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全球雞蛋第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自1985年開始雞蛋產量連續居於世界首位。我國蛋雞養殖模式的發展促進了蛋雞養殖水平的不斷提高,雞蛋生產已基本滿足國內雞蛋消費的需求。目前我國蛋雞行業朝著「適度規模化、管理家庭化、模式農場化、生產專業化、服務社會化、產品品牌化」等方向發展。
數據顯示,近10年來,在產祖代蛋種雞年平均存欄量基本維持在50-65萬套之間,並隨行業周期而波動。
數據來源:中國畜牧業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蛋雞行業發展困境
(1)疫病的全球性傳播
疫情的傳播和危害是蛋雞養殖行業目前尚無法擺脫的困境,全球經濟一體化、國際貿易一體化加劇了這一情況。原本區域性的疫情,可能迅速演變為全球性疫情,近幾年非洲豬瘟和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因此行業內疫病防控比過去面臨更大的挑戰,全球性疫病可能成為行業發展的新風險。
(2)市場波動仍然存在
由於蛋雞自身的生物學規律及農牧業產能調整的滯後性的特點,我國蛋雞市場一直呈現周期性波動的規律。行業內仍然以中小規模的飼養主體為主,行業調整產能仍具有滯後性,行業利潤空間大的時候,生產者增加引種,供給增加導致利潤空間下調,利潤空間下調又導致生產者引種積極性降低,導致供給減少,推動下一次行業高峰期的產生。
蛋雞行業發展前景
(1)國家政策支持畜牧業規範化、規模化發展
從2006年至2018年的13個中央一號文件均提出大力發展畜牧業,其中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發展畜牧水產規模化標準化健康養殖,加大畜禽水產良種工程實施力度,充實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內容」;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開展園藝作物標準園、畜禽規模化養殖、水產健康養殖等創建活動」;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發展現代作物、畜禽、水產;林木種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2)國內消費基數巨大,雞蛋產品市場空間較大,城鎮化率提高帶動禽畜產品消費量提升
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農村居民口糧消費繼續下降,畜禽產品消費量持續增加,城市居民畜禽產品消費不斷升級,優質安全畜禽產品需求不斷增加。我國農村人均消費量與城鎮消費量還存在人均2千克左右的差距,隨著城鎮化率不斷提高也為蛋製品銷量帶來新的增長空間。
(3)蛋品加工業的發展為雞蛋消費提供增長空間
目前我國液蛋消費僅僅局限於食品企業,一方面是液蛋成套加工裝備需從國外進口,中小型養殖企業無力承擔這一高昂費用;另一方面則是國內消費觀念尚未轉化,還停留在傳統的再制蛋產品層次。隨著消費升級,國內烘焙、餐飲、醫藥行業快速發展,蛋品加工行業銷量逐漸提升,新型蛋製品加工企業隨市場的需求會增加,以滿足國內外市場不同形式消費者的需求,也為蛋品消費提供了增長的新空間。
(4)行業規模化發展迅速,有效緩解了季節性和周期性波動
隨著我國蛋雞行業的發展,蛋種雞行業整合進一步加速,規模化養殖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上遊行業育種技術不斷成熟,產業內自動化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產業逐步形成技術性壁壘,對規模化現代農業企業形成利好。
(文章來源:中商情報網)