耳曼人的食物構成會從單一化轉變成多樣化呢?這時候日耳曼部落的生產力在找尋土地的過程中一點一點的提高,雖然不能一下子滿足所有人的需要,但是也不需要所有人都靠天氣吃飯、靠著自然環境吃飯,不會因為突發的自然災害就需要餓著肚子很久。
  • 日耳曼地區的變遷
    切魯西人、卡蒂人等被四支新部落替代:萊茵河邊界的法蘭克人和阿勒曼尼人,以及更東邊的撒克遜人和勃艮第人(地圖4)。黑海以北的歐洲東南部此時也經歷了重大政治變化。到公元4世紀,羅馬多瑙河邊界到頓河(River Don)之間的大片領土被哥特人和其他日耳曼部落佔據。這樣,帝國後期日耳曼尼亞的面積比公元1世紀時的還要大。黑海北部的新形勢是由來自西北部的日耳曼移民造成的。
  • 維京人?日耳曼人?歐洲主要民族大解析
    旅途中向大家介紹歐洲各個目的地的歷史淵源時,時常會涉及到最初一批定居於此地的歐洲各個民族的祖先,比如日耳曼人、羅馬人等。今天,維京遊輪將為您簡單科普歐洲主要民族,帶您一探究竟!面對歐洲人,一開始大家都會不太熟悉覺得有些「臉盲」,但如果多加了解也能分出一二。歐洲民族分支不少,但大的脈絡可以分為三個:日耳曼民族,拉丁民族、斯拉夫民族。日耳曼民族日耳曼民族發源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最初信奉的是原始的北歐神話體系。
  • 向易北河進發,古羅馬時代的領土擴張與日耳曼人早期的變遷
    高盧戰記對於日耳曼人,羅馬人骨子裡的高傲是不允許承認這些人存在的,他們將日耳曼人連同凱爾特人、斯拉夫人並稱為蠻族。公元前6世紀左右,日耳曼部落開始逐漸向南遷移,而這個遷移的過程日耳曼人用了幾百年的時間,他們沿著易北河不斷的南下,一直拓展到了萊茵河流域,當然日耳曼人的遷徙方向並不固定,有的向西,有的向東。
  • 羅馬為什麼會衰敗,日耳曼人對此有無關係?以戰養戰最終滅亡
    羅馬人狂熱的軍國主義使得羅馬人在這樣的時期凝聚起空前的國家力量,羅馬的軍團將對手一個又一個地打敗,帝國的城牆是由敵人的頭骨組成的。戰爭機器不停地運轉,一塊又一塊的殖民地落了羅馬的手中。不僅如此,羅馬如此龐大的霸權還有維持了幾個世紀之久,鼎盛時期的羅馬更是在世界歷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璀璨文明,這讓許多人對於羅馬的歷史充滿了興趣。
  • 德意志人和和日耳曼人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德意志人德國的主體民族,是德意志統一前後形成的一個民族概念。他們屬於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是古代日耳曼族中的一些部落經過長期融合形成的。從公元3世紀開始,日耳曼部落大舉南下,約在公元5世紀末,日耳曼人建立了法蘭克王國,後來分裂,而分裂出來的東法蘭克王國確立了今天德國領土的雛形,後來東法蘭克王國演變為神聖羅馬帝國,即德意志第一帝國。德意志第一帝國在中期開始走向封建割據,到1871年普魯士統一德意志,德意志人的意識形成。
  • 歷史上的日耳曼人到底有多厲害?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
    說起「日耳曼人」這一稱呼,可能熟悉二戰歷史的朋友們對這些有所耳聞,在二戰中,希特勒一直都在鼓吹日耳曼人有著優秀基因,還說他們應該去統治歐洲,但是很不幸,希特勒只是一位只有自己思想的人,其實日耳曼人與別的民族並沒有什麼不一樣,他們也是從野蠻落後中走出來的,根本不存在有「高貴基因」的歷史
  • 法國,德國,英國這三個國家都是日耳曼人,為何三國的語言不同?
    日爾曼人並不是一個民族,而是一群有一定相似性的民族的統稱,是當時羅馬人稱呼北方蠻族的一種方式,那些人並不是一個民族,他們自己也不認為互相有什麼關係,就相當於我們古代稱呼北方遊牧民族為胡人一樣,其實胡人也是有很多種的。
  • 歐洲三大蠻族中,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分據東西,凱爾特人去了何方
    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的結局我們都很清楚:日耳曼人繼承了西羅馬帝國公元800年,日耳曼的一支法蘭克人查理曼被羅馬教皇加冕稱帝,以此為界,西歐進入日耳曼羅馬時代。查理曼大帝的帝國奠定了今天法國、德國、義大利的雛形,而英國則是另一支日耳曼人——盎格魯撒克遜人建立的,除此之外北歐挪威、丹麥、瑞典均為日耳曼人,他們在中世紀還有一個名字叫「維京人」。
  • 日耳曼人:從北歐蠻族到歐洲文明主導者的逆襲
    現如今的日耳曼人後代,已經成為了人類中的佼佼者,每每提到日耳曼民族,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敬畏的。然而就在過去的羅馬帝國時期中,日耳曼人卻是一個野蠻民族的存在。那麼,在這麼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日耳曼人究竟做出了怎樣的努力,才能夠從蠻族逆襲為世界先驅呢?
  • 日耳曼人歷史沿革:從北歐蠻族到歐洲文明主導者,延續千年的逆襲
    故而包括希臘人、凱爾特人等眾多古印歐人分支皆是沿著海岸線或河流遷徙。這其中希臘人沿黑海沿岸經過色雷斯平原抵達希臘半島、拉丁人從黑海沿岸穿過多瑙河中下遊平原進入波河流域、凱爾特人亦是沿著多瑙河溯流而上直抵巴伐利亞高原。相較於他們,日耳曼人同斯拉夫人一樣,選擇從喀爾巴阡山脈北麓的德涅斯特河(即烏克蘭、摩爾多瓦兩國分割河流)進發,並最終抵達日德蘭半島。
  • 既然提起高加索人種,那何不一起談談歐羅巴人種和日耳曼人種?
    國內媒體後來改用「非白人」代替not Caucasian,好像是不希望過於突出其中的種族含義,但「非白人」概念反而更含混。很多人會問:文明衝突的另一個非西方對手——阿拉伯世界各種族,是不是高加索人種?如果是,他們顯然不是白人,如果不是,「文明衝突論」一直將他們視為一方。看來該政策規劃主任此番言論並不是信口一說。
  • 納粹常提的德國、德意志、普魯士、日耳曼和雅利安有什麼區別?
    普魯士既指非日耳曼民族普魯士人,後來該民族被德意志化。 日爾曼是一個歐洲種群的名稱,是一個北方遊牧民族,故鄉在瑞典南部境內、挪威西部境內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後部分向歐洲南部遷徙,分裂為多個部落,現今的德意志人、盎格魯-撒克遜人、荷蘭人
  • 二戰時的瘋狂移民計劃,希特勒要把日耳曼人全部塞進德國
    出于振興日耳曼民族理想的需要,1939年10月6日納粹黨元首希特勒在演講中公開承諾「德國將重新規劃歐洲的人種分布,進而最大限度滿足日耳曼人的宜居生存空間」。根據這個新身份的要求,希姆萊將負責從歐洲其他地方,將德國人以及廣義的日耳曼族群接回德國勢力範圍,即務必做到把所有日耳曼人塞進德國。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做?希特勒除了討好國內民族主義分子的歡心外,獲取更多的「民心」外,更多的是想集結足夠多的人口,去開發和鞏固自己的新徵服區域,即在1939年九月被德國閃電戰拿下的波蘭。
  • 日耳曼老公:死活不接受白開水、鴨脖雞爪魚頭
    底線之四:中國人天天離不開的稀飯絕不吃,為啥要把水和米煮成黏糊糊的非水非米﹖可以吃米飯同時喝礦泉水嘛◎洪莉自古飲食就是中國百姓的生活重心,有老話為證,「民以食為天」。真挺納悶兒,一年四季喝涼的冰的,怎麼他們就不得老寒胃呢﹖再說吃﹕中國人的特色美味鴨脖雞爪魚頭啥的,任你烹出國色天香,日耳曼人絕少動心更不動口,不透出個驚恐懷疑的眼神已經是為了保持修養而做出的最大努力了。日子過久了和街坊鄰居們相處很熟,有時候我會故意作弄他們,在聚會上拿出松花蛋﹑臭豆腐﹑老乾媽辣醬之類,使勁鼓動他們嘗嘗,笑看他們窘態百出。
  • 日耳曼人的冷歷史:曾是歐洲蠻族,滅掉羅馬帝國,二戰中攪亂世界
    文|爆炸君今天爆炸君來給大家講講日耳曼人的冷歷史。說起日耳曼人這一稱呼,可能熟悉二戰歷史的朋友都有所耳聞。在二戰中,戰爭魔頭希特勒一直鼓吹日耳曼人的「優秀基因」,說日耳曼人應該統治歐洲。在古羅馬人和日耳曼人的相處中,往往不是風平浪靜的,而是伴隨著無休止的戰爭。公元前12年,古羅馬集中三萬人的兵力開始了對日耳曼民族的徵服之戰。經過10餘年的戰爭,日耳曼部落大部分被徵服。由於無力派出足夠的軍隊去佔領整個日耳曼人居住區,並對其實行有效的統治,羅馬帝國只得迫使被徵服的日耳曼部落向帝國稱臣納貢,建立強制性的條約依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